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445976
定格历史,收藏记忆,开创读图时代,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和发展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讲述了有关1920年的济南及胶济铁路读图随想,讲述了历史学家邓广铭及夫人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参加抗美援朝从的女兵的经历,回忆了著名剧作家梁左先生的往事。
邓可蕴 爸爸邓广铭与妈妈窦珍茹
张聿温 幸会黄继光妈妈邓芳芝
姜铁军 回忆梁左
汪城 口述 熊珉 整理
一个人的抗美援朝
丁东 再忆插队往事
林长华 抚今追昔话穿衣
白峰 读图随想
——1920年的济南及胶济铁路
文娟 田卫平
光社百年忆外公
——外公镜头里的老北京
吴玉仑 父亲的“路条”及其他
郭新 半世坎坷意未沉
杨潜 天龙山石窟盗凿之谜
邢小群 我和梅娘的交往
王淼 童年记忆
李洁 去柳树房,送上一帧老照片
于忠民 县城拍的“青春照”
李立 一张军训照
冯克力 刘云志的情怀
封 面 年轻时的邓广铭与夫人窦珍茹(邓可蕴)
封 二 邓广铭与家人、友人的合影(邓可蕴)
封 三 吹肥皂泡的女童(文娟 田卫平)
“共和国60年60本书”入选评语这样评价《老照片》:
“十余年来,不断出版的《老照片》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定格历史,使我们得以在过去朦胧的霞光中,重新认识和反思切身的社会生活。”
著名艺术家、作家陈丹青则说:
《老照片》“已成为全体国民的私人照相簿,人人都会在其中找到既属于亲属、又属于国家的记忆。这是一份持续遗失而遭贬值的记忆,《老照片》使之不断扩展、传递,默默增值,有如找回了家族的遗物。它因此超越了摄影,如它征集的文字,超越文章,是人在目睹照片之际的喃喃自语,是当一切皆尽消陨,濒于失忆,于是有迟到的告白。”
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在“为《老照片》一百辑”所写的《收集照片便是收集世界》中说道:
“穿过岁月幸存下来的老照片,远不仅仅是满足人的怀旧的需要,更多的是人的尊严与权利被重新肯定,由此可以体悟《老照片》不是茶余饭后的闲话,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正视人的命运,是以记忆反抗遗忘之举。”
刘云志的情怀
冯克力
这几年里,云志艺术馆的收藏在《老照片》里多有披露,且每每让读者眼前一亮,叹为观止。
艺术馆的主人,是刘云志先生——齐都临淄的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认识刘先生,缘于摄影家、也是《老照片》作者李百军的引荐。百军曾对我盛赞刘先生的收藏,嘱我一定要去看一看。
说过这话,琐务倥偬,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2019年的夏天,淄博市新华书店为我和百军安排了一场关于《老照片》的分享。因缘凑巧,活动结束后我们即前往临淄,拜访了刘先生,观赏了他的收藏。
以我二十多年编辑出版《老照片》的经历,阅图不可谓不多,结识的老照片收藏家也不在少数,但面对刘云志先生馆藏的感受,无论其题材的丰厚,还是藏品画质的精良,都只好用两个字来描述,那就是:震撼。
云志先生自2013年起收藏老照片,大刀阔斧,已届十载。比起一众藏家,他显然属于后来者,但观其藏品之赡富,已然国内影像收藏一重镇。对于馆中所藏,云志先生向抱“珍物不可私享,嘉图宜示广众”的襟怀,以图会友,慷慨裨世。凡国内报刊、公私机构有所求助,辄倾囊相示,有索必应。这些年,《老照片》近水楼台,于云志馆藏更是获益多多,不胜枚举。其读者尽知,此不赘言。
主人的馆藏与慷慨,吸引了国内众多影像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僻居三线城市的云志艺术馆,已成为国内影像界一高端交流平台(以我孤陋,有不少久闻其名的摄影家、影像研究家还是在云志艺术馆举办的各种活动中得面真容的)。而云志自己也从老照片的征集梳理、研究交流中,于企业经营之外,获致了人生的另一种价值与趣味。
那天,我陪《老照片》出版策划者汪家明在云志的藏品库房里看他的收藏。家明兴致勃勃地看了一本又一本影集后,抬头环顾满库的藏品,不由感叹:“克力,假如我们在创办《老照片》时就认识了云志,该有多好!”
我笑了:“那时云志还没收藏老照片呢。不过,我们现在认识他也不为晚。”
家明和云志也笑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