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640849
呈现北美主要7所东亚图书馆藏广州文献的基本情况
本书在遵循《广州大典》项目对“广州文献”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东亚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俄亥俄州立大 学东亚图书馆、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以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郑裕彤东亚图书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7所收藏机构的馆藏中文古籍进行系统调查,掌握了北美主要的 7所东亚图书馆广州文献收藏的基本情况,总结出北美主要的7所东亚图书馆广州文献收藏的总体特点,反观出北美7所东亚图书馆所藏广州文献的价值,同时也发现了一批《广州大 典》项目在未来开展过程中值得高度关注的广州文献。
“海外中国文献专题目录丛刊”总序
前言
凡例
经部
经部·总类
经部·易类
经部·书类
经部·诗类
经部·礼类
经部·乐类
经部·春秋类
经部·孝经类
经部·四书类
经部·群经总义类
经部·小学类
史部
史部·纪传类
史部·编年类
史部·纪事本末类
史部·杂史类
史部·诏令奏议类
史部·传记类
史部·史表类
史部·史钞类
史部·地理类
史部·方志类
史部·职官类
史部·政书类
史部·目录类
史部·金石类
史部·史评类
子部
子部·儒家类
子部·兵家类
子部·医家类
子部·天文算法类
子部·术数类
子部·艺术类
子部·谱录类
子部·杂家类
子部·小说类
子部·类书类
子部·释家类
子部·道家类
子部·诸教类
子部·蒙学类
集部
集部·别集类
集部·总集类
集部·诗文评类
集部·词类
集部·曲类
丛部
后记
1925年,王国维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学衡》1925年第45期。在王国维演讲后的十三年,1938年8月30日,胡适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宣读的英文论文Newly discovered materials for Chinese history(《新发现的有关中国历史的材料》)中也开宗明义指出:“近三十年来,中国史研究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这部分归之于新的批判方法和观点之引入,部分归之于新的重要材料的发现……新材料的发现正不断地拓展对历史的认知,并据此构建起新的事实。”参见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36卷:英文著述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31页。其实早在1923年,胡适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就把“发现古书”“发现古物”两者与“整理古书”列为明末以来旧学取得的三大成绩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国学季刊》1923年第1期。。回顾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学术史,从20世纪早期的殷墟甲骨、敦煌文献,到20世纪后期的清华简、徽州文书、太行山文书等,每一次新材料的发现,都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的发展以及对于历史的认知。改革开放以降,海外收藏的与中国有关的材料逐渐进入中国学界视域并发展成学术研究的热点,域外汉籍研究即是代表性一例。而随着近年来海外中国研究的发展以及中外交流的愈发频繁、密切,海外中国文献研究热度愈发增强(这从近年来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也能看出仅以近三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选题为例,就有2019年度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顾维钧档案整理与研究”“美国藏孔祥熙个人档案的整理研究与数字化建设”“哈佛大学馆藏近代黑龙江历史资料整理研究(1906—1945)”等。2020年度的“东亚同文书院经济调查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海外藏回鹘文献整理与研究”“中韩日出土简牍公文书资料分类整理与研究”“17—20世纪国外学者研究中国宋元数理科学的历史考察和文献整理”“英国藏汇丰银行涉华档案整理与研究(1865—1949)”“抗战时期英国驻华大使馆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912年至1937年间日本驻华使领商务报告整理与研究”“近代以来至二战结束期间日本涉华宣传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日藏巴黎统筹委员会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日韩所藏中国古逸文献整理与研究”“日本天理图书馆藏汉籍调查编目、珍本复制与整理研究”“海内外所藏汉族古代小说蒙古文译本整理与研究”等。2021年度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国共产党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共产国际联共(布)涉疆中共党员档案搜集整理编纂研究”“海外藏中国糖业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考古遗存研究及相关历史文献整理”“韩国汉文史部文献编年与专题研究”“外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史料整理与研究”“东南亚藏中国南海史料文献整理与研究”“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945—2001)”“域外藏多语种民国佛教文献群的发掘、整理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域外思想资源整理与研究(1907—1949)”“日本馆藏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史料整理与研究(1921—1945)”等。)。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中国文献的披露,许多传统的历史、文学、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那么,海外中国文献研究较之域外汉籍研究有何不同,它们主要研究什么问题、遵循何种理路、适用何种方法等等,都是值得学界探讨的。
11本书背景与意义
海外藏广州文献调查与研究的肇始主要得益于《广州大典》的出版。这一以收录1911年前广州人士的著述、有关广州历史文化的著述及广州版丛书为目标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项目,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策划组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整理编辑,旨在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广州文献典籍、传播广州历史文化。[3]倪俊明,林子雄,林锐.汇寰宇万卷玉简,展广府沧桑文化:《广州大典》的特点、史料价值及其编撰意义[J].图书馆论坛,2015(7):110116.该项目于2005年4月启动,历时10年,于2015年4月底完成了全部的编辑出版工作,共收录4064种文献,编成520册。《广州大典》收录底本来自国内55家、国外14家藏书单位以及6位私人藏书家,其中,包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献2791种,中山大学图书馆文献352种。
从《广州大典》项目官方提供的数据可知,其底本征集的范围基本上囊括了海内外重要的中文古籍收藏机构,谓之为“汇寰宇万卷玉简”并不为过。然通过对《广州大典》底本征集机构的统计,可以发现海外收藏机构为14家,其中北美收藏机构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UBC亚洲图书馆)等3家,共计收录底本15种。[3]较之北美地区主要的中文古籍收藏机构以及收藏量而言,目前《广州大典》来自该地区的底本数量实属有限,因此对北美地区的东亚图书馆开展更为广泛的广州文献调查和整理非常有必要。其意义一方面在于可以更为系统地掌握北美地区所藏广州文献的总体情况及其馆藏的版本特色和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为《广州大典》项目后续的开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书目信息。
12海外中文古籍整理研究现状
121海外收藏机构及国内研究者开展的整理工作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亚洲研究的发展,许多海外藏馆逐渐提高了对中文古籍的关注度,并陆续展开针对馆藏中文古籍的整理工作,延请华人专家对馆藏进行清点和编目,其间也产生了一些馆藏目录。
(1) 美国国会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海外收藏中国古籍数量较多的图书馆,是支撑美国中国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基地。20世纪中叶王重民辑录有《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王重民.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942年朱士嘉编成《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朱士嘉.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据上述两种书目的记载,该馆藏有中文善本古籍五万多册,还有四千多种共六万余册的中国地方志。近年来,美国国会图书馆还开展了一系列围绕某个专题的整理工作,如2004年出版了李孝聪编著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文古地图叙录》李孝聪.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文古地图叙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017年出版了何红一撰写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瑶族文献研究》何红一.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瑶族文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