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66484
《白虎通义》是我国礼学史上第一部既考礼制又深研礼意,既贯穿群经又自成体系,既有理论观点又能够具体指导实践的礼书。作为经学文本,《白虎通义》特点鲜明,可以概括为三:一、在文本组织结构上,“以礼名为纲,不以经义为区”,纲举目张,有总有分,秩序井然;二、在行文方式上,“设主客之问,望似繁碎,其实简明”。《白虎通义》的问答式对话以现实需要为指导,以达到实用效果为目的,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意义,是非常严肃而深刻的一种对话。三、在语言特点上,“一字而深穷意义”,融合了汉代今文经学所推崇之章句与古文经学所推崇之训诂两种经学阐释方法。因而,《白虎通义》并非仅仅就经学而讨论经学,它所要提供的是政治生活的一般准则与导向性知识,对于各种规范意义的阐释均蕴含了价值判断,有着重要的政治目的与政治意义,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东汉建初四年(79),汉章帝召集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这场会议由汉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魏应、淳于恭、贾逵、班固、杨终等。会议期间,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诸儒作答,汉章帝亲自裁决。会议讨论结果被编纂成《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作为东汉白虎观经学会议之资料汇编,《白虎通义》不仅是经学发展中之产物,更是当时上自天子、下迄儒生之学术共识,具有保存当时经学样貌之典范价值。其作为汉章帝“称制临决”的重要文献,在中国经学史、儒学史上具有特别显著的意义。其宇宙生成论、阴阳五行理论等,对于当代人认识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前言 ……………………………………………… 1
卷一 ……………………………………………… 1
爵 ……………………………………………… 1
卷二 …………………………………………… 31
号 …………………………………………… 31
谥 …………………………………………… 52
五祀 ………………………………………… 62
卷三 …………………………………………… 68
社稷 ………………………………………… 68
礼乐 ………………………………………… 79
卷四 …………………………………………… 110
封公侯 ……………………………………… 110
京师 ………………………………………… 131
五行 ………………………………………… 137
卷五 …………………………………………… 163
三军 ………………………………………… 163
诛伐 ………………………………………… 174
谏诤 ………………………………………… 186
乡射 ………………………………………… 201
卷六 …………………………………………… 209
致仕 ………………………………………… 209
辟雍 ………………………………………… 212
灾变 ………………………………………… 221
耕桑 ………………………………………… 226
封禅 ………………………………………… 228
巡狩 ………………………………………… 235
卷七 …………………………………………… 246
考黜 ………………………………………… 246
王者不臣 …………………………………… 261
蓍龟 ………………………………………… 271
圣人 ………………………………………… 278
八风 ………………………………………… 284
商贾 ………………………………………… 286
卷八 …………………………………………… 288
瑞贽 ………………………………………… 288
三正 ………………………………………… 300
三教 ………………………………………… 310
三纲六纪 …………………………………… 316
性情 ………………………………………… 323
寿命 ………………………………………… 333
宗族 ………………………………………… 336
卷九 …………………………………………… 342
姓名 ………………………………………… 342
天地 ………………………………………… 358
日月 ………………………………………… 362
四时 ………………………………………… 367
衣裳 ………………………………………… 371
五刑 ………………………………………… 375
五经 ………………………………………… 378
卷十 …………………………………………… 384
嫁娶 ………………………………………… 384
绋冕 ………………………………………… 416
卷十一 ………………………………………… 426
丧服 ………………………………………… 426
崩薨 ………………………………………… 446
卷十二 ………………………………………… 468
郊祀 此下阙文并庄氏述祖补 …………………… 468
宗庙 ………………………………………… 470
朝聘 ………………………………………… 474
贡士 ………………………………………… 478
车旂 ………………………………………… 479
田猎 ………………………………………… 481
杂录 ………………………………………… 48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