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8172699
一、曾昭璇在地理学领域造诣深厚,在撰写本书时,综合文献记载,做了大量的田野勘查、核实工作,考证广州历史地理;他也是国内外知名的地图学专家,书中收录了他考证后绘制的大量广州古城的地图,这也是本书在地理历史类的书籍中最为突出的特色。
二、本书硬皮精装,装帧用纸精美,内容充实有分量,值得岭南文史相关研究者、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和收藏。
从历史立场叙论广州城市地理的唯一专著
文字版的广州城历史地图
40多幅手绘广州地理图
地理学家实地考察,徵文考献
剖解一座海洋城市三千年不淤之因
本书是第一部研究广州历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书中深入分析论述了广州历史时期地形、气候、河道的演变,以及广州古城选址及拓展、港口更替、历代风景区的开辟等。这部专著已成为广州历史地理科研的基石,书中的观点被地理、历史、考古、城建规划、建筑等多学科在区域研究中广泛引用。由于初版在30年前,考虑到本书之价值,今次经典著作再版,收入《岭南文库》。
1.一座海洋城市历经三千年不淹不淤,内中有什么历史地理成因?
2.广州白云山、观音山(越秀山)地形是怎样形成的,二山有什么历史渊源?
3.番山、禺山、兰湖、菊湖、西湖是怎样消失的?
4.广州七星岗海蚀崖“古海遗址”和坡山“仙人脚印”体现了广州古海岸和古江岸有着怎样“沧海桑田”之变?
5.今天珠江之名来自于海珠石一段怎样的美丽神话?
6.从唐至清,珠江江岸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7.广州四季气候形成成因是什么,气候是怎样影响当地作物种植和风物形成的?
8.小满水、龙舟水是怎样来的?
9.广州历史上有过多少次的旱涝灾害记载?
10.南越越城、南汉番禺城、唐代广州城的范围和形胜有着怎样的变迁?
11.唐代蕃坊、光塔、扶胥外港怎样见证了当时广州兴盛的外贸?
12.宋代广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东城、西城、南城三城并立和八个卫星城镇是怎样配套建设的?
13.宋、元、明、清的“羊城八景”怎样随着城市建设而历代变化?
14.明清时期广州西关平原是怎样开发出十八甫商业区、纺织工业机房区、西关住宅区、十三行、沙面的?
15.广州河南是怎样随着珠江平原的淤积引来移民建村逐步发展起来的?
16.广州有“东村西富”之说法,清代广州东关的开辟建设是怎样进行的?
上篇 广州历史自然地理
第一章 广州附近地形形成史
第一节 广州附近地形分区
第二节 白云山与观音山
第三节 番山、禺山和东山、西山
第四节 七星岗“古海遗址”及坡山“仙人胟迹”
第五节 浮丘石、海印石与海珠石
第六节 珠海、白鹅潭及其平原上水道
第七节 兰湖和洗马涌
第八节 甘溪与文溪
第九节 菊湖与西湖
第二章 广州气候今古
第一节 广州气候的特点
第二节 广州二十七种天气型
第三节 广州月令
第四节 广州节气的特殊性
第五节 广州物候
第六节 广州的风、雨、雾
第七节 广州的旱涝
第八节 广州气候历史上的变迁
- 古代广州的水文地理
第一节 古代井泉
第二节 六脉渠今古
第三节 西濠的变迁
第四节 东濠的变迁
第五节 南濠的变迁
第六节 玉带濠的湮没
第七节 清水濠的湮没
第八节 玉带河(新城东南濠池)的湮没
第九节 珠江水文今古
下篇 广州城历史地理
第一章 越城、番禺城和广州城
第一节 越城历史地理
第二节 汉番禺城考
第三节 广州城历史地理
第二章 宋、元时期广州城历史地理
第一节 宋代广州城的历史地理
第二节 元代广州城的历史地理第三章明、清时期广州城历史地理
第一节 明代广州城的历史地理
第二节 清代广州城的历史地理
结语——三千年不淤的广州城发展的看法
《广州历史地理》放在我的案头三十多年,一直是我研究岭南文献、广州文化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我作为一个广州人,对广州的历史地理,自然会感到亲切,并有兴趣去深入了解。古时读书人都很重视历史地理,二十四史、稗官野史以及各种方志都有大量的资料,前人在著述中也经常引用,但二十世纪前,历史地理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曾先生精熟广东、广州的历史地理,这本书是系统的现代式的研究成果,书中引述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梳理历史上广州的地理环境,如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我尤为关注;书中论及广州历史地理,广州城的历史变化,读起来更是醰醰有味。曾先生在书最后有一些设想,对广州的城市建设也有参考价值。曾先生这一类型的著作,为岭南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我相信,每个对广州有感情,有兴趣去了解和研究的人,包括学者、广州市城市建设者,都应该看看这本书,了解广州的历史地理,加深对广州的认识与亲和感。开卷有益。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陈永正
有很多真知灼见,如七星岗海岸遗址,南汉咸宁县的位置,明清时广州西关、河南、东关的开辟等,有些地方不囿于前人旧说,通过实地考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如汉代番禺的位置……,总之是研究广州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培忠
海珠石(走珠石)
宋《南海百咏》称:“在湖(此字疑为河字之误)南,旧传有贾胡自异域负其国之镇珠逃至五羊,国人重载金宝,坚赎以归。既至半道海上,珠复走还,径入石下,终不可见,至今此石往往有夜光发,疑为此珠之祥。”
这段海珠石的美丽的神话,即今天珠江之名的来历。其实,海珠石和海印石一样,都是珠江河面上的一块巨大红色砂岩所成的礁石,不同的是海珠石是由粗砾岩和沙砾岩层组成,故特别能抵抗洪潮水力冲击。1936年笔者发现海珠石南面已被江水冲蚀成许多洼凹或深坑。1946年,作者测得红层走向为近南北走向,海印石并岸过程图(曾昭璇,1979年制)
海珠石并岸过程图。明代海珠石仍在南岸,嘉靖后并近北岸。(曾昭璇,1985年制)
倾向西,倾角20°—25°,小岛呈椭圆形,东西长100多米,阔50多米,在乐安新街口有木桥约十丈相通,称为海珠公园。内有民国海军总长程璧光铜像(1917年程氏护法南来,1918年2月遇难于此),即今总工会大厅前“开拓者”塑像处。岛上木棉成林,1963年仍留一株于长堤14号码头处。海珠石附近还有礁石,故设有浮标。砾岩层层面能顺洪水冲击,不至增加侵蚀力量。洪水顺岩面上滑过,减低侵蚀力,使小岛不致被蚀成暗礁。由石的存在,也反证珠江今天仍在侵蚀两岸陆地,扩大河床,两岸台地基岩石不断被蚀出露,如清代沿江仍有不少岩百矶头如黑石角等。
海珠石在明清以来都是游玩地点,如宋时李昴英读书其上,后捐赀赠僧监义建慈度寺,内有明万历丁亥(1587)造观音像碑,寺内有文溪祠,清初还有得月台。雍正九年(1731)加建文昌阁。嘉庆时,寺旁有古榕十余株,四边蟠结,舟荫其下。另据《南海县志》,清初曾筑为炮台,并传到清末、民初。如在同治《南海县志》,即载为海珠炮台所在。但当时海珠石已日渐因城南淤积而靠近陆地了。
海珠石连及陆地是1930年以后的事情,因沿河最繁华地区地价最高,故把海珠石和大陆相隔的狭窄汊道填平,把长堤弯入一段拉直,筑新堤由爱群大厦直到天字码头。于是海珠岛的南缘,变成了新堤的一段。新填地段建立了十五层的爱群大厦和工会大厦(即胡文虎万金油大厦)等。海珠岛即今总工会大厦以西前后马路夹着的一小块地方。海珠岛的消失,可以说明珠江河道已比古代缩狭了一半以上。因宋代海珠石是在“海南”的,偏近南岸。今天由惠福路到沿江西路正是珠江主流所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