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36429
《菊与刀》版本众多,为什么有经验的读者选择作家榜版?6大硬核入手理由——
1、全新译本,原汁原味:美国社会学博士何谦倾心翻译,译文生动流畅,通俗易懂。
2、全新导读,讲透精髓:特别收录译者4000字长文解读,带您轻松读懂《菊与刀》。
3、全新年表,图文并茂:一部简明版作者传记,带您快速了解本尼迪克特的方方面面。
4、全新版式,阅读舒适:前图后文版式舒朗美观,特选10号字久读不累,经典开本方便携带。
5、全新封面,颜值爆棚:精选野地美树子知名画作“富士山春景”用于封面创意。
6、全新彩插,生动不凡:原创12幅精美插图,生动展现日本的文化传统与习俗。
读经典名著,认准作家榜!
作家榜版《菊与刀》内容简介:1944年6月,二战结束前夕,美国战时情报局悄悄找到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主任鲁思,请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分析并提出建议:日本是否会主动对美投降?若投降,美国是否应当保留天皇?
从未到过日本的鲁思接受任务后,潜心搜集了大量档案文书,凭借深刻的洞察力,从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中,揭开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精神生活的真面目;9月15日,她向军方提交了一份秘密报告,这份报告为美国战后制定对日本的政策起到重要影响。
1946年春天,鲁思将这份报告改写成《菊与刀》公开出版,收获大量好评,畅销至今。读者中既有美国总统,也有学生、白领。时至今日,《菊与刀》已经成为人们了解日本文化绕不过的经典杰作。
翻开本书,看透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导读 观察世界的新棱镜 01
作者声明 10
第一章 任务:日本 001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018
第三章 各居其位 038
第四章 明治维新 067
第五章 历史与世界的亏欠者 087
第六章 报恩于万分之一 102
第七章 “最难担当”的偿还 120
第八章 清洗名声 132
第九章 人情之间 162
第十章 道德之两难 179
第十一章 自律 209
第十二章 儿童的学习 231
第十三章 二战结束后的日本 273
鲁思·本尼迪克特生平年表 293
1、一部日本文化研究的经典……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既强调了美国决策者亟需了解的日本社会的差异,又为我们揭示了日本人思想和行动的内在逻辑。
——《纽约时报》
2、日本是个十分矛盾的民族,柔美的花与刚烈的刀可以同时被人尊为至美而刚柔相济。
——三岛由纪夫
3、读过《菊与刀》的许多日本学者,至少我所知道的,无不交口称赞它的资料丰富。《菊与刀》具有至今那么多(外国人写的有关日本的)书都没有的新鲜感受和深刻尖锐的分析。
——日本知名学者 川岛武宜
4、强烈向所有对日本文化、日本人的习俗、礼仪和行为感兴趣的读者推荐《菊与刀》——这本书当然不会面面俱到,但它包含了外人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所需要的一切。
——Goodreads读者
5、“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文化象征。鲁思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日本文化的双重性,通过人类学的独特视角,带领读者读懂日本,提升思维认知。
——《星报》
导读 观察世界的新棱镜
旅行者和探问者围绕着我,
我所遇到的人民,我早年的生活,或者我所生存的市区或国家对于我的影响,
最近的消息、新的发现、发明、社会、新的和旧的著作家,
我的饮食、衣服、亲朋、外表、问候、债务,
我所爱的一些男人或女人的、实际的或想象的冷漠,
我的家人或我自己的病患或错误、金钱的遗失或缺乏,或抑郁不欢,或情绪高昂,
战役、内争的恐怖、可疑的新闻的狂热、时紧时松的事件,
这一切日日夜夜接近我,又从我这里离去,
但这一切并不是我。
—《自我之歌》沃尔特·惠特曼(李野光译)
学习的起点
这是一本解答“日本何以为日本”的书,也是一本指导我们观察、理解他者及自身的田野手册。
此书成著的最初目的,是向美国政府的日本战后改建政策提供参考,正如书中写的:“在美国全力抵抗的诸多敌国中,日本的文化背景最为不同而难懂。他们截然不同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被列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太平洋战争之难,不仅体现在一系列岛屿登陆、物资补给的艰难,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去掌握敌方本质。唯有了解敌人的举止习性,才能进行回击。”
然而,通读此书,会发现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博士对于研究对象无任何敌意或流露出批判态度。相反,整本书更像一份翔实的研究报告。我们能够看出它清晰的结构、耐心的分析、谨慎的论证。对所涉及的每个概念与例证,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或冲突,本尼迪克特博士的处理没有任何敷衍,从不假设读者有能力轻易了解她所阐述的概念。更难得的是,身为研究者的她,对“他者”所表达出的理解力和共情力。
正如伊恩·布鲁玛博士所说:“鲁思·本尼迪克特所从事的工作恰恰与这种集体情绪的膨胀截然相反。如果顺从于自我迷恋的民族主义,鲁思·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或许不可能完成。她所在意的是他者……如何对他文化的历史进程与本身特质进行清晰呈现。”此处,“他者”是彼时的战敌,更是陌生土地上如你我一般的人类。
严谨的文字产出,需要耐心而准确的诠释。与其说这是一种风格,我更愿意将它归纳为一种能力,一种经由严格训练而铸成的学术素养。这对于任何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和有志于以严谨目光来分析我们所处时代、环境和生活状态的读者而言,都是极好的引导和启示。本尼迪克特博士向我们展示和提供了扎实、细致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研究对象。这种研究对象可能是我们身处其中的环境,也可能是异域他乡的我们所不熟悉的社会。
这种观察有时是非常敏感的,我们可以从分析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看问题的眼光是何其细腻与尖锐。比如,本尼迪克特博士分析,日本文化对于失败的羞耻感,是人们畏惧竞争的原因,这使得人们在竞争状态下的表现反而不如通常水准。失败的可能,直接关系个人名声义理的损伤、世人的责难和因之而来的羞耻感。因此,回避竞争的态度,实则是避免侮辱的一种自我防卫—“日本文化中的自我捍卫程度如此之深,促成了日本处世哲学的一部分”。
又比如,在写到日本封建等级制度里,对于阶层变更途径较为宽松时,作者点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不断扩张的中产阶级势力,在摩登工业时代,后者更是占据主导地位。在日本,这样强大的中产阶级并不存在。商人与高利贷者通过合法途径来‘购买’上层社会的身份。商人与较低阶层的武士们也结成同盟。有一点很让人好奇和惊讶:当封建制度在欧洲和日本分崩离析时,日本相比欧洲在更大程度上许可了阶层身份的流动。对此最有力的证据是,日本社会转型期几乎没有出现过贵族和中产阶级间的斗争。”
有时,我们也能品读出一些细微的偏颇。尤其是在进行文化对比的时候,作者难免会为了体现差别,而将两个国家、族群进行较大程度的区别。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某些集体和民族未必拥有截然差异。将对比作为一种观察方式,虽有助益,也当让我们谨慎。
在中国出生、成长的人,当读到本尼迪克特博士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描写时,会比较容易辨认出哪些地方可能言过其实,或哪些情况也许早已发生了改变。但对于相对陌生的文化,由于经验的缺失,读者往往难以做出独立的判断。这就需要我们对所阅读的文字更加谨慎。
知识就是力量。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就拥有了获得力量的源泉和工具。这种观察的力量不仅是研究学者的bi备素养,更可以成为普通读者观看世界的重要工具。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泥石俱下般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些是较为客观的知识,而另一些则会在更高层面上反映主观意识。当信息偏离公允客观指向主观自证时,我们便需要拥有辨别偏见的能力。辨识不同程度的偏见,应当被视为学习的开始。
比方说,当我们阅读文本时,发现某些观察是基于某种特定角度,例如某些美国式思维,或时代性局限,那么,这种发现即是思考的开始。除了提醒我们对阅读文本和研究本身保持中立态度,它更引领我们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同样受所处环境影响,持有不同程度的偏见。戴着有色眼镜的人,往往最容易忘记镜片的存在。认识自身目光和思维的局限性,是我们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也是有意识拓展思维疆域的旅程起点。
“菊”与“刀”
对于作为日本文化象征而写入标题的“菊”与“刀”,作者在第十二章“儿童的学习”中才点出用意。她引用了杉本太太在《武士的女儿》一书中的记述:“对她而言,这种刻意营造的天然野趣,正如她长久以来被训练出的、伪装而成的自由意志……人们在盆中栽种菊花,并在每年花卉展览上进行陈列,每一枚花瓣都经由园丁精心摆弄,时常用固定在鲜花枝干中的细小支架来帮助造型。”描述离开日本生活环境的杉本太太:“当杉本太太终于有机会卸下这种‘支架’,将它丢在一旁时,她内心的陶醉感是喜悦而天真的。就像生长在小盆中的菊花,一丝不苟地遵循着人们对每一枚花瓣的布置,如今的她,则发掘了自然生长的纯净喜悦。”
“菊”在本书中的寓意,是被禁锢的精神自由和被仔细摆布的个人意志。日本人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承受着来自文化规则的训导和指引,这汇总成了他们的民族特性。“刀”的寓意,则直接指向作为规训机制的责任感—就像保持刀剑免于锈蚀那样,人应当时刻检省自身,保持德行的洁净锋利。“自我责任感,便是其中之一。日本人将它形容为管理‘自身锈蚀’的义务—这种形容,将人的身体比作刀剑。正如佩戴刀剑的人有责任保持它的闪亮锋利,人人都应为自身言行的后果承担责任。对于自己的软弱、缺乏毅力和无能,必须懂得并承担相应的一切后果。”
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在日本文化中,刀剑本身并非武力的象征,而是代表个人理想主义,以及自我责任感。如栽植菊花那样严苛仔细的规训教育,使日本人对自我责任感的重视程度远超美国人。“无论是对孩童的教育,还是在日常行为准则中,都以‘自我责任’作为日本精神的组成部分。”“菊”与“刀”这两种精神意象的提炼,为我们理解日本文化的模式及其国民性提供了崭新的启示。
美国哲学家克莉丝汀·科斯嘉在其著作《自我建构:中介、认同与正直》中写道:人之为人,是一个不断倾力于将自身打造为“自我”的过程。个体的细微成长轨迹,时代处境的变化,都会融入人们日常琐碎的言行举止中,汇总为民族性情的样本。在研究实践中,它们被部分地观察和取样,被难免局限地分析和总结。如用简单的形容词来概括本尼迪克特博士所描述的日本,他们兼有激进和温和,崇尚武装而雅好艺术,倨傲却温文有礼,死板却极具适应性,忍让而反对掌控,忠诚而充满反叛,勇敢而胆怯,保守传统而对新事物态度开放。这样的描述本身,便体现着个体的矛盾和复杂性,反映了将人性作为集合来归纳的挑战性。
正如前文所引沃尔特·惠特曼写在《自我之歌》中的诗句,世间履历、个人情感、种种当下和过往,它们影响着一个人,构成着一个人,却无法定义一个人:“这一切日日夜夜接近我,又从我这里离去,但这一切并不是我。”理解,作为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比作为结论的判断更为有力。
如何在不同处境中观察和理解一个人、一个民族,直接取决于我们拥有怎样的心智、视野和生而为人的共情力。无论身居斗室,还是遍游四方,这都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的能力。书中对日本社会生活细节的描述,例如日本农村红白喜事互相帮助的习俗、家家牢记人情礼账的习惯、村民之间的朴素情愫、对待斗米之恩的珍重,这些都令我感到可亲可近,每每联想起自己幼时乡村生活的经历。
此外,书中对于东亚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疾苦亦有充分描述。读到女性生产时不允许哭喊的例子和未生育妇女的卑微,我无法抑制地感到心痛。作为学者的作者并未在记述中表达判断和情感,但在阅读这些文字、试图理解这种人类现象时,读者会自然而然地对这些女人产生共情。这种共情力,是不分地域和民族的。
如果说,问世于历史转折点的《菊与刀》曾向世人解答了日本何以为日本的谜团,那么在今人眼中,这些结论也许早已改变,且继续改变着。本尼迪克特博士曾在书中预示过这种变化:“按照日本人对美德的修辞,刀剑成为一种象征,被保存在一个更为自由安宁的世界中。”日本东京大学人类学教授山下晋司更是在2002年美国国会图书馆举办的会议中表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尼迪克特博士如果在世,也许会认不出这个她曾在1946年研究过的国家。
时移事往,尽管当下日本的文化模式早已与《菊与刀》中观察和呈现的有所不同,但作为一个完整而规范的人类社会研究范本,《菊与刀》仍向读者提供了一套观察、理解陌生文化的重要方法,具有独特价值。它时时提醒着我们,在观察他人、理解陌生文化的同时,也应当清晰地审视自己。
一次语言实践
《菊与刀》新译本增加了脚注、导读与作者生平年表,使其成为一本更加完整的人类学研究笔记,呈献给广大读者。
在翻译过程中,我再次感受到了汉语书面叙事的独特性。西方学术著作注重平实简明,旨在人人可读,而中文对叙事美感的追求则相对独特,要求文章韵律匀称、措辞优雅。
此处的优雅,时常是充满智性的学术感(中文书写起源并流传于士大夫阶层,并非以普通民众为受众),对此,我认为兼有利弊。益处在于,有能力理解文本的读者,能够从文本中获取较高审美愉悦和智性赏识。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这种审美取向很多时候降低了汉语本可以拥有的简明、清晰和平易近人。为追求审美而做出的牺牲,如同旧时的裹小脚,或多或少折损了文本本身的表达效率,妨碍了作品被不同背景的读者群体所接受。
翻译要求译者游走于两种文本风格之间,我因而时常思考和自问:如何平衡这两种不同的优先级?是注重表达效率,还是重视文字风格?我所能做的只是通过自己的阅读判断,对文本进行转译、呈现,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尽可能使译文清晰可读,以此为基础来追求风格、美感。学者的目的和学者的语言,应当简洁明了,面向大众。我也借此呼吁中文学术写作拥抱更为平直可亲的语言实践。
翻译这本书的两年半间,我自身的生活境况和人类命运经历了共同的坎坷。在此,我要感谢家人、伴侣、导师和亲友的支持,感谢作家榜编辑团队的专业及耐心。你们的帮助与贡献使此译本的出版成为可能。
最后,谨以此译文纪念我的阿公周远教(1940—2020年)。
何谦
2020年末
北得克萨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