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50614
1. 从帝王史走向生活史。对普通读者而言,生活史是最令人共情的历史。本书不同于聚焦帝王将相、高大上的政治史,而是以普通人的生活展现全景式的古代生活图景,展现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变迁和古中国不同地域的差异,在讲述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之时,也极好地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是如何传承和塑造的;
2. 作者为北大历史系资深教授、本领域著名学者。市场上同类的中国日常史读物要么是断代史,要么作者是非历史专业,本书则为专业学者的长时段作品,作者李志生是北大历史系资深教授、研究古代生活史的资深专家。所以,在“古人日常”同类竞品书中,本书以作者的专业度和内容的出色度脱颖而出。
3. 结构安排精巧,内容深入浅出,文笔生动优美。本书围绕“衣、食、住、行”4大生活主题,结合大量史料、考古文献资料、文物图片、鲜活故事展开,具有历史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并且,行文上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文笔优美,搭配作者精选的百余张彩图,对于大众读者来说,可读性非常强。
悠久的中华文明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不仅创造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还创造了琳琅的物质积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就是这些物质创造的集中呈现,日用行藏的诸多物品之中,蕴藏着中国人的智慧,也讲述着他们的故事。这《华夏日常生活史》以开阔的人文视野、翔实的历史资料、优美隽永的文字、生动精美的图片,对中国古代社会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进行了清晰地梳理和生动地呈现,全景式展现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嬗递图景。人生开门事——无论是柴米油盐姜醋茶,还是吃穿用度、生老病死,都在时光、地域、上下、男女的交错中,日复一日地悠悠过着。透过古人的日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根,理解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变迁,带我们理解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是如何塑造的。
目 录
绪 言 衣食住行:从帝王史走向生活史001
第一章 衣生活中的秩序:衣料、贵贱与男女 007
一 集腋成裘与羊裘皮绔:裘衣 008
二 半颗蚕茧和深衣之制:丝绸和服式 010
三 葛麻布衣与披麻戴孝:麻衣的用途 014
四 服色与等级:王朝服色与官民服色 023
五 男耕女织与服妖之议:相关的正统话语 030
第二章 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冕服的历史 039
一 黄帝作冕与服周之冕:冕服的起源 041
二 至尊冠冕与十二纹章:冕服的构成 044
三 从冕服再现到冕服独占:冕服小史 064
第三章 女子礼服:从凤冠霞帔说起 071
一 假髻、梁冠、帽冠三部曲:凤冠的演进 072
二 宗教与世俗、常服与礼服:霞帔身份的转换 083
第四章 五谷六畜:中国人的食物来源 093
一 五谷与六谷:构成与兴替 094
二 六畜:肉食与肉食者 101
第五章 加工与烹饪:从周之八珍说起 115
一 “玉食礼尊,实总八珍之贵”:周之八珍 116
二 谷物加工:从杵臼、碓、碾磨说起 120
三 主食制作:肉糜馒头和汤饼胡饼 125
四 副食的食用与烹制:五味蔬食与煎炒烹炸 129
第六章 开门茶与文人茶:茶的历史与性别 142
一 茶的争议:称呼和起源 144
二 茶的推广:北进与南扩 145
三 茶的普及:禅宗与陆羽 147
四 开门七事和文人雅事:宋代饮茶的人群分途 152
五 “茗碗自赍持”:明代绝尘的文人茶 160
第七章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中国古代的都城 167
一 《匠人营国》的来龙去脉:《考工记》与《周礼》 169
二 “壮丽一朝进”:西汉长安城 171
三 “九天阊阖开宫殿”:唐长安城 177
四 “内跨中原,外控朔漠”:明北京城 188
第八章 二十亩宅院和百口之家:唐代的住宅 201
一 居大不易和宽狭之乡:唐代的住宅面积 201
二 百口之家和唐型家庭:唐代的家庭结构 204
三 重门深邃和礼教秩序:唐代的住宅空间 206
四 登堂入室的先秦住宅建筑:唐代住宅的源头 223
第九章 席地而坐和垂足而坐:古代的室内起居 228
一 席不正不坐与箕踞鼓盆:席地而坐的坐姿 229
二 悬榻礼贤与载寝之床:床、榻的使用 237
三 头把交椅与团圆年饭:高腿家具的影响 242
第十章 行卜祭神与穷家富路:出行准备 258
一 道路关津与盗匪野兽:古人的行路难 262
二 占卜祭祀与拜佛祈福:出行前的精神准备 272
三 行李盘缠与穷家富路:出行前的物质准备 280
第十一章 官民有异与宾至如归:途中旅宿 283
一 传亭与旅馆:官办旅舍 283
二 逆旅与邸店:民办旅舍 298
第十二章 舟车舆马竞纷泊:出行乘具 304
一 出则结驷与竟饰犊车:车的最先亮相 305
二 从胡服骑射到露髻驰骋:骑马的演进 313
三 手抬肩扛、以人代畜:轿的前世今生 320
四 舟筏楼船、龙舟宝船:水上乘具 329
主要参考书目 338
绪言 衣食住行:从帝王史走向生活史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曾是历史著作中的不二主角,但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对此却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观点:“《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的政治史,这已是今人的共识。
王朝史是必不可少的,它为我们搭建了回望历史的框架,使我们在阅读与闲谈历史时,有了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的时代概念。但人是感性的,冷冰冰的太师、司徒、尚书及改朝换代、制度改革,往往使人感觉枯燥、有骨无肉,而将这些嵌入具体的场景,就会产生鲜活之感。东汉末年,太师董卓及其义子吕布、司徒王允,再加上后来《三国演义》演绎出的美女貂蝉,一下子就使我们记下了太师、司徒这两个高官之称;唐朝初年,兵部尚书任瓌被赐两位国色美人,他的夫人妒忌,而被唐太宗赐酒,告之妒则喝之即死,不妒则可不饮,原因是任瓌贵为三品官,合应有此侧室。这个“吃醋”的故事,又使我们知晓了唐代“部级干部”的待遇。所以,即使是帝王将相的英雄史,也需要细节的衬托、感情的填充,方能使人物、事件饱满,从而耐读。
帝王将相的历史,构成了历史的骨骼,全景式的历史,还需要亿万大众的血肉去丰满。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个动力不只是一个口号,更落脚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千百万年来古人的生活与习俗,更使我们知道了自己的来和未来可能的往。此般种种,就使古人的日常生活,成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研究课题,无论是君、臣,还是商、民,他们的衣食住行,也都成了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撇开象牙塔的历史研究,日常生活史也的确是最令人共情的历史。周末,睡个慵懒的长觉,起得床来,兴起时,出门找个地方吃个早午茶;不愿出门,就煎个蛋卷、来片面包、弄杯奶茶,在家来个丰盛的早午餐。偶尔变换节奏的两餐,是我们对生活的调剂。但在两三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生活物资贫乏,那时的早午餐并不是调剂,而是实实在在的日常,《孟子·滕文公上》说:“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饔是早饭,飧是晚饭,孟子用饔飧来指代餐食,可见当时流行的上午、下午各一次的两餐。在五代到近代的一千年中,几亿妇女缠过足,她们的缠足是血与泪交织的经历,清人李汝珍的长篇小说《镜花缘》第三十三、三十四回,就以简练的笔法,描述了这一痛苦经历:来到女儿国的林之洋,被黑须宫娥缠足,她“先把林之洋右足放在自己膝盖上,用些白矾洒在脚缝内,将五个脚指紧紧靠在一处,又将脚面用力曲作弯弓一般,即用白绫缠裹……及至缠完,只觉脚上如炭火烧的一般,阵阵疼痛”“未及半月,已将脚面弯曲折作两段”“不知不觉,那足上腐烂的血肉都已变成脓水,业已流尽,只剩几根枯骨,两足甚觉瘦小”。读到这些,再看看自己脚上穿的旅游鞋、休闲鞋,无不使今天的女人们感慨,生在今日是何等幸运!
帝王的生活高大上,似乎难以共情,但事实也并非总是如此。我们的脑子里,习惯了皇帝的唯我独尊,岂不知他们有时也活得局促。拿穿来说,末代皇帝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记,某天,他正与胞弟开怀畅玩,发现自己独占的明黄色,出现在了溥杰的衣袖中,这时,他便立即拿出君威,告诫臣子溥杰:“这是明黄!不该你使的!”孩子之间的尽兴,因为一条祖宗规矩,就立刻变成了扫兴。而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好紫色,却被蜂拥而上的“一国尽服紫”搞得没了奈何,最后还要使出伎俩,来了却心结。再说吃,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德龄说,太后或皇帝的每一次正餐,都必须摆上一百碗不同的菜,这么多的菜即使浅尝,也是不可能的。与此形成对照,先秦时的天子,要吃饱也不容易,按照《礼记·礼器》的记载,当时的礼数是,“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天子吃完饭不能加饭,劳动者反倒可以不断添饭,一直到吃饱为止。
历史不是静止的,但日常生活的变迁,有时是非常缓慢的,古代的一些生活侧面,甚至在今天都能看到。在甘肃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的戈壁滩上,埋葬着几座魏晋时期的彩绘砖画墓,这些砖画,向我们展示了那时的先民生活。当时,西北的大户人家也是牛羊成群、猪鸡有裕,日常的吃食中也有烤肉串,那烤串用的三股铁叉,还透着一种高级感;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墓主人轪侯夫人生前嗜吃的豆豉姜,而这一特色食品,至今仍在湖南、广东的一些地区流行。
虽然慢,但生活还是在变的。服饰的时尚潮流自不必说,是袒露还是障蔽,它取决于统治阶层的观念意识;近代兴起的男子西式短发,更是彻底斩断了国人长期深埋的执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经》的开篇语,依附于孝道的完发观念,也必然随着近代化的来临而退去。王朝的起落,引来了无数堂皇都城的建立,不管是六朝古都的南京,还是十三朝古都的西安,都在兵戈扰攘中有着沉浮。舌尖上的美食,同样是斗转星移,像唐朝之前受称为“五谷之长”的粟,就在唐代后期被后来居上的麦子超越;而清中叶推广的玉米,则成为养活众多国人的又一重要粮食作物。
在变化的快和慢中,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又有着很多差异。我们说的古人日常生活,针对的主要是中原王朝统治下的区域,中原与周边是有很多不同的。唐代大和年间(827—835)的进士房千里,曾谪官岭南多年,他很诧异于岭南对“大好女”的认识,“岭南无问贫富之家,教女不以针缕绩纺为功,但躬庖厨、勤刀机而已,善醯葅鲊者,得为大好女矣”,介绍自家女儿时,岭南的父母也会骄傲地说:“我女裁袍补袄,即灼然不会,若修治水蛇黄鳝,即一条必胜一条矣。”擅治针线是中原女子的基本妇功,岭南女子理直气壮地不会,就使房千里产生了“斯岂遐裔之天性欤”的疑问。这是中原与岭南的日常生活差异,其他各地与中原的差异,随后也将提到。
上下贵贱之分,对古人的日常生活影响更大。先秦时期,等级社会秩序已经建立,所以《诗经·北山》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还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分封。汉代以来,君臣、父子、夫妇“三纲”秩序的建立,更使社会和家庭内,充斥着上下、贵贱的等级之分。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十恶”,是实实在在的“不赦”之罪,“十恶”之六是“大不敬”,它就包括了皇帝的如下日常生活:“合和御药,误不如本方及封题误,若造御膳,误犯食禁;御幸舟船,误不牢固。”药、食、舟都是日常用物,但皇帝无小事,这些放在皇帝身上,就绝对是神圣之物了。而百姓就错医、用错药,就是寻常一般了。像明朝名医孙一奎的《孙文垣医案》记,一位吴地染匠的妻子腹痛,他遍寻医者治疗,诊断结果是寒、热、气、虚、积食、虫都有,最后,一位医者给了一个斗大膏药,这膏药不但加剧了病痛,还“贴牢不可起,火熨油调,百计不能脱分寸,如生在肉上相类”。中国古代,举凡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都有等级的约束。车和衣,是身份等级外化的重要标志,所以,后代正史中就有了《舆服志》《车服志》的设置。住同样是分三六九等,举凡客厅的宽纵、大门的规制,都有具体规定。食生活虽然相对形而下,但食物与享用食物之人的等级关系,也同样鲜明。朱元璋早年做云游僧时讨得的饭食,与成为皇帝后享用的御膳,何止是天壤之别;慈禧太后在逃难路上吃的窝头,也在她回宫后,被改良为御膳小窝窝头。皇亲贵戚可以享用八珍,寻常百姓就只能粗茶淡饭。
人生开门事——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吃穿住用、生老病死,都在时光、地域、上下、男女的交错中,日复一日地悠悠过着。在这悠悠的背后,是庙堂之上的帝王将相深谙《管子·牧民》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古训,他们将百姓的日常,视作国治的前提;山野之中的草民,则期望家给人足、老养幼依。历史上的所谓盛世,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帝王的举措是否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愿景相贴近。我们回望过去的日常,修复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固然重要,但被赋予血肉的中国古代历史,也会使知兴替离我们更近。
衣生活中的秩序:衣料、贵贱与男女
对今天的人来说,穿衣是下意识的行为,无须思考,想的只是衣服会不会称心。但古人从赤身到穿衣,是有着漫长过程的,他们究竟是何时穿上衣服的?按《墨子·辞过》的说法是,有古代圣王“为衣服之法”,人们才穿上了“适身体、和肌肤”的衣服。至于这位圣王是谁,华夏族自称炎黄子孙,所以这位圣王有说是炎帝、也有说是黄帝的。《庄子·盗跖》记,神农之世,已是“耕而食,织而衣”了,那神农氏炎帝就是这位“圣王”了。但《周易·系辞下》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世本·作篇》也有黄帝臣“伯余作衣裳”“胡曹作衣”的说法。
不管怎样,“垂衣裳”治天下,既达到了为民御寒防晒的目的,也实现了衣服遮身蔽体的伦理功能,这正如汉代刘熙《释名·释衣服》说的:“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随着人类的进化,衣服的功能又远不止于此了,它被赋予更多的规矩,用以显示夷夏、文野、上下、亲疏、男女等的不同。
“人生在世,衣食二字”“吃饱穿暖”,这些民间常见的说法,都直白地道出了衣、食是人基本生存需要的浅显道理;“衣食住行”,衣、食打头,也可见衣、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购物方便,网购衣服时,查查款式,看看是否适合自己的职业;再看看颜色,是喜欢的素淡抑或艳丽;还有材质和尺码,更是根据自己的感受与情况,而做选择。古人的穿衣,就不是如此简单了。进入阶级社会后,衣就不仅是御寒防晒、蔽体遮羞之物了,《周易·系辞下》孔疏说:“衣裳辨贵贱,乾坤则上下殊体。”衣划分着夷夏,也彰显着文野,上下、亲疏、男女都被划定了一套套穿衣规矩,而这些规矩的主旨,就是《续汉志·舆服上》说的:“非其人不得服其服。”
一 集腋成裘与羊裘皮绔:裘衣
20世纪90年代,善待动物组织(PETA)掀起了一股反皮草运动浪潮,这场运动被定名为“宁愿裸体也不穿皮草”。受此影响,现在的许多人视真皮草为野蛮、为残酷。但在远古,兽皮是人类使用最早、最普遍的服饰材料,《韩非子·五蠹》就说:“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周代距上古不远,所以,裘皮仍是周人的最爱。周代的裘就是今天说的皮草,它是皮衣而毛朝外。许多动物皮都可做裘,像狐、虎、豹、熊、犬、羊、鹿、貂、貉、狼、兔等,但这些裘的质、色不同,因此就有了贵贱之别。其中的黑羔裘,用于正式场合比较多,所以它是裘中之贵;狐裘则因其轻、暖,而成了贵族的宠儿。
《周礼》记天子有六冕,其中的大裘冕为“祀昊天上帝”时所穿,大裘冕的主要衣料就是黑羊羔皮。黑羔是羊的一种,它的毛色淡黑,毛根紫。大裘冕用羊羔皮做裘,用以显示冕服的质朴;用黑色,则是为与冕和衣的黑色相称。大裘冕只有天子一人使用,他人不得用。当然,周代的诸侯大夫们也穿黑羔裘,但那些是朝服或燕居服,诸侯以镶豹皮袖边的黑羔裘作为朝服,大夫则以白丝线缝的黑羔裘作为燕居服。
周代的珍贵狐裘,依着颜色还有等级之分,在狐白裘、狐青裘、狐黄裘中,狐白裘美而难得,因此最贵重,古代有“集腋成裘”的成语,说的就是狐白裘,一件狐白裘,要由许多狐腋毛皮拼接而成。所以,西周穿狐白裘的是天子。春秋战国时,礼崩乐坏,那时的诸侯、卿大夫,也穿上了狐白裘,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景公。齐景公(?—前490),在位长达58年,他不但平时有穿狐白裘的习惯,还想让他的辅臣晏子(?—前500)也穿上。《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记,齐景公有两件价值不菲的狐白裘,并想将其中的一件赐给晏子:“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玄豹之茈,其赀千金。”这件白裘还镶着黑狐边儿,贵重无比,但视节俭为美德的晏子多次拒绝,仍穿着他的鹿裘上朝。
鹿裘、羊裘分量重,穿着舒适感差,因此就成了穷人穿的低档裘服。墨家提倡节用,所以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它的信徒是“夏日葛衣,冬日鹿裘”。羊裘也分等级,按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的说法,“羊皮裘,母贱子贵”,羊羔皮是上层的裘衣,成年羊皮身贱,为下层百姓穿着。
周人穿高档裘衣的方法,是在裘外面穿一件罩衣——裼衣,裼衣的作用是保护毛皮,但贵族们也尽力把它做得漂亮。他们讲究裼衣的颜色,穿何种颜色的裘,就搭配那种颜色的裼衣,《论语·乡党》说:“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缁衣、素衣、黄衣,都是裼衣,黑色羔裘要配黑色裼衣,白色小鹿皮配白色裼衣,狐裘多为黄色,所以配黄色裼衣。
秦朝建立,裘的礼制等级被荡涤,但高档裘衣依然是权贵们偏爱的冬衣,而低档的羊裘、鹿裘,除了贫人作冬衣外,还逐渐演变成了清俭的标签。《后汉书·马援传》记,东汉开国功臣马援曾非常富有,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后来,他将这些财物分给了亲朋故旧,自己则过上了“羊裘皮绔”的生活。《晋书·郭文传》载,西晋覆亡后,名士郭文进山做起了隐士,“恒著鹿裘葛巾”。
历史总是兜兜转转,中原消失的裘服等级,在中国古代后期,又由北方民族带回了中原,但这次风头最劲的不再是狐裘,而是貂裘。按《辽史·仪卫志二》的记载,辽朝的“国服”制中,貂裘的等级最高:“贵者披貂裘,以紫黑色为贵,青次之。”貂裘的保暖性好,《天工开物·乃服》说:“服貂裘者立风雪中,更暖于宇下。”但在周代,它并未被列入高等裘服行列,原因就在貂的产地。关于貂,《说文解字》弟九下的解释是:“出胡丁零国。”也就是早期的貂,不能“国产”,只能“进口”。而制作一件貂裘,又要用掉很多貂皮,《天工开物·乃服》说:“一貂之皮方不盈尺,积六十余貂仅成一裘。”原料不易获得,等级自然无法谈起。但辽朝不同了,貂就产在它的发源地东北地区,这样,辽朝列貂裘于顶级裘服行列,自然是顺理成章。明、清时期,貂的贵重性又由穿着的禁令表现出来,明朝禁止商贩、仆役、倡优之服用貂裘;清朝非士不得穿戴貂帽、貂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