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643138
“历史热搜榜”系列共有十二个分册,包含战国、三国、明朝和清朝四个系列
假如清代也有热搜榜
年度热搜榜!
整合年度热点事件,高效阅读,快速吸收。
别出心裁的漫画!
漫画全部由作者手绘,用现代人的语言生动演绎古人的互动
头条新闻体!
为您做一场跨越时空的新闻直播,再现波谲云诡的大清风云
本书以热搜榜的方式,将时空拉回到清代,借由一个个令人惊讶的“新闻标题”,让读者置身明代。本书精选年度热点事件,以年度热搜榜的方式呈现,内容涵盖从努尔哈赤进攻宁远到顺治驾崩的主要历史事件。
作者通过一幅幅手绘漫画,让人物和事件跃然纸上,凸显人物个性、厘清事件脉络,让这些先贤豪杰再次现身于人们的视野中,也让读者轻松拥抱历史,了解大清风云。
4
公元一六二六年
- 大明经略尽撤关外防线 努尔哈赤进袭宁远孤城
【专题报道】努尔哈赤的崛起与战绩
- 八旗军入侵在即 袁崇焕警戒备战
【专题报道】一六一九年的萨尔浒战役
- 宁远开战! 后金以官位诱降 明军用火炮回应
【专题报道】后金的八旗制度
- 冒死凿城八旗急攻 大炮火石明军坚守 宁远攻防双方拼死力战
- 宁远城明军大炮建功 觉华岛后金毁粮获胜
【军事科技】红夷大炮
- 袁崇焕建功升巡抚 魏忠贤侄子也封侯
【话题人物】九千岁魏忠贤
- 努尔哈赤受挫再起 兵分八路重创蒙古
- 活人当神受祭拜 各地抢建魏生祠
- 后金强人突因感染辞世 天命大汗努尔哈赤归天
- 大福晋那拉氏殉死陪葬 四贝勒皇太极继位称汗
【专题报道】八大贝勒共治国政制度
- 后金下令汉人分屯别居 试图解决严重族群冲突
【专题报道】努尔哈赤的土地政策
- 袁巡抚打破惯例 明金双方首度接触议和
- 灾情特报
19
公元一六二七年
- 天聪大汗展示武力 左打蒙古右袭朝鲜
- 明金议和互开条件 多次往来仍未定案
- 阿敏领军出征大获全胜 朝鲜被迫签订城
下之盟
- 和议条件谈不拢 后金态度转强硬
- 袁崇焕以和议争取时间 关宁锦急修城巩
固防线
- 和谈宣告破裂 大战无可避免
- 皇太极兵围锦州 赵率教重炮守城
- 后金攻势受阻 征兵力援前线
- 袁崇焕火炮精兵护城 皇太极转攻宁远受挫
- 久攻不下伤亡惨重 锦宁之战八旗败归
- 后金粮荒 物价飞涨
- 锦宁大捷魏忠贤运筹居首功 冒死护疆袁崇焕请辞马上准
- 明天启皇帝驾崩 身后无子 五弟信王承继大位
【话题人物】乳保客氏
- 气象一新 崇祯帝肃清阉党 魏忠贤客氏身亡
- 不想卖都不行 朝鲜被迫售粮
30
公元一六二八年
- 后金蒙古扩势 大明自断左臂
- 没饭吃又被课重税 陕西发生严重暴动
34
公元一六二九年
- 后金废除大贝勒值月 皇太极逐步收回汗权
- 陕西义军蜂起 官军剿之不及
- 后金组织再造 文馆划分两部
- 尚方宝剑对决 袁崇焕计斩毛文龙
- 后金选拔汉人儒生 家主不得拦阻赴试
- 后金绕道蒙古破关 重兵来袭北京戒严
- 八旗冲破遵化 袁军千里增援
- 人间炼狱!! 天旱无粮 饥民相食
- 崇祯帝仓促布防 孙承宗三受其命
- 大明辽军建功 袁帅逼退后金
- 皇帝冀图振威退敌 兵部尚书被捕下狱
- 兵器火炮没人会用 北京城命运堪忧
- 号外!! 北京城火线最惊人消息 主帅袁崇焕涉通敌下狱
- 想要逃跑?! 皇帝要求献马 似有迁都打算
- 祖大寿领兵出走 崇祯帝同意抚慰
- 没了对手 永定门八旗急攻 满桂战死 北京城深陷危机
43
公元一六三○年
- 安抚政策失效 义军四处机动
- 后金再夺四城 终于议和班师
- 义军进入山西 大明政府头痛
- 洪承畴升巡抚 受命专剿义军
- 明军发动反击 阿敏屠城退走
- 二贝勒阿敏被囚 四尊佛只剩其三
- 袁崇焕被处死抄家 兄弟家人被迫流放
- 吾皇万税万税万万税
- 蒙古诸部落归附 后金吃下大力丸
- 阿济格越权失旗主 多尔衮代掌镶白旗
- 抗金功臣袁崇焕重获起用 平台奏对提五年复辽大计
- 大海盗受招抚 郑芝龙成官军
- 宁远城缺饷哗变 袁督师单骑平乱
- 灾情特报
19
公元一六二七年
- 天聪大汗展示武力 左打蒙古右袭朝鲜
- 明金议和互开条件 多次往来仍未定案
- 阿敏领军出征大获全胜 朝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
- 和议条件谈不拢 后金态度转强硬
- 袁崇焕以和议争取时间 关宁锦急修城巩固防线
- 和谈宣告破裂 大战无可避免
- 皇太极兵围锦州 赵率教重炮守城
- 后金攻势受阻 征兵力援前线
- 袁崇焕火炮精兵护城 皇太极转攻宁远受挫
- 久攻不下伤亡惨重 锦宁之战八旗败归
- 后金粮荒 物价飞涨
- 锦宁大捷魏忠贤运筹居首功 冒死护疆袁崇焕请辞马上准
- 明天启皇帝驾崩 身后无子 五弟信王承继大位
【话题人物】乳保客氏
- 气象一新 崇祯帝肃清阉党 魏忠贤客氏身亡
- 不想卖都不行 朝鲜被迫售粮
30
公元一六二八年
- 蒙古诸部落归附 后金吃下大力丸
- 阿济格越权失旗主 多尔衮代掌镶白旗
- 抗金功臣袁崇焕重获起用 平台奏对提五年复辽大计
- 大海盗受招抚 郑芝龙成官军
- 宁远城缺饷哗变 袁督师单骑平乱
47
公元一六三一年
- 紫金梁义军三十六营 二十万义军会集陕西
- 后金成功仿制大炮 乌真超哈黑旗成军
- 代善子出痘病亡 皇太极移居避痘
- 后金政府仿大明体制 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 女真汉化又进一步!! 传统收继婚不得再行 禁止与母婶嫂媳婚配
- 辽东烽火再度起 后金兵围大凌河
- 正蓝伤亡惨重爆怒气 莽古尔泰强碰皇太极
- 降而复起! 各地义军难搞
- 援军四万全被歼灭 大凌河城缺粮苦守
- 莽古尔泰定罪 革去大贝勒衔
- 无法再守 大凌河开城献降 真假难辨 祖大寿逃奔锦州
- 明太监又督兵 宦官死灰复燃
54
公元一六三二年
- 皇太极南面独坐 统治权归于一统
- 孔有德叛明 莱州城告急
- 改进老满文多项缺点 大汗下令再造新满文
- 皇太极长征 林丹汗远遁 漠南蒙古尽归后金
- 傻死了! 孔有德耍同样手段 笨官军却一再上当
- 曹文诏关中发威 洪承畴暗阻叙功
- 明官军终于睡醒 孔有德兵败被围
- 山西无大将 义军势又起
- 大海盗刘香劫掠沿岸 郑芝龙受命征讨旧友
64
公元一六三三年
- 莽古尔泰传死讯 德格类掌正蓝旗
- 曹文诏进军山西 卢象升河北发威
- 孔有德耿仲明叛军 登州脱逃改降后金
- 合围被破 义军再次逃脱
- 郑芝龙海军扬威闽海 荷兰与海盗联手失败
67
公元一六三四年
- 尚可喜携军降金
- 后金再度开科取士 官名恢复女真语
- 官军得意忘形 义军趁隙脱困
- 皇太极二次入边关 林丹汗病死大草滩
69
公元一六三五年
- 李自成化被动为主动 义军焚烧明皇室祖陵
- 蒙古八旗成军 多尔衮军西征
- 进击的饥民 闯王西走 献忠南行
- 林丹汗之子额哲降 察哈尔部归附后金
- 高迎祥中伏被处死 李自成继二代闯王
- 后金奖励人口增长 绩效差者首长受罚
- 多尔衮西路劫掠归来 皇太极传国玉玺到手
- 衰…… 吵架选错边 代善苦遭罚
- 后金要求同上尊号 引发朝鲜内部反弹
- 郑芝龙击败海盗刘香 独称霸海上国际贸易
- 莽古济涉嫌谋反罪 皇太极收夺正蓝旗
77
公元一六三六年
- 文馆改制为内三院 汉人范文程掌其一
- 国号为清 崇德称帝
- 大清新设都察院 职掌督劾众官员
【后宫剧场】皇太极的女人们
- 清军三入明边境 尚书服泻药寻死
- 张献忠抵襄阳 苗胙土乐招安
- 蒙古实施户口清查 编成十三札萨克旗
- 皇太极扬言年底大军征明
- 都是假的…… 张献忠骗倒巡抚 襄阳城轻松入手
- 清军以征明为烟幕弹 兵围南汉山城朝鲜王
84
公元一六三七年
- 朝鲜臣服于清 大明被断右臂
- 四正六隅十面网 官军追剿张献忠
- 大清成功夺下皮岛 拔除背后最后一刺
- 宸妃产子 大赦天下
- 杨嗣昌十面张网奏效 义军遭到致命打击
87
公元一六三八年
- 张献忠接受招抚 反叛军活动告停
- 六部二院改制 废除蒙汉承政
【专题报道】顶戴
- 四度入关 清军直逼北京 忙于庆生 总督兵败被杀
- 三百年来最重灾情 十载大旱千里干涸
- 皇太极袭山海关失利 祖大寿围困多铎建功
- 卢象升战死竟遭诬陷
93
公元一六三九年
- 日本锁国 芝龙得利
- 岳托中途病死 大清收兵班师
- 明官军索贿严重 张献忠降而复叛
- 三饷开征 民不聊生
- 义军设伏 左良玉惨败
- 清军试探性袭击锦宁
- 熊文灿兵败处死 杨阁部督师剿张
97
公元一六四○年
- 张献忠军逃入山中 当地山民协助掩护
- 清军义州屯田 大寿锦州遭困
- 网破之后盘又碎 官军行动渐吃力
- 明军兵进松锦 粮食危机暂除
- 闯王劫仓济民 百姓争相归附
- 明清交战松锦 双方形成对峙
- 官军入川挫败 悬赏贼首万金 献忠势如破竹 阁部只值三钱
102 公元一六四一年
- 督师前锋覆没 官军联络中断
- 迎闯王 不纳粮 李自成攻破洛阳 推出高档福禄宴
- 张献忠闪电破襄阳 尽夺五省军资粮饷
- 祖大寿部下倒戈 锦州城更显艰困
- 独家内幕! 张献忠夺城手法大公开
- 中央催促 洪总督率八总兵推进 前线告急 皇太极下令增兵赴援
- 李自成强攻开封 傅宗龙受命出兵
- 洪承畴布阵前重后轻 皇太极援军发动反围
- 明军退兵有人先跑 八路总兵争相奔逃
- 洪总督无法脱困 崇德帝急回盛京
- 闯王袭杀傅宗龙 总督不屈终殒命
- 东宫传殇 宸妃病死
- 前线打算议和救人 大明皇帝怒斥反对
110 公元一六四二年
- 李自成再攻开封 义军冰封撤围
- 松山粮尽被破 清军进城搜杀
- 张献忠绝地重生 克庐州震动江南
- 最新官方消息!! 洪承畴宁死不屈 崇祯帝设坛赐祭
- 闯王连杀二总督 三度兵围开封城
- 尴尬…… 总督没死 只是投降
- 庄妃劝降洪承畴? 真相大解密
- 大明官方新闻稿证实 清开出和谈具体条件
- 汉军扩编八旗
- 超级大乌龙! 书童误公开密件 尚书遭下狱论死
- 明开封守军引水攻敌 数十万百姓同遭溺毙
- 内幕大追击! 崇祯帝惊为和议操盘 陈新甲仅是代罪羔羊
- 清军五度破关 各地惊闻屠城
122 公元一六四三年
- 李自成襄京称王 罗汝才命丧同袍
- 清帝身体不适 境内各寺祈福
- 阿巴泰满载北还 周延儒饰功报捷
- 张献忠兵进武昌 大西王天授设官
- 关中军移师洛阳 孙传庭专剿大顺
- 大清皇太极驾崩 豪格多尔衮争位
- 皇位争夺结果揭晓 六岁福临意外继位
【济尔哈朗专访】顺治称帝秘闻
- 大西军攻湖广夺袁州 左良玉兵淫掠惹人嫌
- 顺王李自成诱敌 督师孙传庭败死
- 大西军击破左良玉
- 亲王不再兼六部事 摄政二王总揽大权
131 公元一六四四年
- 大顺西安建国 通牒约战北京
- 周延儒东窗事发 饰战功被赐自尽
- 郑亲王自居其次 多尔衮摄政独专
- 大学士领兵抗顺 士卒逃亡过半
- 大西王兵进四川 大顺帝逼近京师
- 崇祯煤山自缢 大明王朝覆亡
- 李自成释出善意 吴三桂决定归降
- 大顺追赃助饷 得手七千万两
- 豪格废为庶人 清军发兵叩关
- 冲冠一怒为红颜 三桂决裂大顺帝
- 吴三桂降清 山海关大战 李自成率大顺军残部败逃
- 北京都城再度易主 官仍其职民复其业
- 鲁王南京称帝 南明弘光建朝
- 大清决定迁都 圣座将移北京
- 大西军深入四川 张献忠夺下成都
- 蛤蟆天子选女 南明君臣荒唐
- 顺治帝迁都北京登大位 多尔衮晋封叔父摄政王
- 张献忠成都称帝
- 清廷下达圈地令 无主田地归八旗
- 沙俄部队试探性入侵东北
- 八旗马军编骁骑 投降明军归绿营
145 公元一六四五年
- 多铎攻占西安 李自成败逃武昌
- 真假太子无法辨 南明政府心慌慌
- 左良玉清君侧 多铎欲渡淮河 南明危机四伏
- 宁死拒降史可法 扬州城最终沦陷
- 左良玉病亡其子降清 李自成败死通山九宫
- 南京城陷落 弘光朝告终
- “皇叔父摄政王”下令剃发 江阴嘉定“头可断发不剃”
- 唐王建元隆武 鲁王绍兴监国
- 郑芝龙长子获赐国姓名成功
151 公元一六四六年
- 禁朝参又罢织造 太监地位大衰落
- 清兵扫荡江南 大军暂止钱塘
- 投充永行禁止 逃人立法严惩
【专题报道】逃人法
- 南击鲁王西打蒙古 清军两路大奏凯歌
- 郑芝龙降清隆武朝终结 郑成功与父决裂 续抗清
- 文武举初行殿试
- 桂唐二王广东内斗 芝龙降清被挟北上
- 颁布迎送皇帝礼制 百里来朝百步跪迎
- 豪格领清兵入川 张献忠一箭毙命
- 唐王广州自缢 桂王奔逃梧州
158 公元一六四七年
- 清政府第三度圈地 受害民众范围扩大
- 大西军尽收云南 郑成功崛起福建
【专题报道】清军的兵饷
- 清军续推进 永历连环逃
160 公元一六四八年
- 两位提督带头叛清 抗清力量情势大好
- 多尔衮肃清异己 豪格遭幽禁猝死
- 政府颁令 严禁高利贷
- 清军各地展开反击 禁止民间私藏兵器
- 叔叔忽然变成老爸 多尔衮升“皇父摄政王”
- 李成栋北援反遭击溃
- 阿济格受命防范蒙古 大同军惊骇先行叛变
164 公元一六四九年
- 南明折损三大将 反清力量受重挫
- 豫亲王出痘病死 多尔衮手握三旗
- 清军陷大同 百姓再受屠
- 太急着畏罪自杀 耿仲明被赦枉死
166 公元一六五○年
- 先迎豪格遗孀再娶朝鲜女 多尔衮新婚又修避暑山庄
- 孙可望自称秦王 入四川人烟渺茫
- 皇太后下嫁多尔衮? 绘声绘色查无实证
- 郑成功同室操戈 强据金厦
- 南明军力大衰退 永历破胆奔南宁
- 多尔衮病逝 顺治帝亲政
170 公元一六五一年
- 阿济格谋权遭幽禁 多尔衮削爵又罢封
- 皇帝收回正白旗 从此自领上三旗
- 孙可望刀架南明朝 无奈中秦王受册封
- 国库缺钱不够官俸 清帝自掏腰包补足
- 国姓爷泄愤 施琅因父死投清
- 御史巡方之制颁定 四处考核各地官员
- 顺治大婚册立皇后
- 狱中企图掘道纵火 阿济格被下令自尽
180 公元一六五二年
- 永历帝寄身孙可望 挟天子不知令何人
- 宗人府开设 掌皇族事务
- 李定国战象冲阵 定南王有德身死
- 全国气候异常 各地灾情频报
- 裁员通知
- 李定国计斩亲王尼堪 孙可望坐视清军脱逃
- 勾结权贵鱼肉百姓 京师大豪终遭正法
【专题报道】补服
186 公元一六五三年
- 郑成功不受清廷招降 国姓爷掌控山海五商
- 大西军窝里反 清铁骑收湖南
- 内府开立十三衙门 宫廷事务全交太监
- 吴应熊欢欣娶媳妇 顺治帝郁闷废皇后
189 公元一六五四年
- 命妇不再入侍 皇帝二次大婚
- 陕甘地区传强震 死亡人数破三万
- 政府从严修订逃人法
- 永历帝密召东窗发 孙可望修书骂老板
- 黎民百姓忍受天灾之苦 皇帝太后自省开支
赈灾
- 剃发事都谈不拢 延平王漳州探囊
192 公元一六五五年
- 顺治下诏广开言路 言忤圣听仍遭流徙
- 讣闻(济尔哈朗)
- 郑成功北伐长江 清政府只允朝贡
194 公元一六五六年
- 民众白昼目睹陨石划空
- 尚可喜率清军收复普宁 李定国护永历改定滇都
- 郑成功左手抗清右手打荷 济度水战吃大亏 台湾贸易遭封锁
- 清廷下令严禁白莲教
【后宫剧场】顺治帝与董鄂妃
197 公元一六五七年
- 金簪竟变行刺证物 孙李即将兵戎相向
- 郑芝龙籍没家产徙宁古塔 国姓爷解除台湾贸易封锁
- 孙可望遭败降清 北军得南明虚实
- 榜单一出众人哗然 丁酉科试爆弊案 南北两场皆不公
200 公元一六五八年
- 皇帝宠宦触法 死刑改判无罪
- 总督被欺负自尽亡 顺治帝轻放满洲官
- 皇帝亲为丁酉科复试 两场革去廿二名举人
- 数百名沙俄武装人员 入侵松花江遭击毙
- 超强烈台风忽来袭 郑成功舰队遭重创
- 大清重定官制 设殿阁大学士
- 灾情特报
- 清军三路入滇 定国信神被骗
- 外国传教士任官一品 晋升汤若望光禄大夫
206 公元一六五九年
- 磨盘山两军大战 清明兵俱受重创
- 福临笃信佛教 皇帝法名行痴
- 入滇军纵兵扰民 麻勒吉受命调查
- 郑成功骄兵围城 梁化凤奇军建功
209 公元一六六○年
- 清军击厦门败归 何斌献海图攻台
- 云南纵兵掠民案调查报告 果然被指出内容偏颇不实
- 董鄂妃因病逝 顺治帝闹出家
211 公元一六六一年
- 皇帝出痘疹 全国禁炒豆
- 顺治驾崩 康熙来了
- 耿继茂移镇福州 靖南王犹如恶霸
- 名士陨落…… 哭庙奏销两案起 探花不值一文钱
- 东南四省迁界令 寸板不许入海中
- 翰林内阁尽撤 制度重回老路
- 郑成功打红毛鬼 台湾岛归国姓爷
- 三桂缅甸执永历 南明政权全告终
之前有一次回乡下祭祖,我在家族宗祠中发现了清朝时由福建渡海到台湾的先祖的名字,他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说实在的,我这不肖子孙竟有点记不清楚到底是隔了几个爷爷),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历史离我这么近。清朝,就是这么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朝代。朋友中,有人在高科技公司上班,但他几代以前的阿公却是清朝的王爷;有人打扮得充满时尚感,但小时候曾见过缠着小脚的祖母;也有人住在高楼豪宅中,而其祖屋却是百年前留下来的传统建筑。我们或许说不出宋代、明代的古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但清代的古人却或多或少与我们有些关系。
在爱新觉罗氏的指挥之下,清朝开创了傲视全球的康乾盛世;在西方科技与武力的叩门声之中,沉睡已久的清朝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思潮的兴起之下,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迅速崩溃瓦解。清代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兼具荣光与哀歌的新旧交替的时代,中国的历史长河在清代汇入了国际化的大洋之中。《清朝热搜榜》系列便是试着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去传递过往的记忆,去追溯大清的真实样貌。
我在编写《战国热搜榜》系列时,为了搜集足够的史料而遇到许多难题,这次的困难之处却完全反过来了。由于清代离我们较近,遗留下来的材料可说是有如瀚海一般,实录、传记、行状、地方志、笔记,以及学界的专著论文可说是多到令人窒息的地步。如何删减裁切,让读者能看得精彩又不至于晕头转向,反倒成了《清朝热搜榜》系列最困难的地方。虽然清朝的历史应该追溯到一五八三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但因为“创业”时间拉得较长,为免影响紧凑感,我把这一部分留在《明朝热搜榜》系列再写,所以本系列从公元一六二六年努尔哈赤的最后一场战役写起,一直到辛亥革命成功的一九一一年结束。
《清朝热搜榜》系列共分五册,前两册以轻松的方式再现辽东争霸、明亡清兴的惊险过程,展示皇太极内固皇权、外并天下的秘闻,重现闯王李自成攻占北京、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场景,窥探摄政王多尔衮、顺治帝福临两人之间的恩仇,鄙视南明诸王苟延残喘、互扯后腿的闹剧,展现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抵抗清军的豪壮,以及康熙智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一统天下的气势。三册、四册则重现康乾盛世的荣光,再现康熙大帝执政的心路历程,窥探诸位皇子为储位的明争暗斗,展现四爷雍正高深莫测的政治手腕。在赞叹乾隆缔造了盛世的同时,也垂泪于东方巨龙的闭关沉睡。最后一册则写尽曾经睥睨天下的大清,从当世富豪变成破落户的辛酸,以及一次次与外敌对抗所带来的屈辱。
除了专题报道,以及可以快速轻松查考及搜索历史事件的“热搜事件榜单”之外,我也特别在相关的时间点上,加入了一些国际要闻,以便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清朝与当时国际趋势之关系。在每一年的版头都清楚地标注了事件发生的年代,内文涉及月、日的部分,为了与古籍记载相符,都采用阴历,以免读者混淆,不便之处,还请读者见谅。在一些皇帝名字后面的庙号,其实是要等到人死了之后才会给的,只是为了方便读者在熟悉的传统人物印象与本书角色之间切换,才特别以括号注记。另外,顺带一提的是,清初的发辫并不像清宫剧人物那样潇洒有型,其实只在脑后留了大约一个铜钱的大小,绑起来的辫子有点像老鼠尾巴。那样子实在是过于滑稽,丑到连我自己也画不下去,为免英雄人物的形象在读者眼前幻灭,所以还是美化了一下,要提醒各位读者不要搞 错了。
当年,西方列强高举殖民主义旗帜,以武力强行打开中国市场,用鸦片赚取高额暴利;当年,民不聊生、赤字高悬,达官显贵依然过着奢华的生活;当年,人们看到一次又一次翻身的机会,却又一再让机会从指缝间溜走。而轰隆的枪炮声及人民的怒吼,就宛如为大清国特别谱写的哀歌。鉴古知今,唯有学到历史的教训,才能不再犯下错误。真实地写史,是身为一个历史作家的责任,但了解并创造新的历史,是所有两岸中国人共同的义务。我们知道,百年前的昨天,从云端跌落的古老中国惨遭列强欺凌;但我们希望,百年后的今日,自谷底重生的新中国能让世界致敬。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历史是一些老掉牙的东西和故事,对生活没有什么帮助,不如看些励志、理财、健康、美食或是科技方面的书比较实用。其实我年轻时也这么认为,但一直到进入社会之后才发现,做事是本分,做人才是关键。做事的方法你可以凭着自己不断的努力去领会,但做人的道理却必须借着一次又一次的错误,才能领会。有很多时候你吃了同事或老板的闷亏,才会恍然大悟;有很多时候你说了不对的话,或做了一些错误的决策,才会感到追悔莫及。其实这些,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它就像一面明镜,反映出人类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当你把历史故事转化为智慧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是最实用的一门课程。毕业之后,以前所学的微积分之类的科目,几乎没有在生活中派上用场。而写作过程中大量接触到的历史故事,却让我更能洞悉事情的发展脉络,更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恰当的反应。千万不要以为你我和古人有什么不同,我们和古人的思考模式并没有区别。所谓鉴古知今,就是借由古人的经验,让你有了了解现在的能力。而人生的胜负,往往只取决于几个重要的抉择点,以及一念之间的差异,不是吗?
不管这个时代的我们身处何处,数千年同源同种的历史文化,却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根与骄傲。谢谢中国法制出版社的诸位前辈,在编辑过程中给予的指导与协助。希望这一系列的出版,可以帮助读者们用更轻松的方式获得乐趣与知识,在朋友间晋升为历史达人。谢谢正在翻阅这本书的朋友们,愿意让我的创作占用您一点点美好时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