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64280
“扰乱人心思的不是那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关于这些事情的看法”,如果能通过行为实践,验证我们的认知,意识到认知歪曲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就有修正功能失调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摆脱抑郁、焦虑、恐惧等负向情绪的机会和可能。
认知行为治疗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治疗模式。其原理具有常识性,操作治疗的架构富有实证性,运用的是标准化、流程化、疗效明确的技术。
本书从具体的认知行为治疗关键点入手,点面结合、抽丝剥茧,从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原理到具体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步步详解,带读者领略认知行为治疗如何应用于临床操作。
“扰乱人心思的不是那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关于这些事情的看法。”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具有常识性,操作的架构又富有实证性,因此一直被认为是符合现代科学典范检验疗效成果的心理治疗方法。
徐勇老师在本书中通过介绍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原理、针对各类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以及案例督导过程,点面结合、抽丝剥茧,帮助读者击破不同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的难点,掌握“话到病除”的治疗技能。
部分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
003 第1 讲 理解认知行为治疗的关键点
004 直接决定我们感受的是我们赋予事件的意义
006 精神障碍都有特定的主题
007 体验到情绪痛苦时,我们接收的信息可能会被歪曲
010 精神障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011 来访者处理痛苦的方式往往维持和加重问题
013 想法、情绪、生理反应、行为、环境是相互联系的
014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016 第2 讲 认知治疗基本原理
016 从三个水平的认知来理解精神障碍
026 区分自动想法和信念
028 第3 讲 行为治疗基本原理
029 经典条件反射
036 操作性条件反射
042 双因素模式
044 第4 讲 认知行为治疗评估
044 准确和全面的评估是认知行为治疗有效干预的关键
048 访谈结构
051 利用五因素模式,将当前的问题具体化
059 学会使用量表
060 评估来访者的自我功能和社会功能
060 让目标具有“SMART”特征
063 第5 讲 案例概念化
064 三个水平的案例概念化
067 进行案例概念化的过程
072 要在进行案例概念化前优先干预的情况
073 案例概念化实例
083 第6 讲 心理教育与治疗联盟
083 心理教育: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和认知行为治疗
085 治疗联盟:与来访者合作
089 第7 讲 认知行为治疗基本技术和基本过程
089 基本治疗技术
093 基本治疗过程
094 第8 讲 对认知行为治疗师的要求
094 面对来访者时,尽量表现得专业
094 保持敏感
095 将焦点放在来访者身上
096 让来访者知情同意
第二部分
四大心理问题治疗
099 第9 讲 抑郁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099 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100 抑郁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结构框架
101 抑郁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型
123 关于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
125 第10 讲 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125 焦虑障碍患者的共同特征
128 健康焦虑及两种相关焦虑障碍
136 疾病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
138 健康焦虑的评估
140 第11 讲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140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
148 关于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理论
152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评估
155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166 第12 讲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168 睡眠的相关知识
172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评估
173 改善睡眠的指南
第三部分
实践案例展示
185 第13 讲 督导案例(一)——社交焦虑障碍
185 案例模拟
195 思路分析
201 第14 讲 督导案例(二)——抑郁障碍
201 案例模拟
211 思路分析
216 第15 讲 督导案例(三)——发现患者的信念和行为
模式之间的关系
216 案例模拟
225 督导过程
238 第16 讲 督导案例(四)——利用五因素模式了解来
访者的心态和问题
238 案例模拟
247 督导过程
261 案例总结
264 第17 讲 督导案例(五)——找到合适的治疗目标
264 案例模拟
273 督导过程
281 案例总结
283 第18 讲 督导案例(六)——和来访者共建治疗联盟
283 案例报告
285 案例模拟
290 督导过程
299 案例总结
301 附录1 如何看待认知行为治疗和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
推荐序
从误解开始认识认知行为治疗
我早早就听说过“认知行为治疗”,并从考试教材里了解了一些概念。当时我以为自己懂了,而且以为懂了就是会了,会了就是通了。现在想想,我那时哪来的这些夸大自我的“自由联想”?真是太滑稽了。
我曾经对“认知行为治疗”有太多的误解和偏见了,我的机构“PYS 心里程心理培训中心”在 2017 年开设的徐勇老师的认知行为治疗课程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徐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现场演示,让大家的学习效果倍增。经过五年打磨,现在呈现的这本书更利于我们反复学习。
我想先从我的那些误解开始说起,帮助大家初步认识认知
行为治疗。
误解一: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积极思维
我们可能都听到过这样的话:“你不要担心,这不是你的错,是他 / 她的问题,你会找到更好的人。”这是认知行为治疗的方式吗?不是!这只是一种积极的想法,但积极的想法不一定能带来积极的情绪。如果认知行为治疗只能让人保持阳光,那么治疗结果可能会很糟糕。
认真学习后,我们就会知道,认知行为治疗的过程是通过分析来访者赋予事件的独特含义建立起来的。治疗师需要探索来访者的观点是否有可替代性,用实践的方式帮助来访者形成有效的新想法和新信念。
误解二:认知行为治疗师对来访者的过去完全不感兴趣
认知行为治疗确实是一种与过去无关的问题解决方式,但这并不代表认知行为治疗师对来访者的过去不感兴趣。我们的许多固有观点、信念都来自过去,有时候,了解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背后的经历,才能帮助来访者放弃或转变这些信念。
治疗师故意将来访者引向过去的记忆不是为了让来访者停留在过去,而是为了让来访者对比现在和过去,帮助来访者把过去的消极事件和当下对那些事件的想法及随之出现的行为联系起来,认识现在更真实的自己,以便展开进一步的治疗。
误解三: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时,只谈论想法,不谈论情绪、感受
来访者去找治疗师往往是因为受到情绪上的困扰,他们那些悲伤的、痛苦的、焦虑的、恐惧的情绪是需要被看到,被触及的。治疗师看到想法是如何触发情绪,如何导致糟糕结果的,才有可能真正帮助来访者。有时候,治疗师还会激活来访者的情绪,引导来访者重新将认知和情绪关联起来,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观察和记录情绪的变化在认知行为治疗实践中非常重要。判断认知行为治疗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看来访者伤心、害怕等消极情绪是否减少,积极的情绪是否增加。
误解四:认知行为治疗只是一种简易技术,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
一般情况下,认知行为治疗是有时间限制的,且不过多追溯来访者的童年经历,一些人因此认为,认知行为治疗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但其实治疗的介入程度应该和来访者的问题相匹配。对有些来访者来说,只消除或减少症状就已经足够了,并不需要进行深入治疗。不少所谓的深入治疗,只是一些心理治疗师的一厢情愿。
认知行为治疗师需要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将来访者的问题概念化。这是认知行为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操作步骤。没有案例概念化的过程,治疗就会变成技术的叠加,达不到预想的治疗效果。
消除了这些误解,你是否觉得认知行为治疗和自己原本想的不同?如果你还有其他疑惑,带着它们去读本书是好的。
本书的前 8 讲涵盖了基础理论,评估、案例概念化的方法等,第 9 讲至第 12 讲分别介绍了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失眠等四种常见心理问题的认知行为治疗方式,后 6 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案例表述出来,并展现了案例的分析和督导过程。
徐勇老师的多年教学经验和案例累积使他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起来,使本书摒弃晦涩难懂,易学易用。其中的很多文字看起来不那么显眼,但值得细细品味,可以帮助认知行为治疗的爱好者、学习者、从业者更通畅地进入认知行为治疗的大门并游刃有余地掌握这种治疗方法。
邀请你加入学习和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的队伍,为更多来访者提供专业认知行为治疗服务。
刘冠宇
心理咨询师
PSY 心里程心理培训中心创办人
CNPT 儿童游戏治疗培训中心创办人
部分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
第 1 讲
理解认知行为治疗的关键点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是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的整合。
行为治疗出现得比较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前,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已初具规模。到了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行为治疗发展起来,逐渐变得流行。
认知治疗则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兴起的。它的基础理论包括阿尔伯特·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也包括阿伦·贝克的认知理论。
阿伦·贝克的认知理论是认知行为治疗更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其经典性不言而喻。认知行为治疗其实并不是一种治疗技术或方法,而是一个范畴。在这个范畴中,有很多不同流派的治疗模式,比如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近年来发展得比较快的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治疗,以及图式治疗、接纳和承诺治疗等。我们在这本书中介绍的认知行为治疗主要基于阿伦·贝克认知理论的治疗模式。
每一种心理治疗模式几乎都有自己的理论,能够解释我们所谓正常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病理性的心理状态。认知行为治疗也可以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各种各样的精神障碍,被广泛用于治疗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进食障碍, 以及更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直接决定我们感受的是我们赋予事件的意义
你认为什么直接决定了你的感受?当你发现你身边的某个人,比如你的同事或朋友情绪不好时,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情绪不好?
我相信有人会说,这个人可能碰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换句话说,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我们的情绪、感受,只由事件决定——某个人不开心,是因为他碰到了让他不开心的事情; 某个人开心,就说明他碰到了让他开心的事情。
但是,仔细研究后我们就会发现,直接决定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我们可以轻易举出很多例子来表明,不同的人遇见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
班级里有两名学生都在某次考试中得了 60 分,但这两名学生对 60 分的情绪反应完全不一样。有一名学生非常难过, 另一名学生则很开心。
事件是一样的,他们对事件的反应不同是因为 60 分对他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问题又来了,事件对不同个体的意义来自哪里?来自当事人的赋予。
我们感受的不仅是事件本身,还有我们赋予事件的意义。对因为得 60 分而难过的学生来说,得 60 分意味着失败,是非常糟糕的。他或许还会想到因为这件事,他可能拿不到奖学金, 老师不再信任他,家长会批评他,等等。而对另一名学生来说, 得 60 分意味着成功,他本来担心会不及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