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877721
本书记录了吴运铎一生的事迹。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生于萍乡安源,幼年流落到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及顾问等职。是全国总工会第八、九、十届执行委员,第三届共青团中央委员。他心系兵工,为人民兵工事业无私奉献。在淮南根据地时因陋就简,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了枪弹生产。还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还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他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将他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在中国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同时他还受聘为多所院校的名誉教授。1990年5月2日因肺心病复发抢救无效而去世。
吴运铎祖籍是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张湾街李湾村(原汉阳县柏林乡) 吴家岭。他听父亲说过: 老家没有地, 穷得连瓦也没有一片, 只好借宋家祠堂后围墙, 搭了一间芦席棚。吴运铎的祖辈是个地地道道的贫苦人家。
吴运铎的父亲吴树棠, 读过几年私塾, 上过学堂。因为家里穷, 没有读下去, 曾在汉口市硚口摆过小摊, 做过苦工, 生活难以维系。为躲避生活饥寒, 吴树棠跟着湖北一批人背井离乡, 去了中国南方最大的、半机械化采煤的现代煤矿———江西萍乡安源煤矿。他凭着私塾功底和老乡的帮助, 在煤矿运输股谋了个职员, 每天早出晚归, 忙着上下班, 为生计不遗余力地努力工作。
1930 年, 由于汉冶萍公司管理不善, 把安源煤矿搞得百业凋敝, 民生艰难。吴树棠一家在煤矿生活不下去了, 不得不逃回湖北老家。
母亲万洪邱, 生于1886 年, 祖籍浙江绍兴。“她幼年上了几天私塾, 识字不多, 但记忆力强, 几十年前的事, 仍叙述如昨、出口成章。直到94 岁病故前, 做事和讲话都还条理清楚。”
万洪邱是一个温婉、贤惠、淳朴、宽厚的家庭妇女。她足不出户, 成天围着锅台转, 操持家务, 没有闲着的工夫。她一辈子生育七个子女: 大儿子吴运钧, 二儿子吴运铨, 三儿子吴运铎, 女儿吴淑敏, 老五吴运铮, 老六吴运锟, 最小的儿子吴运锷。吴运铎排行老三, 父母都叫他“小三子”。据江西省九江发电厂原副厂长、早已退休的吴运铎弟弟吴运锷说, 他父亲吴树棠给他们兄弟起的名字还有一个吉利的说道。什么说道?年代久远, 他已记不得了。为此, 笔者访问多人, 也都未知其义。于是, 笔者便给吴运铎的外甥周宪同志写信询问, 看他是否听母亲吴淑敏谈过此事。周宪回函说: “我不曾听母亲说过。从他们名字字面上看, 都与金属有关, 如‘铨’ 是指衡量轻重, ‘锟’ 是指刀剑, ‘锷’ 是指刀剑的刃, ‘铎’ 是指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或战事时用的大铃铛等, 我个人猜想, 可能是他们的父亲给他们兄弟起名时, 希望他们长大后能担当大任, 做一个响东东、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这当然是晚辈对长辈做事的推断与评说, 未必符合事实, 也未必无懈可击。但是, 笔者以为, 周宪的诠释也不无合理性, 是有一定根据的, 总的意思不会错。
母亲性格开朗, 乐善好施。她对每一个孩子要求很严, 教育他们不做有损于他人的事, 为人正直; 立身处世, 要学有一技之长。家里虽穷, 但她还不时地拿东西接济更穷的人。她还经常告诫子女要多做善事, 对人要诚恳。母亲深爱着七个子女,像盼星星、盼月亮那样, 天天企盼他们快快长大, 光宗耀祖,挣脱贫困的锁链, 一家人能过上有吃有穿、和和美美的团圆日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