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0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1326223
★真正威胁你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懂得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的人
ChatGPT、通用大模型、元宇宙、人形机器人、数字疗法……未来已来,面对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是视而不见,还是积极拥抱变化?如何才能成为不可取代的人,处处领先一步?
★多维度解析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发掘机遇,直面挑战
分析当前现状:从电器到智能器,从搜索引擎到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在这个由算法和人类智慧共同编织的世界里,我们所面对的是一幅由多种灰色调构成的复杂而多元的画面。
预测未来趋势:人工智能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与我们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直面纷繁困境:如何为日益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制定法规,确保人类能够掌控这项技术,而不是被它掌控。
★助你在未来世界定位自己,成为AI时代的领跑者
助力决策:刷新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让AI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参与到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并快速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供选择,而我们则可以节省出大量时间去做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终身学习:不断提问将成为人类最基本也最有价值的行为之一。人工智能既可以是答案的终点,也可以是下一个创新的起点。马上可以得到正确答案的问题就扔给机器,而人类要学会的,是独立思考,分析和评估机器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领跑未来: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改变与挑战,未来属于那些懂得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的人。而比起技术的运用,更重要的是,人类那种不断探索、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以及与他人建立真实连接的能力,将是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真正的竞争力和无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未来可期:与人工智能同行》是一部探讨人工智能的现在和未来,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种种难题的作品集。
在ChatGPT横空出世的今天,我们只有了解人工智能,跟上它的脚步,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家用智能器、数字疗法、具身智能、元宇宙、虚拟人、数字分身……越来越多的新概念已经或即将涌入我们的生活,并切实影响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作者在书中不仅分析了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更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如何一步步走进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何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又如何给我们带来纷繁复杂的困扰。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自身的发展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作者真正想要预测的并不是人工智能技术会发展成什么样,而是人类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成什么样。
Part1 未来已来: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想象
与人工智能共同成长
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有了电,而你只剩一盏灯
真正威胁你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懂得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的人
家用电器是人工智能的延伸
往生者社交,是脑洞大开还是空中楼阁?
数字疗法:写代码也可以做医生
机器人成为新市民:从幻想到现实的机器人友好型城市
我们并不需要一个真实的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听听中国工信部的意见
元宇宙:钱学森的“灵境”?微信颠覆者?
虚拟人,第一批元宇宙的原住民来了
虚拟人为你赚钱,想象空间很大
数字分身时代:当我遇到另一个我
Part2 纷繁困境:人工智能时代的难题
如果内容精彩,你在乎作者是AI 吗?
你用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作者是你吗?
你允许你的孩子用ChatGPT 写作业吗?
人机共生:从人工智能工具到数字助理
人工智能:就业的刺客还是救星?
外卖骑手:需要一个“算法审查局”
人工智能时代:为何强监管是关键?
人工智能对齐:我们急需一部“机器人宪法”
电车难题:你愿意质押隐私换取全社会零犯罪吗?
后记 请加入人工智能相伴的生命未来
胡逸以其专业的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帮助读者认识人工智能,更结合未来趋势,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开始深刻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当下,此书无疑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未来世界的有益窗口。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罗智泉
每一位渴望了解未来趋势的读者都不应错过这本书。它不仅为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度分析,也为普通读者解答了关于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疑问。胡逸以平衡的视角和前瞻的洞察力,既关注技术的发展,也兼顾伦理的探讨,启发我们思考未来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 刘云浩
自序:何以为人?随预而安
两年前,在“澎湃新闻”开设“未来可期”专栏的时候,我绝不会想到,我会出版一本以人工智能为题的书。
去年年底,当我把书稿发给一位作家朋友的时候,他有点儿吃惊:你,一个本科学英文的文科生,要写一本讲述人工智能的书?
他的吃惊,反过来也让我吃了一惊。为什么文科生就不能写人工智能?催生ChatGPT 的美国OpenAI 公司的核心人员也不全是学计算机的啊?
我自认为是一位终身学习者。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感。二十多年来,我变换过很多工作岗位,涉足过诸多彼此毫不相干的领域,但似乎从未畏惧过变化。无论是哪个领域,我都觉得很有意思,都希望自己有能力去观察、理解、体悟新知的魅力。
当“澎湃新闻”的编辑邀我在这个官方主流互联网媒体上开设专栏的时候,我涉足大数据工作已经两年有余了。其间,常有新朋故旧迷惑不解地问我,大数据大在哪里?人工智能何以人工? ChatGPT 之类的聊天机器人有无灵魂?问题五花八门,焦点都在于预测,大家希望我能与他们一起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人类会不会陷于万劫不复之地?我们会不会在有生之年迈入暗黑时代?日常对话中的问答总有语焉不详的毛病,不是不知所问,就是答非所问。然而身为大数据工作者,答众人之疑,特别是有工作关系的同事的疑问,亦为职责所在。如此情景下,有人邀我开设专栏,撰写科普文章,我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之所以用“未来可期”作为专栏名称,是因为我想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这句名言,与更多的人分享我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消除周围世界对未来科技的焦虑,特别是对人工智能的焦虑,与大家一起讨论,我们应该以何种视角来看待人工智能,以及用何种姿态迎接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期而遇。
于忙碌的日常工作之余,撰写科技专栏,对我这个业余写作者来说,自然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最大的难处是时间。好在时间是挤出来的。何况,写作本身也是专业学习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本职工作的跬步积累。所以,我克服了业余写作与生俱来的障碍,信笔由疆地体验了一回专栏作者的甘苦。
所幸,专栏的写作体验就像大家打掼蛋一样愉快。我曾经说过,如果你对某一种未知事物感到焦虑,我有一个亲测有效的方法,就是来一场预测未来的“拼图游戏”。通过阅读和思考,找到相关的线索,一旦能把全部的线索拼凑起来,就能试着预测未来,对未知事物的焦虑感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然而,把预测变成文字也需要一些勇气,促使我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源于这样一个信念:美好的想法,如果不与美好的人相遇,就会消逝。我想扮演一个主持人的角色,或者脱口秀演员,在你们工作生活之余,给大家提个醒:瞧,未来就在那个墙角。我把专栏写作理解为一场对话,既与亲友同事,又与对预测未来有热情的陌生人。一开始,我就尽量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循序渐进地开启这场对话。许多事例或是我的亲身经历,或与我所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我会努力保持一些“镜头感”,让大家能够更近距离地观察到,人工智能如何一步步走进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何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又如何给我们带来纷繁复杂的困扰。
这场对话的主题看似围绕着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随之而来的难题挑战展开,核心议题却是人类本身。在我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自身的发展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或者说,人工智能是人类的一面镜子。正如东西方神话中何以为人的传说,我们正按照自己的模样在创造人工智能,让它越来越像我们自己。所以,你完全可以这样来理解,我真正想要预测的并不是人工智能技术会发展成什么样,而是人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会发展成什么样。
预测未来,的确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如果因此干脆放弃预测,才是最大的风险。正如英国人类学家丽泽特· 约瑟芙迪思(Lisette Josephides)所说,想象未来是一种富有存在主义气息的实践,想象是一种能力,希望则是想象的内容。想象是不断地创新,也就是说,想象总是奔向未来,打开新的思维空间。于人类而言,我们不妨把预测看作一种向死而生的哲学,哪怕失败,也比墨守成规好一百倍。
我不是人工智能科学家,与其说我在预测人工智能的未来,不如说我在思考未来如何与人工智能同行。西方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也许,5000 年后的人类会觉得我今天的思考也很可笑。我曾走进良渚古城遗址,在5000 年前我们先人留下的稻米前徘徊不前。5000 年前的先民们可曾预测过,今天的粮食是什么?今天的我们又怎么看待他们的稻米文明?以今天为起点,5000 年后的人类,又会以怎样的眼光打量今天的我们呢?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具备人类的灵性,它们会视今天的我们为自己的祖先吗?当历史、现在与未来交相辉映,人类是否有可能与人工智能一起携手回答“何以为人”的终极命题?
迄今,还没有一位严肃的人工智能科学家相信人工智能真的具备人类的灵性。我也不相信聊天机器人会像人类一样思考。人是思想的芦苇。我思故我在。如果机器能思考,那么你我又是什么?虽然如此,我依然尊重那些执着地相信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预测。
预测,亦是今日之我们,留给将来之馈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