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732230
1.《卡内基自传》新版未删节全译本,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非凡一生
2.与《林肯传》《富兰克林自传》《洛克菲勒自传》并称美国四大传记
3.本书从个人成长、工作经历、婚姻生活、慈善事业、休闲娱乐等方面展示了“钢铁大王”卡内基有血有肉的传奇人生
4.卡内基用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向正在奋斗的年轻人、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关心社会的慈善家提出各种有有益的建议。
5.自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亲人、朋友、工人阶级和家乡的爱,从中可以窥探到盛名之下的“钢铁大王”在文字中表露出的另一面。
6.从邮电员、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他最终创建了自己的钢铁王国,他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足以鼓舞无数追梦者
7.封面烫金工艺,内文字体适中,排版舒朗,阅读舒适
《卡内基自传》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自传,书中用平实的语言、深入的叙事展示了他非凡的一生。这个来自苏格兰的穷小子,从一份周薪1.2 美元棉纺厂童工做起,当过邮电员、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一步一步地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打造了一个钢铁王国,成为白手起家实现“美国梦”的传奇典范。
目录
序 言/01
第一章 父母和童年/001
第二章 丹佛姆林和美国/015
第三章 匹兹堡和工作/025
第四章 安德森上校和书籍/034
第五章 电报公司/040
第六章 铁路公司/048
第七章 匹兹堡铁路主管/061
第八章 内战期间/072
第九章 建造大桥/083
第十章 炼铁厂/092
第十一章 纽约总部/105
第十二章 交易磋商/117
第十三章 钢的时代/126
第十四章 合伙人、书和旅行/136
第十五章 马车旅行和结婚/145
第十六章 工厂和工人/152
第十七章 荷姆斯泰德罢工/158
第十八章 劳工问题/166
第十九章 《财富的福音》/177
第二十章 教育和养老基金/188
第二十一章 和平教堂和皮坦克里夫/198
第二十二章 马修•阿诺德和其他人/209
第二十三章 英国的政治领袖/217
第二十四章 格莱斯顿和莫利/223
第二十五章 赫伯特•斯宾塞和他的信徒/233
第二十六章 布莱恩和哈里森/238
第二十七章 华盛顿外交/245
第二十八章 海和麦金利总统/251
第二十九章 会见德国皇帝/258
序言
从生意场上退出之后,我丈夫禁不住他那些要好的朋友(有美国的,也有英国的)恳求,一有时间就回忆并写下他早年的经历。可是不久,他发现根本没有空闲时间。相比从前,他的生活甚至被更多的事情所占据。他的回忆录是在苏格兰利用休闲时间完成的。有一段时间,我们每个夏天都会去沃特奈格旷野的小别墅,在那里我们可以享受简单的生活,而且卡内基先生的自传大部分也都是在那里写的。他很开心地追忆着早年的时光,正如他所说的,又经历了一次早年的生活。1914年7月,战争的阴云开始凝聚,这时的他正忙着写作。8月4日,当得知那个重大的消息时,我们立刻离开了这里并回到斯基伯,在那里能更好地了解局势。
这些回忆就是在那段日子里完成的。从那以后,他对自己的事情再没兴趣。很多次,他试图继续写作,但完全是徒劳。那时,他还过得像个中年人,甚至是年轻人——每天打高尔夫球、钓鱼、游泳,有时甚至一天进行三项运动。他是个乐天派,即使面对希望的破灭,他也试图表现出乐观。然而,面对世界的灾难,他的心碎了。在遭受重感冒,随即又两次患上肺炎后,他突然变得苍老了。
据一位与卡内基同时期的人(他比卡内基早几个月去世)说:“他不能承受衰老。”对卡内基先生的密友来说,从他那里得到的最鼓舞人心之处可能是学会如何承受衰老的勇气和技巧。他总是耐心、体贴、愉快,对别人给予的任何微小的快乐和服务都心存感激。他从不考虑自己,而是期待一点希望的曙光。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直到“他走了,上帝把他带走了”。
在他手稿的底页写了这样一些话:“对于我的回忆录,可能只有一小部分能引起大家的兴趣,而我的亲戚和朋友感兴趣的内容会多一些。有许多内容是我断断续续写的,我想应该删去。今后替我整理书稿的人要注意,不要给读者太多负担。一定要选一个有热情有头脑的人。”
除了我们的朋友约翰·C.范·戴克,还有谁是最佳人选呢?当他还没有读到卡内基先生的批注,只看到手稿时就说:“将它整理出版将是一项充满爱心的工作。”此时此刻,这是一个双向选择,他做这项工作的态度已证明了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出于一份珍贵而美好的友谊做出的选择。
路易丝·惠特菲尔德·卡内基
1920年4月16日于纽约
美国有两位伟大的企业家,一位是“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另一位就是“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卡内基用自己创造的财富改变了整个世界。
——美国成功学大师 戴尔.卡耐基
安德鲁.卡内基言如其人,不管他所做的决定是否比其他人所做的更加明智,但是这个热爱读书的人所捐赠的数百座图书馆,却为我们的民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财富……他获取了比其他人更多的财富,而他利用这些财富让自己、让整个国家都变得更好。
——美国《华盛顿邮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