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527215
本书是一部理解与记忆《周易》的实战宝典。
天书般的《周易》既难理解,更难记忆。作者在精研古今易学名著基础上撰写的译注,将帮助读者较好地理解《周易》经传大义;运用超强记忆法原理,为《周易》六十四卦设计的适应各自不同特点的助记方法,也将为读者攻克《周易》记忆难关提供助力。
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通过对《周易》经传文的记忆,促进对其义理的理解;更能通过理解《易》理,促成对经传文的长期记忆,让《易》理成为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最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和记忆我国古代典籍《周易》,是将超级记忆法原理迁移运用于《周易》卦爻彖象辞记忆的具体方法与途径。根据《周易》六十四卦各卦不同语词特点,选用合适的记忆方法,对各卦卦形、卦辞、爻辞、彖辞、大象辞、小象辞进行记忆方法的全面解读,以帮助读者快速记住各卦卦爻彖象辞。并在精读古代先贤所著易传和近代大儒解读周易大作的基础上,对《周易》卦爻彖象辞进行点校,对重点疑难字词进行注音与注释,以加深记忆印象。
卷首
导读
《周易》基础知识
记忆法简介
记忆法编码
卷一
上经之一:乾 坤 屯 蒙 需 讼
乾卦第一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蒙卦第四
需卦第五
讼卦第六
卷二
上经之二: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师卦第七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履卦第十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卷三
上经之三: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谦卦第十五
豫卦第十六
随卦第十七
蛊卦第十八
卷四
上经之四: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临卦第十九
观卦第二十
噬嗑卦第二十一
贲卦第二十二
剥卦第二十三
复卦第二十四
卷五
上经之五: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
卷六
下经之一:咸 恒 遁 大壮 晋 明夷
卷七
下经之二: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卷八
下经之三:夬 姤 萃 升 困 井
卷九
下经之四:革 鼎 震 艮 渐 归妹
卷十
下经之五:丰 旅 巽 兑 涣 节
卷十一
下经之六: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卷尾
新编助记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易经独不遭秦火,字字皆如见圣人。”《周易》不仅是中华民族第一经典,同时也为日本、韩国这些东方国家所共同尊崇,是代表东方文化的世界四大文化元典之一。
地位如此尊崇、作用如此宏大、影响如此深远的《周易》,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
对中华民族第一经典《周易》一书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多是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认识的。无论从什么角度、以什么形式认识《周易》,只要将《易》之道具体化,都会因“形而下”思维而陷入“器”的局限。
其实,《周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孔子早已有了明确的说法。《周易·系辞传》曰:“《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翻译成白话意思是:《易》作为一本书,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是其本质;它包含的范围广大无边,无所不备,含有天、人、地三者的大规律;《易》开启智慧成就事业,涵盖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如此而已。
按孔子的说法,《易》是讲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书。天道即天地之道,是大自然运行的大规律;人类发展要顺应大自然的运行法则,因此,天地之道是统摄人道的,阐述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书可简称为讲天道之书,进而简称为“天书”。
将《周易》称为“天书”具有两层意思:一是讲天道之书。“天”广大无边,既包罗万象,又无形无体,正符合“神无方而易无体”的说法。因此,将《周易》称为“天书”最符合“易”的本质特征。二是古奥难懂之书。
《周易》作为涵盖天地万物的天书,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宝藏。概括而言,可以归纳为三大点:宇宙运动变化的大规律,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法则,人生趋吉避凶的大智慧。根据众多学者们的研究,《周易》这部天书与现代社会联系紧密,对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易》是东方文化元典;
《周易》是社会科学元典;
《周易》是自然科学元典;
《周易》是治国理政元典;
《周易》是经营管理元典;
《周易》是处世学之元典;
《周易》是军事学之元典;
《周易》是教育学之元典;
《周易》是中医学之元典;
……
博大精深的《周易》赋予了我们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雄厚底气。
如此重要但又艰深的经典,如何才能学懂学好呢?下面,我总结自己学《易》十余年的体会,就如何学习《周易》编出一首六句七十二字的简单易记的打油诗,与各位读者做个交流。
端正方向走正路,找对版本再来读;
对照译注获大意,不求甚解先记住;
腹有周易气自华,人间沧桑变坦途。
下面逐句予以解释说明:
端正方向走正路,找对版本再来读
“端正方向”是指咱们学习《周易》应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增强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多做贡献为目的;如果打着学习《周易》的幌子,不研习《周易》义理,直接学算命批八字、风水堪舆等术数,为挣钱而学,则为错误的方向,是误入了歧途。
端正了方向,接下来就是选择书籍的问题。在易学学术繁荣的大背景下,市面上流传着众多的大众化《周易》注解读本。但较多的版本在通俗化的同时,其注解都存在偏离经传原旨的地方,有些甚至完全相反。甚至,有些知名学者解读《周易》的著作,在一些较为关键的地方也存在曲解经传原意甚或相反的瑕疵兹举一例:师卦上六象辞:“小人勿用,必乱邦也。”符合经传原旨的理解应为:(战争胜利后论功行赏之时)小人没有获得相应的封赏,必定心生怨恨,祸乱邦国。然,就弘远所见,当今易学学者大多沿袭了唐朝孔颖达的疏解:“若用小人,必乱邦国。”“若用”与“勿用”是完全相反的意思。按“若用”来译,则与小象意旨完全相悖。类似情况,现在通行的《周易》译注著作基本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揣摩,这种情况可能是《周易》的“天书”属性所导致,抑或是知名学者社会活动繁忙,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撰写注解吧。因此,初学者选读一个较好的版本,对其学习《周易》无疑是十分关键的。
对照译注获大意,不求甚解先记住
据相关脑科学研究成果,人脑对自己陌生且不理解的事物在保持短时间的好奇或尝试之后,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御机制。为了让我们对阅读并记忆《周易》的好奇或尝试持续下去,我们就要试图去理解它。对照译注阅读原文,对理解艰深的原文具有较大的帮助。而理解有助于激发我们坚持学习的兴趣。当然,对于《周易》这样一部天书,初学者想一下子完全理解到位,是不可能的。起初只能是对大意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以后,随着我们记忆内容和相关著作阅读量的增加,以及生活阅历的增长,会逐步加深理解。
“不求甚解”在这里是一个中性的含义,是先掌握一个大概、有一个初步理解的意思。因为在初学阶段,我们只能做到一个大概的初步理解。当然,如果您是一位资深的易学学者,这里的“不求甚解先记住”可变为“深入理解好记住”,这一“变”,正好符合“唯变所适”的易理。
或许看到这里,就有人心里犯嘀咕了,天书《周易》太难了,看一下明白一点道理就可以啦,为什么要背呢?“背”的理由有二:其一,正是因为天书太难,我们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需要先将它“不求甚解”地储存在大脑中,慢慢来理解。背诵,可通过不断刺激大脑,让天书慢慢地在我们大脑中发酵,让我们大脑产生一种潜意识,产生一种条件反射;随着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我们会逐渐加深理解。其二,天书字字胜过金子,实在太过珍贵。四位圣人创作《周易》这本天书历经三千多年时间,三十多个世纪;经历了长达五千年的历史检验,被中华民族奉为第一经典,作为东方文化代表被尊为世界四大元典之一,这可是比钻石还宝贵的圣典。我们有幸遇到这样的宝藏,而且有机会拥有它,我们定然不能无动于衷。而背诵是我们拥有这一宝藏的最佳方式。
腹有周易气自华,人间沧桑变坦途
记住了天书《周易》,随着时间的延后,阅读量的增加,经历的丰富,天书《周易》会在我们的大脑中逐步发酵,我们的道德修养会逐渐提升,我们的眼界和心胸也会逐步扩大, 逐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之境界,相由心生,心中有天书之大道,我们的气质自然高雅脱俗光彩照人,我们的事业之途、人生之路自然越走越宽广。
卷 首
导 读
本书主旨有三,从大到小依次为:记住《周易》六十四卦卦爻彖象辞,初步读懂《周易》经传原文,协助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记忆问题。
本书由卷首、卷一至卷十一和卷尾三大部分组成。卷首介绍了《周易》基础知识、记忆法简介和记忆编码等预备知识;卷一至卷十一是《周易》六十四卦卦爻彖象辞的译注和助记方法,是本书的主干部分;卷尾列示了本书作者新编的《周易》六十四卦卦序歌、新编八宫卦序助记歌和六十四卦卦形助记法等。
本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大众读者而言,阅读本书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建议读者在使用本书前,先浏览一遍本导读。在本导读指引下前行,相信本书定能助您达成记住《周易》六十四卦卦爻彖象辞的夙愿。
一、关于预备知识
(一)《周易》基础知识
- 需要熟记的内容
两仪符号:阴爻符号为,阳爻符号为;
八经卦卦形: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八经卦最主要取象与卦性:乾为天(其性为健),坤为地(顺),震为雷(动),巽为风、木(入),坎为水(险、陷),离为火、日、电(丽),艮为山(止),兑为泽(说,即悦);
爻位及其名称:三画卦有三个爻位,六画卦有六个爻位;
十二消息卦: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
- 需要理解的内容
卦辞、彖辞、大象辞、爻辞和小象辞具体所指的经传对象,八经卦的其他取象;
卦、爻的概念,阴卦阳卦的概念,下卦(内卦)和上卦(外卦)的概念;
得位、当位、位当,失位、不当位、位不当、不得位的含义;
爵位(初为士,二为大夫,三为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
三才(三爻卦初为地道、二为人道、三为天道,六爻卦初二为地道,三四为人道,五上为天道);
承、乘、比、应,时、中、正、中正,吉、凶、悔、吝,厉,无咎;
奇、偶,大、小,君子、小人,往、来;
先天八卦数字与方位,后天八卦方位,八卦正位;
错卦、综卦、互卦(来知德称互卦为中爻)。
- 可以了解的内容
经卦别卦,贞卦悔卦,交卦,之卦,象卦;
天干地支。
(二)记忆法知识
- 需要掌握的内容
谐音法、象形法、相关联想法(会意法)、增减倒字法和定义法等五种基础助记方法;
记忆宫殿法、万物定桩法、故事法、爻位挂钩法、情景法、穿越法、白日梦法、首字提示法、口诀法、歌谣法、一句话故事法、象形释义法、标题定桩法、释义联想法、数字编码挂钩法、卦形卦辞释义法等。
- 需要理解的内容
超强记忆原理。
(三)记忆编码
本书列出的记忆编码,对我们记忆《周易》卦爻彖象辞具有较大的助力。在正式开始《周易》记忆实践之前,建议读者对编码进行认真研读,力争先对所有编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如果对个别编码不认可,读者也可以方便记忆为原则按照编码规则自行编制编码。
为方便初学者学习,本书对正文中前三次用到的编码列出了提示。
二、关于经传文与译注
(一)经传原文
对经传原文,需要逐字逐句认真阅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务必及时查阅注释,弄清楚生字的音义,并通过第一遍的阅读,解决句读断句问题。
(二)白话翻译
对照经传原文,审读白话翻译。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弄清楚经传原文每句话的白话语义;二是找到经传原文每个字词对应的今语词汇(或今语含义)。
(三)经传注释
注释部分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根据权威词典或经典文献将所有的生僻字词进行音义注解;二是根据经典易学著作对经传原文字面语义背后的真实含义进行阐述。
三、关于卦序卦形与经传文助记
(一)卦序卦形助记
《周易》六十四卦卦序卦形助记,本书除在每一卦的助记部分予以单独阐述外,还特意在卷尾进行了集中列示。建议读者在开始学习和记忆《周易》六十四卦之前,在熟悉预备知识数字编码和八经卦卦形后,可以先将六十四卦卦序和卦形集中在两个单位时间(比如两三个小时)内突击记忆,相信会取得良好的记忆成果。
先行尝试记忆《周易》六十四卦卦序和卦形,有以下好处:一是增强自己对书中介绍的记忆法能够解决记忆问题的信心;二是增加自己能够学好、背诵《周易》卦爻彖象辞的信心;三是记住了六十四卦卦序卦形,对后续的学习与记忆在很多方面将产生直接帮助。
(二)卦爻彖象辞助记
卦辞、彖辞、大象辞、爻辞和小象辞的助记,是本书主干部分。结合各卦特点,本书有针对性地选用了各种各样的记忆方法。读者运用各类记忆方法助记时,需要把握以下三大要点:
- 熟读经传原文,确保大脑一经提示关键字就能回忆出经传原文;
- 突出图像记忆,确保大脑主动将助记内容在脑海中出图放电影;
- 及时同步还原,确保大脑主动及时将助记内容还原为经传原文。
四、如何形成长期记忆(略)
五、针对不同读者的建议
(一)针对《周易》初学者
对《周易》感兴趣的初学者,本书作者有如下建议:
一是端正学易态度,走出学易误区。
经常有一些所谓的易学术士,根本不读《周易》经传原文,抄近路直接学习各种术数。这种学易方式正如建房子而不打地基,是极其有害的。历代的术数大家无一不具有深厚的《周易》义理基础。鉴此,对《周易》感兴趣的初学者的第一个建议是,认真研读《周易》经传原文,打好坚实的易学义理基础。
二是严格按部就班,熟记经传原文。
(1)读书三遍,理解大意。第一遍解决生僻字词音义问题:逐字逐句通读原文,遇有不认识的生僻字词,查阅注释,弄清楚每一个生僻字词的音义(此时初学者会发现虽然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读过后大脑中仍是一团浆糊)。第二遍获取表面意义:对照经传原文一句一句地阅读白话译文,弄清楚经传原文的白话意思(此时会发现,虽然明白了经传原文字面的白话意思,但很多地方仍然是一头雾水)。第三遍获取经传原文大概含义:认真阅读每一条注释,揣摩理解经传原文字面意思背后的含义。若阅读注释时遇到您尚未理解的易学基础知识,请一定及时查阅前面的预备知识(多查阅几次也就掌握了)。
(2)千方百计,全力助记。针对《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特点,本书选用合适的记忆法,按照卦序卦形、卦辞、彖辞、大象辞和爻辞小象辞的顺序进行了全面的助记设计。建议每一卦分三小节安排学习记忆:卦序卦形和卦辞一节,彖辞和大象辞一节,爻辞小象辞一节。学习记忆一卦的总体时间安排一小时左右,各小节的时间根据内容多少和记忆难易程度,进行自主安排。作者的记忆实践证明,利用记忆法集中注意力一小时,完全可以完成一卦所有内容的记忆任务。难以抽出一小时整块时间的读者,可以将一小时划分为三至四个一刻钟左右的零碎时间,一个零碎时间完成一小节的记忆任务。需要提请注意的是:集中注意力是一切记忆的不二法门。
(二)针对《周易》资深学者
如您已是《周易》资深学者,在《周易》学习研究方面早已学有所成,但还没有解决《周易》卦爻彖象辞的记忆问题,那您可借鉴本书介绍的记忆法,实施本导读第四部分列出的《周易》卦爻彖象辞长期记忆规划,相信七十七天后您一定能了却记忆《周易》经传文的夙愿。
如果您已经记住了《周易》经传文,不存在记忆的问题,那您阅读本书或许能有以下两方面的收获:一是本书介绍的记忆法对您学习记忆其他知识可提供较大的帮助;二是本书的注释或许能解除您长期萦绕心中的个别疑难问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