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714463
本书是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德国施瑞尔教授的比较教育研究文集,收录了施瑞尔教授关于比较教育研究方面的九篇重要的学术文献,是研究德国施瑞尔教授比较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施瑞尔教授本人整理,委托陈时见等翻译。全书分为三编共9章:第一编1-4章,以“比较知识的生成”为主题对比较教育学进行了分析。基于科学史和知识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对比较教育学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二编5-8章,以“全球环境中的意义形态”为主题,阐述了社会意义形态和知识传统所具有的强大的影响力以及不同的比较研究设计所具有的批判性潜力。这些比较分析有的是在西欧、东欧和东亚之间进行比较,有的则是在不同的欧洲社会之间进行比较,它们不仅能够指出不同的“文化特有的意义世界”之复杂性和固执性并以此来反驳宏大理论的简单化,而且还能够让人注意到那些在不同的、各具特殊意义传统的情境之下贯彻实施跨国传播的改革方案时所产生的消极性和反常性结果。第三编为第9章,以“比较教育学的未来展望”为主题,基于“统一的概念和不同的逻辑”对比较教育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战略性的建议,即厘定比较研究的维度、强化历史和比较的调和、提升比较研究的解释性要求。附录部分提供了书稿所收录的部分文章原名及出处。
序言
第一编 比较知识的生成
第一章 比较社会科学:典型的问题与不同的问题解决路径
第二章 比较方法与外化需求:方法论准则和社会学概念
第三章 世界体系与互联网络:教育国际化和比较研究的作用
第四章 变革中的比较教育方法论:走向复杂科学
第二编 全球环境中的意义形态
第五章 “职业性”与“文化技术”:论职业语义的社会形成
第六章 现代性的阐释:欧洲教育理论形成过程中民族传统的塑造
第七章 多重国际性:世界性教育理念的出现与本土世界观的持续
第八章 “博洛尼亚”:一个新欧洲的“神话”
第三编 比较教育的未来展望
第九章 比较教育学:论统一的概念和不同的逻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