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205762
精神疾病,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概念?
精神疾病,只是心理感觉,还是生理病痛?
得病之人,为何总被污名笼罩,背负沉重的病耻感?
病患家人如何重拾信心,认正确识和接纳疾病?
医生专家如何科学宣教,传播全面专业的理念?
社会公众如何达成共识,营造爱与理解的氛围?
以科学之严谨,剖析疾病的真相
以宣教之合力,播撒希望的种子
消除误解与偏见,让爱与理解成为社会的温暖底色。
本书是一部深刻剖析精神疾病并致力于消除大众对其误解与偏见的心理学佳作。由美国精神疾病学会出品,医学博士、精神科医生丹尼尔·B.莫尔黑德精心撰写。作者认为大众对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及其治疗存在很多误解和偏见。从精神医学、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到普通大众,每个人都应该对精神及心理治疗进行科学宣教及全面了解。
本书为我们揭示了精神疾病的真实面貌。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精神疾病的定义,讨论了目前的精神疾病研究现状,介绍了精神疾病的流行程度、社会负担、生理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每章结尾都给出了相应的宣教建议。
本书不仅是一部科学严谨的心理学著作,更是一本温暖人心的科普读物。它让我们看到,精神疾病并不可怕,只要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我们都能为创造一个更加理解和关爱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声明 /001
推荐序 /003
前言 /007
致谢 /013
开场白
为什么要加大宣教力度? /001
谁来宣教? /007
我们如何开始? /010
避免过去的危险二分法 /012
我们宣教什么? /021
本书的宣教方法 /022
宣教行动:本书的论点 /025
第一章 何为精神疾病?
对大脑心怀敬畏 /034
什么是医学疾病? /036
什么是精神疾病? /037
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 /038
人是什么? /039
宣教建议 /043
第二章 精神疾病很普遍
保守自己的健康秘密 /048
精神疾病有多普遍? /050
精神疾病更普遍了吗? /057
发病率为什么这么高? /060
测量对象是否真实存在? /063
宣教建议 /064
第三章 精神疾病是神话吗?
谁在怀疑精神科医生? /070
真实存在的还是编造出来的? /071
对精神疾病神话的迷思 /074
当今对精神疾病的迷思 /076
反精神病学辩论真的重要吗? /081
反精神病学:好还是坏? /083
宣教建议 /086
第四章 精神疾病是真实存在的
精神疾病是医学疾病 /092
头部扫描研究胜过千言万语 /093
家族遗传学研究 /098
细胞的显微研究 /101
神经递质与其他激素 /103
精神疾病对身体的其他影响 /104
生理机制都弄清楚了吗? /109
宣教建议 /112
第五章 精神疾病是严重的
为什么要关注医学疾病? /116
致死率 /119
致残率 /123
身体机能衰竭 /125
现实情况如何? /127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争议? /131
宣教建议 /137
第六章 精神疾病不是谁的错
好消息和坏消息 /144
怪罪游戏 /147
停止指责,基因和压力才是根本原因 /155
我们为何不该指责患者? /158
指责vs 承担责任 /161
宣教建议 /163
第七章 精神疾病是可治疗的
医生不知道好消息 /168
医生都想手到病除 /169
医学现实:急性病与慢性病 /170
精神疾病与其他疾病的治疗效果 /174
精神/ 心理治疗并非只有药物 /178
生理原因与心理原因 /179
生理物理疗法 /180
心理疗法 /185
社会疗法 /189
灵性疗法 /191
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 /193
宣教建议 /194
第八章 精神疾病是我们的老师
他们那些人还是我们这些人? /198
面对精神疾病:同情心还是同理心? /200
学会忍受苦难 /202
什么是接纳? /204
自我完善的悖论 /205
“伟大的美国神话” /206
神话与现实 /208
成长是很艰难的 /209
神话终结的悲伤 /210
精神疾病是我们的老师 /211
康复并重建生活 /214
精神疾病患者可以教给我们什么? /215
宣教建议 /218
收场白:团结的愿景
常见的前进道路 /222
现在就团结起来 /224
参考文献
推荐序
眼前这是一本中文版正文不到300 页的小书,《消除病耻感与污名化》的书名,却又与之不成比例地宏大。
本书的译者黄明贵先生约我写篇序,因为种种事务缠身,一拖再拖,终于用了大半个月才断续读完全书。以下粗浅心得与其说是“序言”,不如说是片段“感言”。
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和当事人的病耻感虽是同一问题的两个剖面,但本质还在污名。它源自精神疾病症状表现的特殊性以及精神卫生服务发展历史的曲折性。可以说,一旦消除了疾病的污名,患者及其家属的病耻感必然随之缓解。因此本书的内容基本是围绕关于精神疾病的各种主要“事实”展开,娓娓道来又不失科学的严谨。尤为可贵的是,每一章最后都提供了简短的“宣教建议”,让读者能在自身受益的基础上成为接力发声、传播的一粒粒“种子”。心理健康领域的污名和病耻感,历经几个世纪仍让无数人揪心,说明这一顽疾的消除只能靠日拱一卒的坚持和涓涓细流的不断汇聚。因此我们也就无须苛责这本小书取个不成比例的“大名”——它是正在奔向大潮的溪流之一,但目标清晰、行动坚定。如同作者在最后讲述的电影《斯巴达克斯》中的一个场景那样,途中一定能吸引更多的细流加入。
本书试图澄清的诸多迷思中,有一个主题尤其令我关心。这就是围绕精神病学本身科学性的争议。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学科中许多疾病名称(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狂、痴呆……)和干预措施(如约束隔离、强制住院、电抽搐治疗……),也时常在强化着公众以及当事人对这一领域的负面刻板印象。甚至有专家认为,精神卫生领域的污名化与偏见,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服务体系内部。
雪上加霜的是,这种刻板印象在现代社会中又时常会被披着“为受害者代言”外衣的各种“反精神病学”思潮强化和极化。正如本书中所述:“虽然像慢性疲劳和纤维肌痛这样的疾病仍然难以定义或分类,但没有人像攻击精神病学那样攻击风湿病学的可信度。研究发现,ADHD 比Ⅱ型糖尿病、心脏病或乳腺癌更容易遗传,治疗的效果也比大多数精神疾病和一般医学疾病好,但是,批评者仍然最喜欢引用ADHD 的例子来使公众相信: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正在创造一个成瘾的国度——对ADHD 这种严重疾病的治疗会让大家很快染上毒瘾。”
巧的是,我在2012 年发表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短文《对精神病学的讨论往往远离医学》中,也曾有过类似表达:
“许多人坚称自己腰背疼痛等问题是躯体疾病、反复在内外科检查诊治甚至要求动用手术治疗,却从未有专家指责过内、外各科的‘ 医学化’或者‘滥用外科手术’,也无人批评求诊者自己把自身问题‘医学化’。而一旦精神科诊疗介入了 ( 往往还是临床各科中对这类问题最有效的处理),这事就成为了‘医学化’。”
因此,消除污名化和病耻感的行动链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在专业或者整个健康体系内部凝聚起坚定的共识,由此才能带动全社会形成有意义的共识。这一方面有赖于学术的进步(比如解决脑科学的根本性问题),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更高水平的科普和更优质的服务提供。我们近些年在大力倡导的“心理健康命运共同体”生态营造,也是试图在中国社会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我们提出这一命题的核心,就是要业界内外共同认识到:我们服务的“患者”可能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
相信这样的生态会更快形成。而本书作者的这句话,也将能引起越来越多的共鸣:
“我们最终会认识到,精神疾病是每个人都可能患上的、会影响我们身心的一种疾病。我们大家都有精神/ 心理问题,它是人类的一部分。于是,我们一起向着康复前进。”
谢斌
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监事长
2023 年8 月于上海
本书的内容基本是围绕关于精神疾病的各种主要事实展开,娓娓道来又不失科学的严谨。尤为可贵的是,每一章最后都提供了简短的宣教建议,让读者能在自身受益的基础上成为接力发声、传播的一粒粒种子。
消除污名化和病耻感的行动链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在专业或者整个健康体系内部凝聚起坚定的共识,由此才能带动全社会形成有意义的共识。
谢斌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监事长
生病不可怕,生病不去看医生才可怕。讳疾忌医,历来有之,在精神心理领域更甚。本书从精神疾病的普遍性、严重性、可治性、辩证地看甚至可从病痛中学习“获益”等角度进行了全面阐释,以帮助大家摆脱病耻感与污名。
我们要端正认识,如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主动接受专业诊治,方为一种寻求幸福、健康生活的良好策略。
李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第12任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