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65366
★上海把世界引入了中国,也是上海把中国推向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全球经济体,上海是它光彩照人的范例,代表着中产阶层的发展、文化的活力和国际交往。
★上海既是实验室,也是创新者。市场改革开放、海派文化的活力、国家的强大作用和中国的产业政策让上海奇迹般地飞速跃升为全球性城市。
★当代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国民和外部世界多层面互动交流的历史。留学归国人员经常在经济改革、文化再生、教育调整和法律重建中发挥关键作用。
★ 全球智库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首位华裔主任,全球中国中产研究领军人物。
★ 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
★ 以统计数据与案例研究为证,了解真实世界变化,形成认知和共识。
中国中产的崛起是对共同富裕理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诠释。今日中国中产既有强烈进取的经济发展动力、强有力的爱国与世界眼光,同时对全球化、西方霸权衰落、动荡中的中美关系有着独立且敏锐的观察、研判,具备坦率与直接的批评谏言能力。中国中产的迅速兴起和爆发性增长,将驱动中国国内的发展,并直接影响中国的对外姿态。
作者从社会、经济、学术、艺术等各个层面介绍分析了以上海中产为代表的中国中产的生活状态,并且以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调查为切入点,理性看待中国崛起与发展,聚焦“中产”这一中国社会力量,并置于当今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以及全球化新局势中来理解这一讨论。
序
前言 在世界大变局之时重新思考全球化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上海的中产阶层与中国未来的发展轨迹
第二部分 中国中产的崛起:问题与辩论
第二章 美中接触失败了吗? 在华盛顿和北京展开的政策辩论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文化多元 学界的论战
第三部分 上海:中国寻求全球实力的排头兵
第四章 海派 上海例外主义与文化跨国主义
第五章 “魔都”与“龙头” “中国曼哈顿”的诞生
第四部分 全球化上海的教育与艺术:视角、观念和呼声
第六章 “海龟” 出国留学潮与归国潮
第七章 教育交流的影响 上海的海归
第八章 态度与价值观 对上海留学精英的纵向调查
第九章 西方影响与幻觉 上海当代艺术的繁荣
第十章 与西方对话 上海前卫艺术家对全球化的批判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一章 一个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社会的前景 对中国和美国的几点启示
注释
附录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经验上看,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健康的核心指标是中产的成长状况。中国古老智慧“有恒产者有恒心”便是这个道理。李成教授的《中产上海》为我们理解中国中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本书从社会、经济、学术、艺术、教育等多个维度对上海中产进行深度分析,不仅为理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
——郑永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 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为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并展示上海在其中的位置,李成选取了一个极好的视角。从书中既严谨又生动的描绘中可以看出,使“中产”这个“新阶层”值得特别重视的,不仅是他们的物质财富,也不仅是他们的精神气质,而主要是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密切关联的那些时代条件。
——童世骏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李成不仅是全球研究中国问题的领军人物,也是研究中国社会变化的专家。作为一个也是出生在上海,比李成大几岁,几乎每年来上海做研究的学者,我特别高兴读到李成精彩无比的新作《中产上海》。书中对上海非常丰富细致的剖释对我们这些“上海通”来说也有很多新的启迪和认识。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
《中产上海》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上海多元、包容、进取、创新的城市底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现实展示中的一个重要而生动的场景。
——张文宏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我总觉得,艺术系统外的人由于不受系统内部琐碎问题的干扰,常能点到艺术问题实质的部分。作为政治学者的李成先生对中国先锋艺术浪潮的回顾与分析,让我们得以窥见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海归群体、艺术家群体与西方文化相遇的故事,并预示着未来中国与世界对话的趋势。
——徐冰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李成先生在西方的中产阶层概念之外,为中国的“中产阶层”阐明了一个政治与社会空间的存在。《中产上海》正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动体现,是在现代化城市空间中重新发现“人”与“人民”的理论创新。
——贾敏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历史学博士
?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曾经写道:“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从此以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我的生活经历也是一场移动的盛宴,不过我的盛宴始于一座人称“东方巴黎”的城市。我在上海出生,在那座城市的文化熏陶里长大。我难以忘怀的上海经历,改革开放初期在上海所受的本科教育,中华文化给我带来的底蕴,是我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尤其幸运的是,我目前还在事业的旺盛时期,在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发生激烈动荡的时刻,能于2023年7月落地“东方之珠”香港,受聘于群星璀璨的香港大学,担任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的创始主任,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公共政策和国际关系智库。我与许多新移民或回到香港的专业人士一样,如今来到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化都市工作,历史和时代给予了我们机遇和使命。
论机遇,目前香港社会趋于稳定。就像任何企业都热衷于在一个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的地方投资,个体也同样希望在一座安全和政治稳定的城市生活和工作。香港此前曾经历非常不稳定的几年。现在的稳定来之不易,岂有不珍惜之理?值得注意的是,看当今世界,哪些地方是真正稳定的?欧洲?俄乌战争没完没了。中东?巴以冲突再陷深渊。美国?政党恶斗、社会撕裂……不难预测,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际社会将受到西方推动的泛政治化、泛安全化、逆全球化、两极化(可谓是“四化”)的冲击和限制。
然而,今天的世界发展趋势不应该是一些政客所热衷的两极化,而应该是多极化。面对国际关系乱云飞渡,走向新冷战没有出路而且极其危险。世界各国应该共同努力回应气候变化、公共卫生、贫富悬殊、粮食安全、经济合作、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军备控制与和平等重大的全球议题。
我作为一个在美国生活和工作长达38年的华裔智库学者,现在又回到了太平洋的这一畔,来到了近现代史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往的桥头堡的香港。这里和内地毗邻,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我也经常有机会去内地其他省市考察交流。这种近水楼台的优势与对香港和内地理解固化片面的海外观察分析人士形成了对照。
谈使命,作为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推动跨国界的交流,促进文化文明的对话而不是对抗,理应是我们的使命。如果我们推崇文化多元,信奉世界多极,我们就应该更包容而不是偏执,更开明开放而不是保守封闭,更有全球视野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更主张国际合作而不是对立竞争。一个稳定、自信、注重综合实力的中国有能力与西方的“四化”反其道而行之。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所说:“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和软实力经常是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得到开发和繁荣的。
回香港近一年来,尤其在与内地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中,我有了很多新的感知和体验。鄙见以为,当前中国很多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尤其是近年来迅速变化中的美国内政外交的认识,有许多欠缺之处。虽然世界和美国对中国的了解非常不足,但这并不能减少中国因不够了解世界所造成的不利因素。一方面,国内有些知识分子,也包括香港的一些分析人士,不够了解中国自己的短板;另一方面,也需克服一些人对西方的过度崇拜所造成的对国内一些问题的过度悲观。
我觉得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国内不少人对于中国自身的强大给外部世界造成的冲击缺乏了解,对全球政治经济版图尤其是中产人群的重新分布认识不足。用西方话语来讲,中国已经是“房间里最大的一头大象”,所作所为对其他国家有很大影响,这些影响在外界看来,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如果中国自身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换位思考,就很难理解外部世界面对中国的强大而产生的不同反应。同时,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经济有所放缓,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中产阶层都有一个信心不足的问题。更有甚者,还会渲染妄自菲薄的悲观情绪和民族或文化虚无主义。
本书也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上所说的机遇和使命,不只是对个体而言,也是对城市、对中产群体、对国家而言。2020年,我曾为英文世界的读者尤其是北美国家的读者写作过一版,而这次为华语世界的广大读者奉上中文版,二者的主体内容都是关于中国中产的阐释与分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界局势的变化,这本书理应对主题和内容侧重进行新的调整。
2020年重在强调中产上海如何反映美国以往对华接触政策的互惠作用和两国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2024年则不仅突出了全球东西方、南北方中产力量在21世纪以来消长变化的历史反差,而且论证了中国中产的崛起是对共同富裕理念和中国现代化的有效诠释。从全球的角度而言,中国还有望在世界经济复苏和中产共享增长中起到引领作用。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中产之崛起
在后疫情时代,各国产业链、供应链联系脆弱,贫富悬殊扩大,种族矛盾加剧,地缘政治冲突蔓延,金融危机风险不断,这些与西方发达国家陷入中产坍缩和空心化等困境往往互为因果。近30—40年来,西方中产在持续萎缩。美国中产占比已从“二战”后的70%下降到2021年的50%。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也面临相似趋势。据美联储2023年的统计报告,美国收入最高的前1%人群拥有的财富份额已超过全体中产阶级(收入分布第20—80分位的人群)。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2024年初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就美国中产阶级现状的主题演讲中承认,美国实际工资中位数几十年来一直停滞不前。根据欧洲央行2024年2月的报告,欧洲收入最高的前5%人群的财富份额则长期保持在社会总财富的40%以上。
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正在走入中产主导的世界。50多年前,全球中产阶层不足1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4;21世纪以来,中产规模开始向20亿迈进,接近总人口的1/3。发展中地区特别是中国在其中贡献巨大。据世界银行学者的测算,2009—2020年间,全球97.6%的新增中产出现在亚太、中南美洲、中东—北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在此期间,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调整了脱贫政策以扩大中产规模。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有8亿多人摆脱贫困,4亿多人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真可谓异军突起,规模居世界第一,在全球中产和全国人口中的占比都在30%左右。近几年,尽管受疫情冲击,全球和中国中产的数量都出现过短暂波动。未来受产业转型、金融风险、人口结构等影响,中国中产的数量仍然还会有波动的可能。但只要不发生大规模战争或其他不可预测性事件,全球中产的发展趋势和分布就不会剧烈改变。像本书数据显示的那样,中国城市化的潜力,对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及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规划等构筑了中产发展的乐观图景。
共同富裕就是中产扩大之路
以共同富裕作为发展战略的中国,持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不仅可以发挥稳定器作用,为世界和平发展筑牢基础;还可以扮演推进器角色,通过进一步扩大消费和进口,为全球市场注入信心活力。共同富裕不是要限制民营企业,而是要通过激励市场经济的三大动力(消费、投资、外贸)来促进中产的增长。目前就消费而言,中国中产群体的潜力还未真正释放。要实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的关键不在于富人群体,而完全依赖中产社会的形成。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内经济复苏的关键。在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中央领导层就提出“高质量”和“一体化”的新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和智能研发等。而此前几年,上海市政府就以建设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终身教育、智慧交通、公共安全和科技服务这六大产业的大数据公共平台为工作重点。
中国在全球治理尤其是新能源、电商、创新驱动、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领域,可以贡献更多中国方案,体现中国强调新质生产力和包容性增长的深远意义。善加引导中产对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的投资、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等的关注,有助于撬动这一群体的“经济引力中心”作用。近年来,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发展模式和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将会得到众多国家的认同和回响。中国中产的增长与国内的共同富裕、绿色发展,以及对外的包容性增长与和平发展理念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就如郑必坚先生所说,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奉行的零和博弈思维和战争、殖民、掠夺、胁迫的现代化老路”。
同时,以教育、青年和民间交流为抓手,促进各国中产对话沟通,青年的成长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和平稳定的基石。人文交流、民间交往会帮助不同的国家寻求更多的利益汇合点。今日之青年,大概率就是明日之中产,是一起把蛋糕做大的国际参与伙伴。无论是国内政策层面还是对外关系层面,未来中产的包容性增长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都至关重要。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中国文化,是契合中国实际的实现中产社会的中国梦
中国式现代化并非古老华夏文明的衰亡,而是传统文化的新生。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经常被认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亮丽名片。20世纪初,西式现代化和中国共产党这两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力量都发源于上海。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上海产生了特色鲜明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体现了开放、多样、进取、外向、创新和包容的内涵。本书对海派文化特点的讨论揭示了上海在吸收外国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强化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地方文化的多元特色。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的魅力不是由西方文化主导的,而是非西方文化韧性与适应能力的彰显。
上海是现代中国成长壮大的标志,而今它在国际上声望日高本身就加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作为“中国曼哈顿”的兴起传达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百花齐放、富有自信、面向未来、成长中的中产国家形象。而海派文化的风生水起,包括本书描写的上海先锋派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前瞻性思想,为我们理解中国中产对于文化和全球事务的参与提供了新思路。多维度的“上海奇迹”是通过“文明的对话”而非“文明的冲突”实现的。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是任何文化发展的前提。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越活跃,国力就越强。而海派文化所体现的自信和包容会使中产中国在全球卓越地位的竞争中如虎添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