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799218
社会语言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言怎样变异与变化?社会语言学对人类语言的多样性持有怎样的观点?通用语或者世界语是否可行?语言使用在性别上有何差异?这些问题在书中都有清晰的讨论。本书借用日常生活中言语交流的例子,以及对历史和现实中重要语言文化现象的解读,对多个社会话题进行探讨和讲述,使得本书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显得平易近人,引领我们轻松走进社会语言学的领域,身临其境感受社会语言学的魅力。
本书探讨的话题即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生活。爱德华兹在书中广泛借鉴社会语言学、语言社会学和心理语言学等领域的观点,以语言与身份的关系为线索,串联起了本书覆盖的种种议题,如语言变异与变化,语言态度与偏见,语言濒危与保护,语言转用与复兴等等。本书更多地关注宏观的社会学领域,不对语言特征的变化做精细的分析。于是,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诸多有趣的社会话题,如语言和方言的不同社会评价,社会经济阶层对语言行为的影响,语言与性别的关系等。
致 谢
第一章 走近术语
第二章 变异与变化
第三章 语言感知
第四章 保护语言
第五章 大小语种
第六章 忠诚、维护、转用、丧失及复兴
第七章 多语现象
第八章 姓名、性别和宗教
索 引
英文原文
序 言
徐大明
2022年11月, OpenAI 推出 ChatGPT之后,产生了前所未料的轰动效应,许多人认为该聊天机器人所代表的人工智能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 ChatGPT类似人类的语言表现也对语言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聊天机器人仍然是人类制造的工具,但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言语互动局限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现状,它所依据的大语言模型也与语言学的语法—语义模型大相径庭。目前,关于社会语言学的思考,也许会有助于应对上述的挑战。
一般认为,社会语言学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介绍和传播到中国。迄今为止,以“社会语言学”为题的中文书籍已出版了数十部,其中包含了一大批译著,以译自英文的最多,译自法文、日文、俄文等其他语言的也有一些。译林出版社这次引入的《社会语言学》可谓独具特色,不仅因为它是中英对照,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是“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中的一册。该系列丛书的英文名称是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短论”),已出的700多种读本的书名一律采取“XYZ: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的统一格式;因此,约翰·爱德华兹这本书的书名原文是“Sociolinguistic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社会语言学短论”)。这次推出的中英对照版《社会语言学》,中文部分和英文部分合在一起不过200余页,不可谓不短;然而,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路径、已经取得的成果和仍然面对的挑战,充分显示了“牛津通识读本”集权威性和可读性、概括性和前沿性为一体的特点。
什么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从本书的内容看,其中包括“语言的社会生活”(第一章),“语言变异与变化”(第二章),“语言态度与语言偏见”(第三章),“语言濒危与语言保护”(第四章),“语言竞争与语言规划”(第五章),“语言忠诚、语言转用、语言复兴”(第六章),“社会多语和双语能力”(第七章),以及“语言与认同”(第八章)。而事实上,约翰·爱德华兹并未完全使用上述的术语来命名这些章节,他采用了一些更亲近通识读者的说法,如“走近术语”(第一章),“语言感知”(第五章),“多语现象”(第七章),以及“姓名、性别和宗教”(第八章)等。
严格来讲,“语言的社会生活”也不是一个完全通用的社会语言学术语,目前在日本和中国学界通行的是“语言生活”,其内涵也不尽相同。爱德华兹的“语言的社会生活”是指语言在社会中受到关注的内容,日本的“语言生活”基本上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使用情况,而中国的“语言生活”则从语言使用扩展到包括语言规划在内的各种与语言相关的活动。虽然各有侧重,但这里包含了一个共同的观点,即,语言作为一个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其内部结构,如语音、语法、词汇等结构系统,还包括一个容纳它们的外框架—用爱德华兹的说法,就是“语言的环境语境”(the environmental contexts of language ,第1页)。通过爱德华兹的介绍,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理解:语言的环境语境是多层次的,其中既包括人际互动的语用语境、社区层面的场合语境,还包括经济社会中的各种组织机构对语言的影响和控制,等等。所有这些,我们可以把它们纳入一个系统,叫作“社会语境系统”。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可以说就是语言的“社会语境系统”。
社会公众所关注的语言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也包括“语言、方言及口音”等进入公众话语的其他概念;社会语言学不仅要客观地描写,同时也要透彻地解释这些内容。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尚未关注的语言现象或话题,仍然可能是属于“社会语境系统”的内容,例如,语言的“工具性和象征性”在不同层次的社会语境中的体现,包括语言变异的交际功能、言语社区的语境系统等,也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爱德华兹指出,语言变异与变化的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的核心内容。历史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都提供了充足的证据,语言从来都是处于变化过程当中的,但是语言使用者对一些语言变异现象却可能更敏感,因为变化的过程往往需要几代人来完成,超越了个体的观察视角。然而,社会语言学家威廉·拉波夫创造了观察“进行中的变化”的研究方法,突破了 20世纪语言学通行的个体观察、主观判断的研究范式。此外,如社会语言学家约翰·甘柏兹所指出,语言变异是言语社区成员的交际资源,具有“语境化提示”功能。言语社区的成员可能没有注意到整个社区的动态趋势(即“语言变化”);但是,标示着社区内的群体之间的相对差异(即“语言变异”)则是重要的语境元素,说话人和听话人依据这些元素做出语境解读,才能完成对语境中的话语的释义;社区成员所掌握的语言变异的知识构成了他们的“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或者更具体地说,是说话人的“语境化”能力的一部分。
语境化能力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一个动态特征。因此,社会语言学家对语言变化的解释是“言语社区的动态过程的体现”,对语言变异的解释是“言语社区内部结构的稳态体现”。这里应用了中国语言学家张普所提出的“静态 /动态/稳态”理论框架,同时发展了美国语言学家莱昂纳德·布龙菲尔德自 20世纪 30年代开始的对“言语社区”的系统性的研究。
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地理上的阻隔构成的较为狭小的人类活动区域,言语互动只能在比较有限的范围内开展,因此形成了许许多多封闭性的小社区。现代社会中,不仅许多之前的小社区融合为较大的社区,而且,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也带来了言语互动的不同场合和领域。因此,言语社区可以定义为“一个具有共同的语言生活的说话人群体”。而所谓“语言生活”包含了一系列不同的语言使用的场合和场景,言语社区的成员对此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理解,所以,“言语社区”又可以定义为“一个共享语境知识的说话人群体”。
类似ChatGPT这样的聊天机器人,之所以能够达到当前的水平,最重要的是,它突破了之前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缺乏语境标记的局限。当前的模型,不仅根据文本的上下文语境,也根据应用场景语境,并且收集和判断对话人身份信息来确定互动语境,来理解和生成文本。通过深度学习的技术,大语言模型在社区言语互动中所产生的大量语言数据中抽取了多层次的语境预测框架,在此基础上,依据人类语境知识再做进一步的调试,才使得聊天机器人能够通过“图灵测试”,似乎具备了人类的语言能力。而其中的关键,恰恰是补充了之前的模型当中所缺乏的社区语境知识和对人类语境化能力的模拟。
社会语言学家的一种共识是,语言有沟通和认同的双重功能和价值。然而,如爱德华兹所指出,在现实的语言使用中,这两种功能和价值的实现往往不是完全对等的;有时前者重于后者,有时后者压倒前者。爱德华兹所引用的圣经故事中,“示播列”(shibboleth)一词的使用,不是用来传达方言中的“河流”的词汇意义,而是用来鉴别社区成员身份的测试,传达的不是话语本身的意义,而是关于说话人的身份的信息。而一些少数民族社区成员积极地维护、保护或复兴其原有的社区语言,也是在强调其“语言身份”或“语言认同”。
如爱德华兹所指出,个体说话人对不同语言变体(语言、方言、口音等)的感知构成了其“语言态度”的基础,其中不乏误解和偏见,以及社会不平等在语言使用中的体现。然而,由个体说话人组成的群体往往有相似的言语互动的经验,因此也形成了群体的语言态度,而且可以扩展到社区的层次。“语言忠诚”就是一种言语社区现象,其社区成员不仅有高度的语言意识,而且有“语言保护”的主体意识。
20世纪末以来,语言学界内外都提出了“语言濒危”和“语言保护”的话题,其主流观点是,人类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因此保护世界现存的所有语言就是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语言保护和复兴的活动在保护少数民族群体的基本权益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些专注于语言结构多样性研究的学者甚至表达了对语言多样性消失带来的研究对象减少的担忧。然而,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包括认为语言多样性并不等同于当前的世界语言的观点,还包括认为“语言濒危”是个伪命题的说法,等等。爱德华兹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社区和语言规划经验的学者,一方面保持了对少数民族群体的人文关怀,同时也站在社会科学的中立立场,表达了一些“社会语言学”的观点。
爱德华兹指出,现代生态学视角被浪漫化了,这在语言生态学研究中有突出的表现,他写道:“那些对生态语言学感兴趣的人经常指责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然而,在什么领域,人类的‘干涉’没有改变事物呢?哪些社会领域可能会没有这样的行为呢?”(61页)“保护动植物非常困难,但是只要有足够的决心,我们就可以实施某种程度的控制,而这种控制在人类文化和语言中只有实施独裁的强加行为才有可能实现。”(61页)
人类有了语言,才有可能实现人类社会高度复杂的组织和合作机制。虽然多数语言学家接受人类语言起源的“单源说”,迄今发现的却是7000多种互不相同的语言。而且,据估计,曾经存在过的语言可能多达几十万种。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已消失和现存的不同的语言各有其文化价值。然而,语言的活力来源于言语社区,如果一个言语社区已经解体,产自该社区的语言则失去根基,其前景是,或者再植根于一个不同社区,或者成为一个语言标本保存下来,或者不留痕迹地消失。如爱德华兹所指出,文化和语言的静态平衡难以实现,文化在发展变化,语言不一定同步变化,人为地改变语言或其环境,达到某种平衡也只能是一个暂时的状态。语言与其环境的互动是个常态,语言生态也只能是一种动态的均衡。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不可能由一个“短论”的篇幅来囊括。然而,通过一个“社会语境”的视角,把“语言变异”“语言态度”“语言认同”“社会多语”“语言规划”“语言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同一个叙事系统,可以对社会语言学产生全方位的理解,这是本书的特色和优点。
爱德华兹为通识读本所做的“可读性”的努力,包括应用日常生活中言语交流的例子的说明,以及对历史和现实中的重要语言文化现象的解读。不可避免的是,这些往往局限于一般英文读者所熟悉的内容。然而,许多英文读者具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却是一般中文读者所缺乏的。对于中文读者来说,如果具有一定的社会语言学基础或关于英文国家的文化知识,可能会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对于前者来说,已有的社会语言学知识可以使其“对号入座”地吸取其跨文化内涵;对于后者来说,可以增强对于已知的语言文化现象的社会科学的认识,即使不再深入到研究层次,也提升了文化素养,避免了许多世俗社会的语言偏见。
2023年12月25日
于清水湾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不可能由一个“短论”的篇幅来囊括。然而,通过一个“社会语境”的视角,把“语言变异”“语言态度”“语言认同”“社会多语”“语言规划”“语言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同一个叙事系统,可以对社会语言学产生全方位的理解,这是本书的特色和优点。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主任 徐大明
本书对当前的社会语言学做了一次全面又引人入胜的介绍,辅之以有趣但令人增长见闻的逸事,使得这一研究领域非常接近“语言的社会生活”。
——芝加哥大学语言学教授 萨利科科·穆夫温
杰出的作家、评论家和传记作家李描述了传记如何像是在传主身故之后对其所做的审查,又如何类似捕捉个性的肖像画。书中列举了许多经典英国传记作品,来说明从维多利亚时代到黄金时代再到现代传记形式的转变……这部作品简洁却视野广阔,读者一定会从中获益良多。
——《图书馆学刊》
第一章 走近术语
语言习得不能仅仅基于后天经验来解释,人类肯定已从基因层面为语言学习做好了准备,或者安装好了“预接线”。既然认为法国和芬兰出生的孩子进化线路不同这一想法愚蠢,那么在世界所有的语言社区中,大脑一定做好了相同的“准备”。这就意味着,在某些本质层面上,所有语言可能均如出一辙。语言学和哲学、心理学及认识论互相交织。诺姆·乔姆斯基是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倡导者。当然,所有语言在更直观的层面上均不相似,这意味着语言学家还需要关注单词结构(形态学)或短语结构(句法),关注意义(语义学)、语音(音系学)和词汇(词汇学)。实际上,环境的“塑造”引导着人们从相同的语言学习基因走向不同特定语言的学习,而语言学家的工作便是将这种“塑造”具象化。
语言最显而易见的部分是其环境语境。所谓“语言的社会生活”,一直广受各类群体关注。其核心是语言和身份之间的关系,该关系所引发的结果总是非常有趣,有时甚至颇具戏剧性。例如,现代社会来临的一千年之前,一些以法莲人战败后企图假以基列人的身份穿过约旦河回到故乡,却因他们无法按基列人的发音方式说出“shibboleth”(“示播列”)一词而被识破。《士师记》第12章第6节中,当冒充者“咬不真字音……基列人就将他拿住,杀在约旦河的渡口”(钦定版《圣经》)。普布里乌斯·西鲁斯说得更笼统、更平和:“语言是灵魂的镜子。”他曾是奴隶,后来成了著名的罗马警句大师。 17世纪,约翰·洛克写道,语言是社会的“伟大工具和共同纽带”。 20世纪,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认为语言只是人类最本质的核心。语言既具有普通的交际功能,又是人类关系的最直接的象征标志,因此,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对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社会学的学术探讨可追溯至 19世纪,但毫无疑问,相关探讨此前就早已存在。不过,今天使用的术语相对出现得较晚。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提出要将社会学和语言学结合起来; 1939年,剑桥大学人类学家托马斯·霍德森才明确引入“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一词,然而开启其现代研究的标志则出现在 1952年。
同年,休斯敦市一位英语助理教授援引 H. L.门肯所著《美国语言》,指出社会语言学大受欢迎并不表明公众广泛关注语言或语言学本身;相反,对很多人而言,社会语言学可引发“社交满足或社交烦恼”。哈弗·柯里指出,语言的社会性方面引发了门肯读者的兴趣,并已受到美国学术界的关注,但他悲叹美国在“民间”言语或“通用”言语研究上落后于欧洲。在不知霍德森已创新词的情况下,柯里认为一个名为“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的学术领域可致力于研究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他认为,社会地位是特别有趣的变量;这预示着,从少数群体与多数群体的关系到感知不同方言的方式,再到亲属称谓和礼貌用语等领域均需要投入大量工作。例如,如果语言和方言可以因说话者的地位不同而具有高低不同的声望,那么很显然,个人可能会被赋予不同的头衔(博士、先生、女士),并且称呼的正式程度也可以不同(约翰、史密斯教授)。正式性也体现在不同的人称代词上:法语中的tu或vous,德语中的du或Sie,西班牙语中的tú或usted均体现了这一点。英语中早期的thou(汝)和you(你)之别已不存在,但确实保留了“royal we”(寡人)这一过去用于指称皇家个体的复数表达形式,它通常是第二人称代词“敬语”变体的基础。
与社会语言学一样,语言社会学和语言社会心理学也关注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交织。有人认为,社会语言学主要聚焦于不同社会语境下的语言变异,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另外两个术语则表明其重点关注的是行为和语境。另一些人则认为,社会语言学本质上是对说话者语言选择的研究;若如此,行为和语境间的相互影响就会立即显现出来。显然,语境会影响语言的选择:当与配偶、孩子、宠物、牧师、医生、酒吧里的朋友等交谈时,我们会从交际语库中做出不同的选择。但与此同时,语言变异也是说话者感知特定环境的重要指标,因而甚至可能会起到改变他们社会心理基调的作用。两者更深层次的区别是,社会语言学对微观层面的事物比对宏观层面的事物更有兴趣。
此处不仅对术语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处理得颇为松散(有时是在同一研究范围内), 而且还存在着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更为具体的研究方向,其中包括应用语言学、教育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和民族语言学。这些更为细化的研究方向和视角是根据语境和意图来运用的。试图沿着这些思路进行进一步描述,收获可能不大,我们最好是认识到,在语言学范围之外,还有一组相关但通常相对独立的方法,可以将社会和语言放在一起研究。
最后说明四点。第一,本书做的不是历史社会语言学研究,但读者会发现书中援引了大量历史典故和例子,旨在提醒我们,早在当下的现代术语广为使用之前,人们就一直密切关注语言的社会生活。第二,在讨论语言和语族时,我没有按照需要,把small(小)、 big(大)和 large(巨大)等单词加上引号。这些单词表示的是语言的相对范围和相对优势,而不是该言语社区的实际规模。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没有隐含任何价值判断。第三,本书多用 multilingualism(多语现象)代替 bilingualism(双语现象)(例如,在考虑不同维度的流利程度时),单独使用后一个术语只是为了表达简洁,避免重复。第四,为更好地服务读者,书中字母和发音的呈现方式不同于惯用的专业术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