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110062
年羹尧是康熙、雍正两朝的封疆大吏,他曾备受雍正帝宠信。然而,赐死年羹尧却是雍正执政初期的一件大事。年羹尧功高盖主,为君王所忌,最终走向被赐死的结局。曾经的古往今来君臣遇合之榜样为何会走向这样的结局,本书带你解开答案。
年羹尧的一生可谓历尽波折、大起大落。年羹尧在雍正执政初期深为皇帝倚重,然而其功高盖主,为人桀骜不训,终为君主所忌,最终走向被赐死的结局。君臣二人曾经的甜言蜜语终究变成赐死他的利器。从官宦子弟到封疆大吏,从康熙旧臣到雍正宠臣,从君臣相合到君臣变脸,从有功之臣到狱中罪臣……年羹尧的一生既给家族带来荣耀,也给族人带来无妄之灾,让人唏嘘,让人感叹……
序 言?001
第一章 “问题”少年?001
第二章 羹尧拜师?009
第三章 顺天乡试?017
第四章 一举高中?026
第五章 京官时代?035
第六章 政治联姻?042
第七章 建功四川?050
第八章 驱准保藏?064
第九章 川陕总督?075
第十章 九龙夺嫡?083
第十一章 雍正继位?096
第十二章 抚远大将军?103
第十三章 平定青海?114
第十四章 毁寺杀僧?123
第十五章 青海善后?129
第十六章 允禵允禟?140
第十七章 君臣相知?148
第十八章 关于年选?156
第十九章 三大巨头?165
第二十章 君臣变脸?173
第二十一章 倒年运动?183
第二十二章 逮捕进京?198
第二十三章 年氏兄妹?213
第二十四章 九十二款大罪?223
第二十五章 帝王手段?253
第二十六章 年氏族人?266
人物列表?276
后记 功臣可不可为?278
年羹尧是清朝初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生活的年代是在康熙末年到雍正初年。在这段时间里,年羹尧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的旋涡,经历过驱准保藏之役、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是一位重要的封疆大吏。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他的仕途如流星一样短暂,速起速落,但这也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闪亮的印记。
一提到年羹尧,最先想到的就是影视作品中宠妃年贵妃的哥哥年大将军。他狂傲自大、拥兵自重,最后身败名裂。似乎年羹尧已经成为功高震主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身上没有其他的性格特征。
很少有人去想年羹尧是怎么成为大将军的?他从一开始就这般狂傲自大吗?他又是怎么身败名裂的?
很少有人知道年羹尧是清朝汉军旗中第四位“大将军”,他的功绩可见一斑。
很少有人知道雍正曾经对年羹尧说过:“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涎就是矣……”意思就是我们两个,就是要成为君王与臣子之间的典范,让后人看了都要垂涎三尺!可见雍正对年羹尧也是用过真心。为何年羹尧最后被赐死了呢?这是雍正的阴谋还是雍正不得已而为之?
甚至年羹尧在被赐死的时候,有九十二桩大罪,如果当时有吉尼斯世界纪录,说不定他已经破了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拥有这么多罪名的功臣。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忍不住透过尘封已久的历史,想从中揭开历史的迷雾,去探寻年羹尧的一生,去寻找年羹尧与雍正这段君臣之谊突然剧变的原因。
“羹墙见尧”这个成语是追怀前辈或仰慕先贤的意思,是一个在品德上带有期盼的成语,而历史上有一位大臣就用了这个成语命名——年羹尧(1679—1726)。
年羹尧有如此曲折的经历,与他的家世也有关系。他的祖籍在安徽怀远县,自元朝以来年家就是官宦之家了。
他的祖上是严孟旸,被元朝皇帝封为万户侯,严孟旸曾在滁阳驻军,滁阳就是现在滁州,是安徽省辖市。
可是年羹尧祖上明明姓严,为什么又改成姓年了呢?元朝末期的时候,严家人为了躲避战争,到怀远避难,隐居在那里的一个村子中。很快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在洪武初年,百姓们需要重新上报户籍,乡音中“严”与“年”的声音很像,所以“严氏”被称为了“年氏”,这就是年羹尧祖上变为年氏的开始。虽然姓氏莫名地变了,但是年家人也接受了,因为这样也免得以后因为家人曾在元朝为官而惹上什么事。
年家人还是很有能力的,即使改了姓氏,全族也很快在明朝崛起了,再度成为世宦之家。不久年羹尧的祖上又出了一位名臣,就是年羹尧的高祖父,很巧,他的名字和年羹尧的儿子年富重名,也叫年富(1395—1464),不过这个年富却是一个比年羹尧儿子厉害很多的人物,《明史》中一篇叫作《年富传》的文章说的就是他。
年富的一生经历了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代宗、明宪宗五个朝代,如果算上明英宗的话就是六个朝代,六朝为官!年富出了名的清正廉洁、忠心耿耿,是大明一代名臣。先后任吏科给事中、陕西左参政、河南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兼大同巡抚、兵部右侍郎兼山东巡抚、户部尚书等职。
永乐年间(1403—1424),年富只有20多岁,以会试中副榜身份,出任德平县(今山东省临邑县德平镇)训导。别看年富年轻,却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宣德三年(1428),年富升为吏科给事中,在任职期间,他纠错纠弊,以大局为重。当时明宣宗看重六部的职责,下令每个部推举二人掌管事务,年富受命执掌刑部。都御史等人将17人错判为死刑,年富上表弹劾,都御史等人为此受到了明宣宗的严厉斥责。
年富行事果决,胆识过人,不畏强权,所以他的名声在关中一带都是响东东的。但也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他触动了权贵的利益,因此多次被这些权贵诬陷。好在,陕西的文武官员怕年富调走,纷纷上书奏报年富的功绩,年富因此才得以停俸留任。
年富在陕西待了九年,升任河南右布政使。就在这时,又有官员弹劾年富为官太过霸道,明英宗下令彻查还要抓捕年富,却得知年富是少师杨溥(1372—1446)举荐的,明英宗十分信任杨溥,这才作罢。后来年富到河南任职,恰逢当年河南发生大灾荒,无家可归的民众超过20万,社会治安也很混乱。年富负责流亡百姓的安抚工作,在年富的努力下,流亡百姓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安定。
年富在母亲和父亲过世之后,辞去了官职,回到家乡为父母守丧,但是都没有守丧成功,在丧期未满的时候就被皇帝召回了京城,官复原职。别的不说,就这一点,就足以见得皇上对年富有多么地信任和依赖。
明英宗于天顺元年(1457)复位后,下诏撤销巡抚这一官职,原任大同巡抚的年富也被罢官回乡。没过多久,有官员以旧日恩怨,弹劾年富,明英宗将年富抓了起来,关进了诏狱。明英宗征求李贤(1409—1467)的意见,李贤对年富大加赞赏,认为他有能力消除弊政。明英宗也这样认为,因此要求尽快查清真相好恢复年富的名声。果然经过调查,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年富有罪,于是明英宗下令放了年富,只是让他退休回家。
可是到了第二年,年富又经众臣推荐,重返朝堂,任户部右侍郎、巡抚山东。年富在赴任的路上,听到自己管辖的地区遭遇了蝗灾后,第一时间将此事上奏给了皇上。山东的官吏,都知道年富的威名,知道他来了都畏惧服从,那些狡猾之辈也都躲得远远的。
又过了两年,天顺四年(1460)春,由于户部尚书空缺,李贤举荐年富出任。左右大臣纷纷向明英宗委婉建议,认为年富不宜担任此职,但明英宗坚持,他还对李贤说:“户部必须要有年富,人们皆嫌年富,但这也是年富被称为贤能的原因。”为此,明英宗特地召见年富,命其为户部尚书。
果然,年富上任后,没有被狡猾的小吏蒙蔽,他亲自参与账目审核,权衡利弊,严格控制开支和收益。有的事情,事关重大,下面的人不敢去做,年富便告诉他们:“放手干吧,如果出了问题,我担责。你们做事情的时候,不需要署名。”因此,户部的事务年富都顺利地完成。明英宗听了大喜,对李贤说:“年富这样的户部尚书可不多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