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7357074
本书系统反映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西省名中医陈宝明教授临证、教学50余年的探索心得,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医案部分,涉及内、儿、妇、外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90余种、病案200余例,一案一议,当言尽言,突出辨证思维、治疗特点。下篇为医论部分,精选学术论文,突出学术争鸣及理论创新,并与上篇病案实例相互印证,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纵观医案,殆可以遵古不泥、衷中参西概之;读其医论医话,则当以立新于故、建奇于恒概之。
上篇医案
第一章内科疾病/2
一、伤寒(感冒)/2
二、发热(肠伤寒、斑疹伤寒)/3
三、项强(感冒,落枕)/7
四、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炎)/9
五、喘证(喘息性支气管炎,重症肺炎)/13
六、咯血(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6
七、胃脘满痛(贲门炎,糜烂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16
八、呕吐/27
九、呃逆/31
十、纳呆/35
十一、噎膈(食管炎)/39
十二、腹痛、腹胀(浅表性胃炎,慢性乙型肝炎,麻痹性肠梗阻,胰腺炎)/40
十三、下利(水肿性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痢疾)/50
十四、胁痛(胆结石,慢性乙型肝炎)/57
十五、臌胀(结核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61
十六、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药物性肝炎)/63
十七、癥积(肝硬化,肝癌)/66
十八、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69
十九、悬饮(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75
二十、心悸(风湿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过敏)/76
二十一、心烦/81
二十二、不寐/84
二十三、多寐(嗜睡)/89
二十四、百合病(神经症)/89
二十五、头痛(神经性头痛)/90
二十六、眩晕(贫血,梅尼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97
二十七、瘛疭(产后抽搐,下肢不宁综合征)/105
二十八、中风(脑梗死,吉兰-巴雷综合征,面肌痉挛)/106
二十九、厥证(胆道蛔虫病)/110
三十、郁证(慢性咽炎,神经症)/111
三十一、气窜痛/114
三十二、血证(鼻衄,紫癜,阵发性睡眠性血尿)/115
三十三、汗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19
三十四、淋证(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122
三十五、消渴(糖尿病)/125
三十六、膀胱蓄水(泌尿系感染)/127
三十七、腰痛(肾结石)/129
三十八、痹证(关节炎,滑膜炎,滑膜腔积液,半身麻木,颈椎病,腰椎病)/131
三十九、足跟痛/140
四十、奔豚/141
四十一、脱发(斑秃,脂溢性脱发)/144
四十二、耳鸣、耳聋(神经性耳鸣,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聋)/145
四十三、鼻窒(慢性鼻炎)/150
四十四、鼻鼽(过敏性鼻炎)/150
四十五、咽痛/151
第二章儿科疾病/153
一、伤寒(感冒)/153
二、发热(肠系膜淋巴结炎)/154
三、喘证/154
四、呕吐/155
五、血证/156
六、鼻渊(急慢性鼻窦炎)/157
七、唇风(慢性唇炎)/158
八、浸淫疮(慢性湿疹)/159
九、水疝(睾丸鞘膜积液)/160
十、肠痈(急性阑尾炎)/160
十一、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161
第三章妇科疾病/163
一、带下病(阴道炎,盆腔炎)/163
二、痛经(原发性痛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166
三、月经先期合并经期延长/170
四、崩漏(子宫肌瘤)/171
五、恶露不绝/172
六、缺乳/173
七、热入血室/175
八、阴痒(真菌性阴道炎)/176
九、经行皮肤瘙痒/177
十、经行情志异常/178
十一、经行头痛/179
十二、不孕症/179
十三、产后乳头皲裂/180
十四、乳痈(乳腺炎)/181
十五、乳癖(乳腺增生)/183
第四章外科疾病/185
一、粉刺(痤疮)/185
二、风瘙痒(皮肤瘙痒症)/187
三、酒渣鼻/190
四、口疳(口腔溃疡)/191
五、舌痛(舌炎)/192
六、脓疱疮(毛囊炎)/193
七、瘾疹(荨麻疹)/194
八、浸淫疮(急慢性湿疹)/197
九、白疕(银屑病)/200
十、顽癣(神经性皮炎)/204
十一、疣(扁平疣)/205
十二、蛇串疮(带状疱疹)/206
十三、疝气(睾丸结核)/207
十四、子痈(急性附睾炎)/208
十五、肠痈(阑尾炎并发周围脓肿,慢性阑尾炎)/209
十六、脐痈(脐炎)/210
十七、湿疮(肛周湿疹)/211
十八、疥疮/213
十九、鼻腔黏膜糜烂/213
二十、天行赤眼(急性结膜炎)/214
二十一、青蛇毒(左上肢浅静脉炎)/215
二十二、阴囊潮湿/215
第五章杂病/217
一、酒客病/217
二、阴部发冷症/218
三、恐油症/219
下篇医论
第一章学术争鸣/222
一、论“燥”邪的阴阳属性/222
二、再论“燥”邪的阴阳属性—兼驳燥为阳邪之非/223
三、论温肝补肝法—驳肝无补法之非/227
四、“在卫汗之可也”并非发汗解表/229
第二章理论探讨/231
一、论经方的特点及其应用规律/231
二、《伤寒论》六经辨证思维逻辑方法初探/236
三、异病同治理论的临床应用/241
四、肺阳虚与慢性支气管炎/244
五、《伤寒论》治肝规律探讨/246
六、《伤寒论》治肝特点探讨/253
七、浅谈“阳病治阴,阴病治阳”/257
陈宝明教授,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著名中医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曾任山西大同大学中医系主任、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西省名中医、山西省大同市名中医。
陈宝明教授从医五十五年,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证辨证思维缜密,选方用药精准,善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病,每起沉疴。余等幸入师门,随师守诊,聆听教诲,耳闻目染,获益颇丰。现将随师跟诊期间所见所闻之一得,整理成册,取名为《陈宝明医案医论集粹》,以飨读者。
余等不才,学识疏浅,在编写中,虽经反复推敲论证,竭尽全力,几易书稿,仍难尽其意,尚有纰瑕谬误之处,切望读者不吝斧正。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大同广盛原徐胜先生、李羿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陈江华
壬寅年初夏于北京自有书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