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79068
- 从女性独特角度出发,颇能引起女性强烈共情的文本
赛金花,她始终顶着各种误解,投入地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间烟火中。爱情是她每一次绝境逢生时的力量,虽然总是与悲剧不可分离。她遭遇那些慈悲和残忍、疼痛和欢喜;她与时光博弈,与岁月和解;她的风光背后藏着悲凉,而悲凉尽头是一个粲然的笑。作者从纷乱动荡的历史中梳理细节,力图抹去赛金花身上被想象力覆盖的重重面纱,还她一个自然的本相、凡尘的面目,以女性的直觉、当代的视角,再现一个传奇女性的复杂人生。
- 与其他同类题材相比,本传记有着独特的闪光点
1.名人传记 历史追忆:经典永不过时
作家爬梳史料,根据众多赛金花的资料,包括同时代人对她进行采访和追忆的一些资料,以及当时报纸上的相关报道等,所有这些增加了本传记的史料价值。作者通过这些文献资料,努力在红粉褪去之后,用灵性之笔,真实还原赛金花的多面人生。笔触细腻,通过钩稽史料,以女性视角来描摹赛金花的多面人生。
2.强烈的故事性 浪漫的文学性:调性鲜明,好读不严肃
赛金花是个有着争议的人物,也是一个特定屈辱年代的侧影。由“五四”人物刘半农和其学生商鸿逵亲自采访赛金花口述而成的《赛金花本事》当年轰动一时,胡适认为“北大教授为妓女写传,还是史无前例。”从戏剧理论家齐如山笔下的赛金花,小说家张恨水言谈中的赛金花,以及当时报纸文人笔下形形色色的赛金花,再到夏衍的戏剧《赛金花》,集中在一个女人周围的历史,事实上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的解读,那些人物是是非非后面,是怎样一个“真实”的赛金花?
本传记从理性的故事架构,浪漫的文学抒情,曲折人生与事业高光相互映照中,将赛金花的故事娓娓道来——作者力图抹去赛金花身上被想象力覆盖的重重面纱,还她一个自然的本相、凡尘的面目。
- 解读女性的生存意义,探索人生价值的实现
赛金花身世悲惨,命途多舛,却从不放弃。在清末民初的舞台上,……她不停地变换着自己的身份,花船清倌、状元夫人、公使夫人、书寓名妓、妓院老鸨、“九天护国娘娘”等,她穿梭于沪上与北地,涉足于娼界与政界,将自己的交际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成就了自己传奇而饱受争议一生,努力摆脱她所在时代的女人既定的命运结局。赛金花曲折离奇的一生,真真切切地描述出一个充满女人味却又颇具智慧勇气,陷入厄运却不失善良本性的传奇女子,她的一生是女性努力生活不放弃的一生。
- “女性写女性”:80后女作家,以女性直觉 现代视角,开启一场惺惺相惜的时空对话
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洞察湮没在历史中的细节线索,走近赛金花,重现她的成长、情感和事业,展现她的美丽与哀愁,构建与历史对话的当代空间。
本书是关于赛金花的文学传记。清末民初的名妓赛金花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而又具有很大争议的人物。她是如何十几岁就堕入风尘;如何又嫁与洪钧成为状元夫人,陪洪钧出使欧洲,交接政要;如何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与联军统帅结交,力救京城百姓;又如何成为名噪京沪两地的交际花,被人称作“赛二爷”,所有这些,众说纷纭,成为百年来聚讼不已的公案。而清末小说家曾朴据洪、赛二人事迹所写的小说《孽海花》,更使赛金花的身世多了几分神秘色彩,使其即便在风烛残年,也备受世人的关注和追捧。本书将带您一睹赛金花的风貌,了解其人其事。作者努力在红粉褪去之后,还原赛金花的本真面貌。
她不是孽海花(自序) 001
第一章 从花船姑娘到状元夫人 001
一 活着是唯一的信仰 003
二 富记花船上的十年 011
三 遇见未来的第一个丈夫 016
四 从彩云到梦鸾 024
五 作别苏州 030
第二章 欧洲风光 033
一 启程远行 035
二 生命中最任性而美好的三年 043
三 月亮化身的小孩 048
四 遇见俾斯麦 052
五 初遇瓦德西 055
第三章 繁华一梦终觉醒 059
一 回到北京 061
二 洪钧去世 066
三 重新漂泊 071
第四章 零落成泥香如故 079
一 再堕风尘·孙作舟 081
二 上海故事·书寓 087
三 天津金花班 095
四 八大胡同 100
五 生逢乱世 104
六 杨立山之死 107
第五章 谁成就了谁的传奇 111
一 一个会说德语的中国女人 113
二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118
三 再见德官 121
四 议和 124
五 人生唯有离别多 130
第六章 人生几度秋凉 131
一 无愧苍生 133
二 深牢大狱 137
三 曲终人散 142
四 第二任丈夫 151
五 夫死女亡 156
六 种桃道士归何处 161
第七章 最后一点的甜 167
一 上海京都赛寓 169
二 四十九岁时的一场“初恋” 173
三 最后一次婚姻 178
四 如意郎君 186
五 爱别离,求不得 192
第八章 美人暮年 199
一 居仁里的“江西魏寓” 201
二 一纸呈文与新闻头条 205
三 生命落幕 209
赛金花年表 213
赛金花: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
林语堂(著名作家):你做过一些义举,于社会有功,上苍总会有眼的。
夏衍(著名戏剧作家):北京总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规模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中。这有赖于名妓赛金花的福荫。
她不是孽海花(自序)
在写这个故事之前,我曾去过一趟樱桃斜街。这是当年赛金花和魏斯炅婚后住过的地方。这条街和前门的大栅栏相通,虽然有一个美得勾魂摄魄的名字,走进去也不过是寻常的街巷。据说,张之洞曾为樱桃斜街写过一首诗:“侬是花枝花是侬,惜花人恰与花逢。樱桃街上春光好,一日来看一日浓。”
惜花人恰与花逢,乱世之中的互相依偎,很容易成就一段倾城之恋。而在风云际会的大时代,因为与几个人的恰好相遇,被卷入了一个个历史事件,于是她成为传奇。她是个传奇,但她不是大家所想象的传奇。
所以我在故事里写道:“赛金花从来都不是遗世独立的出尘女子,没有谁比她更眷恋尘世生活。这么漫长的一段人生岁月,她一直在努力地活着以及更好地活着,她热烈地享受着这爱恨交加的人间烟火,她用尽了她全部的气力抵抗着死亡,抵抗着那个冰冷的世界。”
她不是名媛。名媛的第一要义是出身名门。从清朝末年到民国中期的那段时光,那么多美人,如同流星雨般闪耀、晶莹地纷纷洒洒,降落在世间,每一颗星都演绎了一段璀璨的故事。她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家境优渥的,要么世代书香门第,要么有个富甲一方的父亲,要么虽然家道中落但骨子里流淌着贵族的蓝色血液。她们精通英文和法文,从小过着程乃珊曾描述的那种烤蛋糕、煮咖啡、在大房间里开 party、唱机下垫着厚厚的海绵的生活。所以,她们的一颦一笑、一句言语、一种装扮、一段情缘,都成为后世争相膜拜并效仿的名媛范儿。
而赛金花呢,有着众所周知的卑微出身。只有英雄才不问出处,即便她有着不输于任何一个名媛的颠倒众生的芳华,人们也只会将之称为名妓本色。因为卑微,所以她的身世成谜。都说莫问芳名,但她有许多个名字。人们关于她的印象,大多来自那几本书和一个一个真假难辨的传说。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身上却有那么多的传说。如果按照电视剧编剧技巧中几分钟就得有个卖点的说法,她浑身上下全是卖点,她的随便一段经历都可以被谈论很久。
她也不是才女,没念过什么书,所谓琴棋书画的技能,不过是在花船上学的,而凭着一股聪明劲,她在陪同丈夫旅欧时学会了德语。世间的事总是那么对称,如果有一种女孩的学问来自如水照缁衣的闺门书香,那么一定还有一种是缘于摸爬滚打后的人情练达。也许正因为读书少的关系,她的漂亮是那种一剑如虹的丽质。
所以在每一章的开头,我都用一首诗作为引言。比如第一章引用的仓央嘉措的那首诗:“那个女子,满身都是洗也洗不尽的春色。眸子闪处,花花草草。笑口开时,山山水水。但那块发光的松石,却折射着她一生的因缘。她坐在自己的深处避邪,起来后再把那些误解她的人白白错过。一挥手,六尘境界到处都是她撒出的花种。”我读的时候就觉得诗里面写的那个女子实在是太像她了,模样像,气质像,命运也像。她是不是才女倒没关系,只要大家能从许多美丽的诗篇里看到她的影子就够了。
她也不是孽海花。所谓孽海花,不过是菲勒斯中心主义的一个投射—孽海浮沉全因红颜祸水,因为有着某种身份原罪所以需要用一生的悲剧去偿还。有人讴歌她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华丽亮相,刘半农就曾将她与慈禧相提并论,胡适曾因此感叹道:“一位北大教授,为妓女写传还是史无前例。”也有人津津乐道于一个花船姑娘是如何倾倒状元郎,又如何令八国联军统帅神魂颠倒的故事。我想写的不是真实的历史的考据与还原,也不是野史八卦的荟萃。我写这个故事的初衷,是剥离近一个世纪以来贴在她身上的那些标签,让她简单地以一个女人的面目出现。
在我的故事里,她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女人”。她有她的虚荣世故,多年不与心爱的女儿相见,就是顾忌自己的身份。她有她的精明投机,在八大胡同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她有与其他女性一样的爱情遭遇和选择。我写了赛金花与六个男人的故事,其中三位是她的丈夫。第一个是洪钧,他喜欢她,或许仅仅因为她是个漂亮的女人,而她多半是爱上了他的状元光芒,就像她闻到茉莉花的香气就被吸引,见到美人也忍不住多看几眼,对于美好绚丽的东西天生就想接近一样,“即使只是站在太阳的影子下面,也会感到温暖”。
第二个是孙作舟。他是她在富记花船上遇到的第一个客人,那个笑容温暖的会唱京剧的白衫男人。两人几经颠沛之后相遇。赛金花对他的感情,“就像《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面对张易之一般,明知道他不是薛绍,但他与心中的薛绍长得一模一样,仍然可以对他倾注一些情感”。甚至因为他,她再次走进自己其实深恶痛绝的烟花之地。他始终不像是个丈夫,但几乎够得上伴侣两个字。人生若只如初见,说的应该就是这样。
第三个是瓦德西。她与他之间,大概是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莫道相逢犹如梦。第四个是户部尚书杨立山,一段生死之交的情谊。“这一生,总有那么一些人,与你相逢在黑夜的海上,本来各有各的方向,可他愿意在交会时赋予你一些光亮;总有那么一些人,当你受尽生活的创伤,心如小小的窗扉般紧掩时,用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在青石的街道向晚,给你一场美丽的相识;总有那么一些人,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时,他就在楼上看着你,不偏不倚地正好承接你的微笑,呼应你的友谊。”
第五个是曹瑞忠,相对着墨较少,客观来说无论是陪伴的时间还是感情的重量,他在赛金花的人生中只占很少的比重。但他给她的那份暖意,令她只想用一段长相厮守的岁月静好来回报他。
最后一个是魏斯炅。如果说每一个故事都得有一对官配,那么我属意的官配就是他和赛金花。他是在她年长色弛时出现的,他出现的这个时候反而是最好的,爱原本就是一个对的人与一段天时地利的相逢。赛金花的悲剧也应是但凡美人总免不了碰到的悲剧:岁月如花,既赐予了你不会凋零的芳华,就会同时给你无可救赎的寂寞。我将她与魏斯炅之间所有的爱和痛,都写在了这个故事里。
除了按照自己的理解,从现有的纷繁资料中捕风捉影地提炼一段段细节,再拼凑出一个自己眼中的赛金花之外,我也编撰了几个超脱于历史资料之外的角色,窃以为于文章的大局无伤大雅。比如秋喜和金云仙。我觉得,她的身边一定有个秋喜,也一定有个闺蜜,多年后在自己落难时会伸出援手。同时,对于史料中提到过的几个人物,因为面容模糊,所以我也敢妄加揣测,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解读。比如陆家二太太,对于她我是抱歉的,因为不了解,便揣着一颗小人之心,把她当作是大家常见的那种姨太太形象。所幸在写作的全程中,我一直居住在北京。由于近便,赛金花当年生活过的八大胡同、居仁里等地,皆一一访过,也算
是为这个一直存在于脑中的人物寻找到了一些现实的依傍。
大部分的关于赛金花的艺术作品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往往都是庚子年间她的救国义举。历来人们对于赛金花这个人物的讨论分歧,最主要的也都集中在她是否救国这个真相上。既然她一生的真相已无法抵达,那么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相信某一个观点。因为我愿意相信她是个传奇,所以无论是不是传说,这个戏核我还是保留在了故事里,只是将它处理成平常的一个篇章,与她人生中的其他事件,比如结婚、生女、东奔西走地生活一样,都是她的生命轨迹的一部分。
赛金花是那个时代的一曲绝唱。她与她的时代密不可分,浑身沾染着历史的风烟。生于新旧之交的人,多少也有矛盾的地方。她常让人想到“旧”,我承认她性格中的某些虚荣和冷漠的成分,充满了旧时代气息。但同时她的现代女性意识,又无处不在。她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她对情的那份真,爱情是她每一次绝境逢生时的力量,虽然总是与悲剧不可分离。我就想写一写这样的一个女人,写她遭遇的那些慈悲和残忍、疼痛和欢喜,写她与时光的博弈、与岁月的和解,写她风光背后的悲凉,以及悲凉尽头的粲然的笑。
我也试图还原她的一部分“女儿性”。《红楼梦》里说,这“女儿”两个字,是“极尊贵,极清净的”。我只是希望说明我所理解的女儿性,大概是在长长的一生里,始终柔软而善良,天真而炽热,明媚而勇敢,贪恋一切美的事物,追逐一切光亮和暖,始终用力地活着以及相信爱情。
顾城曾经如此谈论“永恒女性之光辉”:“她无所不在,于我们是陌生而熟悉的。她像春天一样,不时到来,又必定离去,无可挽留。但她一定会到来。在她到来的时候,生命里都是美好的感觉……女儿性对于人世来说是一个个瞬间,一朵朵凋谢的玫瑰;女儿性对她自身来说,却是无始无终的春天,永远在大地上旅行。”赛金花也是如这般行走,走到最后,一身的浮尘厌土,但总算将人间功过化为春天里的流水和落花。
有一种美好的感情是曾经相爱却浑然不知,有一种美好的女子是无意成为一篇传奇,却将自己活成了一则妖娆的寓言。赛金花是千千万万美好女子中的一个。我知道,如果她不是身处那个时代,她很可能会拥有一个更温存一些、更顺遂几许的人生。但如果不是在那个时代,她不会这样美,这样芬芳,这样璀璨。我们和她一样,既生不逢时,又幸逢其世。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