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87427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党史专家刘金田诚意之作
★定格历史,珍藏记忆,讲透伟人如何改变中国
★立足时代背景,深挖历史细节,尽现伟人风采
★视野宏阔、细节丰沛、图文并茂、清新好读
一张照片,一个瞬间;一则故事,一段人生。本书以时间为序,以珍贵照片和翔实史料记录了世纪伟人邓小平光辉灿烂、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
立足时代背景,深挖历史细节,《邓小平:照片背后的故事》多层次、全方位地梳理了邓小平同志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阶段作出的重要举措,生动展现了他信念坚定的崇高品格、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以及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
1最小的勤工俭学生001
2 人生的转折点006
3 珍藏了40年的一张照片010
4 一张工卡上的小照014
5 “这个时候我是秘书” 019
6 “我是一个军人” 026
7 “会议室找对了,我就坐在那个角里” 031
8 东渡黄河出师抗日037
9 “我们要当仁不让!” 040
10 策马奔赴太行前线044
11 刘邓不可分047
12 回延安051
13 延安的婚礼055
14 在黎城会议上060
15 “文化战士大聚会” 064
16 一次极其危险的“飞行” 069
17 “政治仗打得好” 074
18 马头镇誓师079
19 “我们一定要站住脚、生下根!” 083
20 总前委书记088
21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言093
22 “渡江作战就交给你指挥了” 097
23 两个幸福的家庭102
24 “大迂回”“大包围” 106
25 “着重于修成渝铁路” 110
26 “政治重于军事” 115
27 财政部部长119
28 毛泽东推荐他任总书记124
29 在党的八大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128
30 “出去主要是鼓劲” 132
31 “现在不能肯定徐水是成功的” 136
32 “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 ”140
33 “要挤些时间盖房子” 144
34 一部“工业宪法”的诞生149
35 对党的各级领导人就该有监督153
36 “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157
37 “一个重量级拳师” 161
38 攀枝花是得天独厚的好地方166
39 “不要为了参观,摆厂子” 171
40 三位老人年龄接近“200”岁175
41 “我想带王瑞林回南昌去住两天” 179
42 “打不倒的小个子” 183
43 “你们陈列的是历史,只要符合历史就行!” 187
44 “邓小平同志出国是我的意见” 191
45 “你开了一个钢铁公司!” 195
46 虎头山下的较量202
47“只有小平同志做合适” 206
48 “你是我们的领班” 210
49 别具一格的公开露面215
50 “那篇讲话,是个大胆的讲话”219
51 “我一定要讲话” 223
52 “一定要把油田管理好” 227
53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232
54 归根到底要发展生产力237
55 “这是我今天第一次提出来的” 241
56 “下厂子看看” 244
57 “新唐山的建筑要美观一点” 249
58 “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 254
59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257
60 在东京记者招待会上261
61 新加坡的启示265
62 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268
63 喜滋滋地戴上得克萨斯牛仔帽271
64 提出四项基本原则276
65 “黄山这一课,证明我完全合格” 280
66 “为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 284
67 “咱们是老庚(同岁)噢” 289
68 “你的设想很好!” 293
69 一分钟的思考295
70 “轻易否定三峡工程不好” 298
71 “算你把这笔生意做成了” 302
72 坐一坐“二汽”自己生产的卡车307
73“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 312
74 “我想多待一会儿” 317
75 华北军事大演习的总导演322
76 “这几条就了不起呀!” 328
77 “你们浙江能否多翻一点呢?” 333
78 “来,跟爷爷亲亲” 337
79 “你们要像岳飞一样尽忠报国才是” 339
80 “鲫鱼多少钱一斤呀?” 342
81 “知青菜场办得好嘛!” 344
82 “我总算通过了考试” 348
83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353
84 “想用主权换治权是行不通的” 357
85 “我要来看看” 362
86 “比我的工资还高呢!” 366
87 “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 369
88 “香港要驻军的” 374
89 方针政策是坚定不移的378
90 “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 382
91 “多亏你批了八个大字” 385
92 “一个指头”与“100万” 390
93 “今天我已经喝了五杯了” 395
94 “不要宣传我,要多宣传李明瑞” 398
95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404
96 “不能把殖民主义尾巴拖到下一世纪” 410
97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414
98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 417
99“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 421
100 “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 423
101 退休第一天426
102 “浦东开发晚了” 430
103 “开放不坚决不行” 434
104 “我家里有许多这样的模型” 437
105 “我们说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 442
106 “发展才是硬道理” 445
107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448
108 合家欢453
109 “谁反对改革开放,谁下台!” 457
110 “看到这样年轻的科技队伍,中国有希望啊!” 461
111 “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466
112 “21世纪靠你们年轻人” 470
113 “上海一定要抓住这个发展的机遇” 473
114 逛京城475
115 “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479
最小的勤工俭学生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张邓小平的留影。也是邓小平刚到法国几个月后拍摄的第一张合影照片。
照片左边的人叫邓绍圣,他是邓小平的广安同乡,也是邓小平的远房叔叔。他是和邓小平一起到重庆就读于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后又一起赴法国勤工俭学的。他比邓小平大几岁,看上去也比邓小平成熟许多。
照片上的邓小平,圆圆的脸庞,留着当时中国年轻人比较时髦的分头,一身学生装束,身着洋装西服,打着领带,身板挺直,透出几分精神,但脸上仍充满着稚气。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后曾改名邓希贤。1904年8月 22日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州望溪乡姚坪里(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他5岁进私塾发蒙,6岁转入在协兴场开办的初等小学读书,1915年考入广安县立高等小学,1918年又考入广安县立中学读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邓小平在广安县立中学参加了游行、集会、宣传、罢课和抵制日货等活动,这是他第一次投身群众斗争和政治斗争,萌发出改造社会的意识,具有了初步的爱国思想和民主思想。
就在这一年的夏天,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从重庆捎回口信,让邓小平去重庆报考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父亲的这一决定从此改变了邓小平的人生。
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早年在成都接受过一些新式教育,有一些文化,加之为人仗义,在当地算得上是一个小有名气和影响的人。他曾参加当地民间的帮会组织“哥老会”(在四川又叫“袍哥会”),还在协兴场的“袍哥会”中当过“三爷”“掌旗大爷”。辛亥革命时期,他率众参加过广安的武装起义,后当过广安县的团练局长等。因得罪过当地的一些帮派势力,1916年后,他长期待在重庆避难。邓小平晚年谈到父亲时说他是“进步党人”。邓绍昌是有见识的。在听说重庆开办了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后,他就打定主意将邓小平送进这个学校,想让长子到国外去闯荡一番。
对于父亲的这个主意,邓小平很高兴。因为这时的邓小平已经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眼界也已逐步打开,他渴望走出广安,了解外部世界。
邓小平后来说:其实我们当时去法国,也只是抱着一个“工业救国”的思想。当时我才16岁,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就想出洋学点本领,回来搞工业,以工业救国。我们看到中国当时是个弱国,我们要使它强大。我们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只有使它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所以我们去西方学习。
邓小平的母亲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女性。她是极力反对邓小平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她认为邓小平是家中的长子,眼看就要成为家中的顶梁柱了。加之邓小平的父亲长期不在家,这个家要靠邓小平来支撑。况且邓小平才15岁,要让他漂洋过海,远行万里。她无论如何是不肯同意的。
据邓小平的弟弟邓垦回忆:到法国勤工俭学,我父亲极力主张,我母亲舍不得,不赞成。大哥愿意去,加上家境困难,听说能出动留洋,也都做母亲的工作,家里面还有一场争论,他就跟母亲讲道理。讲不通后,他跑到我家老房子正面靠右边的一个房间,这是一个过间,是很矮的,有一个门,他进去后把门一关,不吃饭。大概有一两天吧,我母亲心里慌了。儿子不吃饭,那怎么办呢,这就让步了,痛哭流涕,就这样勉强同意了。
当时和邓小平准备一同报考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还有当地的两个青年人:一个是邓小平的远房叔叔邓绍圣,还有一个名叫胡明德,又名胡伦。他们两个人都比邓小平大几岁,大家一起互相照应,这也使得邓小平的母亲稍微放心一些。后来,在邓小平去重庆读书前,邓小平的母亲特地拜托邓绍圣以后在外要多多关照邓小平。1918年的下半年,邓小平和邓绍圣、胡伦来到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学习。
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和邓绍圣等80多名四川学生登上法国邮轮“盎特莱蓬”号前往法国求学。经过39天的航程,10月19日,邓小平等到达法国的马赛。
10月20日,法国《小马赛人报》报道说:“100名中国青年人到达马赛的安德列勒蓬桥上。他们的年龄在15~25岁之间,穿着西式和美式服装,戴着宽边帽,穿着尖皮鞋,显得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这批中国青年人大多是到法国勤工俭学的,他们中间有80多人来自重庆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其中一位年龄最小的勤工俭学生就是邓小平。
2天后,邓小平和邓绍圣等20多名中国学生被安排到离巴黎200多公里的巴耶中学学习。
邓小平后来回忆,学校待他们像小孩子一样,每天很早就要求上床睡觉。邓小平还说,那是一家私人开的学校,才上了几个月,没学什么东西,吃得却很坏。
尽管邓小平等人在学校生活非常节俭,但到了1921年的3月,他们身上带来的钱还是都花得所剩无几了。屋漏偏逢连阴雨。而就在这时,巴黎华法教育会又宣布和勤工俭学生断绝经济关系。邓小平等人的学费问题没有了着落。他们多次与校方交涉,法国jyb也曾致信校方提出能否减免部分学生的费用,但均被校方拒绝。这样,邓小平和邓绍圣等19名学生于3月13日晚上离开学校,前往法国南部的重工业城市克鲁梭。临走时他们还欠下了学校的费用2 292.5法郎,后来这笔钱由法中救济委员会代为偿付了。
邓小平在巴耶中学学习了5个月。离开巴耶中学,竟是他在法国“俭学”生活的结束。
来到克鲁梭后,邓小平和邓绍圣等几名四川学生经人介绍在施奈德钢铁厂找到一份工作。从此,他开始了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外籍工人的长达4年多的“勤工”生活。
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邓小平和邓绍圣留下了这张合影。从此开始,他就要脱去这身学生装束,开始“勤工”。这也许是他们对“俭学”生活结束和“勤工”生活开始的纪念吧!
这时的邓小平才16岁零7个月。
邓小平和邓绍圣被分配到施奈德钢铁厂的轧钢车间当了一名轧钢工。这个工种的劳动强度特别大,而且常有危险。这对尚未成年、身材矮小的邓小平来说,确实不堪重负。干了一个月,邓小平便离开了钢铁厂。厂方在邓小平登记表的“辞职原因”一栏写的是:体力不支,自愿离开。
后来,邓小平不止一次地对人说,他个子不高的原因就是在法国做工时干太累的活,吃不饱饭。
比邓小平体力好一些的邓绍圣又勉强坚持了一个月,最后也离开了施奈德钢铁厂。
后来,他们俩又一同到巴黎做工,再同到哈金森橡胶厂做工。1925年他们又一起在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里昂支部工作。1926年1月,根据中共旅欧支部的安排,他们一同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且在同一个班,同一个党小组,直到1926年年底邓小平奉命回国。
邓小平走后,邓绍圣继续在苏联学习。1927年夏在中山大学毕业后,进入莫斯科工程兵学校,1929年4月进入莫斯科军事工程学院高级班,直到毕业。
1984年四川省广安县人民政府曾致函邓小平了解邓绍圣的相关情况。同年2月28日,邓小平口述了关于邓绍圣早年活动的一个证明材料。邓小平说,邓绍圣与他一起去法国。1925年在法国入党,同年年底一起到莫斯科,就读于中山大学。后来听说回国。回国后的情形不详,多半是病死或牺牲了。应按烈士处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