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62624
1.本书荣获2023年全国商业图书奖,入围2023年渥太华图书奖、肖内西·科恩政治写作奖、2022年唐纳奖。
2.欧洲央行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教授,《变量》作者何帆重磅推荐。
3.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和工作经历、轻松的笔调,结合了过去与未来、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以无门槛的方式带领读者了解经济趋势。无论读者是企业家、投资人、政策制定者,还是和家人围在餐桌上讨论就业与房贷的上班族,本书都是学习面对愈来愈动荡的未来的重要读物。
我们脚下的经济基础正在发生变化,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本关于未来危机和机遇的书中,作者研究了以往经济衰退的历史经验,并结合自身成长与工作经历,揭示了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收入不平等、债务增长和气候变化这五种构造力量,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和塑造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就业市场、住房市场、投资环境、政府和央行的政策、企业责任等。
同时作者也为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提供了具体建议,比如政府增加财政收入以应对构造力引发的不断上升的风险。在发生重大经济动荡时,政府和中央银行需要为个人和企业缓解冲击,为经济复苏创造条件;企业需要做好商业规划,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新投资的门槛,并充分了解从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期间的潜在负面风险;个人则是要做好自己的就业和住房规划,提前认识到科技进步将带来的失业危机等。
引言
第一章 构造力
追忆:2018年,巴厘岛
地壳运动种的构造力
运动中的五种经济构造力
经济构造力间的相互作用创造不稳定性
新冠病毒:对经济韧性的考验
更高的风险势必在某处落地
第二章 人口老龄化
追忆:1959年,奥沙瓦
潜在经济增长趋势
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人口驱动的
人口趋势也会影响利率
第三章 技术进步
追忆:1966年,《星际迷航》
经济学与人类历史
三次工业革命,三个痛苦时期
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章 不平等加剧
追忆:基层视角中收入不平等最明显
不平等议题成为政治焦点
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加剧收入差距
全球供应链是如何运作的
经济问题最终变成了政治问题
第五章 债务累积
追忆:终生难忘的暑期实习
持续的债务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助长债务上升
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
第六章 气候变化
追忆:童年时代的气候
碳排放与外部性
碳排放标准,碳税与投资者行动
第七章 相互作用的力量形成更危险的世界
追忆:生活路上的岔口
理解不确定性
数据相关性与经济模型
蝴蝶效应、黑天鹅和混沌理论
政治与地缘政治
第八章 实时风险管理
追忆:回家
中央银行的使命
为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创造条件
后疫情时代的考量
第九章 未来的通货膨胀
追忆:个人的通货膨胀经历
直接的通货膨胀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
债务与通货膨胀的相互作用
通胀的混合风险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第十章 未来的工作
追忆:毕业典礼
不稳定的工作
经济构造力对就业的结构性破坏
人口老龄化及未来新的就业机会
第十一章 未来的住房
追忆:家庭住房的变迁
房屋所有权是制度基石
房价的基本影响因素
构造性住房波动
房贷和人生规划
租房还是买房
债务–权益框架
第十二章 风险的提升意味着向政策制定者征税
追忆:对政策的热情
构造力的变动将增加财政负担
加税与经济增长
应对不断上升的风险
第十三章 给未来的一剂药方
追忆:基于价值观的领导力
商业规划方案
新投资的门槛利率
风险管理:新的无形投资
企业规模化趋势加强
如果政府不能作为,企业将替代其角色
注释
后记
译后记
斯蒂芬·波洛兹是很有经验的经济学家,在这本书中,他对决定我们未来和日常决策的经济力量进行了巧妙而谦逊的描述。在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重大经济危机后,斯蒂芬将过去与未来、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和个人轶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正是这种包罗万象的方法,使这本书成为一本引人入胜的读物,不仅对政策制定者如此,对所有想要了解未来的人都是如此。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
斯蒂芬·波洛兹的新书把经济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地描述了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收入不平等、债务增长和气候变化这五个因素的发展趋势、相互作用以及对未来经济的影响,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虽然未来在总体上并不确定,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长期低生育率导致的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
—— 梁建章,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人口经济学家
当下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周期性和结构性变化。这本书通过深刻分析五种经济构造力在经济运行表层之下的相互作用机理,试图探讨后疫情时代经济如何复苏,并探究全球经济的未来趋势,以期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重建防风险能力,增强韧性,应对更加不确定的复杂未来。视角独特,观点深刻,值得推荐。
—— 姚余栋,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
这本书通过五种经济构造力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当前与未来的全球变局。这五种经济构造力的相互作用将会塑造一个更具风险的新世界,这给政策决策者、企业家与个人均提出了重要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五种经济构造力如何相互作用的系统认识。
——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债务增长和气候变化都是慢变量。我们的未来、我们下一代的未来,都会受到深刻的影响,我们最好现在就做好准备。
——何帆,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教授,《变量》作者
本书考察了影响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五种长期构造力: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债务增长和气候变化。这些力量在性质和范围上是全球性的,它们早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就存在 了,并将在疫情过去后很长时间内继续产生影响。在此意义上,它们非常类似于在地壳下运行着的构造力。
第一种经济构造力是人口老龄化。虽然全球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它也可能是当今商业世界中最被低估的力量。由于人口老龄化是逐步发生的,这股力量不太可能对具体的商业计划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然而,70 多年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出现了一次大规模膨胀。人口增长持续了大约 20 年,人口出生的高峰在 1960 年前后。这群人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进入全球劳动力市场,由此引发的工人数量激增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达到顶峰。而到2010—2030 年的窗口期,这批工人中的大多数会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现在,许多人的观念受到 50 年来劳动力供给情况的影响,但那时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是由“婴儿潮一代”驱动的,而现在随着他们进入退休阶段,劳动力供给情况正在发生逆转。
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要素:劳动力增加和生产力增长。因此,经济增长受到劳动力供给的制约。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个劳动力增长相对缓慢的时代,因此经济增长趋势也会放缓。纵观历史,在经历了50 年“婴儿潮一代”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期后,目前经济运行正在向更正常的状况回归。这一基于历史的观察视角十分重要,因为对未来的预期通常取决于集体的历史经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过去50 年的经验难以对未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换言之,经济增长不会恢复到近 50 年的平均水平。相反,它将与一个更长历史时期内的平均值趋同,与“婴儿潮一代”的异常繁荣相比,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显得萧条。
人口老龄化对利率也有影响。当经济处于稳定状态,没有任何压力或干扰时,经济增长率和平均利率水平之间会出现一种自然的关系。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之后,两者在数值上会大致相当。例如,如果通胀率稳定在 2%,利率为 3%,那么实际(或者说通货膨胀调整后)利率为 1%,经济增长率也在 1% 左右。当然,这些关系并不是在每一个时间点都完全成立的,因为现实永远不会像经济学教科书那样简单。不过在较长的时间维度里,它们是正确的,就像 7 月的渥太
华,平均温度约为 21℃,但任何一天的实际气温都可能与平均温度有很大不同。(我将在第二章更详细地解释利率。)
“婴儿潮一代”在从 30 多岁步入 50 多岁的过程中,推动了经济增长,也推高了实际利率。人们观察到的利率水平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上升得更快,因为通胀率也在同时上升。劳动力供给和通胀率对利率的影响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达到顶峰,从那之后利率便一直呈下降趋势。初期,利率的下降主要由于通胀率在下降,但在过去十年中,“婴儿潮一代”退出劳动力市场也成了重要的原因。
第二种经济构造力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本身甚至比经济学更早出现。在五种经济构造力中,它是唯一的积极力量。有史以来,技术进步总是在经济运行的背后发挥作用,并能促进经济增长。人类文明不时就会开发出一种可以应用于所有经济部门的技术,这些技术对生产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因在适用范围上的广泛性而被称为“通用技术”。发明通用技术的事件在经济史上非常重要,以至于它们被誉为工业革命,典型的例子如 19 世纪蒸汽机的广泛应用、20 世纪初期电
气化的发展和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计算机芯片的发明。
每一次技术飞跃都在生活质量、生产力和居民收入等方面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若干年来,经济增长超过了长期趋势增长率 a,从而永久性地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然而,每一次技术飞跃也会给很多个体带来困境。例如,企业必须适应技术进步,否则就将被淘汰,甚至是破产,而破产会对企业和员工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许多工作岗位会永远消失,受影响的工人在进入新行业之前长期处于失业状态。19 世纪中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1873—1896年维多利亚时代的经济萧条。20 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决策者应对得更好了,但仍没能避免波及广泛的破坏和痛苦。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和 21 世纪初,虽然没有出现经济萧条,但出现了所谓的“失业式复苏”,即经济增长恢复,却几乎没有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失业情况仍没有好转。
了解过去工业革命的深层驱动力对于理解未来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根源是经济数字化、人工智能的普及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看到了这些技术飞跃产生的早期影响。我们在很多情境下都会跟人工智能打交道,例如给银行打电话时被接入智能语音,或者在浏览网页时被推送基于检索历史的定向广告。人们只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就研制出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而这正是生物技术领域的新方法在发
挥作用。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与前三次工业革命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不管是决策者、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从历史中学到很多东西,这有助于我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第三种经济构造力是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托马斯·皮凯蒂在《21 世纪资本论》中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收入不平等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时隐时现。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它更是变成了头版新闻。从历史上看,收入不平等加剧的主要驱动力是技术进步,此外全球化也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人们自然希望技术进步能够改善社会中每个人的命运;不过这一愿景即使最终能够实现,新技术带来的第一批收益往往也只会被少数有创造力的人瓜分。与此同时,因新技术或全球化而失业的人在找到新工作之前可能会面临长期失业。这种失业经历造成的伤痛可能会持续一生,受其影响的人可能很难得到和过去一样的收入。总之,技术变革将使个人的未来变得非常不确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因发明新技术而富有的企业和股东将会把自己新获取的收益投入整个经济运行体系,在各个部门中创造就业机会,造福整个社会。然而,很少有人认识到这种第二轮的积极经济影响是建立在第一轮技术对经济的破坏基础之上的,特别是建立在对最初被新技术取代的人群的打击之上的。
经济构造力不是在实验室或计算机模型中出现的,而是在由个人选择所塑造的现实世界中发生的,它们催生了恐惧、嫉妒、愤怒等情绪。因此,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和与技术转型伴生的工作岗位转变自然会成为政治问题。机会主义政客长期以来一直在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提出要追求更加公平、更加确定的未来。我在后面的章节会解释,这些政治主张很容易适得其反,不仅不能降低不确定性,反而会引发更大的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经济萧条和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中,收入不平等日益加剧并延长了人们的痛苦,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成为社会迫切关注的重点问题。
第四种经济构造力是债务增长,这一问题近年来引发了很多关注。“婴儿潮一代”处于借贷高峰阶段时,提高家庭债务总额实属正常。然而,在最年长的“婴儿潮一代”开始退休后,总体家庭债务水平仍在继续上升,因为他们的“千禧一代”子女进行了更多的借贷。利率下降也是导致家庭债务总额攀升的部分原因,这一因素使得家庭和企业更容易承受更高的债务负担。此外,银行贷款的条件放宽也是债务上涨的重要助推因素。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如今的家庭
借贷要容易许多。在当年,一对年轻夫妇需要首先提交贷款申请,然后如坐针毡地等上几天才能等到银行的决定。银行的这种转变,就像从一家只提供固定菜品且上菜很慢的餐厅,变成了随取随用、提供信 用自助餐的餐厅。
此外,私人部门债务上升是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引发的副作用。央行的主要职能包括熨平经济波动以保持通胀率稳定。因此每当经济疲软时,央行就会下调利率以缓冲经济冲击,鼓励家庭和企业进行借贷和大宗采购,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种机制还会帮助实力不足的企业在经济衰退中生存下来,尽量避免倒闭,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失业。在央行的救市举措下,家庭和企业的债务在每一个商业周期都会上升到新的高峰,而不是在艰难的衰退期被债务重组,进而被清除出经济系统。然后是政府债务。在经济疲软时使用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来提振经济,意味着将产生财政赤字和增加政府借贷。至少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政府债务一直呈上升趋势。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政府的过度支出更将全球公共债务推高到了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一股超速发展的力量。
第五种经济构造力是气候变化。迄今为止,气候变化在经济史上 还没有发挥过核心作用,但它目前受到的关注最多。尽管尚未达成共识,但专家普遍认为气候变化会通过具体的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经济和金融波动,比如引发洪水、频繁的热带风暴、干旱、野火和极地涡旋等。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将造成居民流离失所甚至死亡、房屋和其他基础设施毁损,也可能以其他方式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商业活动。这些气候事件会给政府财政带来压力,并且其影响可能通过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蔓延到整个金融市场。
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促使许多政府转向环保政策,鼓励到2050 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经济转型,碳排放法规和碳税都是典型的例子。这些减少碳排放的愿景将面临政治挑战,但无论绿色转型的结局是完全成功、部分成功还是失败,这场被迫发生的能源转型都将成为未来新的经济波动来源。净零排放有许多可能的路径,每一条路径都会对每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个国家可能需要为此做出的妥协让步也不同。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这些都使得气候变
化成为重要的不确定性来源。 其中,许多路径将导致化石燃料部门的工作岗位减少,化石燃料生产国收入减少。在某些情况下,主要的能源储备最终可能被闲置在地下,这将对能源企业和能源储备国的市场价值产生明显影响。这种波动还将直接传导到为能源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因为投资者会仔细寻找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并出售不符合新环境标准的企业和关联银行的股票。
总之,无论是采取自愿加监管的方案,还是通过征收碳税等强制方案,积极减少碳排放都将对经济和就业产生广泛的影响。这一方面将迫使企业投资于碳减排技术,直接提高企业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投资者回避高碳排放企业的证券,间接提高企业的借贷成本。对此,许多企业将通过能够同时减少碳足迹和劳动力需求的技术方案来加以应对。商业环境不会一成不变,这一点毫无疑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