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44960
本书围绕班组管理五大先进理念、班组长四大能力修炼、班组五大基础建设、班组管理九大实务等内容进行展开,通过列举扎实丰富的理论内容及深度解析真实案例,将比较抽象的专业概念和理论转化为班组长易于理解和吸收的管理方法。此外,书中还有四十余个实操工具模板可供读者参考。
希望班组长阅读本书后,能够达到“拿来即用,用以致效”的效果,充分胜任岗位并为组织创造更多的绩效。
班组是企业的最小生产单元,同时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最终落脚点。班组管理的效能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终端竞争力,也关系到企业未来能否科学、健康、可持续地成长与发展。
本书针对企业一线班组管理工作,从新时代班组管理应具备的五大核心理念讲起,详细介绍了班组长在角色、责任、意识和素养等方面的提升手段,班组在组织、制度、文化、业务、机制等基础建设方面的操作方法,班组九大实务管理(即任务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现场管理、团队管理、学习管理、创新管理和例会管理)的实施步骤等内容,其中还穿插各种真实案例及可供参考使用的表格模板。
通过阅读本书,班组长可以厘清管理头绪、增强管理能力、优化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效能,进而助力企业夯基固本、提质增效、健康成长。
序言 打造高效能班组,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第一章 高效能班组管理的五大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 // 003
“三全管理” // 004
本质安全 // 006
精益改善 // 008
持续学习 // 009
第二章 高效能班组管理中班组长的四大能力
找准自身角色定位 // 013
基层团队谁来带领——团队领袖 // 013
企业精神谁来传承——精神导师 // 015
员工技能谁来培养——第一教练 // 018
团队合力谁来凝聚——非亲家长 // 020
现场作业谁来组织——现场管家 // 022
保证责任落实到位 // 025
安全管理责任 // 025
质量管理责任 // 026
成本管理责任 // 027
团队士气责任 // 029
综合绩效责任 // 029
转变落后管理意识 // 031
目标意识 // 031
责任意识 // 032
团队意识 // 033
问题意识 // 034
管理意识 // 035
加强修炼自身素养 // 036
品质素养 // 036
专业素养 // 040
管理素养 // 043
第三章 高效能班组管理的五大基础建设
组织建设// 060
组织力是班组效能的有力保障 // 060
班委组织建设的三大原则 // 060
“班委”的设置与运作流程 // 061
“班委”运作中的四大误区 // 062
案例解析:班组组织建设案例 // 063
制度建设 // 065
制度是班组的规矩 // 065
班组制度建设四原则 // 067
制度的魅力贵在执行 // 067
案例解析:班组制度建设案例 // 069
文化建设 // 070
班组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 070
班组文化建设四大功能 // 071
班组文化建设的三大内容 // 072
班组文化建设的四大原则 // 074
班组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 // 075
案例解析:班组文化建设案例 // 076
业务建设 // 078
“五化”工作管理固本夯基 // 079
“四个一流”队伍素质提升 // 090
机制建设 // 095
活力管理机制——调动士气,激发活力 // 095
轮值管理机制——人人有责,全员管理 // 095
分享管理机制——工友为师,经验共享 // 096
评议管理机制——交流观点,融合思想 // 096
赛场管理机制——以赛促练,提升技能 // 097
荣誉管理机制——正向激励,群体感染 // 098
公约管理机制——共识共治,自觉践行 // 098
链锁管理机制——相互帮扶,共进共赢 // 099
第四章 高效能班组管理的九大实务
任务管理 // 103
如何聚焦目标 // 104
如何制定计划 // 105
为什么要建立工作清单 // 107
为什么要设计验收机制 // 108
班组任务管理如何闭环 // 109
安全管理 // 110
班组如何理解“安全第一” // 110
海因法则对班组有何启示 // 111
班组的安全管理如何对标杜邦十大理念 // 114
班组如何开展三级安全教育 // 116
班组如何开展危险源辨识 // 120
班组如何做好安全确认 // 122
班组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 // 127
班组安全“四控”如何落地 // 134
质量管理 // 140
如何理解质量的含义 // 140
如何理解质量管理七大原则 // 142
班组如何贯彻“三不原则” // 144
班组如何落实“三检制” // 147
班组如何做好不良品控制 // 150
班组如何推行 TQM // 154
班组如何开展 QC 活动 // 157
成本管理 // 163
班组如何建立“三全”成本意识 // 163
班组如何做好日常成本管控 // 163
班组如何进行经济核算 // 164
现场管理 // 168
班组现场管理重点抓什么 // 168
班组如何推行标准化作业 // 170
如何进行 4M 变更处理 // 172
如何应对现场突发事件 // 174
班组如何推进现场 5S 管理 // 177
团队管理 // 186
班组如何做好团队沟通 // 186
班组如何做好团队激励 // 195
班组如何化解团队冲突 // 199
学习管理 // 203
何为学习型班组 // 203
班组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理念 // 204
班组日常化学习方式举例 // 206
创新管理 // 215
班组如何理解“创新” // 215
班组从哪些方面开展创新 // 216
班组如何建立创新氛围 // 217
例会管理 // 221
班组例会有何作用 // 221
班组如何开好各类例会 // 223
后记 持续探索高效能班组管理新模式 // 231
序言
打造高效能班组,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有句话说得好: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班组,作为企业管理链条的最末端,是企业的最小活力细胞、最小生产单元、最小创值主体。同时,班组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阵地、是文化孕育的肥沃土壤、是人才成长的最佳摇篮之一,更是提质增效的直接源泉。因此,企业对班组的管理水平直接代表了企业的终端竞争力,也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能否科学、健康、可持续地成长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世界经济的一股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企业要想继续壮大,就必须激活组织内的生产动力,其发展模式也必须由投入驱动和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这就要求企业朝“向内挖潜、向下赋能、向上对标”的方向努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激活一线班组,使其产生自驱动、自组织、自创新、自改善、自涌现的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员工创造力、提高班组管理效能,便成为每一家企业的重要课题。
班组长作为班组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其能否胜任直接关系企业各项经营指标能否顺利达成,也直接影响着一线团队的士气、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对 1000 多个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企业的班组长在管理中大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80% 的班组长是技术能手,而非管理高手。
80% 的班组长是从一线岗位直接提拔上来的,一般拥有比较强的技术思维,但对于如何带队伍、如何做管理、如何提升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缺少现成的、拿来即用的经验。
第二,班组长在工作中压力过大,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在班组生产现场,班组长需要对安全、质量、设备、成本、交期等环节负责,哪里出了问题都要找他来解决。因此,很多班组长都感觉压力很大,想要提前做些准备工作,又缺乏相应的管理智慧。
第三,企业设置的班组长人数一般较多,造成不同班组之间的管理水平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
大多数企业都设置有很多班组,因此需要的班组长数量也很多,他们的管理能力和个人经验、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多数班组长仅依靠过去的个人经验进行管理,对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应用不足,造成“以罚代管”的现象特别突出。即使在同一个部门,不同班组长的管理水平也有高有低。这种因人而异的管理所带来的效果必然是不稳定的。
基于上述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基层班组长的胜任能力,帮助其实现以下目标—从技术思维到管理思维的认知转变、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能力修炼、从自己卖力到团队合力的机制构建、从带头干活到班组建设的系统升级,将是本书重点探讨和分析的内容。
为了帮助广大班组长厘清管理思路、明确自身角色、快速提升核心胜任力、掌握班组管理的科学方法和实用工具,本书主要聚焦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 从理性、逻辑的角度帮助班组长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
• 引导班组长从靠自身能力向靠团队合力发展,注重培养其带队伍的能力;
• 在管理方式上,帮助班组长从传统管理逐步走向人本化、赋能式管理;
• 强化班组长对日常班组管理行为的计划性、有效性、规律性和闭环性;
• 班组长通过先模仿再领悟的方法,快速提升胜任力,最后形成个人风格;
• 班组长在管理思路方面,除了要做到逻辑的严谨性和理论的正确性,还要注重方法、工具的实用性和落地性;
• 通过对众多企业班组建设最佳实践案例的解读,帮助班组长了解优秀班组背后的管理内涵与价值。
我们衷心地希望,本书可以切实帮到那些一直在困惑中摸索经验的一线班组长,打造出具有“理念先进、管理科学、队伍优秀、文化和谐、绩效卓越”特征的高效能班组。同时,也希望本书可以助力中国企业的整体班组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班组长作为企业最基层的管理者,不仅要带头干活,更要成为管理高手。翟老师这本书既有理论高度,又兼具实务、工具和方法,系统地分享了众多真实精彩的案例,对广大基层班组长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王明哲
本书凝结了翟老师十几年班组管理培训与咨询服务经验的精华与智慧,围绕班组五大核心理念、班组长四大能力、班组五大基础建设、班组九大实务管理的内容,全面阐述了如何打造出具有“理念先进、管理科学、队伍优秀、文化和谐、绩效卓越”特征的高效能班组,是一本帮助班组长学习提升的赋能宝典。
——国家电网某供电公司班组建设负责人 王雄文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班组建设工作不仅是企业固本夯基的一项基础工程,更是对标先进理念、挖潜一线智慧、推动全员降本增效、提升基层管理效能的一项实效工程。本书有理论支撑、有内容体系、有实践案例、有实操工具,对推动企业班组建设的纵深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特变电工集团某企业工会主席 张悦强
企业战略落地主要依赖于班组的卓越执行,企业规章制度落实主要依赖于班组的日常管控,员工素养提升和技能培训主要依赖于班组的实践历练。班组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对一线班组长夯实基础管理、优化日常动作、提升综合胜任力等有很大帮助,非常值得一读。
——国投集团某示范班组班组长 张桥
一线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终端生产力的提升及各项经营指标的实现。我们根据大量的企业调研发现,很多班组长都是从业务骨干成长起来的,对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储备不足,主要依靠个人经验进行管理。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可以为广大班组长提供一整套系统成熟的班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
——北京知无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王鑫
“管理变革,理念先行。”这句话说得没错,任何先进的管理模式,都离不开先进理念的指引。《基业长青》一书作者也得出过类似的结论:一个组织的理念导向力,代表着其核心理念的真实性和一贯性,是区分伟大公司和一般公司的根本因素。
一家企业在制定核心理念时,最关键的是抓住属于本企业独有的内容,归纳总结出最务实、易懂,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获利的理念。虽然受地域文化、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创始人风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企业的核心理念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不能完全一概而论。但是,我们通过对上千个企业班组的最佳管理实践案例的研究发现,尽管这些优秀班组对自身核心理念的表述各异,在其中还是能发现一些共通的内容,值得企业去学习和借鉴。
以人为本
“管理的本质源于对人性的认识。”从管理目的来看,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成就人;从管理内容来看,班组管理工作要想真正落到实处,最关键的是看员工的配合度如何;从管理方式来看,人本化管理方式是激发员工潜能,调动其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高效能班组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便是以人为本,在班组内提倡抑恶扬善、补短扬长,尊重人性特质、关注员工需求,以此激活员工潜能,引导员工发挥正能量。
关注人:人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一种,也是企业创造价值的直接主体。在班组管理中,班组长不仅要关注事,更要关注人,正所谓“人对了,事就对了”。
尊重人:每个人都有被需要、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的内在心理需求,班组长在进行管理时,要尽可能地做到尊重每一位员工,倾听他们的合理诉求和心声,帮助他们在班组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发展人:班组是企业培养人才的最佳土壤,也是帮助人才成长的最佳摇篮。员工职业习惯的养成、工作作风的塑造和业务能力的提升,都源于其每一天在班组中经过每一件事的历练和成长。
成就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成就人。在班组管理中,如何激发员工的内在成就动机,让其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是每一位班组长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三全管理”
“三全管理”是高效能班组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核心理念,这里的“三全”,指的是全员参与、全方位改善和全过程控制。
全员参与:班组管理不是班组长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班组内所有员工的责任。如果没有员工的积极参与,仅靠班组长个人去推动班组各项工作的进行,那么该班组产生的效能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高效能班组更强调的是“人人都是动力源”,而不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全方位改善:班组经营活动不仅体现在安全、环保、质量、成本、交期、综合绩效等各个方面,也体现在“人员、物料、环境、管理、文化”等全要素的整合提升方面。所以,企业对高效能班组的打造,不仅是为了达成班组的各项经营指标,更是集“夯基础、育人才、塑文化、建模式”于一体的全方位的问题改善与管理能力提升。
全过程控制:“企业千条线,班组一线穿”,班组作为企业最基层的执行单元,要想做到人尽其责、物归其位、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企业对班组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尽可能让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工作前有目标、有计划, 工作中有执行、有落实、有检查、有跟进,工作后有改善、有提升。
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从概念的演化和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大体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单一设备、装置的本质安全,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生产系统的本质安全。
单一设备、装置的本质安全:这是本质安全中最传统的一类概念,是指设备、装置具有能够消除或控制某种危险的先天属性,该属性是通过设计手段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增加附属安全装置或加强维护管理来实现的。
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技术系统是指把多个设备、装置,按照一定的技术工艺组成的系统。在本类概念中,本质安全是指技术系统在发生故障或者操作者误操作、误判断时,能够自动地保证安全的属性。本类概念与传统概念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不再强调单一设备的本质安全,而是强调系统整体的本质安全;第二,认为安装并使用“附属安全装置”是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第三,认为本质安全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管理手段不属于实现本质安全的手段。
生产系统的本质安全:生产系统是指由技术系统与人员、管理等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既定生产功能的综合系统。在本类概念中,本质安全是指生产系统的每个基本要素(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均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从根本和整体上保障系统的安全,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在本类概念中强调的是根本性和整体性,认为只有当生产系统中的每个要素,即“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都具备了本质安全属性,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生产系统的安全;只有各基本要素之间形成有机的配合关系,才能够从整体上保障生产系统的安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