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社会科学经典名家作品集鲁迅辑校古籍考

鲁迅辑校古籍考

复原学者鲁迅的工作现场,沉浸式体验辑校古籍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石祥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ISBN: 978710116586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0.99

类别: 社会科学 新书热卖榜, 经典名家作品集 SKU:669d1ccef0f22447208c56b6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65869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穷尽资料,还原鲁迅辑校工作的完整链条

本书将鲁迅辑校古籍手稿与古籍通行本、鲁迅日记等结合起来,还综合了现存鲁迅藏书实况,几乎穷尽式地占有资料,尝试对鲁迅辑校古籍的操作过程进行历史还原。

2.客观评价,揭示鲁迅辑校工作的“缺环”

本书不满足鲁迅对古籍的描述,而是重新审视鲁迅辑校手稿,在探求流程之外察觉到个别书籍的辑校手稿中存在“缺环”,敢于对鲁迅的古籍整理工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3.考证扎实,丰富拓展鲁迅研究领域

鲁迅辑校古籍的手稿,此前影印公布并不全面,已有研究数量相对有限。本书在前贤基础上,系统考察鲁迅辑校古籍的具体情事,很多具体结论亦被新版《鲁迅手稿全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吸纳采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献学的实证方法,考察鲁迅辑佚校录的各种古籍,细绎手稿实物的物质形态与文本,辨析同书多件手稿的先后次序与动态关系,考述鲁迅的工作思路、辑校细节。

作者简介

石祥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研究员。从事版本目录学、清代藏书史、书籍史研究与鲁迅研究。参与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曾在广东、河北、山东、四川、上海市的多家古籍收藏单位,进行古籍编目鉴定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籍版本学史”以及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撰有专著《鲁迅辑校古籍考》《八千卷楼书事新考》,主编《上海图书馆藏稿钞本书目书志丛刊》,参与编写《学习院大学所藏明刊本图录》。

 

目  录

目 录

引 言/1
序章 鲁迅所用格纸与辑校古籍金石手稿的时间推定/1

上编 鲁迅辑录的史籍地志
第一章 《会稽郡故书杂集》的生成:基于鲁迅诸手稿的文献学考察/3
一、《故书杂集》诸手稿的性质与分组/5
二、编次布局的演变与辑本的“结构化”/24
三、小序的渐次形成/30
四、佚文归属的判定/33
五、校勘与拼合归并:鲁迅的佚文处理/40
六、案语的次第增补与撰定/47
结 语/51
附 表/52
第二章 鲁迅辑校《谢承后汉书》考:增益型辑本的生成/53
一、稿本与抄本:鲁迅辑校诸手稿的性质、关联及书写时间/55
二、增补校订与连缀甄别:鲁迅辑本的佚文处理/65
三、结构的再建:卷次调整与条目分合/80
四、案语的增补与写定/88 
结 语/94
附 表/95
第三章 《谢沈后汉书》鲁迅辑本考略/96
一、谢沈书的流传与诸家辑本/96
二、《谢沈后汉书》的鲁迅辑录手稿/98
三、结构编次与条目归属:鲁迅辑本与他家辑本之异同/102
四、案语的订补:鲁迅辑本对于汪本的修正/107
结 语/108
附 表/109
第四章 《虞预晋书》鲁迅辑本考述/110
一、虞预书的清人辑本与鲁迅辑录手稿/111
二、佚文条目的编次、归属与缀合/114
三、案语的差异/120
结 语/123
附 表/124
附 关于《姚辑本〈谢氏后汉书补逸〉抄录说明》/125

中编 鲁迅辑录的中古文史典籍
第五章 鲁迅辑校《嵇康集》考/133
一、《嵇康集》鲁迅诸抄校手稿/134
二、丛书堂本原钞旧校之取舍与校勘思路的变化/147
三、手稿 A的对校流程及校语的结构形式/151
四、手稿 B的底本与参校本的版本问题/155 
五、手稿 B的校语结构与形态特征/159
六、搜检异文的范围与对校的周密度/160
七、鲁迅的理校与本校/166
结 语/168
附 表/169
附 《春秋左氏传嵇氏音》《圣贤高士传》的鲁迅辑录手稿/171
附 表/173
第六章 鲁迅辑校《谢灵运集》考/174
一、《谢灵运集》的流传与存世诸本/174
二、鲁迅辑校手稿的面貌与鲁迅的辑校操作/176
结 语/183
附 表/183
第七章 鲁迅辑录孔融遗文与柳恽诗手稿/184
一、孔融遗文手稿/184
二、《柳恽诗》手稿/188
附 表/192
第八章 鲁迅辑录《虞永兴文录》考略/193
一、《虞永兴文录》的构成与辑录时段/194
二、鲁迅的辑佚构思与手稿的“缺失”/202
三、鲁迅的校勘来源与方式/204
附 表/206
第九章 鲁迅抄校《沈下贤文集》考/208
一、《沈下贤文集》的流传/209
二、《沈下贤文集》的抄校手稿/212 
结 语/220
附 表/220
第十章 鲁迅辑录《会稽览古集》述略/221
一、《会稽览古集》及华镇著作的流传与散佚/221
二、鲁迅辑录手稿的情况/228
结 语/230
附 表/231
第十一章 《文士传》鲁迅辑本研究/232
一、《文士传》的散佚与诸家辑本/233
二、鲁迅诸手稿及辑本的形成/234
三、手稿 C的原始次序与《文士传》的辑录初期手稿/241
四、检录诸书的次序/246
结 语/249
附 表/250
第十二章 鲁迅辑录《众家文章记录》考/251
一、文章志诸书概要/252
二、由现存手稿所见的《众家文章记录》的辑录流程/257
三、《众家文集记录》的辑佚水准/263
四、《众家文章记录》的学术史意蕴/268
附 表/270

下编 鲁迅辑录的博物杂考书
第十三章 鲁迅辑校《岭表录异》考/273 
一、《岭表录异》及其辑本/274
二、鲁迅辑录《岭表录异》的诸手稿/277
三、辑校所用文献的先后次序与诸手稿的形成时段/282
四、异文处理、文句缀合与校勘记的整合:鲁迅的辑校体例/287
结 语/293
附 表/294
第十四章 鲁迅校录《云谷杂记》考/296
一、校录诸手稿的性质与特征/298
二、鲁迅的校录底本/302
三、鲁迅的校勘操作与思路/307
余论 鲁迅辑本与张宗祥/310
附 表/316
第十五章 鲁迅抄校《说郛录要》及其他博物书述略/317
一、《说郛录要》/318附 表/323
二、《南方草物状》《南方草木状》/324
附 表/327
三、《桂海虞衡志》/328
附 表/331
四、《释虫小记》/331
附 表/333
五、《蜂衙小记》《燕子春秋》《记海错》《梦书》/333
附 表/334
六、《墨经正文》/335 
附 表/337
第十六章 鲁迅辑录越人子书考述/338
一、鲁迅辑录越人著述的诸手稿/339
二、《范子计然》/345
附 表/349
三、《魏子》/349
附 表/351
四、《任子》/351
附 表/356
五、《志林》《广林》附《释滞》《释疑》《通疑》/357
附 表/361

附 录
谈新版《鲁迅手稿全集》“辑校古籍编”与“金石编”/365
新发现的与鲁迅相关的谭正璧书信/371

参考文献/381

后记/401

前  言

引 言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与新文化运动无可争议的核心人物之一,对他的研究早在其生前就已展开。时至今日,研究成果已极为丰富,涵盖了生平、思想、文学创作与翻译、美术等诸多方面;可以说,鲁迅研究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为成熟与发达的专门领域。

由于鲁迅在历史上更多是以文学家、思想者的面目出现,因此研究者将绝大部分精力投注于对“文学家鲁迅”、“思想者鲁迅”的考察,“学者鲁迅”的受关注度明显逊色。而针对鲁迅辑校古籍的研究,又是其中的冷门领域。这一点从研究成果的数量上,即可看出。

宏观审视鲁迅的辑校古籍工作,是先行研究的一大类。此类研究的主要议题有:勾勒鲁迅辑校古籍(或是某一具体门类古籍)的整体面貌,评价其成就贡献与学术价值,如林辰、王士让、赵英、徐小蛮、周维培、叶树声、王纯、李峰、李亮、王涛、李雨、余乐高度评价鲁迅古籍整理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学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赞扬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性保护与继承。探讨鲁迅辑校古籍的内在动因、辑校古籍与鲁迅的精神世界及文化选择的关系,如许智银、肖振宇、叶菁、黄凯、黄乔生的研究。总结鲁迅整理古籍的特点与方法,论述鲁迅与版本学、目录学及藏书之关系,如孙昌熙、顾农、曹之、邱永山、杨一琼、吴萱、王继武、臧其猛、韩中英的研究。

当然,在具体的研究论著中,对于以上议题的讨论,往往是并行混合的,难以做截然区分。另一方面,此类宏观研究的样态自然以理论性阐发为主,但也有侧重于资料性梳理的研究,如赵英、鲍国华以编年形式专门梳理鲁迅辑校古籍的事迹;总括性的鲁迅年谱自然也涉及此方面。

先行研究的另一类型,则是对鲁迅辑校各书的个案研究。《嵇康集》《古小说钩沉》《会稽郡故书杂集》三书,是其中热点;对于鲁迅辑校的其他古佚书的研究则较少。鲁迅辑校各书的情况不同,先行研究的深浅不一,具体情况将在下文各章分别评介,这里仅就个案研究的基本路径,做一简单总结。先行研究往往先是概述此书的基本情况入手,介绍历代著录与散佚情况,后世有何辑本;然后描述辑校手稿的面貌,结合《鲁迅日记》等材料,梳理辑校的时间脉络、工作始末及各手稿的编写时间,分析鲁迅辑录此书的动机,辨析诸手稿的先后及其关系,总结其辑录方法与特点,比较鲁迅辑本与他家辑本的差异及优劣得失,阐述鲁迅辑本的价值与成就。

由于之前鲁迅辑校手稿未全部公开,葛涛、秦硕皆有披露未公开手稿之作,介绍某一具体手稿的基本面貌,辨析其性质及编写时间。此外,谢政伟、朱成华、蒋文、阳清、秦硕等学者,撰有多篇札记,指正鲁迅失辑失校误校之处,以及《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的点校疏失,这也是个案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类。

鲁迅手稿无疑是研究鲁迅辑校古籍的核心史料。先行研究的样貌,深深地受到手稿整理公布的形塑。鲁迅辑校了诸多古籍,在他生前却仅刊行了《会稽郡古书杂集》,但 1915年鲁迅自刻本印数很少。鲁迅去世后,1938年版全集收入《会

稽郡故书杂集》《嵇康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四种。1952年,唐弢编纂《鲁迅全集补遗续编》,收入《小说备校》。这些都是标点整理本。195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影印《嵇康集》四部校本手稿的其中一种(本书称为手稿C)。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的影印,以此为开端。

1970年代末起,北京鲁迅博物馆的研究者标点整理辑校手稿,当时的工作重点是录出鲁迅辑本的序跋题记,作为“未刊文稿”公布,全书标点整理的则有《岭表录异》《云谷杂记》二种。1981年版《鲁迅全集》专设《古籍序跋集》(2005年版全集沿袭了这一设置),录出的这些序跋题记成为《古籍序跋集》的主体。 

1980年代,鲁迅手稿被整体影印,古籍部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承担,编为《鲁迅辑校古籍手稿》,先后出版 6函,将大部分辑校古籍手稿印出。可以说,全面研究鲁迅辑校古籍,至此方才基本具备了工作基础。 1999年,标点整理本《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出版,进一步提供了研究便利。不过,《丛编》是据鲁迅辑录各书的最晚稿本(在有多个稿本的前提下)标点整理,只能显示鲁迅工作的“结果”,而无从反映其“过程”;同时,《丛编》只选择标点有定稿或完成度相对较高之书,收录的书籍少于《鲁迅辑校古籍手稿》。总而言之,由于调阅鲁迅手稿原件极为困难,在收录更全的新版《鲁迅手稿全集》(2021年)问世前,《鲁迅辑校古籍手稿》是展开相关研究的根基。1980年代后半,鲁迅辑校古籍研究的成果数量有明显可感知的增多,实与此书各函的陆续出版密不可分。

不过,《鲁迅辑校古籍手稿》也存在一些欠缺。此书的编纂思路是以“书”为轴心。凡某书有多件完整的辑录稿本,则按先最终稿本、次修改稿本、末初稿本的“降序”排列,将此外的零散手稿附于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某一稿本之下,以期展现此书的辑校过程。上述思路固不无可,编者辨析诸手稿之先后及彼此关系,显然也下了功夫;但问题在于:研究做得很多,说明做得不够。

此书各函均有编辑说明,但交代有欠细致,甚至略过某些问题不谈。鲁迅辑录古佚书,在工作初期往往写下多件初步手稿。这些手稿原初彼此单独起讫,写于不同时间,性质有别,所对应的具体辑录工作亦不同,不应混同为一件;《鲁迅辑校古籍手稿》将之聚拢编排,《编辑说明》却往往不做析分交代,只笼统谓之“初稿本”。又如,甲书某一手稿与乙书某一手稿,原件合订为一册,编印时基于前述思路,拆分在甲书、乙书之下,而《编辑说明》语焉不详,或未作交代。再如,某些辑录手稿未被印入,或未印全,《编辑说明》大多不加说明。归根结底,这些表征的实质是对手稿原件状态的重视不够,欠缺手稿实物的“件”的概念 。

第二个问题是轻视所谓“单纯的抄录”,而将很多此类手稿排除在外。如前述,《鲁迅辑校古籍手稿》是选印。看回忆文章,能清楚感受到筹划编印时财力捉襟见肘,选印自有其情理,被略去者多是单纯的抄件。但是,鲁迅辑录古籍,多用他人辑本作为根底,先抄录,然后在其上订补,进而形成自己的辑本。惟工作进展有深有浅,有些书完成辑录,写成定本,有些书中途辍废。他抄录前人辑本,恐怕大多数情况不是为了备览,而是起意辑录校勘,无论有无进一步工作,宜从上述工作路径去理解。被略却的还有一些是全为周作人笔迹的手稿,并非当时不知此件尚存,而是囿于“鲁迅手稿”的限制。对此,也应从鲁迅辑录工作全貌的角度去理解,周作人抄件固然不是鲁迅手迹,但却是在鲁迅的意志下进行的辑录工作之一部分。

本稿强调“回到手稿”,利用“尽收已知”的新版《鲁迅手稿全集》,重审鲁迅辑校手稿,注重析分此前笼统称为“初稿本”、“修改稿本”者,究竟是一件手稿,抑或是包含多件手稿的群组;然后从手稿的现存状态,推导其原初面貌(二者之间容有不小差异),由此推拟鲁迅的工作现场,探求其辑录工作的具体操作。另一方面,鲁迅的工作条件有限,从一些迹象中,又可以察觉某些书籍的辑录手稿存在“缺环”,很可能有阙损;这两点也是本稿想要着力之处。此外,以《古小说钩沉》为首的小说文献的辑录校勘,鲁迅用力尤深;本稿未有论及,嗣后将另撰专书。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鲁迅辑校古籍考”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我们的孩子(雅理译丛)

EUR €43.99
评分 4.50 / 5
加入购物车

师道师说:启功卷(汤一介、王守常、李泽厚、杜维明等联袂推荐,全景展现大师的学术生活史)

EUR €31.99
阅读更多
缺货

哈耶克文选

EUR €36.99
加入购物车

陶行知选集(共三卷)

EUR €104.97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