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43747
☆接诊上千例抑郁症患者的资深精神科医生写给大家的抑郁症科普书
☆破除“原来我有抑郁症”“玉玉症”等认知迷雾
☆共情抑郁者之痛,代言抑郁者说不出也不为人知的心声
☆梳理分享抑郁症诊疗、康复的专业知识和实用信息
☆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读懂
孙医生把多年从事青少年及成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学识和临床经验归纳为十个专题,用平易近人且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那些专业艰深的抑郁症精神病学、心理学知识,特别结合了孙医生个人的康复经历,分享了抑郁者及其陪伴照料者的自助经验。
不论是你正在与抑郁做斗争,还是你身边的人受困于抑郁,抑或是你单纯想要更多了解抑郁症,这本书都能使你获益。
推荐序/1
作者自序/1
第一章抑郁症到底是什么病/1
第二章抑郁症有哪些症状表现/29
第三章抑郁症的病因有哪些/63
第四章抑郁者的心里是怎么想的/87
第五章抑郁者的大脑出了什么状况/113
第六章抑郁症到底如何判断/125
第七章抑郁症如何治得好/161
第八章抑郁症会复发吗/207
第九章抑郁者如何救自己/219
第十章抑郁者陪伴者建议/235
结语/244
后记/245
鸣谢/247
序:
“抑郁症”将以席卷之势横扫全球。
疫情之前,有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多达3.5亿。
疫情之后,单在中国,就有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增加了7000万。在这当中,青少年占比越来越高。根据中科院心理所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研究(2021—2022),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
这些数字可谓触目惊心!
多么希望这只是危言耸听!
如果抑郁症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就算再怎么严重,好像都与我无关。
数位明星因抑郁症自杀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大家对抑郁症产生了“闻郁色变”的反应,甚至觉得抑郁症就像绝症一样,一旦得上,必死无疑(当然这是误解)。但也就是在听说某某明星因为抑郁症自杀时感慨一下而已,“唉!抑郁症真可怕,害死了这么多人”。
可当身边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抑郁很久了,昨天跳楼自杀了!”这时候,恐怕谁都不能不为所动。
“啊?什么?你说什么?你的孩子?就是那个阳光帅气的××?他跳楼了?”一时间,痛心疾首。
心想,真不敢相信这么好的孩子居然就这么说没就没了。
心想,我的孩子可千万不要抑郁啊!
不争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抑郁了,越来越多的大人也抑郁了。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又是一个怎样的世代,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抑郁?!
疫情之前,国人压力已经是前所未有。后疫情时代,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危机不断,创业亦艰难。
有些负责赚钱养家的爸爸因为工作压力焦头烂额,加之如果不被家人理解,就更容易心灰意冷,发生抑郁。有些负责管理孩子学习的妈妈因为教育的内卷而筋疲力尽,无法控制自己嘶吼的脾气,加之如果得不到配偶的支持,就更容易感觉势单力薄、形单影只、无助无力,进而发生抑郁。社会压力、学校压力和家庭压力一层一层渗透到了刚好踏进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百般无力挣扎后,终于缴械投降,孩子抑郁了。
外在压力是重要的因素,但也少不了内在的特质因素。
内向的性格,不善表达的情绪模式,人际关系中的不合群和孤僻,缺少应对压力的能力,从未被培养起来的兴趣爱好,无法感受到达成目标的成就感和效能感,无法耐受挫败的心理承受力以及怎么都无法提升起来的自我价值感等,都是内在特质因素。
外在和内在因素里应外合促成了抑郁。一旦抑郁到了严重的程度,可能会万念俱灰,生无可恋。这个时候,特别容易有自杀风险。
抑郁之后,千里跋涉来到北上广深,花高价好不容易挂到了专家号,等了很久却只换来医生有限的时间,开了一大堆药回家。吃了几天,副作用太大,就自行停药不吃了。心急如火燎,却又求救无门,不知道患上这抑郁症到底该怎么办!
多年以来,看到公众对“抑郁症”有如此之多的恐惧、困惑和误解,笔者心中早已萌生一个想法,就是想要写一本关于抑郁症的科普书,而且是谁都读得来的科普书。
经过多年观察了解,笔者发现,关于抑郁症书籍的作者,他们要么本身是抑郁症患者,要么是抑郁症孩子的家长,要么是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从业者,要么是科研工作者,少数精神科医生针对抑郁症的书也大多不是直接撰写,而是做主编或编著,即便国外少数精神科医生针对抑郁症的专注也多是从精神科医生角度的单一临床视角,几乎从来没有看到过一本关于抑郁症的著作是从抑郁症患者、孩子家长、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科研工作者、精神心理行业全局视角者等六大角度综合看待抑郁症的。
如果作者只是或只能从单一视角看待抑郁症,那恐怕在这个视角里再精深,也难免偏颇。
精神科医生看待抑郁症的视角,会着重关注(如果不是过度关注的话)药物治疗的部分,因为他们懂药物机理,经历较多药物治疗带来的效果,比如药物可以改善睡眠、增加饮食,可以提升体力和动力,可以稳定情绪、提升兴趣,可以改善专注力和记忆力,可以改善基础认知并提升脑功能,可以由此改善学习和工作效率,进而改善社会功能。因此,他们对药物更有信心,对控制药物副作用更有把握。
然而,中国大部分精神科医生不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他们在面对抑郁者时,更多是从神经生物学、神经化学、神经药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看待抑郁症。
心理咨询师看待抑郁症的视角,会着重关注抑郁症背后心理逻辑的部分,探索抑郁症形成的心理机制,与过去或当下的哪些因素有关。心理咨询师更多是从认知、情绪和行为等角度看待抑郁症,哪些认知出了偏差,哪些情绪模式需要调整,哪些行为需要适应化处理。梳理出这些心理逻辑,就有机会打开心结,疏通卡点,激发能量,进而改善自我关系、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
可是,当患者问咨询师:“我吃了这个药物副作用太大,我想停药,你看可以吗”“我觉得我不需要吃药,就能好起来,吃药太难受了”“我最讨厌看精神科医生了,他们高高在上、自以为是”,这时咨询师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因为没有精神病学和药理学的受训背景和资质,无法给出判断和建议。
科研工作者看待抑郁症的视角,会着重关注临床科研的部分,更多是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待,即把抑郁症当成一种研究对象来看待,比如抑郁症到底是和遗传因素相关更多,还是和后天环境因素相关更多,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带来什么效果,各种治疗方法比较起来的利弊有哪些。
可是,科研工作者如果没有在临床上真正接诊过抑郁症患者,没有亲身实践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恐怕所研究的成果也只是纸上谈兵,缺乏临床治疗的实战经验。
抑郁症孩子父母的视角可谓独树一帜,他们有为人父母的强大。虽然他们没有专业背景,但单单是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凭借多年努力的学习,俨然已经成为具备很多专业知识的业余中的专业者,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笔者很钦佩这样的家长。
话说回来,这些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科班出身,在精神心理专业基本功上、学习专业知识的视角上以及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技能实践上都有可能有偏颇之处。笔者绝对相信这些努力学习的家长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活跃在抑郁症孩子的父母队伍中,助己助人。
抑郁症的确是没有经历过就无法真正体会的病症。只有亲身经历体验过,才能够真正共情,才能理解抑郁者的心路历程。
笔者曾经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有抑郁倾向,在大学阶段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在毕业后抑郁症发作严重,经历过4—5年严重的抑郁之痛,甚至在疗愈后十余年的时间里不断经受抑郁濒临复发的挑战。这种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与抑郁症奋力搏杀的心路历程,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成为父亲之前,笔者就带着担心、焦虑和恐惧的心情,想着如何帮助尚在母腹中的儿女规避抑郁症的遗传影响,为他们祈祷,不要让孩子陷入抑郁症的痛苦中。等到做了父亲很多年,发现他们乐观开朗,对压力有承受能力,终于意识到他们生活成长的环境与自己当年已经大有不同,且拥有了对抗抑郁更有利和有力的资源和条件,担心遂释。
在过去18年的临床经验中,笔者诊疗过成千上万患者,其中抑郁症患者估计占比在60%以上;在过去十余年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经历中,以不同流派技术帮助陪伴青少年及成年抑郁者不计其数;笔者也曾以企业高管视角看待和见证中国精神心理行业的发展历程、商业模式探索过程和不断试错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从2016年开始,笔者通过网上微课和微信公众号做抑郁症公益科普工作,进行过近百次讲座,发布原创文章百余篇,以自身经历共鸣抑郁症患者内心深处的绝望。
既然抑郁症以如此暴戾之势席卷而来,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笔者深感责无旁贷,要写这样一本关于抑郁症的科普书,甚至这件事的使命感已经超越了笔者很多的个人考量,觉得不管怎么样都要做,且要全力以赴地做。
即便笔者在这诸多角色之中仍然有体会不深、视角狭隘和专业不精等不足,但如果能为大家可见一斑地了解抑郁症提供参考即感欣慰。
关于抑郁症的研究,目前为止,远不能说是完全,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目前研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抑郁者走出阴霾,重见光明。
在笔者个人临床工作中,有超过90%的抑郁者实现了疗愈和康复,希望这本书也可以帮到你和你的孩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