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752318
没有坚实的地基,高楼无法稳固。没有配套的设备,高楼无法正常使用。平时很难见到的打地基工作,以及电梯、设备层、雨水收集等工作首度揭秘。通过阅读这本书,将生活可见的楼房和建筑工地联系起来,了解建筑相关的知识。
穷,很多超高层建筑成为一座城市的象征。为什么要建造超高层建筑呢?超高层建筑
有哪些设计方法?那么高的大楼,需要怎么施工?在超高层建筑中,为了保证人们的
工作和生活,需要哪些的设备?超高层建筑舒适吗?安全吗?关于这些超高层
建筑,你肯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打开本书,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书中还对一
些超高层建筑的小知识进行了介绍,可以进一步解答你关于超高层建筑的其他疑问。
本书适合对建筑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适合建筑类行业的初学者阅读。
前 言
第1章?人类为什么要建造超高层建筑?9
1-1?人类对高度的向往10
1-2?了解超高层建筑的历史14
1-3?为什么要建造超高层建筑?20
1-4?超高层建筑的极限高度是多少?24
1-5?通过建造超高层建筑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28
第2章?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法31
2-1?设计之初考虑的事情132
2-2?设计之初考虑的事情236
2-3?受力与结构形式的关系40
2-4?了解各种结构的特征48
2-5?地震和风哪个更危险?56
2-6?超高层建筑图样的画法60
第3章?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方法65
3-1?负责建造超高层建筑的是谁?怎样建造?66
3-2?超高层建筑与地基是什么关系?68
3-3?地下工程和基础工程74
3-4?主体工程80
3-5?外部装修和内部装修的施工过程86
3-6?设备工程90
3-7?建筑施工与天气的关系94
第4章?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机械设备97
4-1?移动物体所需的机械设备98
4-2?建筑施工所需的挖掘设备102
4-3?测量长度和角度的机械设备104
4-4?建筑用机器人106
4-5?大展身手的塔式起重机110
4-6?塔式起重机如何上山下山?114
第5章?增加超高层建筑舒适度的装置119
5-1?超高层建筑的电梯120
5-2?超高层建筑因日照而变热124
5-3?向高层输送水的装置128
5-4?超高层建筑里的无名英雄130
5-5?重要的楼体进出和交通132
第6章?守护超高层建筑安全的技术135
6-1?日本的地震对策:结构篇136
6-2?日本的地震对策:设备篇146
6-3?长周期地震动有多可怕?152
6-4?降低风压设计和楼间风应对方案156
6-5?超高层建筑的火灾应对方案160
6-6?防灾中心的工作内容是什么?168
第7章?关于超高层建筑的小知识175
7-1?超高层建筑如何擦玻璃?176
7-2?超高层建筑的电磁波阻挡解决方案178
7-3?超高层建筑的寿命有多长?180
7-4?地震台风都无法破坏的建筑外立面184
7-5?机场与超高层建筑的关系188
第8章?未来超高层建筑科技193
8-1?延长建筑寿命技术的发展194
8-2?地下可以建到多少层198
8-3?如何解体超高层建筑?200
第9章?世界各国超高层建筑纵览203
陆续登场的超高层建筑204
作者简介210
1945年8月,日本战败。大多数日本的城市因战火变成废墟,人们只能露天生活和学习。当时,我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理想:成为一名建筑师,建造优秀的房屋和学校。怀揣这个理想,我进入了大学学习建筑学。大学里第一门课的任课老师,是当时正在设计东京塔的内藤多仲教授。他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理想,是要建造一座超越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世界第一高塔。听到老师充满雄心壮志的话,同学们对日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在我大学毕业之际,正值东京奥运会和万国博览会热火朝天地举行,日本各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后城市复建,土地价格高涨,因此,在日本也开始研究如何建造超高层建筑。当时制订的计划是在建造新干线的同时,将东京站建成超高层建筑。1965年7月,我赴美开展关于超高层建筑的调查。在美国,我站在纽约、芝加哥的街道上,穿梭于被称为摩天大楼的建筑群中间,感觉就好像置身于日本著名的旅游城市日光一样,那些摩天大楼就像日光街道两旁的杉树那样,令人心情愉悦,身体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活力。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在日本建造比这还要高的超高层建筑。但是当时的日本与美国相比,不仅物资匮乏,地基也薄弱,还有大地震、强台风等自然灾害,建造超高层建筑难上加难。因此,我萌生了新的想法:如果不发奋学习,日本的城市建设就不可能超越美国。想到这,我决心留在大学继续深造。
让我感到无比幸运的是,我的研究室位于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51号馆,那里是日本首幢摩天大楼霞关大厦建成之前日本最高的建筑,高达80m。而我的研究室就在这个超高层建筑的最顶层——18楼。拜这个18楼高度所赐,我可以一边亲身体验因地震导致的高层建筑的摇晃,感受因电梯故障引起的不便,一边成为阳光60大厦的设计顾问。阳光60大厦计划建于池袋,是继霞关大厦之后的超高层建筑。在这个项目里,我有幸与负责设计的村野藤吾先生,以及曾经建造了霞关大厦、负责大楼结构部分的武藤清先生一起共事。
超高层建筑的建造应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因此就连专家也很难了解项目的全貌。更何况阳光60大厦里不仅有宾馆、住宅、办公场所、商店,还有水族馆和大厅,是一个巨大的综合体建筑。我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初设计这座大厦时采用的运行管理方法、灾害对策等细节,在1992年写了一本以阳光60大厦为素材的书,名字叫作《超高层建筑与未来城市》(白杨社)。那时距当初设计这幢大厦已经过去了15年。
在1995年1月的阪神大地震中,超高层建筑几乎毫发无损。因此,我冒出了新的想法:由超高层建筑实现的城市立体化是否可以挽救东京这样人口过密的巨大城市?尤其是能否有效解决亚洲各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问题?基于以上想法,我于1997年写了《建造千米大厦》(讲谈社)一书。
未来,在欧美各国的成熟社会中必然会对超高层建筑失去兴趣,而与之相反,亚洲、中东各国却必定会热衷于建造超高层建筑。日本的建筑行业为了获取市场份额,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大力发展产官学技术开发,促进实现建造千米大厦这一想法。在亚洲各地,日本企业参与建造了许多超高层建筑。2009年2月,我参观了世界第一高塔,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沙漠城市迪拜建起的高达828m的哈利法塔,逼近1000m高度。当时,最令我惊讶的是大家对如此高的塔并不感到惊奇。如今的时代,人们对千米大厦已经司空见惯,它们只是一个作为城市景观必要还是不必要、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选项而已。
2012年,高634m的东京晴空塔竣工并启用,远超高度333m的东京塔。晴空塔成为世界第一高自立式电波塔,它的建成给因长期经济不景气而丧失信心的日本民众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日本民众重新建立起梦想和希望。在这个时候,我收到了编辑部石井显一先生编写本书的邀请。因为是与大学时代曾一起爬山的同年级好友小林绅也先生(原日建设计技师长)和小林昌一先生(原竹中工务店技术研究所所长)一起编写,我想一定可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各公司的鼎力协助,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照片,并协助我们进行采访。我想本书将会满足广大年轻读者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此向相关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
尾岛俊雄
2010年4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