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234245
★以全球史视野,透过西方之眼,讲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康熙皇帝。
★一部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全球史新锐之作。
★许倬云、杜家骥、夏伯嘉、罗新、李雪涛联袂荐读。
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红票”。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
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
进入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与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交往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国际竞争与内闱宫斗。
作者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闭关锁国”“朝贡体系”“文明冲突”等历史论调提出了质疑,是一本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的佳作。
序
第一部分 进入满人权贵圈的西洋人
- 佟家的奴才
战场上的俘虏·康熙母亲的娘家·满人对西洋人的印象·神父与大炮生意·佟氏家族与传教士·消除奴籍
- 满汉之争中的传教士
传教士被抓·满汉路线之争·满人、汉人和洋人·杨光先的地位·传统社会中的算命·汤若望参与算命·历狱审判
- 从铲除鳌拜到《尼布楚条约》谈判
康熙背后的势力·传教士登场·传教士与宫廷政治·功不可没的南怀仁·传教士带给康熙的世界·《尼布楚条约》签订
- 内务府的人
臣子和奴才·传教士的名分·新来的传教士·关系网·介绍中国·中西双向交流
第二部分 红票与中西交往
- 教皇使团和康熙派出的洋钦差
康熙和他的江山·康熙眼中的教皇使团·初次接见·教皇使节与传教士·多罗与礼仪之争·传教士笔下的历史·辞行会见·康熙面试颜珰主教·领票
- 彼得大帝使团和教皇新使团
十四年的等待·康熙发给欧洲的公开信·康熙的耐心·彼得大帝来华使团·教皇第二个入华使团
第三部分 荣耀后的沉寂
- 雍正争位与禁教
康熙晚年的皇位争斗·雍正登位中的谜团·传教士也尽力了·雍正为什么要禁教?·雍正对禁教的解释·当局者怎么说?·雍正与佛教·作为佛教居士的雍正·皇位争斗与禁教的关联
跋
注释
附录一 雍亲王致年羹尧书
附录二 内务府内传教士名录
附录三 颜珰关于中国礼仪布告
附录四 穆经远判决书
参考文献
致谢
孙立天撰写的本书,乃是讨论耶稣会会士与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四朝皇室之间的互动。耶稣会会士自从明末进入中国,为天主教传教,却也同时将西方的思想与技术传入中国。这一段过程,乃是前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与思想交融的过程。对于中国终于从相对孤立的东亚大帝国,牵入了西方主导的现代世界,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许倬云 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
孙氏精读中西文献,分析入微,对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几个大问题都有原创性的见解,确是一本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
——夏伯嘉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
(本书)阐述的康熙帝以带有私性系统的内务府几次接待教皇使团、俄国使团,以及利用传教士与俄罗斯边界谈判等史事,对于理解清代皇帝皇权行使的某种特点、内廷与外朝行政之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新内容与思路。此外,书稿对史事叙述详实,分析细微深入,文字功夫较好,读来引人入胜。
——杜家骥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耶稣会士与康熙和雍正朝中国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中外关系史实例。自明代以后,西方传教士、特别是耶稣会士的进入,留下了很多的一手史料。孙立天在书中充分运用了这些史料,从而将这段中国历史置于一个广阔的相互关系情境中来予以理解和考察。本书很少有干瘪的历史说教,而是以史书中的事件,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形象来,康雍时代的精神正是借助于这样鲜活的叙事而得以体现。
——李雪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这是一部分析出色、材料丰富的专著,书写引人入胜、清晰明了。(它)一方面对耶稣会传教士历史(中国部分)去除欧洲中心主义做出了本质上同时又是有针对性的贡献,另一方面又把这段历史从以前被过度赋予的宏大意义中解放了出来。
——Markus Friedrich德国汉堡大学教授
开启了天主教传华史的范式转移……论证回味无穷,孙立天的著作发人深省,研究和布局谋篇都充满智慧。该书推出及时,我建议所有研究清初历史和耶稣会传教史的学者都立即阅读。
——Lars PeterLaamann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高级讲师
通过把前现代文化冲突范式剥离出传统的中西二分法,同时置之于满族文化的背景中,作者为人们熟知的史学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Ashleigh Ikemoto乔治亚州立大学教授
功不可没的南怀仁
除了受到康熙信任,南怀仁神父自己有意愿回到宫中,而且有能力应对朝廷中各种关系也是他能在康熙身边得以立足的关键。1665年历法案件审理中,南怀仁代表中风后不能说话的汤若望参与了各种审问和应答,他深知朝政的风险。所以在1669年,他决定重返朝廷政治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其实在南怀仁上书朝廷的奏折中,就反映出他当时是有过犹豫的。在1669年2月天文观测证明传教士历法正确以后,朝廷任命南怀仁到钦天监任职。南怀仁写了一封很长的陈情奏折,希望朝廷能体谅他是一个传教士,不适合在朝廷做官。康熙收到礼部转过来的奏折,但仍坚持让南怀仁任职。南怀仁再次上书,写了一封更长的奏折给康熙,恳求康熙遂了他当神父的志愿,同时保证他会尽全力为钦天监干活,他唯一的要求是不要给他官衔。康熙收到奏折以后,又转给礼部,让礼部部议。礼部给出的结论是可以同意南怀仁不要官职,但是他必须收下相对应的俸禄。南怀仁接受了这个提议。南怀仁的这些上奏都是他内心挣扎的表现。终其一生,他都在为如何与政治保持距离而烦恼。1682年,他去世前六年,在跟随康熙出访塞外的日记中,他还在苦恼这个问题。
无论南怀仁内心如何挣扎,他侍奉康熙左右对整个传教事业还是有实际效果的。1665年历狱,汤若望被扳倒以后,传教士在朝中就没人了。南怀仁1669年重新出山,得到了康熙以及康熙内部圈子的信任,才让传教士又有机会走进紫禁城。作为康熙的老师,南怀仁长期陪伴在他身边,在康熙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按照现在的成长理论,这一时期正好是心智定型的关键期。从康熙的学业来看,他是从1669年铲除鳌拜以后才开始正式在礼部安排下学习汉语以及中国传统典籍。在学习中国诗书礼易的同时,康熙还跟着南怀仁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和西方音律等欧洲学术科目。所以,康熙对西方科学的兴趣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在南怀仁的培养下耳濡目染的结果。作为老师,南怀仁应该说是很成功的,他成功激起了学生康熙对西方学术的兴趣。南怀仁之后,后来的传教士徐日升(Thomas Pereira)、安多(Antoine Thomas)、白晋和张诚(Jean-François Gerbillon)都做过康熙的老师,他们都留下了很多康熙学习西方科目的记录。法国学者伊莎贝拉(Isabell Landry-Deron)综合几位传教士留下的日记和讲课材料,做了一份表格,标注了1690至1691两年时间中,三十六岁的康熙跟几位传教士在宫中学习的时间表。这张时间表反映的是南怀仁去世后(1688年),新来的传教士教授康熙西学的频率(见表3)。
康熙跟着传教士学习过西学,是历史上广为人知的。由于汉文、满文资料对康熙和传教士交往只有零星记录,人们一直不清楚康熙到底学了多少,学到了什么程度,对此缺少一个定量的认识。而从1690年这一年的学习频率中就可以看出,康熙学习西学,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兴趣,而是在深入学习。1690年这个年份不是笔者有意挑选出来的,而只是各传教士留下的资料正好覆盖到这一年。1690年康熙已经三十六岁,这时他还能有这样密集的学习频率,可见康熙早年跟着南怀仁学习也很用功。南怀仁没有留下系统为康熙授课的记录,但他留有很多感叹教书很累的文字。而且南怀仁还感叹过,三藩之乱那么忙,康熙竟然还有心继续学习西方课程。南怀仁的这些文字和感慨,后来学者是存疑的,认为是南怀仁为了吹嘘自己能接近康熙而说的大话。但根据多个传教士从不同侧面留下的1690年的记录来看,康熙确实学习用功。而且1690年是康熙戎马一生中很忙的一年。1689年清朝刚和俄罗斯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断了准噶尔蒙古的后援。1690年,康熙开始出征剿灭日趋强大的准噶尔蒙古的噶尔丹汗。在表格中可以看到,这一年康熙一直都在召见传教士学习,五月和六月甚至天天都在学。但八、九、十月中断了学习,这是因为这期间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去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