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1179265
1资料全面,内容详实!
收录李小龙生平70篇李小龙亲笔人生哲学著作 私人书信 李小龙罕见诗歌作品。全方位了解李小龙如何成为一代功夫大师以及他如何利用他的思想来指导人生。
本书的目的不在于寻找什么样的人生,而在于如何去做才能走自己想要的人生。
2独特的生活哲学
书中探讨了李小龙独特的哲学观点,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了如何将武术、哲学和生活相融合。这种独特的生活哲学不仅仅是关于格斗技能,更关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原则,追求内在的平衡和和谐。
3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
李小龙以自己的成长历程为例,强调了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他通过自身的拼搏经历,向读者传达了追逐梦想、不断挑战自己的精神。这对于那些追求个人进步和成功的人来说,是一种强大的激励。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功夫世星”李小龙一生的生活和思想。是一部思想性非常强的思想著作。李小龙在书中结合东西方哲学,表达了他所理解的生活的意义,人生的追求。
李小龙不但拥有深厚的武道造诣、哲学修养,更拥有着博大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第一章 功 夫
功夫之道:中国武术研究 /002
功夫:东方武术的核心 /013
顿 悟 /015
功夫之思 /018
学会自卫 /022
进攻与防御心理学 /026
如何选择武术导师 /028
刚柔并济 /031
功夫之我见 /033
第二章 功夫、哲学、人
为什么我选择哲学 /036
关于人的理解力 /039
生活:事物的统一性 /040
对立统一 /045
道家思想 /047
阴 阳 /049
放 下 /051
西方哲学 /052
柏拉图 /053
柏拉图的《高尔吉亚》/054
苏格拉底 /056
人的本质 /057
道德行为 /058
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 /059
勒内 • 笛卡尔 /061
笛卡尔的“沉思录”/062
笛卡尔的观点 /066
……
李小龙在电影《精武门》中展现出了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地躺拳”,令人赞不绝口。李小龙虽然已经辞世,但他的精神依然对后世的人们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人们将永远怀念他热爱中华民族、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渴望中华民族强盛的赤诚之心。李小龙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着后人,而他开拓进取的精神,追求完美的精神,更是不分时代、国界、人种地影响着全世界 。(《广州日报评》)
李小龙通过电影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功夫及其背后的文化和哲思,并将“Kung Fu”(功夫)一词带入英文词典。他在功夫电影中展现的中华文化的自信,数十载后依然影响着许多人。(新华社新媒体评)
功夫是一种特殊技能,它不仅仅是锻炼方法或自卫术,更是一种精妙的艺术。对于中国人来说,功夫是一种身心合一的精妙艺术。功夫的本质不能像科学原理一样,可以通过发现事实和接受教导来掌握。
想要掌握功夫的本质,必须出乎本心,挣脱欲望和情绪的束缚,让它从内心深处绽放。功夫的核心是“道”,即宇宙的自发性。
“道”这个词在英语中没有确切与之对应的词。将它定义为“方式”“原则”“法则”都是对它的狭义化。道家始祖老子这样描述“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世界哲学名篇》中对“道”的解释为:“道是万物无名之始,万物的根本原则,也是至高无上的终极模式,还是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人的宗教》的作者休斯敦 • 史密斯解释道:
“道是终极现实,是所有生命都遵循的方式或原则。或者说,人类应该迎合宇宙运行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生命。”
尽管没有一个词可以取代它的意思,但我还是用了“真理”——功夫背后的“真理”;每个学习功夫的人都应当追随的真理。
道生阴阳,阴阳交泰而生万物,阴阳无处不在。阴阳的原理正是“太极”,也是功夫的基本框架。而太极学说,或阴阳本源学说,是由九百多年前的周敦颐创立的。
阳(太极图中的白色)代表阳性,坚硬、男性、实质、光、白天、炎热等。阴(太极图中的黑色)与阳相反,代表阴性、柔软、女性、虚无、暗、夜晚、寒冷等。太极的基本理论是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的。换句话说,事物兴盛(阳)到极致会由盛转衰,即为阴。而事物衰败(阴)到极致会开始兴盛,即为阳。兴盛是衰败的原因,反之亦然。阴阳原理的此消彼长、相互转化是连续的。由此可见,阴阳两种力量看似矛盾,实际相互依存。不是互相敌对,而是合作共生。
阴阳原理在武术中的应用遵循“和谐法则”。它告诉我们,面对对手的进攻,我们应该顺势而为,而不是直接抗衡。这意味着人们不应该做任何非自然或者非自发的事;最重要的是,不要与对手的力量直接冲突。当对手A使用蛮力击打(阳)B时,
B 千万不能以蛮力回击;换句话说,B 不能以“阳”对“阳”,而是应当以巧力牵引顺应 A 的力的方向,以“阴”对“阳”。当A 力竭之时,阳转化为阴,B 可以趁其不备,发动力量(阳)反击。整个过程都是顺乎自然,没有任何勉强;B 只需要顺应 A 的动作并且和谐、连贯地融入其中,不需要回击或反抗。
由此产生了一条与之密切相关的法则——顺其自然,旨在告诉人们忘记自己,顺应对手(的力量)而动,仅仅对变化做出适当反应。其基本原理是顺势而为、借力打力。这就是为什么习武之人从不寻衅,也绝不会站在对方出手时的正前方的原因。习武之人交手时不会直接抵抗,而是选择通过偏移对手的攻击来卸力。顺其自然还体现了不抵抗原则及非暴力原则。自然中的芦苇展现了顺其自然的必要:冷杉的树枝在雪的重压之下折断,但是柔软坚韧的芦苇却不会被雪压折。孔子在注解《易经》中言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在道教立教经典《道德经》中,老子也指出了“柔”的重要性。与一般人认为的不同,“阴”的柔软和坚韧,与生命和生存关系更为密切。相比之下,阳过于强硬,会使人在重压下崩溃(注意最后两句,这是对这两句话最好的描述):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