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820910
◇“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国通史!
◇从华夏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轻松讲透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变革!
◇许宏、刘国忠、干春松、王子今、卜宪群等清华、北大、人大、社科院学者联袂撰写!
◇回溯中华文明的发轫与初兴,探寻分裂与统一的古老伏笔!
◇收录数百幅历史图片,附精美彩插,辅助呈现历史知识!
◇除讲述中国历史进程外,还提炼了6条历史脉络:历代政治制度得失、历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疆域演变、历代正统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历代文化特点以及中国的对外关系,考察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
◇通俗易懂,篇幅适中,与历史教科书的刻板写法完全不同,从故事与话题中抽丝剥茧,在轻松阅读中学习知识!
本套书由中国史学界多位学者联袂撰写,堪称一套“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国通史,是广大历史爱好者学习中国史的入门读本。每位老师着眼于自己专攻的领域,以严谨科学的方法梳理中国历史的演进,分析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概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本册讲述的是从华夏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这是中华文明的发轫与初兴时期,更是中国从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的重要阶段。
第一章 先秦——从文明起源到百家争鸣
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的中国之最
从二里头探寻早期中国
人文初祖
禅让制度
从国天下到家天下
商汤灭夏与殷都屡迁
甲骨文的世界
武王灭商
成康之治
共和行政
平王东迁
儒家:长夜中的光辉
孟荀:大丈夫与性本恶
被忽略的墨家
五千言中见大千
法家:权术之道
第二章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崛起
秦的统一
千古一帝秦始皇
焚书坑儒
大泽乡暴动
楚汉春秋
汉并天下
英雄歌哭:刘项的表情
刘邦与西汉的开国
文景之治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西汉中晚期的政局
王莽与新朝
光武中兴
东汉中晚期的政局与社会
党锢之祸与黄巾起义
出版说明
有关中国通史的著作已有很多,吕思勉、钱穆、翦伯赞等大家的著述在前,为什么要读这套书?
时间。最大的原因是时间。
历史学是关于时间流转的学问,历史学本身也在流转,其变化虽然不像自然科学那么一日千里,但近几十年,随着考古新发现、新材料的利用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引入,中国历史学研究开始提速变道,在方法和视野上与传统史学相比,有了重大改变,获得了若干新结论。其中有很多东西无比精彩、无比烧脑,是吕思勉、钱穆、翦伯赞时代的历史学家所无法想见的。因此,他们的著作已经不能展现今日历史研究对中国历史面貌的最新描绘了。
如何把专业研究圈子里的这些新方法、新结论向公众传播,勾勒一段新的、更接近真实历史的中国历史,在今天成为一个问题。
在过去,这不是问题。过去的历史学家重视“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每一个历史学家的天命。在钱穆等大师之后,通才凋谢,没有人能像这些前辈学者一样,一个人讲通一部中国通史。
这不是说后辈不如前人,而是因为学术本身进入了高度专业化细分时代,历史研究分化出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外交史、学术史、环境史、科学技术史等方向,况且每一个方向都随着近年的考古新发现和新材料的出现而涌现出巨量的信息,还要求把学界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糅在其中。这超出了人力的极限,纵使钱穆再生,也无能为力。
那怎么办?
为了打造出一套真正过硬的中国通史读物,我们做出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把中国历史学界的顶尖学者聚集到一块儿来给普通中国人讲述中国通史。我和我的伙伴们阅读了当代中国顶尖历史学者和最具潜力的学术新星的著作,用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跑到中国最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去听他们讲课。我们听到了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观点和态度,也听到了他们的谦虚、严谨,以及他们对历史最大的恭敬之心。
这些学者的研究领域覆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和方方面面,从二里头早期文明到秦汉大一统,从盛唐两宋的繁华到明清社会的转变;从古代地理到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这些学者在各自的领域都堪称大家,他们将用深入浅出、见微知著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他们研究最深入、最擅长讲解的一段历史,让我们领略中国历史的广博和纵深全貌。
这些大家中,有亲自主持中国夏商周考古几十年的一线考古人许宏教授,有秦汉历史研究方面最杰出的学者王子今“子老”,有家学渊源深厚、领军宋史研究的邓小南教授,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张帆教授、南京大学的胡阿祥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李鸿宾教授……书中每一位作者,也就是主讲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一时之选。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研究方面,全世界没有任何一所大学的历史系有这样量级的教授阵容。
而且,这些学者讨论的问题都是学术研究的前沿。比如许宏老师在开篇就讲到“最早的中国”,这个问题是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最热门的论题,它不仅关系到夏王朝怎么定义,还关系到我们怎么看待自己的文化自信。许宏老师在全书开篇讨论这个问题,体现了最大的诚意。这真是我们的幸运。
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会慢慢发现,前面某一位老师的观点,也许会被后面的另一位老师推翻。那么,到底该听谁的呢?这恰恰是我们所高兴见到的情况。所谓学问,本来就该是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从来都不是一家之言。我们经过了那么多年的“被教育”,终于到了停下来回头看、停下来反省、停下来思考的时候了。我们敢正视自己的无知,正视自己的幼稚,正视自己的短处,这就是一个文明旺盛生命力的开始。
当你开始这部中国通史的学习时,你的大脑会逐渐颠覆过去的陈词滥调,建构出全新的历史观、中国观和世界观。你不仅将重新理解过去,还将重新理解当下。看过千年的跌宕,无论面对多么纷繁的世相,你都将内心安定、游刃有余。
这样高质量的学习,你准备好开始了吗?
新亚文化 谭木声
学习历史很重要,尤其是学习本国的历史。我们学习历史,并不是要机械地背诵年代、记住人物,对历史事件如数家珍,而是要看到历史的精神、变化的过程和人类的未来,正如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套书由很多中国历史研究方面的专家共同撰写,他们都是学有成就的人,他们的设想和所写下的内容,一定会给大家带来知识的盛宴。
——葛兆光
数千年的波澜壮阔,浓缩在了这60多万字的书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不唯有田野考古与案头卷帙的发现之美,更难得的是有每位讲者的多维思辨之美。历史,因不断被解读阐释而更显厚重,更富魅力。看似与当下生活相疏离的“无用之学”,恰是我们精神家园中文明给养的无尽源头。
——许宏
这套书集聚了众多优秀史学工作者的智慧和多年的研究心血,从大的历史视野和历史脉络出发,结合具体入微的历史细节,探讨、梳理了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律。作者们以正确的历史观、严谨的历史知识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社会大众奉献了一套启迪智慧的精品佳作。
——卜宪群
中国历史,总得有个起源,究竟该从哪里算起呢?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如果按照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述的最早的王朝从夏朝算起,中国历史也不过4000年左右。那么,中国历史到底是几千年呢?
“五千年”的说法与同盟会
其实,“五千年”的说法与孙中山等成立的同盟会有关。
1908年,同盟会陕西分会在祭祀黄帝的祭文中,第一次明确把黄帝作为汉族人民的祖先和民族象征。此后,黄帝又从汉民族的祖先升华到全中华民族共祖的空前地位,这其实是现代中国一系列社会政治重建的结果。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通电各省,以黄帝纪元4609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可是,连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没有明确黄帝在世的具体年代,孙中山这个各省通电中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孙中山这个通电的年代数据,据说来自当时同盟会创办的报纸《民报》。在清末民初,中国曾经兴起一股“黄帝热”。有人推测《民报》采取了北宋理学家邵雍《皇极经世书》的说法,认为黄帝纪年接近5000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具有5000年历史这个观念其实是很晚才形成 的。
这个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中国近代这多灾多难的100多年里,中国人失去了以往高度的自尊、自信。我们被打得清醒过来,清醒之后又颓废,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在那个时候,中国太弱了,必须建构起一种民族主义的统一感,用自己的文化传统对抗外来的西方文明,来建构国族认同、文化认同,于是我们把中国古典文献中传说时代的一位圣王——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作为中国人,本身会有这种在救亡图存的环境下生发出的复杂的心路历程。我特别理解清末知识分子把黄帝作为中国5000年历史开端的心态,这种对共同祖先的追溯,这种寻根问祖的工作,是当时的中国人不得不做的。
寻根问祖的考古人
我们考古人对于上古中国的认识和建构,也是一种寻根问祖,是学术上的寻根问祖。但是作为一个学者,在追求史实复原和建构国族认同的过程中,是否应该把我们的国族认同建构在迫近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呢?
如果我们冷静、客观地从考古学的视角看,那么狭义的、作为政治实体的中国就只能上溯到距今大约3700年的时候,从作为核心文化的广域王权国家的形成开始算起。广域王权,顾名思义,就是说这个国家形态的特征在于拥有较为广阔的管控范围,国家统治者也具有相对有力的控制权。
对于我们熟悉的广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我更愿意用地理的概念把它称作“东亚大陆”,因为在我所阐述的距今大约3700年的时候,是没有一个庞大的“中国”存在的。在东亚大陆这个地理板块里,最初真正作为核心文化的一个政治实体,不管是叫广域王权国家,还是叫“国上之国”,它只是产生在被我们称为中原的这样一个狭小的地域范围里。最初的东亚大陆是“满天星斗”的状态,族群邦国林 立。
现在,我们学术界倾向于用社会发展程度、用社会组织形态来划分大的时代。
在东亚大陆这块土地上,最先是大体平等的前国家时代,然后是邦国(或古国)时代,也就是没有中心的多元化时代,再往后是王国时代,就是有中心的多元化时代。到了那个时候,以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二里头集团”出现了,它是广域王权国家的先导,可能是夏王朝的遗存,而后商王朝出现了,但它们顶多是盟主,而不具有像后来的帝国郡县制那样绝对的行政统驭权。到了秦汉时代开始的帝国时代,就是一统、一体化了。基本上是这样三个大的阶段。这其中,二里头和秦王朝是两个大的节点。因此,我们说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意味着在二里头之前,并不存在更早的作为中央之邦的“中国”特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