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86095
◎新修订译文◎增加12幅美国插图◎了解美国文化的权威文本◎思想家的美国游记
作为一位思想家和后现代主义大师,鲍德里亚并没有从文献材料中理解概念上的美国,他把时间都花在了美国的沙漠、山脉、高速公路、洛杉矶、西夫韦超市、萧条的市镇,而不是大学的报告厅。
《美国》是从老欧洲的视角对美国的文化批判,鲍德里亚对随处可见的美国人脸上的微笑,盛行于美国的选举、慢跑、霹雳舞、涂鸦、马拉松等现象抒发了自己的惊人感想。在鲍德里亚眼里,沙漠文化是美国文化的最为重要的特征,辽阔、单纯、未开化的沙漠是美国城市的布景。美国既不是梦也不是现实,它是一种超真实。
目 录
对鲍德里亚《美国》的解读 / 003
没影点 / 019
纽约 / 035
星体的美国 / 053
实现了的乌托邦 / 119
力量的终结? / 161
永远的沙漠 / 177
《美国》译后记 / 187
《美国》重译后记 / 191
张生 | 对鲍德里亚《美国》的解读
“自德·托克维尔以来,法国思想家就对美国深深着迷。但是,当它变得神秘矛盾和热情复杂的时候,在对新世界的思考上,没有一个法国知识分子能和让·鲍德里亚相比。” 这是1988 年Verso 出版社出版、克瑞斯·特纳(Chris Turner)翻译的鲍德里亚《美国》英文版封底上所引用的《纽约时报》的一段话。显然,该文作者认为,在对现今,也即20 世纪的美国的思考上,鲍德里亚是可以与托克维尔对19 世纪美国的思考相媲美的。这当然有些勉强,不过,在《美国》一书中,鲍德里亚倒是不仅时常提到托克维尔,还有意借鉴了他的一些观点。但与托克维尔在美国待了九个月相比,他只待了三个月不到,所以,《美国》并不像《论美国的民主》那样是厚重的专门性的研究著作,而只是一本游记。
但这本表面上浮光掠影的游记并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因为作为一位思想家和后现代主义的大师,鲍德里亚在对美国的观察中融入了他自己的深入思考,尤其是他独特的“跨界”写作风格,给这种思考带来了一种更为丰富和别出心裁的表达。正如道格拉斯·凯尔纳所言,“鲍德里亚的风格和写作策略也是内爆式的,他用一种消除了所有学科边界的后现代理论新模式将完全不同领域的材料和大众媒介与流行文化的例子合并在一起”。在这本书中,他同样娴熟地运用这种行文方式,对美国及美国文化的特点进行了出人意表但却深刻的分析。如他从随处可见的美国人总是挂在脸上的微笑谈起,指出其背后所蕴涵的空虚与冷漠,因为他们“从来不是对着他人微笑,而总是对着他们自己微笑”。而在他将加州圣塔巴巴拉山坡上的别墅视为殡仪馆已经让人大吃一惊之时,他更进一步提示,这里所有的寓所,以及屋中的陈设,都具有坟墓的性质,死亡的气息,而这种无处不在的死亡气息展现的正是美国“已成为现实的乌托邦的不祥的命运”。除此之外,他还对盛行于美国的慢跑、动作怪异的霹雳舞、莫名其妙的涂鸦、声势浩大的纽约马拉松比赛,甚至汽车上印制的运输公司的名字都抒发了自己奇妙的同时也是惊人的感想。
不过,鲍德里亚这种发言玄远的风格只是此书的特点之一,真正支持该书的是打有他很深个人印迹的“文化地理学”的考察方法。或许是有意与他的前辈托克维尔划清界限,鲍德里亚在书中不止一次地声称,关于这个国家,他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沙漠里、城市的街道中学到的远比从美国的学术界学到的要多得多。虽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第一章就是介绍美国自然环境的“北美的地貌”,但他并没有由此出发,对美国进行考察,鲍德里亚却就此展开,由地理一跃而至文化,对美国的存在做出了一番文化地理学的勘探。
我寻找的是星体的美国,是可以在高速公路上享有无用却绝对的自由的美国,而从来不是社会和文化的美国,是拥有沙漠速度、汽车旅馆和矿物地表的美国,而从来不是习俗和精神深度的美国。在电影剧情的速度中,在电视冷漠的反光中,在穿越虚空日夜放映的影片中,在符号、影像、面孔和行路仪式那神奇地不具备任何情感的连续中,我寻找着它。
由此可知,鲍德里亚这种“文化地理学”的考察法,所考察的并非我们所熟知的那种等同于“地质”的自然地理,也非习见的考察自然地理与文化历史之间关系的人文地理,而是既考察地质状况也考察人文状况的总的地理情况,并进而上升到文化高度的一种做法。所以,鲍德里亚说,自己所欲在美国寻求的“社会的未来灾变的完结形式”,也即现阶段美国的特征,是可以在这两种地理现象中发现的,即“在地质学中,在深度的翻转中——见证这一深度的,是纹路从生的空间,是盐和石头的地貌,是化石河流蜿蜒而下的峡谷,是侵蚀和地质缓慢形成的远古深渊,我甚至在大都市的垂直性中去寻找它”。 换句话说,鲍德里亚是把美国变化的地质和崛起的城市都看成可直接显现其特质的现象了。
是故,鲍德里亚直言,当别人把时间花在图书馆里,从故纸堆中,“从观念的历史中提取他们的材料”,以寻找和把握美国的时候,他是把时间花在沙漠和路上,“从时事,从街道活动,从自然美景中”,提取其研究美国的素材的。用他自信的口吻来说,就是“我的狩猎场是沙漠、山脉、高速公路、洛杉矶、西夫韦超市、萧条的市镇或市区,而不是大学的报告厅”。 的确如此,在该书中,鲍德里亚更多地是用一种灵动的笔触描述他的旅行见闻,从中展现美国的特质,却非动辄引用高头讲章,以论证自己的美国观。而综合其行文方式,以及他对事物的考察路径,我们或许可以对鲍德里亚的《美国》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其说他是在模仿托克维尔,还不如说是在学习1970 年罗兰·巴特在东瀛一游后写出的《符号帝国》。
在鲍德里亚眼里,美国最为触目的地理特征就是沙漠。当然,这不仅是横贯美国中西部的自然的真实的沙漠,也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沙漠。鲍德里亚认为,沙漠化或者沙漠状态就是美国及美国文化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特征。不说书中对沙漠的众多描述和阐发,仅从本书最后一章的标题“永远的沙漠”就可看出其在鲍德里亚心目中的地位。而鲍德里亚之所以使用沙漠来概括美国及美国文化的特征,首先是由于沙漠自身所具有的自然特性所决定的。沙漠的均一,冷漠,空间的浩瀚,时间的无始无终,以及单调,枯燥,荒凉,非人化,还有不时产生的虚幻的海市蜃楼,挥之不去的死亡气息,都让人印象深刻。鲍德里亚也特地解释了沙漠的这种与众不同的自然特性给他带来的感受,“为什么沙漠如此迷人?因为一切深度问题在这里都得到解答——明亮的、移动的、表面的中立性,对意义和深度的挑战,对自然和文化的挑战,对外部的超空间的挑战,从此以后不再有起源,不再有参照。”鲍德里亚认为,这种沙漠特性也正是洛杉矶的特征。
这种灿烂的、无根的、表面化的,而又似乎是处于变动中的、不无虚幻色彩的沙漠固然让鲍德里亚心有所感,并以此来描述和概括洛杉矶这座城市的特点,还有一个关键的所在就是,美国的沙漠和别的地方的沙漠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并不在于沙漠的自然属性,而是它在文化上的迥然有别。在鲍德里亚看来,美国西部的沙漠具有其他国家的沙漠所不具有的“独创性”,即一种奇特的匪夷所思的“共生现象”,各种矛盾的、极端的、反差强烈的事物都在沙漠中融为一体。沙漠中有人造的装有空调的绿洲,荒凉的道路上有人造汽车的疯狂的速度,无生命的干燥的死亡谷和可在赌博中挥洒自己生命的拉斯维加斯,纷然杂陈,不可分离。而这一切,这种极度的自然和极度的人工,以及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相互冲突不可共存的事物,只有在美国的沙漠中才被并置在一起,也才成为奇异的现实。
鲍德里亚对此显然深有感触,“必须全盘接受不变的持续性和最疯狂的瞬间性。在空间和赌博的乏味之间,在速度和花费的乏味之间,存在某种神秘的亲缘性。这就是美国西部沙漠的独特性,一种暴力的、强烈的并置。整个国家也是如此:必须接受整体,因为正是这种冲撞造就了美国式生活的明亮、令人振奋的一面,正如在沙漠中,每样事物都是沙漠魔力的一部分。如果你在评价这个社会时,目光稍带一点道德、美学或批判的色彩,那么你就会抹杀它的独特性,后者恰好刚刚向评判提出了挑战,并神奇地混合了各种效果”。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可忽视,因为,鲍德里亚是把美国看作是未来社会的终结形式来考察的,而沙漠的死寂、没有生命也就成了他所认为的理想终结的象征,“沙漠是一种身体内
部沉默的自然延伸。如果说人类的语言、技术、机制是其建构能力的延伸,那么沙漠就是其缺席能力的延伸,是其消失形式的理想图景”。
从沙漠的这些特性出发,鲍德里亚对美国及美国文化进行了沙漠化的定义,或者沙漠状态的描述。他不仅认为整个美国都是沙漠,其文化也具有沙漠的特质,即“文化在这里处于未开化状态”。它浑然天成,以一种自发的原始状态展开,对无意中所融汇的各种矛盾事物和混乱性视作自然和当然,而丝毫不考虑这些事物在其原初存在中所具有的美学和意义,但这种判断的缺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并因此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即鲍德里亚笔下的沙漠文化。这种沙漠文化“表明了每种人类制度背后的空虚和根本的赤裸。同时,它们将人类制度视作一种空虚的隐喻,将人类的工作视作沙漠的连续性,将文化视作一种海市蜃楼,和拟像的永恒性”。如前所言,洛杉矶这座城市就具有强烈的沙漠性。在这个紧靠沙漠的城市里,没有地铁,也没有高架火车,即既无地上空间,也无地下空间;同时,既无中心,也无纪念碑这样的标志性的、可以确定方位以及赋予城市层次与等级的东西,这个城市各处没有任何差别,有的只是像沙漠一样平坦的无限延伸的表面,“是纯粹的延展空间的力量,是我们在沙漠中发现的力量。沙漠形式的力量:在沙漠中,是对一切痕迹的抹除,在城市中,是对符号所指的抹除,在身体中,是对一切心理状态的抹除。动物性的、形而上的吸引力,即延展空间的直接的吸引力,干燥和荒凉的内在的吸引力”。这种魔力,鲍德里亚认为,也是与其所具的沙漠的“电影化的外表”,或者,与其所具的“拟像”特点是不无关系的。
当然,在此书中,除了运用这种由地理而文化的“文化地理学”的考察法外,鲍德里亚在探讨美国时,还始终有一个参照物,那就是法国和欧洲。所以,在解读美国这个新世界的同时,鲍德里亚也不时回望大洋彼岸的旧世界,以从中发现二者各自的特点。不过,其着力点也还是美国。
该书时刻将美国与老欧洲进行对比,以期在比较中,理解美国文化诸方面的特性!
——蓝江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它是一本貌似散漫的游记,但其内涵与思想力度却非一般游记所能媲美。鲍德里亚将美国称为“未来的原始社会”“实现了的乌托邦”,其出发点常常基于文化地理学视点。
——王宏图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自德•托克维尔以来,法国思想家就对美国深深着迷。但是,当它变得神秘矛盾和热情复杂的时候,在对新世界的思考上,没有一个法国知识分子能和让•鲍德里亚相比。
——《纽约时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