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44071丛书名: 历史与理论
关于医学史研究的简明读本,丰富人们对医学多样性的认识
医学与健康史领域的研究近年来进展迅速。约翰·伯纳姆在《什么是医学史》中把医学史介绍给了对该领域比较生疏的读者。他让我们一窥堂奥的这个领域,一度只有医生们纵笔驰骋,而在今天,它不仅吸引着一般的历史学家,也吸引着决策者和各种类型的医务工作者。
医学史的魅力在于历史本身固有的戏剧性,医学化势力与去医学化势力之间持续的较量,尤其涉及如下五个方面:所有时间、所有地点的治疗者,从作法的巫师到技术专家;各个时代、各种文化中的病人;种种疾病,从魔鬼附身到每半小时扩大一英寸的可怕感染,还有不易察觉的环境毒害;新思想的发现与传播,所谓的新思想巨细并出,瑕瑜参见;围绕着医疗保障的无尽争论,它如何影响社会,同时又如何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中译本序
前 言
导 言 医学史从哪里来
第一幕 治疗者
第二幕 病 人
第三幕 疾 病
第四幕 知识的发现与传播
第五幕 医学和健康与社会的互动
结 语 医学史向何处去
扩展阅读
普通索引
医学专门词语索引
前 言
本书面向的是这样一些读者:他们初次与医学史相遇,希望能有一本入门性质的介绍。所以本书的题目叫作“什么是医学史”,也算切题。医学史就是医学史家动笔写下的事。在接下来的部分里,我要试着去解释医学史家们以前做过什么、现在又在做什么。描述他们这些工作的时候,隐含地带出的问题便是哪些事情他们还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完,或者做得不够完美,因为他们的确把许许多多机会留给了未来。
我要试着说明为什么研究医学史很重要。我还想要解释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醉心于医学史,为什么这一领域发展得如此迅速。人们发现,对健康和卫生保健的往昔有所了解竟是如此乐事,而且其乐趣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层次上。不过我要有言在先,我们这本书里主要涉及的还不是医学史家们得到的答案,而是他们提出的问题。
由于篇幅实在有限,我没办法给这本书加上惯有的那一整套学术“行头”,比如注释和参考文献。这本书的性质也决定了我无法一一指明——不管是在正文内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我从他们文章中受惠的绝大多数的学者。医学史界的同仁们自会辨认出我提到他们成果的那些地方,而无须我明言其姓字。我以跻身于他们之中而自豪,对这许多杰出的学者,除了其中寥寥几人外,我都未能举出他们的大名,在此谨表示谢忱和敬意。
我特别在本书末尾部分,给出了本领域有关文献和史料的一个简短的介绍,假如读者愿意分享我和我的同事们的感奋心情,这个介绍也许能帮助初学者进行更多的阅读和研究。实际上这里的线索最终会把读者引向本书所反映的所有作品的作者,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人。我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加入到我们中间来,在探讨以往的人们如何对付病痛的过程中同享我们的乐趣。
由衷感谢阅读本书初稿并提出宝贵修改意见的以下诸位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遗产中心的我的同事保尔森(George Paulson)和伍尔利(Charles Wooley)、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史专业的奥尼尔(Ynez V. O’Neill)、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的帕迪利亚(Roberto Padilla)。
不言而喻,本书体现着我对研究生和博士后期间指导教师们的敬意,他们是:诺尔斯(George Harmon Knoles)、柯蒂(Merle Curti)、奥马利(Charles Donald O’Malley)、特姆金(Owsei Temkin)、韦特(Ilza Veith)、拉帕波特(David Rapaport)和谢弗(Roy Schafer)——以及三位亦师亦友的同事,卡尔森(Eric T. Carlson)、杰克逊(Stanley Jackson)和昆(Jacques Quen)。以上诸位一个接一个地在我面前揭示了医学史的诸般胜境。
中译本序
约翰·伯纳姆的《什么是医学史》是一本关于医学史研究的简明读本,旨在向有兴趣进入医学史研究领域的新人介绍有关健康、疾病、医学和医疗保健的历史的研究方法,丰富人们对医学多样性的认识。该书短小精悍、观点明晰、引人入胜。
自17世纪开始,直至19世纪前期,医学史研究主要是医生的兴趣,大多围绕医学人物、典籍、事件展开,目的是学习前辈的诊疗经验以提升自己的业医能力,是一种“由医生为医生所写的关于医生的事”(by doctors about doctors for doctors),其研究视野聚焦于医学领域之内,因此又被称为“内史传统”(internalist tradition)。19世纪中后期的研究继续着这个内史的取径,但通过强调医学的科学内涵及医疗活动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医史研究拓展了视角,并且开始在公共事务和政治领域发出声音。20世纪中叶之后医学史研究的转向以及新研究方法的引入,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扩大了研究领域,深化了研究内涵,出现了医学史研究的社会转向、文化转向、身体转向、图像转向、物质文化转向等,这些“转向”使人们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与理解医学以及丰富多彩的人类卫生保健活动。此外,当代医学史研究不仅引入了社会历史学、人口史、人口统计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范围也从医疗史拓展到广义的健康史、身体史、性史等领域。
作者以问题为导向,将医学史的研究划分为五个主题:治疗者、病人、疾病、知识的发现与交流以及医学和健康与社会的互动(称之为“五幕剧”)。作者并不是按照编年史的方法来分述各个主题演变的历程,而是结合历史文献简要勾勒主题和领域的核心问题。虽然没有直接采用时髦的“转向”话语来阐述,但作者指出20世纪下半叶,医学史吸引了历史学家的兴趣,他们把这个专门化的题材介绍进了更加宽广的社会史、文化史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他们也把社会史、文化史的观念与方法带进医学史的研究,以至于医学史今天已拓展为医学与健康史、身体史、医学社会文化史等。
作者在第一部分介绍道,当代的医史研究不再受到以往医学史书写名医的传统束缚,而是呈现了治疗者从巫医到科学家不断演变的“形象”。研究者们既关注历史上做出了重大发明、重要创新的治疗者,赞誉理想医生的深邃智慧、无私胸怀、人性关爱,也为那些被正规医生抨击、排挤出开业医生行列的“非正规治疗者”辩护,后者在病人的眼中显得颇有魅力,尤其是当正规医生采用酷烈的疗法(如放血、导泻、催吐等)医治病人时,非正规医生的替代疗法(蛇油、面包丸、推拿捏骨等)更易为病人接受,即便那些人实际上只是施用了一些无效或者用处不大的药物和手段来敛取钱财。已有研究还强调了女医生、助产妇和护士的贡献,为她们在医学史上争得了应有的地位。
病人在以往的医学史研究中常常被忽视。20世纪中期以前,医学史的文献与史料主要来自医生的叙述和记载。但随着社会史、文化史的引入,医学史研究拓展了史料文献的来源,病人的叙事不仅丰富了医学史的故事,而且这种“自下而上”的观察也拓宽了研究者的视角,呈现出医疗保健活动的万花筒般的丰富景象。不过,作者并不是简单地提到医学史研究增加了一个来自病人的维度,而是从理论层面相当透彻地归纳了这个问题。文中首先解释医学社会学中有关病人角色的概念,然后从医学哲学的层面讨论了疾病(disease)与病痛(illness)的异同,说明什么是疾病不仅基于生物学的判断,社会和文化的判断也具有决定作用。例如,酗酒或同性恋在一定历史时期是疾病问题,而在另一历史时期又被去医学化,归入了个人生活方式的偏好选择问题。作者从病人角色聚焦到对身体的多层面认识:古老的整体论身体、器官系统构成的机械论身体以及社会文化的身体。这些多种多样、变化不定的“身体”理解,目前已成为研究者努力开掘的“新史料”——从中可以窥视人们怎样看待他们的身体,如何定义自我。
疾病史是医学史研究中一个富有潜力也饶有成果的分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疾病本身影响深巨却又无可抹煞的物质性,这是任何相对主义或社会建构论都无法忽略不计的。作者为了凸显这一点,在第三章“疾病”的起首特意附上了一幅照片,照片上是一个颌面癌晚期患者因发生坏疽而严重毁形的面容。但作者同时也认为,疾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既可被认作一种生物学事件,导致个体的躯体损伤和疼痛,也可被视为复合的心身事件,给病人添加躯体和精神上的痛楚,还可作为复杂的社会性事件,小到影响家族的繁衍,大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疾病本身的多重性给医史研究创造了探索的丰富可能,作者择要介绍了其中成果最突出的几个选题系列。疾病定义和再定义的研究方向借着罗森伯格(Charles Rosenberg)提出的
“架构”疾病的模型,探讨了不同社会在历史上如何为治疗者、病人以及其他文化合作者创造出各种病痛范畴,尤其关注了特定文化、特定技术以及现代日趋复杂的社会组织化如何影响人们定义病痛的方式,既承认往昔的社会协商和过滤,亦不否认或贬低疾病进程的身体实质。考古病理学借助包括实验和统计在内的分析手段,解读考古发掘得到的人类遗存,揭示出上至史前时代的疾病流行状况。其他的几个热点问题有波及面广泛的流行病,有在医史研究中具备“模式疾病”地位的黑死病、结核病和梅毒,还有一些由于这种那种的原因特别引起研究者兴趣的疾病,每个方向的探索都贯穿着对于疾病定义的重新思考,它们从各个角度和层面诠释了疾病的生物学属性与其社会效应之间的复杂联系和互动。在“历史研究的类别”一节中,作者还向读者展示了历史学家最感兴趣的疾患各自可以归类到哪些大的类别,这对于希望尽快入门的研究者其实是一份很好的路径指南。在疾病社会史研究中,社会建构论是人们理解疾病观念的演化和疾病处置中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模型,使人们在研究疾病观念和疾病防治策略时重视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因素的作用,它强调了现行疾病观既是医学知识进步的体现,也是复杂的社会协商的结果。疾病的全球化也刺激了疾病史的跨文化研究,医史学家们开始重视研究不同文化在健康和疾病观念上、在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医疗实践上的共同点和差异,考察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传统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比较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健康观、疾病观,并将之作为勾画文明的发展过程和社会进步的一个着眼点。本章之末,作者结合这些理论方法讨论了医史研究中歧见异说比较集中的几个方面,如回溯诊断是否可行,又如,疾病史的现有叙事方式是否可以彻底颠覆。
伯纳姆将以往医学史研究的主体:医学知识的发现、创新、交流及应用放到本书的“第四幕”中,不仅试图将医学思想史与一般知识史、科学史、技术史、文化史关联起来,而且也涉及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问题。医学思想史研究丰富了人们对健康、疾病及医疗保健问题的认识,挑战了医学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医疗保健的多元化特性。正如法国医史学家格梅克(M. Grmek)所指出的,社会史方法适用于公共卫生史和古代医疗保健史的研究,并指出医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与纯科学相比似乎更多地受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因素的影响,而思想史方法更适用于生物医学中的“纯科学”和“硬科学”部分,从认识论的视角探讨医学理论、概念演进的内在逻辑。当代医疗保健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期待医学技术终将解除人类所有的病痛,呈现给人类社会一个健康、长寿的世界,但生命的过程性却决定了每个人必将由健康走向衰弱并最终死亡。错误的医学目的,必然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的误用。要化解这场全球性的医疗危机,须对医学的目的作根本性调整。从思想史的视角来认识与理解医学的复杂性,当人们在抱怨当下医学的问题时,我们应将这些问题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视域,从思想史的视角,联系过去与现在,审视我们的健康观、疾病观与生死观,思考医学的价值和责任。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介绍了医史学家如何试图从更宏观的视域来考察健康、疾病、医学及医疗保健与社会的互动。作者认为这种交互作用是医学史研究领域里最令人着迷的论题。疾病模式、人群健康状况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政治经济社会影响,另一方面,疾病反过来也塑造着社会文化和人类历史。作者指出,治疗者、病人、疾病、知识的进展与传播,都是医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它们都是在社会文化的框架中呈现出来的,反过来,它们也受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医学团体、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国家治理和全球政治的演变,越来越吸引研究者的关注。
《什么是医学史》关注医学史的五个基本方面,作者旨在为进入医学史研究领域的新人提供一个简要的学科介绍。书中举出的研究实例,虽然多数只是一语带过,但每一个例子背后都隐藏着一部或一批有分量的学术出版物。文献的时间下限为2005年,不过,书中提到的这些成果在国际上医史研究的学术圈子里都曾经很有影响,有些早已成为领域内的经典。检索阅读这些书籍文章,不仅可以让人认识医学史研究以往的概况,还可以帮助读者掌握本领域的许多权威文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的内容并未过时。自然,如作者在“前言”中说过的,囿于书的体裁,他不能一一为成果注明出处,但有兴趣的读者通过书末给出的扩展阅读书目,终会发现本书提到的所有作品。在信息流通畅达的今日,相信中国读者也不难获得资料之中的相当一部分。
主题式的方法需要医史研究者对本门学科有更好的把握能力,对于新进入医学史领域的研究者来说,采用编年史体例梳理过去的观念与实践恐怕是一种更容易的路径。书末推荐的医学通史和医史研究入门著作正可以当作这部分读者继续前行的快捷通路。
五幕大戏之外,作者在结语中给出了自己对医学史的回顾与展望。这也是全书最见功力的部分。伯纳姆不仅介绍了医学史研究范式的演变,还通过医疗化和去医疗化问题,论及过去和当前医学史的争论、范式变迁的背景分析以及医学史与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研究的互动关系,阐明了医学史研究目的在于更加全面、深刻地看待健康、疾病与当代经济和政治之间广泛而复杂的相互作用,即“什么是医学史”,旨在通过对医学史的解说,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与理解医学究竟是什么。
张大庆
2021年9月10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