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064276
1.2021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到了一段感人的历史佳话——“三千孤儿入内蒙”。小说《国家孩子》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一真实事件创作,通过一场拯救生命的国家行动,展现了草原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和深沉淳朴的民族大爱。
2.《国家孩子》深度还原了20世纪60年代“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真实,将孩子们初到时体质不佳、对环境和饮食的不适、保育院的职工给孩子们输血、自治区政府为国家孩子的物资准备以及认真挑选适合的收养人等诸多细节徐徐铺陈,娓娓道来,历史细节中蕴藏着真实的情感力量,引发温暖的情感体验。
3.《国家孩子》的故事长达五十余年的时间跨度,起笔于国家孩子的人生故事,落笔于环境保护和绿水青山,微观视角和宏大叙述相结合,穿插讲述恢复高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等时代主题,展现了内蒙古自治区五十余年的社会发展史、民族团结史和改革开放史。
4.《国家孩子》通过国家孩子的人生故事反映出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国家孩子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民族的命运之中,通过国家孩子的个人命运反映出日渐繁盛、生机勃勃的国家气运,渲染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气运相伴相依的内容主旨,也使作品有了史诗般的内涵和更深刻的立意。
5、《国家孩子》描摹了国家孩子对故乡和亲情的复杂情感,上海是留恋的故乡,有着无法割舍的情缘;内蒙古是成长的地方,有着深深的眷恋。国家孩子通过从怨恨遗弃到寻找亲人的情感纠葛,认识到“养育之恩要报答,生育之苦也要报答”,展现了复杂的人性情感,引发深层的心灵碰撞。
6.《国家孩子》作者柳桦,著名编剧,199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代表作品有电视剧《国家孩子》《珠江人家》、电影《巨额来电》《那一夜,我给你开过车》等。曾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影协杯“优秀电影剧本奖”、百合奖“优秀编剧奖”等重要行业奖项。
7.《国家孩子》作者柳桦多次深入内蒙古实地采风,与国家孩子们同吃同住,大量阅读与内蒙古相关的书籍资料等,准确捕捉到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合,从而在作品中书写了厚重的草原文化和辽阔的草原风光。作者自言,《国家孩子》是我最刻骨铭心、最深情、最喜爱、最优秀的一次创作。
8.2019年9月26日,同名电视剧《国家孩子》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档,后又在央视综合频道、上海东方卫视、内蒙古卫视多次播出,屡获收视佳绩,引发媒体广泛关注和观众好评,被誉为“民族诗意现实主义精品力作”。入选“新时代优秀沪产电视剧50部”,主题曲《永生不忘》》斩获第三十届金鹰奖“最佳原创音乐”奖。
20世纪60年代,我国遭遇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供应短缺,饥饿遍布全国。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乌兰夫主席周密安排,有三千多名南方孤儿被内蒙古大草原的牧民收养,这就是“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这些孤儿被亲切地叫作“国家孩子”。
小说《国家孩子》 以四名国家孩子的人生经历为线索,深度还原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真实,诠释了一段跨越地域、跨越民族、跨越血缘的人间大爱,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内核。作品书写了厚重的草原文化和辽阔的草原风光,通过国家孩子的个人命运反映出日渐繁盛、生机勃勃的国家气运,展现了内蒙古自治区五十余年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和历史进程。
第一章 上海福利院
第二章 内蒙古保育院
第三章 公 社
第四章 上 学
第五章 逃 走
第六章 民兵连
第七章 红马班
第八章 知 青
第九章 入土为安
第十章 爱情来了
第十一章 爱人死了
第十二章 牛棚
第十三章 春天来了
第十四章 考大学
第十五章 变 革
第十六章 改 革
第十七章 爱情鸟的叫声
第十八章 毕力格
第十九章 难 产
第二十章 义 父
第二十一章 离 婚
第二十二章 保 险
第二十三章 保险出事了
第二十四章 山 羊
第二十五章 煤
第二十六章 赌
第二十七章 老 乡
第二十八章 寻 亲
我自豪,我写了《国家孩子》
二〇一一年,我跟一家著名的影视制作公司签了一个五年创作协议,要以一年一部电视剧的体量完成约定。我报了几个选题,其中就有《国家孩子》。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三年困难时期,鱼米之乡的江南有大批弃婴被集中在各地的孤儿院,其中尤以上海儿童福利院接收得最多。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周恩来总理和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向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夫主席求助。乌兰夫主席说,把孩子们送来内蒙古交给牧民抚养吧。一场充满爱心的大迁徙就此开始,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从上海出发到内蒙古的三千多名孤儿,这个历史事件也被叫作“三千孤儿入内蒙”。
这个选题被那家影视公司选中,我开始做创作前期准备。二〇一一年九月二日,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下单购买的第一批书寄到了。九月二十日,我从南苑机场乘机前往锡林浩特采风,开始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角色。
锡林浩特是我采风的第一站。那里有很多国家孩子,彼此都有联系,还一起去上海寻过亲,我在那里组织了一次座谈。那时候我没有经验,座谈会的局面很快失控,整个会议室都是他们相互的交谈声,我只能听清面前几个人说的话。虽然如此,我还是大有收获,包括找到了剧中人物阿藤花的部分原型和剧中寻亲段落的感觉,也捕捉到了许多细节,这些内容都被我写在剧本中了。座谈会结束后,我去了著名的贝子庙,庙中有转佛塔的仪式。我绕着佛塔许愿,祈祷这个项目一定要成。
采风的第二站是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这里是上海孤儿的集中地之一,当地广电局已经退休的包喜局长是我的联络人,他和那里的国家孩子很熟悉。这里有苏尼特左旗国家孩子爱心协会,我接触到了该协会的两位核心成员—满都日娃和通嘎拉嘎。满都日娃退休前是当地检察院的干部,通汉语,会写歌词,出过唱片,也是爱心协会的会长。通嘎拉嘎是开服装店的,特别能干和善良,《国家孩子》的女主角名字通嘎拉嘎就来源于此。这两位大姐十分和蔼可亲,让我一见面就对她们心生好感。当我写这篇序言时,眼前又浮现出她们的样子,很是想念。
包喜局长和通嘎拉嘎、满都日娃帮我安排采访。第一个见面的是一位圆圆脸的大姐,她的长相就是江南水乡弄堂里最常见的模样,慈眉善目,温润娴静,可是她一开口就是蒙古语,粗糙的手掌上满是岁月的磨砺,我刹那间对“上海孤儿在内蒙古长大”有了直观印象。这位圆圆脸的大姐,是第一个打动我心、给我深深震撼的国家孩子。
采风结束后,我回到北京,一边阅读资料,一边着手创作。那段时间,我搜集和阅读的关于内蒙古的图书就有六十多种,如《内蒙古十年掠影》《内蒙古自治区三十年:1947— 1977》《当代内蒙古简史》《内蒙古自治区史》《内蒙古民俗》《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内蒙古民族团结史》《苏尼特右旗文史资料》,以及《金牧场》《流浪内蒙》《跟着我的心去草原》,甚至包括《蒙古族情歌选》。我在微博关注了很多内蒙古的博主,了解他们的生活;《国家地理杂志》出版内蒙古专辑做个讲座,我也专门跑去听;我还下载了很多内蒙古歌曲和马头琴、呼麦音乐,每天写作时都戴着耳机听,我管这叫作沉浸式写作。那一年的十一长假,我带着家人自驾旅行,从北京到锡林浩特、阿尔山、满洲里、赤峰,行程四千多公里,用脚步感受内蒙古。
到了第二年五月,我的写作陷入瓶颈。我要再次接近要写的人物和环境,于是又独自开车去了内蒙古,出发那天是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三日。在锡林浩特盘桓几天后,我在苏尼特左旗住了下来,每天和那几个国家孩子聊天,然后在酒店写作,吃饭时依次尝试各种内蒙古食物,还跟着通嘎拉嘎去了她亲戚家的牧场。那时候正是草原上骟牛骟羊的季节,她去帮忙,我去采风,看那些内蒙古汉子把牛羊一下子撂倒,我对内蒙古汉子的彪悍有了直观印象。那天中午,我还吃到了很多被骟下来的羊和牛的蛋蛋。
这次独自去内蒙古的采风和写作持续了十七天,接下来继续漫长的写作,到了二〇一三年的六月十一日,我终于写完了初稿。那时候,这部作品还叫作《苍穹下》,来源于第一次采风时在草原看到星空时的震撼。夜晚的草原,苍穹下垂星如斗,仿佛触手可及,我心中为“命运”二字激荡不已,同一片苍穹之下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命运,是什么在拨弄命运的方向呢?我想用这部作品来寻找答案。
剧本写完之后是漫长的等待,那家影视公司迟迟没有投拍,这一蹉跎就是五年。这是个痛苦的过程,我时不时拿出剧本来修修改改。每次修改的时候我都坚信这是部好作品,可为什么就没有人赏识呢?我做过很多尝试,有机会就向朋友们推荐,终于等到了导演巴特尔和制片人刘佳,他们二位是这部作品和我个人的贵人。他们喜欢这个剧本,又把它推荐给了投资人、演员刘小锋先生。顺便说一句,刘小锋就是剧中徐连长的扮演者,演得非常传神,他也喜欢这个剧本,迅速拍板从原公司买下了版权,很快把拍摄提上了日程。
巴特尔导演能编能导,他把剧本从导演的角度重新梳理了一遍,付出了大量心血。全剧中很受观众喜爱的拉马头琴的老者就是他的创意,但他却又不肯居功,没有在编剧上署名,仅这一点就值得我钦佩、敬重和喜爱。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七日,电视剧《国家孩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开机了。这里是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都贵玛老人居住的地方,也是神舟飞船落地的地方。人杰地灵,拍摄顺利,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六日,四十集电视剧《国家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二〇二〇年,《国家孩子》获得第三十届金鹰奖优秀电视剧、最佳导演、最佳原创音乐三项提名,并斩获最佳原创音乐荣誉。
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题材出版过不少作品,有宁才导演的电影《额吉》和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还有萨仁托娅老师的《国家的孩子》、马利老师的《三千个孤儿和草原母亲》等。我试图在我的写作中挖掘出新意,几次深入草原采风,听到了许多国家孩子的人生故事,我深深体会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气运的相伴相依、福祸与共,我将这种感受写进小说中。如今回望创作历程,还是觉得自己的感受是准确的,这个主题选对了。
我做职业编剧十七年了,白天我习惯在咖啡馆里写作,戴着耳机坐在人群中写着他们的故事,很接地气。寂静的深夜,我继续坐在书桌前与剧中人抵死缠绵、死磕不休,似乎时间早已停滞,常常写到大脑电闪雷鸣、鲜花盛开而肉身负重累累、疲倦不堪。有时,身体瘫软在床上了,大脑却依旧清醒地滴溜溜转,和剧中人说着掏心窝子的话。如此错乱分裂,如此心力交瘁,而我却沉沦其中、乐此不疲,痛苦并快乐着,因为我知道,每一句在深夜里向剧中人问候的晚安,都是我在创作这条路上的攀登、提高,都是我在编剧这条路上的跋涉、升华。编剧就是这样的一份工作,每个项目都要一个人面对、一个人完成,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热闹与喧哗、虚荣与瞩目,都应该离编剧远一点儿。
最后,我想说,《国家孩子》对我意义十分重大,这是我第一部全身心投入且独立创作的剧本。之前我已经写过五六部电视剧,要么是与他人合作,要么技巧尚且稚嫩,直到这部《国家孩子》,这是一个我独自寻找角色并且和角色一起成长的过程,这也是我最刻骨铭心、最深情、最喜爱、最优秀的一次创作,我很珍惜它。
二〇二三年,我在《国家孩子》剧本的基础上完成了小说的创作。这部小说是我对过去十年做的一次总结。这个故事,我终于可以放下了。感谢采访过的那些国家孩子们,有幸聆听和书写他们的故事,我很自豪。
柳 桦
二〇二三年七月
第一章 上海福利院
一
在离开上海五十年后,六十一岁的老头子朝鲁和六十岁的老头子谢若水聊起了上海,谢若水说他能把上海所有的街道都背出来,朝鲁不信。他俩抬了一辈子杠,朝鲁说了句不信,谢若水马上就要证明自己,问朝鲁现在在哪里。朝鲁举着手机看看四周,说他在酒店楼顶上,到处都是灯,晃眼睛,草原的夜晚伸手能摸到星星,他想草原了。谢若水打断他的抒情,问酒店在哪条街上。
朝鲁说在长宁区的番禺路,靠近新华路。谢若水马上报出一连串的街名,法华镇路、昭化路、长宁路、万航渡路、武宁路、曹杨路……他说,朝鲁现在一定是面朝着咱们草原的方向,所以他报的都是朝这个方向的街道,别的他也能报出来,比如朝鲁家的方向。
朝鲁抢着报出了一条又一条朝向五角场方向的街道名字:华山路、武康路、长乐路、巨鹿路、常德路、天目路、宝山路、曲阳路、四平路、国权路……他跟妹妹五十年前的家就在国权路上的工人新村。
两个大男人都不说话了,在手机里听着对方的呼吸声,谢若水爱哭,这时带上了吸鼻子的声音。这一刻他们都知道了,上海其实一直在他们心中,他们早就在这五十年的岁月里,在各种版本的上海地图上一次次地回来过了。上海的每一条街巷,他们早就在心里走过了。
二
一九六〇年三月十七日,上海老工业区五角场的一条巷子,两边是工厂的高大围墙,围墙上写着“反修防修,战胜自然灾害”等字样的红绿色标语,被风吹得呼呼作响。这是“另一个上海”,一个没有石库门、窄弄堂、外滩、黄浦江等传统标志物的上海,一个很少有人知道但又确实存在的上海,一个作为最大的工业基地的上海。
鲁小忠和鲁小鱼兄妹俩手拉手走进来,巷子深处的工厂后门放着个半人高的铁皮桶,成群的苍蝇飞舞着,一个衣服肮脏褴褛、满脸尘土的男孩儿握着半块砖头守着那个泔水桶说:“这是我的。”
小忠又惊又好笑:“你说这个桶是你的?你叫它一声它答应吗?捣糨糊!谁理你呀。”小忠猛然推倒了泔水桶,捂着鼻子用树枝从汤水中扒拉出一块骨头,却被那个男孩儿抢过去塞进嘴里。小忠和小鱼都愣住了,不可思议地看着他蹲在汤水里,眼神发直地啃着那块骨头。
这是鲁小忠兄妹和谢若水的第一次见面,那时他还没有叫朝鲁,鲁小鱼也没有被叫作通嘎拉嘎,而谢若水那时候姓毕,叫毕若水。
小忠和小鱼把毕若水带回了大烟囱下面的工人新村,小忠掏出几个脏乎乎的羊拐骨在水龙头下冲洗,他昨天把小鱼玩沙包的杏核给砸碎吃了,答应找三个真正的羊拐骨赔她。
爸爸妈妈回来做饭,又给毕若水洗了澡,然后爸爸骑着自行车把他送回儿童福利院,毕若水是从那里跑出来的。爸爸去了很久才回来,说福利院是国家办的,阿姨挺和气,没责怪那个孩子,还马上给煮了牛奶。妈妈问:“还有牛奶?”爸爸点头,说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天天喝。妈妈很向往:“一周喝一次也很好啊,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喝牛奶。”爸爸沉默片刻问道:“你同意啦?”“反正厂里也会把他们往福利院送,自己送过去还踏实些。”“要不要再了解一下?”妈妈叹口气:“我们没时间了。”
第二天一早,爸爸妈妈牵着兄妹俩的手从公交车上下来,两个孩子都穿着新衣服,这身衣服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才会穿,所以两个孩子都很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小忠问:“爸爸,我们是去天文馆吗?爸爸,你教我认的星星我都记住了。”爸爸说:“不是去天文馆,是去公园,逛公园才穿新衣服。”小忠说:“那是春节,现在又不是春节。”小鱼说:“穿新衣服就是春节。”小忠说:“去天文馆也穿新衣服了。”
这是一条绿树茂盛、浓荫遍地的僻静小街,一家人走在绿荫中,空气里是甜滋滋的法国梧桐的味道。不知道哪里的收音机传出歌曲声,这条路仿佛走不到头,这一刻就是永恒。到了一扇黑色的大铁门前,爸爸妈妈让兄妹俩在门外等着,他们去买门票。小忠兴奋地凑到门缝前往里望,小鱼蹲在他身子下也往门缝里看,爸爸眼中满是不舍,但是妈妈神情坚决,拉着他轻手轻脚离开。
在街道拐角处,他们站下来,回过头远远看着孤儿院大门下两个小小的身影,爸爸和妈妈手挽着手,静静看着:“要是没人出来怎么办?”妈妈说:“咱们小忠不会老实待着的。”仿佛在印证她的话,小忠开始寻找进去的办法,大铁门上的一道小门被他捅开了,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门内。爸爸嘟囔着:“老大这闯祸的本事真让人不放心。”妈妈满面泪花,无声哭泣。爸爸说:“别哭!别哭!”爸爸也哭了,这一刻,这对一直很淡定的夫妻终于抱头痛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