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741165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之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教育理念的扛鼎之作。
★本书是儿童有洞察力的书籍之一:从儿童的整体性、目的性、内驱力、社会感等多角度解密儿童的发展,也为父母、教师、儿童教育工作者如何支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方法。
★全新权威译本,准确传递阿德勒教育理念精髓:译者张婷婷为美国阿德勒大学在读博士,阿德勒游戏养育力养育课程的共同开发人之一,她致力于阿德勒儿童教育理念的继承、实践和推广,并贴合中国教育实际,使阿德勒的教育思想能更好地帮助中国家庭与家长。
★众多大咖推荐: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琳·洛特 ,阿德勒游戏治疗创始人泰瑞·科特曼 ,北美阿德勒心理学会(NASAP)认可专家玛丽娜·布鲁斯丁 、保罗·R.拉斯马森 、乔·斯佩里,中国教育名人李浩英、龚国祥等众多大咖倾情推荐。
孩子在成长过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逃学闹事……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更顺利地成长?
《儿童教育心理学》着眼于如何帮助儿童塑造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从儿童的整体性、目的性、内驱力、社会感等角度解密儿童的发展。阿德勒在文中指出儿童的异常行为只是表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力,孩子种种的异常行为只是为了获得关注,追求优越。阿德勒主张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坚强、勇敢、自信的健全人格,提高孩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不能因为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孩子,而应该竭尽所能地帮助孩子,让孩子重新获得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一部深度解析儿童行为动机的心理学佳作。
Chapter 1
导 读
Chapter 2
人格统一性
Chapter 3
追求优越
Chapter 4
正确引导儿童追求优越
Chapter 5
自卑情结
Chapter 6
帮助儿童预防自卑情结
Chapter 7
社会感及其发展的阻碍
Chapter 8
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心理处境和补救方法
Chapter 9
用新环境考验儿童是否做好准备
Chapter 10
学校里的儿童
Chapter 11
外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Chapter 12
青春期和性教育
Chapter 13
教育方法中的错误
Chapter 14
对父母的教育
附 录 1
个体心理学问卷调查
附 录 2
五个案例的陈述及分析
正面管教是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理念建立起来的。这本书可以帮助家长、老师和其他儿童教育工作者理解儿童的整体性——不仅仅是他们的行为,还有他们行为背后的信念。张婷婷女士是一位正面管教高级导师,这几年一直在践行阿德勒的核心理念。她深刻地领悟到,只有理解了阿德勒的思想源头,正面管教才能从更深层次发挥作用。
——简·尼尔森
正面管教创始人
这本书包含了许多智慧,帮助父母、教师和其他与儿童打交道的专业人士。这本书不仅为理解儿童的个性发展、儿童如何经常与自卑和不足的感觉斗争提供基础,也为父母、教师和儿童教育工作者如何支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方法。这本书能够翻译成中文是无价的!
——泰瑞·科特曼
阿德勒游戏治疗创始人,美国注册游戏治疗督导
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关于儿童有洞察力的书籍之一,它将儿童、儿童发展和儿童行为以整体的方式呈现。阿德勒认为,每个儿童既是家庭和社会的产物,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贡献者;儿童是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下的一个自我创造者。这本书还倡导家长和教师成为儿童健康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我很高兴地得知,中国的家长、老师、辅导员和家庭教育者现在都可以买到这本永恒的书。
——玛丽娜·布鲁斯丁
国际个体心理学学会(IAIP)主席,北美阿德勒心理学会(NASAP)认可专家
培养儿童成为未来文明社会的贡献者是父母和其他儿童工作者重要的任务之一。阿德勒的著作《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帮助儿童教育工作者理解他们这一任务的有价值的资源。这本书能够被翻译成中文实在是太幸运了!
——保罗·R.拉斯马森
北美阿德勒心理学会(NASAP)认可专家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父母、教师、心理咨询师以及任何想要影响儿童人生的人士的之作。阿德勒的思想和洞察在今天仍然适用。祝贺张婷婷女士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她对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解可以确保阿德勒深入的理念得以有效传递。
——乔·斯佩里
北美阿德勒心理学会(NASAP)认可专家
这本书会让我们从儿童的人格统一性,儿童的内驱力(自卑感与追求卓越),儿童的人生目的和社会性等多个角度解密了儿童发展,为人师、为人父母都值得认真学习。
——李浩英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儿童抓起,是新时代学校及家庭教育的共识。《儿童教育心理学》作为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应用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专著,能有效帮助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心理的角度理解孩子、帮助孩子,陪伴孩子成长。本书译者张婷婷女士是深圳外国语学校杰出校友,近十年来投身儿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张婷婷女士用语言搭建桥梁、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并结合本土化落地应用的智慧与心血结晶,相信一定能使广大家长、教师和儿童教育工作者受益,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龚国祥
深圳外国语学校创校校长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位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成人而言,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
自我认识和用理性进行自我指导的问题;对儿童而言,教育问
题也是如此。但是,儿童和成人还存在着这样的差异:由于儿
童仍未发育成熟,而成人本身有一定的自我指导能力,所以成
人对儿童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可以拥有两万年的时间和
有利的环境,只要愿意,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自主地发展,他
们终也会达到成人的文明水平。当然,这种方法是不可能实
现的,因此成人必须关注和引导儿童的发展。
这里面的困难是成人缺乏引导儿童的正确知识。对成
人来说,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好恶——简而言之,
要了解自己的心理已属不易,更何况要理解儿童,还要用正确
的知识引导儿童,更是难上加难。
个体心理学特别注重儿童的心理,既因为儿童的心理本身
很重要,也因为我们能借助儿童的心理去认识成人的性格特征
和行为。与其他心理学方法不同的是,个体心理学不存在理论
和实践之间的脱节。个体心理学专注于人格的统一性,并研究
人格在努力追求自身发展和表达时所展现的动力。从这种角度
来看,个体心理学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本身就是实践的智慧,
因为这些智慧来源于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总结。无论是心理学
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拥有这种知识,都能立即运用这
些知识去指导人格的发展。
个体心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使它的理论学说形成了一个
有机的整体。根据个体心理学理论,个体的行为是由统一的人
格驱动和指导的,因此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在
本篇导读里,我们会对个体心理学做一个整体的概述,而在后
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对这里提出的各种相互关联的问题做更详
尽的论述。
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充满活
力、有目的的追求。从出生那一刻起,人类就在不断地追求发
展,追求伟大、完美和优越。这种追求是在无意识中形成的目
标,且无时不在。它反映出人类独特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主宰
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具体行为。它甚至主宰我们的思想,因为我
们的思维并不是客观的,而是按照已经形成的生活目标和生活
风格而进行的主观思考。
人格统一性隐含在每个人的身上。每个个体既展现出人格
的统一性,又展现出他如何用独特的方式塑造出这种人格统一
性。因此,每个人既是一幅画,又是这幅画的画家。他是自己
人格的画家。但作为一个画家,他既无精湛画技,也不能对自
己的灵魂和肉体拥有完整的认知——他只是一个软弱、极易犯
错和不完美的人。
在考察人格的建构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格的统一
性、每个人的生活风格和目标并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
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上。人对客观事
实的看法和观点,绝不等同于事实本身。因此,生活在同一个
世界里的人,才会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每个人都根据自己
对事物的看法来进行自我规划,这些看法有的合理,有的不合
理。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真考察个体在成长
过程中遭遇的错误和失败,特别是在童年早期对事物形成的错
误理解,因为这些错误理解会影响到他后来的人生轨迹。
这里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有一个 52 岁的妇女,她总是没
完没了地贬低年龄比她大的女性。她回忆起小时候,因为有一
个被所有人关注的姐姐,所以她总感到被羞辱和不受重视。用
我们个体心理学中所说的“纵向”的观点来探讨这个例子,可
以看到,她的人生从童年时期到生命的后期阶段,都存在着相
同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动力。她总害怕自己被别人轻视,总因为
别人受到偏袒或偏爱而感到愤怒。因此,即便对这个女人的生
活或人格统一性一无所知,我们依然可以根据她描绘的事实而
对她有所了解。在这里,心理学家就像一位小说家,他以一条
明确的行为主线、一种生活风格或行为模式来构建人物,以确
保人格完整的统一性。好的心理学家甚至能够预测这个女人在
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并清楚地描绘出,如果以童年事件作为
“生命线”,她会发展出什么样的人格。
个体的追求或实现目标的活动构建了个体人格,同时也假
设了个体身上存在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那就是自卑感。所
有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激发了儿童的想象,促使
他们试图改善处境来消除心理上的自卑感。境况的改善会减弱
一个人的自卑感,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心理补偿。
关于自卑感和心理补偿机制,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这两
者会大大提高犯错误的可能性。自卑感可能会促使个体去实现
目标,但也可能导致个体只是单纯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扩大
个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自卑感也可能给人带来巨大的不
幸,以至于克服它的方法是发展心理补偿的特性,这些特
性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对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且无
法避免的。
例如,有三种类型的儿童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补偿性的心理
特征:生来体质衰弱或有天生器官缺陷的儿童、从小被严厉对
待或没有感受过父母关爱的儿童,以及被过度骄纵的儿童。如
果我们以这三类儿童的发展为参考,就可以更好地研究和理解
一般儿童是如何发展的。并非每个孩子都天生残疾,但令人惊
讶的是,很多儿童都不同程度表现出由某些身体障碍或器官衰
弱引发的心理特征——它们早在研究有器官缺陷的儿童的极
端案例中出现。至于另外两类儿童(被严厉对待和被过度骄纵
的儿童),实际上,我们发现所有儿童都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这
两者之一,甚至两者兼而有之。
上述三类儿童都会产生不足感和自卑感,并由此激发出一
种超越自我极限的野心。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人类生活中同一
基本事实的两个方面,因此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在精神病学
上,我们很难说过度的自卑感和过于追求优越,这两者到底哪
个更有害。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以有规律的方式成对出现。我们
发现儿童过度自卑会激发过分的野心,那野心就像灵魂中的毒
药,使儿童永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感并不会促使他们去做对自
己身心有益的事,而且因为它源于过分的野心,只会导致他们
做的事徒劳无果。这种野心也会扭曲儿童的性格和个人举止,
并不断刺激儿童,使其变得极度敏感并时时保持警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