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特种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9179205
编辑推荐: 《现代琴学丛刊》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是古琴研究领域第一部最全、最系统、具有前沿性、开拓性的琴学全集。该丛书涵盖学术论文、杂谈、琴谱等内容,均为首次面世,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近代以来的琴坛活动、琴学之见、古谱收集整理、新曲创作改编等。 丛书汇集了几代琴人与学者对古琴的思考与研究,包含了近代以来跟古琴或者琴人有关的一些故事、趣闻等,从中可体味琴家们的琴谊弥厚,诚挚感人,对考察研究琴史、撰写古琴大事记、深入了解琴家们的思想、生活、品格,都是极其宝贵的史料;对推进古琴的学术研究,传播古琴文化,提高琴人的素质,引导古琴的发展,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书的编辑出版,展现出了作者在笛律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在箫笛制作方面,解决了不少制作上的难题;对匀孔笛的制作、演奏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重大突破;对新乐器竹埙也倾注了大量心力,并使它得到完善。并推动了音律学的发展,引领了民间音乐的探究方向,能为民族乐器培训、生产提供有用的学术参考。同时该书的出版弥补了琴学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典藏性、权威性,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拓展和提升琴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正生先生将近40年对民族民间音乐探究的论文集,分正文与附编两部分。正文由音律学、音乐声学、音乐史、乐论、箫笛制作工艺和演奏、书评以及杂俎几部分组成。音律学、音乐声学、音乐史有不少内容是互有牵涉的,例如《宋书》和《晋书》所载的荀勖“笛律”,自古人们就把它归入律学(笛律),实际上这段文献所讲述的是“泰始笛”制作时音孔定位和音高的校定,所以归入了箫笛制作工艺;泰始笛制作时长度的确定,就涉及计量学;确定音孔位置时,作为“开管”的笛管同“闭管”律管之间的音高关系,这又涉及音乐声学;分析泰始笛“合理内核”的科学性,以及没能流传而导致失败的缘由,又涉及“律调”的问题。再如音乐史部分,其中的乐人、乐事和乐艺,虽然主体都是人,但又各有偏重。附编收录的部分书信,乃是讨论学术问题的。书中都尽量加以分类,以便于阅读。
前 言
《乐海求索》,是本人将近 40 年对民族民间音乐探究的论文选集。内容有点庞杂,因此尽可能地分门别类,以便于阅读。
本书分正文与附编两部分。正文由音律学、音乐声学、音乐史、乐论、箫笛制作工艺和箫笛演奏、书评以及杂俎几部分组成。就音律学、音乐声学、音乐史来说,有不少内容是互有牵涉的,但还是尽可能地加以分类。例如《宋书》和《晋书》所载的荀勖“笛律”,自古人们就把它归入律学(笛律)。实际上这段文献所讲述的是“泰始笛”制作时的音孔定位方法和音高的校定,那它就应该归入箫笛制作工艺。此外,泰始笛制作时长度的确定,就涉及计量学;确定音孔位置时,涉及作为“开管”的笛管同“闭管”律管之间的音高关系时,这又涉及音乐声学;分析泰始笛“合理内核”的科学性,以及没能流传而导致失败的缘由,又涉及“律调”的问题。再如音乐史部分,其中的乐人、乐事和乐艺,虽然主体都是人,但又各有偏重。
音乐声学,是一门古老而又进展迟缓的学科。音乐声学中的律学,颇受人们关注而认识上又存在颇多分歧。我国古代涉及律学的文献,始于先秦,延绵二千多年而从未见中断,其论述不能说汗牛充栋,但确实是世界文明史上所罕见的。这些音律学文献,有菁华,当然也必有糟粕。如何鉴别?鉴别的方法除了思辨而外,更重要的当然就是实际的验证了。通过实际验证,我竟能幸运地解开了音律学史上的几个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