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391766
孔子儒家思想,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承
站在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
融会贯通,再次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站在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孔子儒家思想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本书共包括八章的内容,分别是:学习伟大先哲的思想;“轴心时代”的孔子儒家思想;孔子儒家“克己复礼为仁”思想;孔子儒家的礼乐思想;孔子儒家的精神信仰;孔子儒家的孝道;孔子儒家的政治思想;孔子儒家的中庸思想。
目 录
序 言 001
第一章 学习伟大先哲的思想 001
第一节 人类文明发展与伟大思想家 001
第二节 “贤者识其大者”:理解孔子儒家思想 015
第三节 文化传统的力量 023
第二章 “轴心时代”的孔子儒家思想 031
第一节 中华文明的重要世界地位 031
第二节 “轴心时代”孔子儒家的文明飞跃 045
第三节 孔子儒家思想的深厚根基 056
第三章 孔子儒家“克己复礼为仁”思想 066
第一节 孔子儒家“仁”学内涵 066
第二节 孔子儒家“克己复礼为仁” 073
第三节 孔子儒家“心学”的当代阐释 081
第四章 孔子儒家的礼乐思想 092
第一节 孔子儒家的理性精神 092
第二节 孔子儒家的感性生活 101
第三节 孔子儒家“礼”的思想 112
第四节 孔子儒家“乐”的思想 120
第五章 孔子儒家的精神信仰 131
第一节 人类信仰的根源 131
第二节 孔子儒家的信仰 140
第三节 孔子儒家的宗教性 147
第六章 孔子儒家的孝道 155
第一节 孔子儒家孝道的根源 155
第二节 孔子儒家孝道的兴衰 167
第三节 中西孝道的不同 179
第七章 孔子儒家的政治思想 189
第一节 孔子儒家的政治追求 189
第二节 孔子儒家民本与古希腊民主 197
第三节 孔子儒家的独立精神 207
第四节 孔子儒家的自由精神 217
第八章 孔子儒家的中庸思想 229
第一节 中庸即天人合一 229
第二节 孔子儒家的天人合一 239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庸之道 247
后 记 258
序 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孔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继承和发展周公的礼乐文明,追求“为仁”,崇尚道德,从自身做起,修齐治平。这是一条合乎人类本性要求、促进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康庄大道”。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饱经沧海桑田的变化,但绵延不断,与时俱进,历久弥新。而孔子儒家思想深入人心,百姓日用而不知,成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基因,贯穿国家社会的组织治理、文人士大夫的修身养性、民间礼节规矩和风俗习惯等方面。
随着近代西学东渐,古老的中华民族陷入“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饱受苦难。曾备受尊崇的孔子儒家思想也受到质疑和批判,被看作是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守旧文化,势必要被时代所抛弃,被先进的西方文明所代替。有人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要把孔子儒家思想丢入“历史的垃圾堆”。但也有不少人崇尚中华文化,维护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孔子儒家思想,或研究阐明道理,身体力行,榜样示范;或启蒙宣传,教化民众;或中西论战,明辨是非;或中西结合,取长补短;或浴血奋战,救亡图存,追求崇高的理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源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精神活力,历史发展产生质的飞跃。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际上的逐步展开,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特定历史语境中,不可能完全摆脱儒学的深刻影响。小康大同的社会理想、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庶富教的社会发展观点等,都和马克思主义有相通之处。当代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正在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当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和孔子儒家思想密不可分。继往开来,中华文明逐渐走向世界,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让世界更加和平、繁荣,也需要汲取孔子儒家思想的精神资源。本书即是站在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对孔子儒家思想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研究。
对于孔子儒家思想,历来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书的研究得益于已有学者的贡献,也力求创新,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观视野来研究孔子儒家思想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从历史角度来看,人类曾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文明,呈现不同的发展状况。有的消亡了,有的停滞不前,有的经历过中断。唯有以孔子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明,虽历经风雨,但仍不断发展。其他文明或缺少内在的强大精神动力,或偏重满足动物性的欲望,或沉迷于对神灵的盲目崇拜,难免出现各种问题,不能以人为本,无法持续发展。
第二,从人类文化特性出发来研究孔子儒家思想的生命活力。与动物不同,人类有自由的意识活动,也就是精神活动。靠发挥精神能力,人类创造文化,生活在文化之中。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文化薪火相传,形成世代积累、不断创新的文化传统。伟大思想家的精神创造代表民族文化的高度,引领民族文化发展方向。在当代人类文化不断交流,对话愈加充分、深入的大趋势下,任何社会文化都要取长补短,才能持续发展。
第三,从哲学、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孔子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仁”,“仁者,人也”,“仁”也就是孔子儒家有关“人”的学问。“仁”的内涵非常丰富,“人”既有“爱人”的感情、生存的智慧、坚强的意志,也有崇高的信仰,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克己复礼为仁”即要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走正确的人文创造道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同时奉献社会,努力追求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第四,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出发,研究孔子儒家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思想。孔子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又一以贯之,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孔子的礼乐思想、政治思想、孝道思想、中庸思想、民本思想等。正是因为孔子儒家思想高超,“克己复礼为仁”的精神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中华文明永葆生机,历久弥新。
本书是笔者多年学术探索、研究的成果,在解决许多思想困惑的同时,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受益匪浅。作者的家乡紧邻孔孟故里曲阜,在山东齐鲁文化环境中学习工作,耳濡目染了孔子儒家文化。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感慨良多。曾看到人们反对孔子儒家思想,弃如敝屣;曾身处西方文化的潮流中,各种思想派别应接不暇,如五音五色炫目聒耳,心神不宁;曾直面社会人生,用自己的身心感受现实,奋力跋涉求生存、谋发展。渐近不惑之年,才稍稍明白西方思想文化纷繁杂乱的特点,愈发认识到中国圣贤思想真实可信、切实可行的宝贵价值。生活在悠久深厚的中国文化中,个体生命可以既平凡朴实,又意蕴丰富,深沉高远,无比崇高美好。
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作者为中国文化感到自豪,也深深理解当年司马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心情。每当在校园中漫步,仰望“先师孔子”的高大雕像,想象当年孔子和学生坐而论道、各言其志的亲切情景;敬佩孔子和学生周游列国,备尝艰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崇高精神;感叹孔子传授六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文化使命意识。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圣人,也为世界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当代中国社会兴起的学习孔子儒家文化的热潮,经久不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千多年来,无数贤哲追随孔子,不断开拓,儒家思想愈加渊深广博。今天海内外学者共同钻研儒学,探寻人类文明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将来人类文明要持续发展,世界更加和平繁荣,还要向那些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尤其是向中国的孔子学习,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
孔子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但笔者能力有限,难以得其门而入,但已经觉得受益匪浅。所以,不揣浅陋鄙薄,要回顾自己探索的历程,整理自己思想的收获,写出本书。虽然竭尽全力,但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得到各位人士的批评指正,使我有更多的收获。
许丙泉
2023年6月19日
第一章 学习伟大先哲的思想
第一节 人类文明发展与伟大思想家
通过不断进行精神创造,人类改变自己的生活,走上文明发展的历史道路。对于人类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向来不断思考。对于自身的精神活动能力,人类也向来努力发挥,不断进行思考、展开想象,想方设法来保证生存发展,迎来更美好的明天。那些伟大人物的创造泽被后世,他们的思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光辉,永远照亮世界。
一、人类文明发展与精神特性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清楚地看出人类的本质特性,即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类靠精神创造改变自己的生活,不断塑造自己的形象,也不断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茹毛饮血、岩居穴处,和动物差不多的生存状态,直到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生活,并且还在不断发明创造,去实现理想,有更美好的未来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遮身蔽体的树叶、兽皮变成了时尚的服装;潮湿黑暗的洞穴变成设施齐全的高楼大厦;曾经赤足跋涉,步履艰难,现在高铁、飞机一日千里万里;曾经翘首企足,但视听不明难免焦虑无奈,现在的信息技术让人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因为人类的活动,整个世界也不断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山野变良田、村落变城市、沙漠变绿洲、天堑变通途……人类靠精神活动创造文明,改变世界,不断有更美好的生活。
人类来自天地自然,从动物中走出来,不断超越动物的生存状态,创造人类自己的历史。历史不断发展,文明不断进步,这是人类发挥自己的精神能力,不断创造的过程。这种精神创造能力就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通过精神创造,人证明自己与动物不同。可以说,精神创造即人类特有的生存状态。所以,当远古第一件石器被创造出来时,人类的历史也就开始了。随着发明创造的增多,人的生存方式也就越来越显现出来。于是,弓箭、长矛、车船、房屋、服装、陶器等不断被创造出来,人类生活也不断发生变化。当文字符号被创造出来之后,人类的精神创造发生了巨大的飞跃,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文字符号把人类倏忽闪现的精神火花固定下来,成为可以积累传承的财富,而且靠这些文字符号,人类的精神创造也如安装了车轮、长出了翅膀,获得奔驰、飞翔的能力。文字符号也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成为精神创造的重要表现方式和存在领域,哲学、历史、法律、文学、艺术等重要文明形式不断发展出来。
精神活动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许多思想家都曾对此进行过思考。如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而“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孔子也指出要发挥“心”的作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要人们保持清醒的状态,如果头脑昏沉,就和动物一样了。所以,他要做一只牛虻,不断叮咬人们,以便保持清醒的意识。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后世的西方哲学家,如笛卡尔、黑格尔、马克思等都重视人类理性思考的能力,以之作为人类的本质特性。
动物没有这种精神能力,它们只是生活在本能范围之内,满足生命本能需要,保证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动物饥饿了就四处觅食,如果填饱了肚子,也就没了食欲,这时再美味的食物摆在面前,它们也会视而不见。动物的活动完全受本能需要所驱使。如果从大脑神经活动的特点上来看,它们的神经活动只局限自身需要的范围之内,对外部环境的刺激产生机体反应,如觅食求偶、躲避危险等。如果没有欲望需要,它们食饱弃余、无所事事。马克思说:“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人类的本质特性,也就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说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有精神活动,用精神来区别人和动物。概念常有多重含义,“精神”一词尤其如此,如思考想象、感情表达、思想内涵、生命活力、意志理想等。但用在表明人和动物的本质不同这个意义上,精神一词指的是超越本能范围的自由的意识活动,即理性思考、思维能力。如关于“精神”一词,梁漱溟说:“我们认为,这应是指离身体颇远的人心活动而说;它代表着人心高度灵活自由的那种活动事实,除此不能有其他意义。”本文也主要以这种解释来界定精神这个概念,来说明人类与动物的本质不同。当然,人与动物的区别也有其他表现,如政治、文化、各种艺术等,但归根结底,它们的产生都在于精神,也就是理性思考的产物。
与动物依靠本能不同,人类借助特有的精神活动能力,也就是自由的意识活动,来保证生存繁衍,不断创造新的文明。精神活动表现在超越当下物质需要和环境刺激仍能继续进行的能力,表现在大脑的思维和想象中。肚子填饱了,意识活动并不是消失、沉寂,而是仍能继续展开。能回忆过去,能感知现在,能想到未来。比如,能想到制作更好的工具去捕猎动物,能想到种植谷物收获更多的粮食,能想到制作做更多的器物方便生活……
于是,人类有更多的发明创造,有渔猎、农耕、制陶等。随着这些活动的增多,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人不断探索自然,增长知识,掌握规律;人不断认识自己,增强精神能力,提升境界,获得更大的自由,享受幸福和快乐。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可以明显看出,凡是重视精神活动、增强精神能力、不断发明创造的民族,都能有更好的生活。凡是不愿用心或无暇用心的民族,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或者在生存竞争方面受压迫、被统治,或仍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
在当代,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认知。许多国家特别重视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也就是增强人的精神创造能力。人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变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博物馆被建立起来,人们从中吸收精神的营养,自由发展,认识自我,丰富心灵,提升境界,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加精彩,让自己,也让世界增添更多的精神光辉。
二、心灵:“人的存在方式”
但如果仅仅是靠这种器物的发明创造去满足生命生存的需要,并不能称为真正的人的存在。因为即使是动物,也有类似人类的“发明创造”的能力,如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尝试不同的方式,甚至能通过伪装躲避敌害、使用“计谋”捕获猎物等。仅仅是靠“发明创造”去获得物质利益,这种存在方式实际上比动物高明不了多少。人的存在方式是在发挥精神能力之上的一种更全面、更丰富和更高级的生活,生活在精神世界中。这种精神世界既包含动物性的生存状态,又在此基础上有超越动物本能需要的精神活动。这种存在方式才是真正的人的存在方式。这是一种认识自我、世界,明白自我、世界存在的道理和意义,努力创造,追求更高意义,让生活更美好的存在方式。
人们常把精神比作火光,人生活在精神的火光中,也就是超越动物的文明的生存方式。既看见自我和世界,也明白有关自我和世界的道理,知道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明白自我生命的意义,知道发展的方向,去努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人的生存方式是感受当下自我,更是努力超越当下,追求理想,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人生要有精神,有心灵,要有更多的火光,有更多的文明。人的生存方式是这样一种不断超越自我,有更多精神、更高文明的过程。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认为,从远古的精神火光的瞬间闪现,到生存在精神的光明之中,从和动物差不多的存在方式,到成为“人的存在方式”,人类文明曾经历了一个发生质的飞跃的时代。他称这个时代为“轴心时代”——“这一世界史的轴心似乎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是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产生的精神过程。”在这个时代,在世界不同地区,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以这些伟大哲学家的创造为标志,人类文明出现了质的飞跃。“哲学家首次出现了。人们敢于作为个体依靠其自身。”
这些伟大哲学家包括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查拉图斯特拉等人。他们的心灵敏感聪慧,精神能力高超。他们的精神光辉照亮人类的世界,开创了这种超越动物的“人的存在方式”。如释迦牟尼要超越生老病死的痛苦,从现实生活中解脱,通过修行达到涅槃的境界。苏格拉底主张人要“认识自己”,有清醒的精神状态。中国的孔子、孟子更认识到这种人的生存方式,去努力“为仁”,也就是“做人”。从孔子、孟子的论述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这种“人的存在方式”。
孔子认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这是动物的生存状态,人要有“心”的活动表现。在肉体生命生存繁衍的基础上,要“用心”,要有精神的生存方式:“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克己”是超越动物欲望,“复礼”是遵循人的生存方式,“为仁”即“做人”。
发挥精神能力,创造一个精神世界,生存于其中,并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这种“人的存在方式”即心灵的存在方式,孟子讲得更明白细致一些。他认为,人和禽兽之间的区别其实很少,又说“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心的官能就在于思考,平常人并不在意,所以也就没有更多精神活动的表现,人生好像只是满足“饮食男女”的动物本能需要。而君子则要重视精神活动,并努力发挥这种能力,扩充心灵的内涵,生活在心灵之中。
这个精神世界也就是心灵世界,是“君子存之”,发挥精神能力,不断探索、创造的结果。孟子还说,这个精神世界有不同的境界,要不断超越,向更高处追求:“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 尽心下》)人生是一个“为仁”即做人的过程,是在动物性生命存在的基础上,发挥“心之官则思”的思考即精神能力,去建构精神世界即心灵世界的过程。孔子主张“为仁”,而孟子认为“仁,人心也”(《孟子·告子章句上》),人心就是精神世界,这是“人的存在”方式。
雅思贝尔斯认为“轴心时代”是诞生“人的存在方式”的时代。“自此以后,人才之所以成为人。”因为这些伟大的哲学家的创造,人类在历史上才真正是“人的存在”,是拥有精神世界,拥有了人的心灵的时代。这些伟大哲学家也就成为中国、古希腊、波斯、佛教文明的代表人物。在他们之前,人类历史上不乏用聪明智慧来进行发明创造的人物,如创造弓箭、陶器、车船、房屋等,也有学会用火、创造文字、建立国家、创立制度、战胜艰难的人物等。这些发明创造和业绩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甚至如文字的创造被后人看作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但这些距离建构人类的心灵世界还比较远。这些活动不断积累,逐渐提升人类文明水平,直到轴心时代出现了伟大的哲学家,才在已有文明的基础上建构完整的心灵世界,有“人的存在方式”。
“这一‘人之存在’的整体改变可以称之为精神化。”人越来越多地依靠精神活动保证生活,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就渐渐独立、丰富起来。精神世界渐渐成为人生存的另一个世界,其范围无比宽广,内容无比丰富。精神世界产生于现实生活,包含着自身的感官体验,包含着外部自然万物的知识,又包含着无尽的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想象。这些经验、知识和想象有时经过精神活动的作用,又会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新创造。人类的历史是精神创造的历史,通过不断创造,人就生活在越来越广阔的光明世界之中。
伟大哲学家的思想光明灿烂,照亮无数人生活的世界,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个别人的变化,却间接地改变了所有的人。‘人之存在’在整体上实现了一次飞跃。”这些伟大哲学家的精神创造远远超越平常人,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缔造了各自民族的心灵,实现民族文明的飞跃。这些伟大人物成为各个民族文明的代表。
他们的精神创造出最灿烂的光明,最吸引人们的关注,最值得人们学习,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引领人们精神创造的发展方向。这些伟大人物经过了历史的考验,从遥远的古代一直到今天,如高耸的精神灯塔,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和方向,激发人们前进的勇气和热情,坚定人们的信念,带给人们希望和幸福。可以说,这些人物便是人类各种不同文明的象征和标志。
现在,他们的形象在全世界受人瞻仰,他们的著作被无数人阅读。人生代代无穷已,历史变化沧海桑田,但人始终是人,世代都要面临人生的一些重要问题,要有“人的存在”方式,要发展文明,提高人生境界。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在人类每一次新的飞跃中,他们都会回忆起轴心时代,并在那里重燃火焰。”
在当代,全球化已经深入人心,人类社会正成为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不断创造更高的文明。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借助这些轴心时代伟大人物的思想光芒,和他们进行心灵沟通,学习高超智慧,寻找答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