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539455
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青年精神领袖赫尔曼•黑塞轰动世界文坛之作,中国社会学家李银河、瑞典心理学家荣格倍加推崇:本书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青年精神领袖赫尔曼•黑塞经典之作,被翻译为五十多种语言,畅销全球多年,影响力十分深远。本书以诗性的语言以及开悟的思想,挽救了一众面对现代社会无所适从的青年人的精神危机,在青年群体中一度形成黑塞的阅读热潮,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大学生曾人手一本《悉达多》,黑塞也因此被视为青年人的精神领袖。
2. 黑塞经典治愈之作,以高超的西方叙事技巧,借悉达多大起大落的人生之旅,解读东方大乘佛法的真谛,治愈无数心灵饱受创伤的群体:书中描绘了悉达多在尘世不断挣扎,最终领悟大乘佛法真谛的历程,运用了象征、隐喻等多重西方传统叙事技巧,文本成熟完美,又以流畅优美的诗性语言,道破生命与世界的真谛,为无数迷茫、苦闷、纠结、不知何去何从的东西方青年提供了一条与世界达成和解的通道。
3. 青年译者倾情献译,高超的翻译水平、流畅的行文风格,深刻还原一代青年眼中的悉达多经典形象:此译本由青年译者德文直译,生动流畅,极富感染力,不仅高度贴合原作文意,更符合青年读者语境,引起读者心灵共鸣,是一本难得的佳译。
4. 精美装帧 超值附赠品:精装双封,特种纸书衣,内附比利时版画大师莱昂•斯皮利亚特的情景插画,图文呼应,阅读体验更佳!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
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选择离开家乡,走向找寻真正的自我的道路。他曾踏入尘世,享受过世俗的生活,沉迷于欲望的深渊,直至对这些产生厌倦。他抛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河边,在绝望的一瞬间,他听到了河水的声音,并在河边顿悟。本书讲述的不止是一个人的一生,更是千万人都会经历的一生。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却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本书语言充满诗性和智慧,细细品读,会有深刻感悟。
婆罗门之子
与沙门一起
乔达摩
觉 醒
第二部
卡玛拉
尘世间
轮 回
河 边
船 夫
悉达多之子
唵
哥文达
开始读黑塞的《悉达多》,这书了不得,给人一种焚香沐浴才能拜读的感觉。写的毕竟是关于人生悟道的事情,大有禅意。一个德国人来写禅,真是令人惊异。据说西方大学生全都人手一册的,到了这个程度,不读简直就是罪过了。
——李银河
黑塞的书,就像是下着暴雨的深夜里闪烁着光亮的灯塔。
——荣格
黑塞那些极富灵气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创见和深刻的洞察,同时也是古典人道主义理想与高尚风格的范例。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舍卫城里的每一个孩子都知道佛陀的名字,每家都准备好了食物,以待布施乔达摩的弟子。乔达摩最喜欢栖身于祇树给孤独园,此园乃是一位富足商人给孤独长者奉献的,他也是佛陀忠诚的信徒。
两位追寻乔达摩的年轻人,苦苦来到此地。他们一进入舍卫城,就来到第一家屋舍前化缘。二人受到了款待,随后悉达多向那位布施斋饭的妇人问道:
“善良的女施主,我们想知道佛陀的居所在哪里。我们是林中来的沙门,希望能够亲眼见到这位圣人,亲耳听到他宣扬教义。”
那妇人说道:“林中沙门,你们来到此处算是来对了地方。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内,你们可以在那里过夜,那里有足够的地方接纳前来聆听佛法教义的人。”
哥文达很是兴奋,开心地叫道:“我们总算到了目的地,旅途已经抵达终点。仁慈的女施主,还请您告诉我们,您是否认识那位佛陀,可曾亲眼见过他?”
妇人答道:“我曾多次见到佛陀,多次见他身披黄色僧袍,默默地从街市中穿行而过。他站在屋舍门前,默默地伸出食钵,继而又带着满载斋饭的钵盂离去。”
哥文达听得入了迷,还想再问更多的问题。但悉达多催促他继续赶路,于是他们向妇人道谢,转身上路。他们无须再问路,因为大量崇拜乔达摩的虔诚的朝圣者也同他们二人一样,走在前往祇园的路上。他们在夜晚时分抵达祇园,仍能看到陆续到来的信徒。有人在大声叫嚷着,以盼能寻得一席容身之地。两个沙门早已习惯了林中生活,很快便找到栖身的地方,在那里一直待到第二天的清晨。
日出时刻,他们惊奇地发现,竟有如此多的信徒与好奇的人留在这里过夜。祇园内随处可见身着僧袍的僧侣,他们或坐于树下静心入定,或谈论佛经、相互争辩。林苑内浓荫如盖,仿佛一座城市,被熙攘的人群充斥着。许多僧侣手持钵盂外出乞食——那是他们每日中唯一的一餐。即便是佛陀,也要在破晓时分外出乞食。
悉达多仿佛得到了神灵的指点,立刻认出了佛陀。他看到佛陀穿着质朴,手持钵盂,默默前行。
“你看,”悉达多悄声对哥文达说道,“那就是佛陀。”
哥文达紧紧注视着身着黄色僧袍的僧侣,他与其他僧侣并无什么区别。然而,哥文达也很快认出了他,他就是佛陀。于是二人跟在他的身后,观察着他。
佛陀默默前行,陷入了沉思。他面色平静无波,未显欣喜或悲伤,内心深处却仿佛在淡然地微笑。他安静地走着,面带隐蔽的微笑,就像一个健康的孩童。他遵循规矩,同其他僧侣一样身着僧衣,稳步前行。但是他的面庞,他的步伐,他低垂的目光和下垂的手臂,以及他的每根手指都流露出无比的宁静,显现着完美。他无所倚依,在永恒的平静、光芒与平和之中柔和地呼吸。
乔达摩就这样步入城邑中乞食。两位沙门凭借他安详的神态、平静的举止认出了他。他的身上毫无欲望与烦扰,唯有光明与安宁。
“今天,我们能够亲耳聆听佛陀讲经。”哥文达说道。
悉达多并未回答,他对经文教义并不好奇,他不相信这些可以教会他新的东西。他同哥文达一样,已从多处听闻佛陀讲教义的宗旨。他只是留心观察佛陀的头部、肩膀、两足与垂下的手臂。悉达多觉得佛陀的指关节处都被经文教义所环绕,都在言说、呼吸,绽放真理的光芒。这位佛陀,全身乃至手指都显露着真善,他是如此神圣。悉达多从未像此刻这样敬爱、仰慕过一个人。
二人默默地跟随着佛陀进城,然后返回,他们做出当日禁食的决定。他们看到乔达摩返回园中,步入众弟子之中食用斋饭——他的饭量少得连小鸟也不能吃饱——随后看到他走入杧果林的树荫中去。
晚间,酷热渐渐消退,园中众人活跃起来,他们聚集于一处,一同聆听佛陀讲经。这时,他们听到了佛陀的声音,那声音竟那般完美与平和。乔达摩讲述苦难,讲述苦难的起始与终结,他的讲述安宁、祥和、清晰。人生来即苦,但脱离苦难之道已被发现,追随佛陀便可逃离苦难。佛陀的声音平和、坚定,讲述着四谛与八正道。他耐心地以往常的方式讲经、举证,温习着从前讲授过的知识。他的声音宛如柔光、繁星,平和且清亮地回荡于一众听者之间。
佛陀结束讲经时已是深夜。大量的朝圣者走上前去,请求加入僧团。佛陀接纳了他们,开口说道:“你们都已认真聆听了教义,那么就请加入吧,脱离一切苦难吧。”
一向腼腆的哥文达也上前说道:“我也愿皈依您与您的教义。”他请求加入僧团,得到了佛陀的接纳。
随后,佛陀转身离去准备就寝。哥文达立刻急切地同悉达多说道:“悉达多,我没有权利责备你,我们都聆听了佛陀的教义,也一同受诲于他。哥文达听后加入了佛陀的僧团,可是你,我亲爱的朋友,难道你不愿踏上这条脱离苦海的道路吗?你还要踌躇不止,还要等待什么吗?”
听了哥文达的话,悉达多仿佛如梦初醒。他久久凝视着哥文达的脸庞,严肃而又轻柔地说道:“我的朋友,哥文达,如今你已选择踏上属于自己的路。你一直都是我的朋友,一直紧紧跟随着我。我经常在想:‘是否有那么一天,哥文达会听从自己的内心,独立前行?’你瞧,现在你已然成了一名男子汉,选择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愿你坚持下去,我的朋友,愿你获得解脱!”
哥文达并未完全理解悉达多所说的话,他迫切地重复着他的问题:“说出来呀,求你,我的朋友!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告诉我,我博学的朋友,告诉我你也将皈依佛陀。”
悉达多轻抚哥文达的肩头,说道:“你并没有理解我对你的祝福,哦,哥文达,我再重复一次:愿你在此路上坚持下去,获得解脱。”
哥文达瞬间意识到,他的朋友就要离他而去了,于是哭了起来。
“悉达多!”他悲伤地说道。
悉达多亲和地对他说道:“别忘记,哥文达,你现在已是僧团的一员了。你已经抛弃了你的家、你的父母,抛弃了你的出身和财富,抛弃了意志,也抛弃了友谊。这是教义所要求的,也是佛陀的意志,更是你自己的愿望。哥文达,明天我就要离开你了。”
二人在林中漫步多时,躺下后久久不能入眠。哥文达不住地追问他的朋友,他想知道悉达多为何不愿皈依乔达摩,想知道他在乔达摩的教义中发现了何种疏漏。可是悉达多每次都将他的问题驳回,说道:“别再问了,哥文达。佛陀的教义很好,我怎么会发现瑕疵呢?”
翌日清晨,一位年长的弟子将近期皈依佛陀的僧侣召集到祇园中,为大家分发黄色僧袍,并教给他们初步的法理与戒律。这时,哥文达跑了出去,拥抱了他青年时期的朋友,随后便加入了僧侣的行列。
悉达多在林内徘徊,陷入了沉思。
路上,他遇到了圣者乔达摩,他恭敬地向乔达摩问安。佛陀的目光祥和、仁慈,于是青年人鼓起勇气,请求佛陀同他交谈一二。佛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悉达多说道:“令人尊敬的佛陀,昨天我有幸聆听了您讲授的教义。我和我的朋友远赴此处听您讲经,我的朋友已然皈依于您,留在了这里。而我还要将求道之路继续走下去。”
“依您所想。”佛陀礼貌地答道。
“我的话可能过于大胆,但恕我直言。”悉达多说道,“如果我不将内心所想如实地告诉您,我就不愿意离开。世尊佛陀,可否多停留一会儿,听听我的陈述?”
佛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悉达多说道:“尊敬的佛陀,我敬仰您的教义,您讲授的一切都无比清楚明了,亦得到了完美的证实。您向世人展现的世界是一条因果交织的永恒链条,是一条完美无瑕的链条。世界从未如此清晰,从未如此无可辩驳。婆罗门倘若看到这样一个圆润、完美的世界,看到这样一个毫无瑕疵、如水晶般清晰、不被偶然与诸神决定的世界,一定会无比激动。无论世界善恶与否,无论人生是幸福还是苦难,这都无法定夺。但世界是统一的,一切事物是彼此相连的,它们共生共存,也共同走向灭亡,这已然从您的教义中得以显现。但是,您的教义中,世间万物的统一和连贯的逻辑存在一个缺口。那些新奇事物正是从这一缺口涌入这个世界,这些事物以前从未有过,无法得到证实——这就是您超脱世俗,获得自我解脱的教义。这一缺口,这一裂痕,让圆满统一的永恒世界变得破碎。请您宽恕我提出的这一质疑。”
乔达摩一动不动地静静听着。随即,这位圣者以谦和、仁慈的声音说道:“婆罗门之子,你聆听了我的教义,并且能够如此深刻地思考,这很好。你发现了教义中的缺陷,愿你能继续深入思考。但是像你这样的好学之人,定要警惕那些众说纷纭的言辞和言论冲突。那些辩论无论美好或丑恶,无论明智或愚昧,总会有人选择接受,也总会有人选择拒绝。你从我这里听到的教义并不是我的辩言,其目的也并非向那些求知若渴的人阐释这个世界。它有着其他的目的,那便是脱离痛苦。乔达摩所讲仅此而已,并无他说。”
“佛陀,但愿您不会恼怒于我。”年轻人说道,“我并非要同您争辩。您说得很对,辩言无足轻重。但请您容许我多说几句:我从未怀疑过您,从未怀疑过您是佛陀。您已到达千万婆罗门及其弟子所追求的制高点。您已超脱了死亡。这是您通过求索以及修行之道,凭借深刻思考、自我冥想与求知得到的,而非教义。这正是我的想法所在,并没有人能够通过教义获得解脱。尊敬的佛陀,您并未通过言辞与教义讲述您在醒悟之时所发生的事。佛陀的教义教会了人许多:如何行善事、避恶事。但这清晰、明智的教义中并未包含您在世间所经历的秘密。这便是我在聆听您的教义时所感悟到的。这就是我为何仍要继续在求道之路上前行——我并非去寻求其他更好的说教,我知道它并不存在。我是为了摆脱一切教义,离开一切圣贤,孤身一人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死去。我会时常回想起今天,更会忆起此刻,我得以亲眼见到圣人的时刻。”
佛陀目光低垂,神秘的面庞浮现着一片安宁。
佛陀缓缓开口道:“但愿你没有想错,但愿你能实现目标!请你告诉我:你可曾见到我的僧团,那些皈依于我的众多兄弟?远方的沙门,你是否认为,抛弃教义,回归世俗生活对他们会更好?”
“我从未这样想过!”悉达多高声答道,“我希望他们都能遵从于您的教义以达到自己的目标!我无权评判他人的生活,我只能为我自己做出评判。我必须有所选择,也必须有所放弃。我们沙门追求的只是自我弃绝,即便我皈依于您,我怕我也只能得到片面的、虚伪的平静与解脱。而实际上,那‘自我’仍在不断壮大。因为我会将教义、追随者、对您的爱以及一众僧侣充当为自我。”
乔达摩半带笑容,他无比沉静、安稳,善意地注视着眼前的陌生人,以一种无法言说的神情同他告别。
“你很聪明,远方而来的沙门。”佛陀说道,“你很会说话,我的朋友。你要提防你的过分机敏。”
佛陀缓步离开,他的目光与神秘莫测的笑容永远留在了悉达多的记忆中。“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目光与微笑,也从未见过这般行走、落座之人。”悉达多想道,“希望我也能有这样的目光与微笑,也能像他这样行走、落座。如此庄严,如此真诚,如此坦率。如孩童一般,却又那样神秘。只有进入内心最深处的人方可拥有这般真诚的目光和步调。看来,我也要探索自己内心的最深处。”
悉达多想道:“我见到了一个人,一个让我如此敬慕的人。我再不会青睐其他人。连他的教义都不能吸引我,那也不会再有别的教义吸引我了。”
“佛陀剥夺了我。”悉达多想道,“尽管他剥夺了我,但是他也给予了我更多。佛陀夺走了我的朋友,那个那么信奉我的朋友;他曾是我的影子,现在却成了乔达摩的影子。但是,他将悉达多,将内心的自我,馈赠于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