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57113
本书作为我国内分泌领域的扛鼎之作,其第二版的出版是内分泌领域翘首以盼的盛事。本版中全国240余位专家为读者带来全新篇章,对新的激素、新的概念、新的药物、新的技术进行了着重介绍,综合体现了近年来内分泌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
本书版出版于2011年,是我国内分泌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本版由陈家伦教授和宁光院士主编,全国240多位内分泌及相关专业专家学者共同编写,内容涵盖全身各内分泌器官和组织,涉及小儿内分泌、男性和女性内分泌、性分化及发育、妊娠内分泌、老年内分泌等不同人群和年龄阶段的内分泌疾病,以及与内分泌相关的心血管、肿瘤、免疫等方面内容,对各内分泌腺体及组织的生理生化、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内分泌与生长、发育、衰老、生殖、代谢等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希望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架起桥梁。本版较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 增加了新的篇章,对新的激素、新的概念、新的药物、新的技术进行了着重介绍,综合体现了近年来内分泌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
篇·内分泌学概论
001章·内分泌学的发展概况001
第二章·内分泌学概述007
第三章·循证医学、精准医学与内分泌代谢疾病015
第四章·激素及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023
节·基因和基因组的基本结构024
第二节·基因表达调控的环节及其分子机制029
第五章·肽类激素的合成和分泌036
第六章·作用于膜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045
节·膜受体的分类、结构和功能045
第二节·作用于膜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047
第七章·核受体介导配体的作用机制060
节·核受体的分类、结构与功能061
第二节·核受体的作用机制065
第三节·影响核受体活性和特异性的因素069
第四节·核受体的病理学070
第八章·肠道菌群与内分泌代谢疾病072
节·肠道菌群概述072
第二节·肠道菌群与糖尿病073
第三节·肠道菌群与肥胖症074
第四节·肠道菌群与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075
第五节·靶向肠道菌群的治疗展望076
第九章·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内分泌功能的不良影响079
第十章·遗传性内分泌疾病概要082
第十一章·罕见糖尿病的诊治概要093
第十二章·性发育异常概要098
第十三章·基因组学研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107
第十四章·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医学检验114
第二篇·下丘脑及垂体
123章·下丘脑、垂体形态学及发育123
第二章·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及调控127
节·下丘脑对腺垂体激素释放的调节127
第二节·腺垂体激素134
第三章·垂体、下丘脑和松果体影像学检查139
节·垂体和下丘脑139
第二节·松果体147
第四章·下丘脑内分泌综合征151
第五章·腺垂体功能减退168
第六章·垂体腺瘤概述177
节·垂体腺瘤的分类及临床表现178
第二节·鞍区占位病变181
第三节·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182
第四节·垂体腺瘤的治疗概述187
第七章·生长激素细胞腺瘤189
第八章·高催乳素血症及催乳素细胞腺瘤199
节·高催乳素血症200
第二节·催乳素细胞腺瘤202
第九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209
第十章·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216
第十一章·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222
第十二章·下丘脑垂体肿瘤的神经外科处理226
第十三章·垂体和下丘脑肿瘤的放射治疗230
第十四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的生理、生化234
节·抗利尿激素、催产素和渴感234
第二节·催产素238
第十五章·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的检查240
第十六章·尿崩症242
第十七章·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250
第十八章·松果体生理及临床256
节·松果体的生理、生化256
第二节·松果体临床261
第三篇·生长发育
271章·正常的生长及评估271
第二章·生长的调节 276
第三章·原发性生长延缓281
第四章·GHIGF1轴异常所致矮小症285
第五章·其他原因引起的矮小症295
第六章·身材高大297
第四篇·甲状腺
301章·甲状腺的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301
节·甲状腺的解剖学301
第二节·甲状腺的组织学302
第三节·甲状腺的胚胎学303
第二章·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化学304
节·甲状腺激素的化学304
第二节·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305
第三节·甲状腺激素的转运310
第四节·甲状腺激素的代谢312
第三章·甲状腺激素的生理318
节·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318
第二节·甲状腺功能的调节321
第四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325
第五章·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检查328
节·血清甲状腺激素及含碘化合物测定329
第二节·体液及组织中甲状腺激素及其代谢物测定332
第三节·甲状腺激素在组织中作用的评估333
第四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评估335
第五节·甲状腺功能的体内试验338
第六节·碘营养状态的评估339
第七节·甲状腺影像学检查340
第六章·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342
第七章·放射性核素的甲状腺功能和显像检查345
第八章·甲状腺影像学检查351
节·甲状腺的超声检查351
第二节·甲状腺的CT和MRI检查353
第九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发病机制358
第十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65
第十一章·甲状腺相关眼病396
第十二章·甲状腺高功能结节及其他病因所致甲状腺毒症421
第十三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427
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27
第二节·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435
第十四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37
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诊断和治疗437
第二节·甲状腺发育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42
第三节·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导致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43
第四节·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446
第十五章·桥本甲状腺炎449
第十六章·甲状腺炎453
节·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454
第二节·亚急性甲状腺炎455
第三节·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457
第十七章·甲状腺肿459
第十八章·碘过量对甲状腺功能与疾病的影响465
第十九章·碘缺乏病470
节·概述470
第二节·病因学473
第三节·发病机制与病理477
第四节·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481
第五节·诊断与鉴别诊断486
第六节·防治与监测488
第二十章·甲状腺肿瘤495
节·甲状腺肿瘤常用诊断方法495
第二节·甲状腺肿瘤的分类498
第三节·甲状腺良性肿瘤498
第四节·甲状腺癌500
第二十一章·甲状腺髓样癌513
第二十二章·甲状腺结节516
第二十三章·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519
第二十四章·放射性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524
节·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24
第二节·131I治疗有并发症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27
第三节·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的并发症问题530
第四节·131I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531
第五节·重新认识131I治疗良性甲状腺病的适应证531
第六节·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532
第二十五章·甲状腺外科处理535
第五篇·肾上腺
544章·肾上腺的形态学及发育544
第二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化学547
第三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560
第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565
节·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565
第二节·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569
第五章·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574
第六章·肾上腺影像学检查582
第七章·肾上腺超声与核素检查588
节·肾上腺疾病的超声诊断588
第二节·肾上腺核素扫描检查592
第八章·库欣综合征600
第九章·肾上腺病变所致库欣综合征607
节·肾上腺腺瘤和肾上腺癌607
第二节·原发性色素沉着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611
第三节·原发性双侧大结节样肾上腺增生症613
第十章·特殊类型库欣综合征616
节·异位ACTH综合征616
第二节·儿童库欣综合征618
第三节·妊娠期库欣综合征619
第四节·周期性库欣综合征621
第十一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24
第十二章·盐皮质激素过多伴高血压634
节·概述634
第二节·表象性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635
第三节·Liddle综合征637
第十三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642
第十四章·单一性醛固酮减少症651
第十五章·肾上腺意外瘤657
第十六章·糖皮质激素抵抗综合征和盐皮质激素抵抗综合征661
节·糖皮质激素抵抗综合征661
第二节·盐皮质激素抵抗综合征663
第十七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666
第十八章·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673
第十九章·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生化684
第二十章·肾上腺髓质功能检查689
第二十一章·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693
第二十二章·神经母细胞瘤及相关肿瘤705
第二十三章·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707
节·肾上腺疾病的外科处理707
第二节·肾上腺疾病的外科微创治疗712
第六篇·肾及心血管内分泌学
716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生化、生理及临床意义716
节·经典RAAS的生化、生理功能与病理作用716
第二节·RAAS的研究进展718
第三节·RAAS与疾病719
第四节·RAAS干预药物及其临床应用721
第二章·内皮素725
第三章·肾上腺髓质素的生理和生化727
第四章·低渗和高渗综合征731
第五章·体位性低血压742
第七篇·性分化及发育
746章·性别决定和正常性分化746
节·染色体性别的决定和分化746
第二节·性腺性别决定和分化748
第三节·表型性别决定和分化749
第二章·青春期发育751
节·青春期启动751
第二节·青春期发育的体征变化753
第三节·生殖功能的发育和获得755
第四节·青春期身高的增长755
第三章·性早熟757
第四章·青春期发育延迟和性幼稚762
第五章·性分化异常疾病775
节·性染色体性别分化异常疾病775
第二节·性腺性别分化异常疾病777
第三节·表型性别分化异常疾病779
第四节·性腺分化基因与男性假两性畸形783
第八篇·男性内分泌学
786章·睾丸的形态结构和生精功能786
节·睾丸的形态结构和定量组织学786
第二节·睾丸精子发生791
第三节·精子发生的神经内分泌调控795
第四节·睾丸精子发生的局部调节798
第五节·精子发生的表观遗传修饰799
第六节·精子发生与生精细胞凋亡801
第二章·睾丸间质细胞与睾丸源性雄激素803
节·睾丸间质细胞804
第二节·雄激素的生物合成、分泌和调节806
第三节·睾酮的运输和代谢808
第四节·雄激素的作用和作用机制810
第五节·男性体内的雌激素812
第三章·男性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814
节·Klinefelter综合征815
第二节·先天性无睾症和隐睾症816
第三节·其他睾丸疾病817
第四章·男性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819
节·GnRH的个体发生和功能调控819
第二节·男性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分子遗传学820
第三节·男性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821
第四节·男性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822
第五节·男性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823
第五章·勃起功能障碍824
节·概述824
第二节·阴茎的勃起机制826
第三节·勃起功能障碍的分类和病因827
第四节·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828
第五节·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830
第六章·隐睾、小阴茎和尿道下裂833
节·隐睾833
第二节·小阴茎837
第三节·尿道下裂839
第七章·伴内分泌表现的睾丸肿瘤843
第八章·男性不育症849
节·概述849
第二节·男性不育的致病因素及作用环节849
第三节·男性不育症的检查和诊断851
第四节·内分泌性男性不育症860
第九章·男性避孕与内分泌864
节·男性生殖内分泌864
第二节·男用避孕药865
第十章·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867
节·男性与年龄相关的血清睾酮水平下降867
第二节·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868
第三节·睾酮补充治疗869
第四节·睾酮补充治疗的获益与风险870
《临床内分泌学》版出版已十年,在此期间,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内分泌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得以快速发展,新的激素的发现使经典内分泌系统的内涵不断扩展,目前的内分泌系统已不再限于传统的几个内分泌腺,还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肺、肝、肾、胃肠道、骨骼、皮肤、脂肪组织及免疫细胞等,几乎全身无处没有内分泌细胞、组织。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影像组学的发展,对机体内分泌代谢调控网络的认识更为深入。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助推了一批内分泌单基因疾病的诊断,已成为疾病亚型诊断[如青少年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的亚型诊断]不可或缺的手段,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许多大规模循证医学临床试验的结果又为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争议问题,使得各种内分泌代谢病诊治和预防的指南适时推出和更新。目前内分泌代谢病学科正进入亚学科细分、与相关学科融合、预防与临床诊治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成果相互转化的阶段,如肠道菌群在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也已成为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潜在手段之一;代谢手术为肥胖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因此,有必要对版《临床内分泌学》进行修订,以反映国内外内分泌代谢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
本书的篇章编排在版《临床内分泌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共分14篇212章,增加了20多个章节的新内容。其中,“生长发育”从版的“下丘脑及垂体”篇中分出独立成篇,“肾及心血管内分泌学”从“肾上腺”篇中分出独立成篇,“妊娠内分泌”也独立成篇,而版的第十篇“甲状旁腺、调钙激素”、第十一篇“骨质疏松症及代谢性骨病”合并为一篇,并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进行了精简,增加了“异位骨化和异位钙化病”一章。在篇中对多个章节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肠道菌群与内分泌代谢疾病、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内分泌功能的不良影响、遗传性内分泌疾病概要、罕见糖尿病的诊治概要等内容;在第四篇中增加了甲状腺高功能结节及其他病因所致甲状腺毒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髓样癌等内容;在第五篇中增加了多种特殊类型库欣综合征等内容;在第九篇中增加了女性雄激素异常、经前期疾病、围绝经期综合征、诱导排卵与辅助生殖等内容;在第十一篇中增加了糖尿病与恶性肿瘤、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等内容;在第十二篇中增加了肥胖、糖尿病的代谢手术治疗及伴肥胖的遗传综合征等内容。
本书参考出版的国际内分泌权威专著,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力求被采纳的资料具有先进性、代表性。本书在版作者的基础上邀请了多名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参与编写,编写者共240多名,分布于40多个国内重要的内分泌临床、科研机构;由于本书涉及多门其他学科,我们还邀请了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心血管病学、消化病学、肾脏病学、肿瘤学、儿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核医学、影像学等学科著名的学者共同参与。对于上述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内分泌学领域进展迅速,新的激素、新的概念、新的药物、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本版就相关进展进行修订。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经验不足,新增和修改的内容存在不妥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批评和指正。
编者2022年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