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工业技术电子通信开关电源设计与优化(第二版)

开关电源设计与优化(第二版)

作者:(美)Sanjaya Maniktala(桑加亚·拉马尼克塔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ISBN: 978712147821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108.99

类别: 工业技术 新书热卖榜, 电子通信 SKU:66a938def0f2243a371b8f5e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包 装: 平塑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478215丛书名: 电子信息优秀译著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经过全面修订,讲解了如何为当今尖端电子产品设计可靠、高性能的开关电源,涵盖现代拓扑结构和变换器,内容包括设计或选择带隙基准、使用详细的新型邻近效应设计方法进行变压器设计、Buck变换器效率损耗分解方法、有源复位技术、拓扑形态学和详细的AC-DC前级电路设计方法。 本版更新包含全面反馈环路的设计方法和实例、世界上第一个宽输入电压范围谐振(LLC)变换器的简化通用设计方法,以及正激和反激变换器的分步比较设计步骤。
作者简介
Sanjaya Maniktala是Power over Ethernet Interoperability(McGraw-Hill,2013)和电力电子方面其他一些书籍的作者。他曾在印度、新加坡、德国和美国担任首席工程师和管理职务。Maniktala先生在功率变换和以太网供电方面拥有多项专利,包括浮地式Buck调整器拓扑和使用恒定占空比差值技术的Buck-Boost变换器中的模式转换。
肖文勋,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副教授,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访问学者,首届珠江科技新星,IEEE Member,广东省电源学会秘书长。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和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多项项目,并主研863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省部产学研合作等10多项项目。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25篇,EI收录26篇;出版译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110项,其中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2项、美国专利1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2项;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3项,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以及其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多项。
目  录
目 录

第1章 稳压器的基准 1

第1部分 概述 1

平衡性设计 1

创造性经验 2

静态和动态调节 3

第2部分 认知电压基准 5

一般电压基准 5

带隙基准 7

更好地理解BJT(PTAT和CTAT) 7

带隙基准原理 14

第3部分 分压器的设计 24

输出误差来源:分压器输入偏置电流 24

输出误差来源:分压电阻公差 27

输出误差来源:商用电阻值 28

分压器:由误差放大器的类型带来的限制 31

分压器:正确的PCB布局 33

第2章 DC-DC变换器:拓扑及组态 35

第1部分 开关电源变换器原理介绍 35

注意隐藏的细节 35

什么是“地”? 35

三种基本开关拓扑 37

为什么可以升压/降压? 37

电流纹波率 40

输入、输出电流平均值 44

三种拓扑的能量关系 44

变换器中的损耗关系 48

非理想情况的占空比方程 51

电源变换器的功率缩放比例指南 54

第2部分 基本波形分析与应力计算 55

分段线性波形的一般分析方法 55

其他类型波形的有效值与平均值 60

电容的电流波形 60

宽输入电压与设计切入点 63

r如何随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 65

电容有效值如何随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 66

应力曲线图 66

边界(临界)导电 68

使用太大的电感(小r) 69

平顶近似 70

第3部分 拓扑形态学 72

简介 72

N型与P型开关管 72

LSD单元 72

开关稳压器拓扑的组态 74

开关IC的基本类型 76

反激、Buck-Boost和Boost变换器IC的比较 77

电感选择的标准 79

Buck和Buck-Boost(类型1和类型2)IC的其他可能的应用 80

实际例子 82

差分电压采样 87

一些拓扑的细微差别 88

第3章 现代变换器、复合拓扑和相关技术 90

第1部分 基本拓扑 90

同步DC-DC变换器 90

同步Buck工作模式 91

FAN5340 93

另一种可能直通的情况:CdV/dt引起的导通 94

Buck中的升压和Boost中的降压 94

Buck变换器的并联和交错 99

第2部分 复合拓扑 103

第4章 不连续导电模式的理解与应用 109

引言 109

如何计算DCM占空比方程 113

相关文献中DCM的处理 114

基于r最优设置的DCM简化方法 116

列表DCM的应力方程 116

绘制从CCM至DCM的关键应力 117

Buck-Boost的临界输入电压 121

通用输入反激变换器的研究 123

通用输入反激变换器的过载裕量 126

Buck的CCM与DCM闭式方程的比较 127

Buck、Boost与Buck-Boost的DCM闭式方程 128

第5章 AC-DC功率变换的综合前级设计 130

第1部分 无功率因数校正的前级电路 130

反激变换器及闭式方程 130

不同“电容量/瓦”的下垂曲线 133

不同的UVLO? 133

正常工作时闭式方程迭代的切入点 134

通用输入单端正激变换器(无功率因数校正) 136

编制的设计表 139

保持时间与电容器电流有效值要求的典型最小电容值(数值例子) 141

电容器电流有效值估算(高频分量) 142

带有无频率相关ESR的输入电容器的总电流有效值 143

带有频率相关ESR的输入电容器的总电流有效值 144

EMI滤波器的效率 145

小功率正激变换器? 145

第2部分 带有功率因数校正的前级电路 146

PFC Boost的瞬时占空比 150

PFC Boost级电路保持时间的考虑 151

同步与反相同步技术 152

宽输入范围的反相同步 153

高频与低频有效值的计算 155

大电容的低频分量有效值的快速估算 156

大电容的高频分量有效值的快速估算 156

电容器选型与比较的数值表 156

PFC扼流圈的设计与PFC设计的表格 157

PFC实际设计的一些细节 160

第6章 AC-DC应用的拓扑:简介 163

引言 163

第1部分 (简单的)正激变换器 163

推挽(Push-Pull)的磁通平衡 169

半桥的磁通阶梯效应 169

第2部分 (复杂的)反激变换器 170

集成功率(IP)开关 171

反激变换器的等效Buck-Boost模型 171

多路输出反激变换器的处理 177

一次侧漏电感问题 178

二次侧漏电感问题 180

反激变换器优化及深入分析 182

RCD钳位 185

损耗估算(图形法) 189

注意正确计算开关管和采样电阻的损耗 191

使用600V开关管的实际反激变换器的设计 193

较高的VOR如何影响输出二极管额定值 193

脉冲跳跃和假负载 194

高输入电压时的过载保护(前馈) 196

第7章 功率变换中的磁学综述 198

基本的磁学概念和定义(MKS单位) 198

电-磁类比 200

电感方程 201

电压无关方程 201

电压相关方程 203

磁学单位 207

磁动势(mmf)方程 208

环型磁芯的有效面积和有效长度 209

E型磁芯的有效面积和有效长度 209

气隙的影响 211

气隙因子z 213

z的成因和意义 213

B与H的关系 216

带气隙E型磁芯 216

储能考虑:如何改变实际的气隙,达到最优 217

气隙与磁芯中的能量 219

z的最优设计目标值 220

B-H曲线 221

精心设计原则有助于减小磁芯尺寸 222

更好地理解L 223

比例:电感和反激变换器变压器之间的差异 224

“真正的”变压器 224

边缘磁通校正 229

边缘磁通校正应用举例 232

第8章 带抽头电感(基于自耦变压器)的变换器 233

引言 233

带抽头电感的Buck拓扑 234

其他带抽头电感的电路和占空比 237

第9章 DC-DC变换器电感的选择 239

引言 239

基础知识 239

确定电流纹波率r 240

电感的映射 241

r和L的选择 242

以电流来表示B 243

磁学中的错误直觉 244

固定频率时调整几何尺寸来优化磁芯损耗 244

频率改变时通过调整几何形状优化磁芯损耗 246

实际应用的电感评估 248

第10章 反激变换器变压器设计基础 253

电压相关方程:一种实用形式 253

无气隙磁芯中与磁芯体积相关的储能 253

带气隙磁芯的一般能量关系 254

AL与?的一般关系 254

VOR=100V的通用输入反激变换器的占空比 254

面积×匝数规则 255

实例(第1部分) 255

优化的一些细节 258

用于反激变换器变压器磁芯快速选择的经验法则 258

实例(第2部分) 259

电流极限对磁芯大小的影响 260

圆密耳(cmil) 262

导线的载流能力 264

集肤深度 264

图形法和有用的诺谟图 268

线规简介 269

包覆线的直径 269

SWG的比较 270

第11章 正激变换器磁设计基础 272

引言 272

变压器与扼流圈(电感器)的比较 272

匝数比计算(最小输入电压下) 274

观测总结 274

邻近效应 276

再谈集肤深度 276

等效铜箔转换 283

几个对正激变换器磁芯快速选择有用的方程 284

排线与绞线 285

磁芯损耗计算 286

第12章 正激与反激变换器:详细设计步骤与对比 289

引言 289

窗口面积和面积乘积的精细分类(一些新术语) 291

功率和面积乘积的关系 292

电流密度和基于D的变换 294

优化电流密度 294

行业推荐的正激变换器的面积乘积公式 297

绘制正激变换器的行业推荐方程 300

对称变换器的面积乘积 303

安全变压器功率传输能力的更准确估算 305

一次绕组匝数 307

设计实例:反激变换器与正激变换器的替代设计方法 312

反激变换器的行业电流密度指标 330

正激变换器和反激变换器储能需求的对比 331

第13章 PCB与热管理 333

第1部分 PCB与布局 333

引言 333

走线分析 333

注意事项 336

铜走线尺寸 337

布置反馈走线 339

布置电流采样走线 339

接地层 339

一些制造问题 341

PCB制造商和Gerber文件 343

第2部分 热管理 344

引言 344

热测量和效率估计 344

自然对流方程 346

以往的定义 346

有效方程 347

方程的处理 348

两个标准方程的比较 349

热力学理论里的h 349

使用标准方程的表格 350

PCB散热 353

高空自然对流 354

强迫风冷 354

辐射传热 356

其他问题 356

第14章 闭环系统:反馈与稳定 358

基本术语 358

第1部分 电流模式控制器的稳定 362

背景 362

电压模式控制的输入电压前馈(源于CMC) 367

需要的斜率补偿量 368

避免次谐波不稳定性的一般规则 371

第2部分 回溯:电压模式、电流模式到滞环 372

引言 372

被控对象传递函数 373

CMC与VMC对比的结论 385

滞环控制:能量的按需传输 385

第3部分 设计例子:VMC与CMC非隔离变换器,以及

基于TL431+光耦的隔离反激变换器 390

VMC与CMC设计例子,应用2型和3型误差放大器或跨导放大器 390

应用TL431和光耦的设计例子 394

第15章 实际EMI滤波器的设计 403

CISPR 22标准 403

LISN 403

傅里叶级数 404

梯形波 405

实际差模滤波器的设计 406

实际共模滤波器的设计 407

第16章 反激和正激变换器的复位技术 410

第1部分 反激变换器变压器(漏感)的复位 410

齐纳(Zener)钳位 410

RCD钳位 412

无损缓冲电路 413

第2部分 正激变换器变压器(磁化电感)的复位 414

引言 414

复位绕组 415

有源钳位复位 418

分析与结论(图16.9~图16.11) 423

高压侧或低压侧有源钳位哪种更优 426

第17章 可靠性、测试及安全问题 428

引言 428

可靠性定义 428

卡方分布 429

责任失效 430

保修费用 431

可靠性计算 432

电源的测试与认证 433

安全问题 434

工作电压的计算 435

电容器寿命的估算 438

总Y电容的安全限制 443

安全与便宜的齐纳二极管 444

第18章 可用的功率:揭秘Buck变换器的效率 446

第1部分 损耗分解与分析 446

引言 446

抢先评论了 “开关电源设计与优化(第二版)”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S/1500 PLC应用技术

EUR €48.99
加入购物车

电子与光子材料手册 第三册

EUR €38.99
加入购物车

电子与光子材料手册 第二册

EUR €33.99
加入购物车

Altium Designer 18电路设计与仿真从入门到精通

EUR €5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