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676625
该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两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地方、各部门的生动实践,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科学研究方法,深度解构分析了《纲要》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深刻把握未来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更好地实施规划的政策举措和重要抓手;同时,也为“十五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书由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课题组在深入开展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历时半年时间撰写完成,旨在持续跟踪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进展,积极探索规划评估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支撑好“十五五”规划预研工作。
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近两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地方各部门的生动实践,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科学研究方法,深度解构分析了《纲要》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深刻把握未来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更好实施规划的政策举措和重要抓手。
本书主要分为四篇,即总论、主要目标和指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围绕《纲要》中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篇章及相关专栏进行了跟踪监测分析。可供从事发展规划相关工作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篇
总论“十四五”中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研究报告
一、“十四五”中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二、“十四五”中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四、“十四五”后半程更好实施《纲要》的政策建议
第二篇
主要目标和指标
第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
一、经济发展总体平稳,有望如期实现预期目标
二、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有望如期实现预期目标
三、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但婴幼儿托育服务需加力保障
四、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但能源、碳排放、空气质量指标滞后
五、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有望如期实现预期目标
六、“十四五”期间全力推进主要目标任务有序落实的政策建议
第三篇
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第二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一、重大目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二、重大举措:强化国家科创能力举措不断出台和实施
三、重大工程:关键领域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诸多进展
四、新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五、“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第三章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一、重大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进展顺利,数字
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
二、重大举措:制造强国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强化
三、重大工程:一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重大交通、水利工程有序推进
四、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的新形势
五、“十四五”期间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三、“十四五”期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一、重大目标:数字中国建设稳步推进
二、重大举措:初步建成数字中国发展格局,释放发展新活力
三、重大工程:数字化发展结下累累硕果,激活发展新动能
四、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五、加快数字化发展,确保数字中国建设目标稳步实现
第六章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
保障
二、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问题
三、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新要求
四、“十四五”期间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重大目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标进展基本符合预期,农业现代化
步伐不断加快
二、重大举措: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
良好开局
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农村工程建设,牢牢夯实现代农业
发展基础
四、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
新形势
五、“十四五”时期进一步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的政策
建议
第八章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一、重大目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提前完成
二、重大举措: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三、重大工程: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面临的新形势
五、“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实施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政策建议
第九章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重大举措: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发展的平衡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二、重大工程:边境地区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四、“十四五”期间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十章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重大目标: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二、重大举措: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完善
三、重大工程: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
阶段性成效
四、新时代新征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新形势
五、“十四五”期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重大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指标提前实现
二、重大举措: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
步伐
三、重大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有效扩大生态环境容量
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临的新形势
五、“十四五”期间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一、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初见成效,共建“一带一路”稳定高质量
发展
二、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三、“十四五”期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第十三章 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重大目标:全民受教育水平及健康水平有所提升,有望如期实现预期
目标
二、重大举措:教育医疗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养老托育取得多项成果
三、重大工程:教育医疗提质扩容显成效,“一老一小”服务更加优化
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五、“十四五”期间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十四章 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一、重大目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二、重大举措: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得到增强
三、重大工程:社会关爱服务行动全面展开,兜底保障向深向实
四、增进民生福祉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五、“十四五”期间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的政策建议
第十五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一、重大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二、重大举措:强化国家安全治理能力举措不断出台和实施
三、重大工程:关键领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诸多进展
四、新时期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五、“十四五”期间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策建议
第四篇
重大工程项目
第十六章 102项重大工程实施进展
一、102项重大工程整体进展顺利
二、项目推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三、推进“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的新形势新挑战
四、推进“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的政策建议
五年规划是我国政策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五年规划的中期节点,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研究既可以推动规划的高质量执行,也可以为下一期规划做好准备。该研究报告对“十四五”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深入分析了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十四五”规划的后续实施,也为制定“十五五”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这是一部由具有丰富规划编制和评估经验的专业人员对“十四五”中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监测的研究成果,全景式展现了我国“十四五”上半场取得的发展成就,结合新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四五”下半场发展建议,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值得深入研读!
黄群慧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
“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计量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杨志刚和徐策主持撰写的《“十四五”中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研究报告》,对照“十四五”规划目标要点和重点领域发展改革要求,通过大量实证分析研究,对规划实施成效进行了全面监测评估,有成效,有差距,有挑战,有举措。此书不仅对更有效促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具有借鉴意义,对开展“十五五”前期研究也有参考意义。
徐 林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原司长
“十四五”前半程,中国经济在企稳回升中展现出韧性和活力。“十四五”后半程,需要加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利用自己的天然优势,在这一轮科技竞争和产业升级中真正“跑出来”,实现技术进步,创造更好的资本市场,从而真正惠及更多人。本书做到了“站在中期看未来”,也做到了“立足当下谋发展”,值得关心国家发展的各界人士一读!
管清友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