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7202419丛书名: 政邦书库
1.正知正解的角度来解读文化社会及相关政策,传播社会发展的政能量。
2.看不见的城市
看得见的生活
被遮蔽的理想
被遗忘的传统
关注故乡,在不同的季节时间,有不同的书写方法,也有着不同的打开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是在寻找与故乡的“连接点”。
本书是正邦智库理事长高明勇对文化名家的访谈录,内容收录于“看不见的城市”“看得见的生活”“被遮蔽的理想”和“被遗忘的传统”四辑中,访谈对象包括陈平原、程章灿、张光芒、何艳玲、陆铭等二十位学者、作家,话题围绕城市、乡愁、理想与传统展开,解读了城市的特色、角色与未来城市的走向,学者、作家们针对南京、成都等地各抒己见,提供了视角独特的中国城市图景。
城市要学会平衡“看得见的
业绩”与“看不见的精神” /2
陈平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用“南京三书”编译
城市性情密码 /20
程章灿|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所长
重读南京这座城市的
更深层本质 /33
张光芒|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学之于城市是
记忆和日常生活的细节 /54
何 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南京是座
一言难尽的城市 /69
薛 冰|原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写作“慈行”就是
为苍生说人话 /96
徐迅雷|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
“接诉即办”真正实现
向互动性治理转变 /117
李文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
学院教授
别把韧性城市当作
绝对概念 /136
张明斗|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副教授
“巴适”应该成为
一种生活的理想 /152
曾 颖|著名作家,媒体人
故乡是一个人退无可退的
收留地 /163
韩浩月|专栏作家,影评人
为什么要重视城市的
烟火气 /180
何艳玲|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
学院教授
城市竞争的关键是
“以生活留人” /203
陆 铭|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
研究院执行院长
强与弱:舆论世界的
“0”和“1” /236
邹振东|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高等
研究院执行院长
九华山与名士相互成全,
靠山怎么“吃山”? /256
尹文汉|九华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更关心“北漂”类标签
遮蔽下的人的尊严 /282
黄西蒙|青年作家,资深媒体人
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不能是
“自娱自乐” /310
方延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首任院长
“历史浓度”决定了
每个人一生的价值 /324
十年砍柴|知名文史作家
“危机感”让我重走
西南联大路 /336
杨 潇|青年作家,媒体人
从历史中发掘
现实的影子 /361
郑小悠|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今天我们如何
做父母 /375
张贵勇|专栏作者,中国教育报
副编审
作为一个资深爱书人,漂泊在故乡之外二十多年,客居 北 京 也 有 十 四 五 年 光 景。 疫 情 之 前, 每 次 春 节 返乡,我总会不自觉地在随身的行李中塞几本带有乡村体温的书。记得带过程章灿老师的 《旧时燕:一座城市的传奇》,带过莫砺锋老师的 《浮生琐忆》, 带 过 梁 鸿 的《中国在梁庄》,带过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带过十年砍柴的《进城走了十八年》,带过潘采夫的《十字街骑士》,带过阎连科的《我与父辈》,带过郑大华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带过李景汉的《定县社会概况调
查》,此外还带过一些民间的村史或家谱,试图以熟悉的陌生人视角,重新打量自己若干年前生活过的地方。
每次总有新看法,但每次也总有叹息,故乡注定是我们的一种“人生病”, 每次匆匆记录的点点滴滴, 仿若为这种病的病历又写下了几行。 有时说 “老家”, 有时说“家乡”,有时说“家里”,有时说“故土”,但写作时,我还是习惯于写为“故乡”。
前些年,父亲刚退休后,我一直鼓励他写点回忆性的文字,以私人记录的形式观照这些年的大时代变革,虽然他几乎没发表过文字, 这样的文字哪怕只有 “家庭史”的记忆色彩,依然有非凡的价值。
我对梁启超、胡适所倡导的承接 “自传”的传统素来推崇,自己也有所践行, 潜意识中对别人的传记也更为关注。就我个人而言,从小在农村长大,伴随着饥饿的童年回忆,包括亲人的叮嘱在内, 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进城”, 摆脱农活, 逃离农村, 远离农民, 告别农业——这几乎是那个年代所有农村青年的梦想。 就像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 中的孙少平,《人生》 中的高加林,进城的梦想是相似的, 不同的梦想路径又有不同的人生苦痛。从这个角度说, 独特的个人记忆与这个国度的共同记忆之间又形成了某种张力和呼应。所以,在故 乡、 阅 读 与 个 人 史 之 间 寻 找 与 故 乡 的“连接点”,又是一番滋味。
学者陈平原在新作 《故乡潮州》中,开篇就是 《如何谈论 “故乡”》, 将 故 乡 细分为乡音、乡土、乡愁与乡情。他认为,谈论乡土, 最好兼及理智与感情, 超越 “谁不说俺家乡好”, 拒绝片面的褒 扬 与 贬 抑, 在 自 信 与 自 省 之 间, 保 持 必 要 的张力。就近年的私人阅读史,我择取四位老友的四本书,作为四个 与 故 乡 的 “连 接 点”, 作 为 打 开 故 乡 的 四 种方式。
上下班时刻,让电视镜头对准大街上匆匆走过的民众,看他们的表情是轻松愉快,还是冷漠麻木,或者忧心忡忡,就能大致明白这座城市的幸福感。你会质疑,没有统计数字支撑的“描述”,怎么能相信呢?那我只好对你的善良报以微笑。——陈平原*好的社会治理是首先去研判人们的需求,并且用相应的机制去回应、去解决。如果不能解决的话,用什么样的配套政策,去把不能解决问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低。——何艳玲对于个体来讲,一定要在选择自己的就业和生活居住地的时候,充分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所在城市的供给的匹配程度……只要每个人觉得他的选择是理性的、让自己满意的,我认为都是值得尊重的。——陆铭要真正读懂一座城,一定要触及它*深处的灵魂,找准它独一无二的性格与特质。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个人的身体,那么文学便是这个身体的气质风度、血脉底蕴、个性特征与精神样貌。——张光芒有些东西是一种习惯,有些则是一种特性。同样是悠闲和烟火气,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巴适”,这也是有目共睹的,那不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目标吗? ——曾颖
高明勇:您说 “当初进入 (都市文化)这个领域,
本就是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从文学研究转到城市文
化研究,这个跨度且不说研究难度, 仅从研究群体的关
注概率上看,相信也不会很高, 我想知道您所说的这个
问题意识的立足点是什么?
陈平原:我最初关注都市文化,其实是在延伸文学
史的思考。也就是《想象都市》 开篇所谈论的 “中国文
学史有待彰显的另一面相”。 一部中国文学史, 就其对
于现实人生的态度而言,约略可分为三种倾向:第一,
感时与忧国,以屈原、杜甫、鲁迅为代表,倾向于儒家
理想,作品注重政治寄托,以宫阙或乡村为主要场景;
第二,隐逸与超越,以陶潜、王维、沈从文为代表, 欣赏道家观念,作品突出抒情与写意, 以山水或田园为主
要场景;第三,现世与欲望,以柳永、张岱、 老舍为代
表,兼及诸子百家,突出民俗与趣味,以市井或街巷为
主要场景。如此三分,只求大意,很难完全坐实, 更不
代表对具体作家的褒贬。 如果暂时接受此三分天下的假
设,你很容易发现,前两者所得到的掌声,远远超过第
三者。
有朝一 日, 我 们 对 历 代 主 要 都 市 的 日 常 生 活 场 景
“了如指掌”,那时再来讨论诗人的聚会与唱和、 文学
的生产与知识的传播, 以及经典的确立与趣味的转移,
我相信会有不同于往昔的结论。 这么思考问题, 其实是
受近年考古学突飞猛进以及历史学的 “文化转向” 的刺
激。了解这一点,就很容易明白我的趣味与局限性:虽
也关注“政治的城市”“建筑的城市”“经济的城市”,
但立足点依然在“文学的城市”。 以读书人 (而非专门
家) 的 状 态, 讲 述 与 阐 释 我 的 “都 市 想 象 与 文 化 记
忆”,目标是兼及学科建设与社会批评, 可惜因精力过
于分散,两边都没真正做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