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156312
- 精选50幅传世名作:《蒙娜丽莎》《后的晚餐》《维特鲁威人》……
- 深度解析185处隐藏细节:创作背景、人物表情、构图比例……
- 达芬奇伟大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细节。
- 了解达芬奇及其同世代著名艺术家们在绘画、建筑、几何、解剖、天文、力学等各领域的成就和贡献。还原一代旷世奇才达·芬奇的创作轨迹。
- 快速具备专业视野来解读名画的精髓,像解谜一样赏析达芬奇的绘画、机械素描、图纸等真迹。看见达·芬奇为何是天才,理解达·芬奇为何能有如此成就!
- 透过模切窗口,观赏在博物馆都看不到的精彩细节,知识吸收与名画鉴赏同步。深入浅出,富有趣味性,适合亲子共赏,师生共读。一起来透过天才的眼睛看这个世界,获取知识和理解力。
- 翻开本书,还原一代旷世奇才达芬奇的伟大之处!
精选50幅达·芬奇杰作背后的象征和意义,还原一代奇才达·芬奇的创作轨迹,包含圣母玛利亚、圣徒、使徒等闻名于世的人物肖像画,还有他为机械和军事所做的创作等。同时,作者还从达芬奇的同辈人中精选了同类型的创作来与达·芬奇的创作形成联系。全书紧扣达·芬奇艺术杰作本身,或全貌、或局部地解读藏在艺术杰作中的秘密,让我们彻底读懂杰作的意义。同时,透过模切窗口,让我们的眼睛更便捷地聚焦于画面的细节,增强了欣赏每幅杰作的趣味性。
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生活与艺术:发现自然的喜悦 002
《天使报喜》 016
《天使报喜》 022
《托比亚斯与天使》 026
《基督受洗》 030
技术和实践 036
《三博士来朝》 040
……
《蒙娜丽莎》 240
《自画像》(?) 246
- 如果达芬奇的研究手稿在当时就被公开,人类的科技进程将至少提前五十年。
——爱因斯坦
- 推荐给初步了解艺术家的读者,也推荐给那些自认为已经了解,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了解得太少的读者。
——大想法新闻网
- 抛弃大卫和上帝创造亚当等的陈词滥调,更深入地认识这个天才艺术家。
——圣路易斯邮报
《放大达·芬奇的细节》(节选,有删减)
《天使报喜》
约1473—1475年
木板油彩与蛋彩
100厘米×221.5厘米
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这幅引人遐想的画作可能是列奥纳多在学徒期间独立创作的。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座修道院中发现这幅木板画时,学者们认定该作品应归属于多梅尼哥·基尔兰达约(Domenico Ghirlandaio)的作坊。如今,人们在作品的归属问题上仍莫衷一是,但列奥纳多留下的人物素描和他用手指表面涂抹画板时留下的指纹,让多数人公认为该作品是达·芬奇的亲笔画作。这显然是列奥纳多年轻时期的作品,因为画面上有很多涂掉重画的痕迹,这些证据表明作者深思熟虑后改变了想法。修改之处表明列奥纳多下笔绘画时处于自发创作状态,而非临摹他人的作品。作品的总体效果不算协调,有些细节画法新奇,展现出惊人的原创性,而其他地方则显然是亦步亦趋,甚至自相矛盾。可以参考列奥纳多生搬硬套的其他作品。在这幅作品中圣母马利亚的斗篷搭在膝盖和座椅上的样子看起来好像她有三个膝盖。
然而,年轻的列奥纳多绘制这个场景时仍然展现出很多技巧。例如,他娴熟地运用当时很时兴的单点线性透视技术,运用精确的数学计算,表现出景物逐渐退入远方的景深空间。正交线内接于石膏表面。(关于线性透视法,请参见短评“技术和实践”。)此外,列奥纳多用雾状透视法绘制远方背景,通过雾度和蓝色调的层层递进制造深度感——这种技术起源于北欧,在佛罗伦萨备受追捧。列奥纳多细腻地表现复杂的立体空间,同时保持整体画面惊人的协调感,为这一神圣的时刻营造出令人信服的自然主义氛围。
“天使报喜”是基督教中的重要故事,有着长久的视觉艺术传统。圣母马利亚照常穿着红蓝长袍,坐在一座宏大宅邸的门廊上,位于内庭和外庭的相交处。她正在读桌上的一本书,桌子布满华丽的古典时代雕花装饰。这些装饰是从韦罗基奥刚刚完工的圣洛伦索旧圣墓中的美第奇墓复制而来的。在左边,大天使加百列来到圣母身边,抬起一只手,向马利亚宣布她已被选中,成为圣母。象征马利亚童贞身份的暗示比比皆是,包括加百列手中刻画精致的美丽百合和娇艳翠绿、围在四壁之间的封闭花园。列奥纳多剔除了几个传统形象:没有飞翔在空中的鸽子或圣父形象。相反,列奥纳多在设置场景时坚持了自然主义风格。
列奥纳多笔下的天使处于运动状态,袖子上的缎带猎猎飘动,他在草地上投下阴影,如同有血有肉一般。列奥纳多对这段故事的叙述十分有兴趣;他将天使的头转到侧面,使画面上的两个人物能面对面。他还在墙上留出一道缝隙,以此强化加百列突兀的手势。马利亚的身形显出她听到消息后产生的多种反应,而不是那个时代的教法和其他神学观念普遍认为的单一情绪。
一方面,天使传讯令她大感意外,惊扰了她读书(注意她的手指指向她正在阅读的部分);这个阶段被称为扰动。但是她一脸镇定,说明听到讯息后陷入沉思。后,她抬起右手,表示接受上帝的旨意。列奥纳多青年时期的这幅作品尽管有些部分尚显笨拙,却仍然集中体现了其艺术风格的关键要素:愿意尝试新技术,对叙述故事的兴趣以及对自然主义风格的关注。
《天使报喜》
约1442—1443年
湿壁画
230厘米×297厘米
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
壁画讲述了“天使报喜”的故事,细节精妙,笔触虔诚。《路加福音》(章第二十六至三十八节)中提到,大天使加百列来到拿撒勒马利亚的家里,然后向她致意:“万福马利亚。”此处加百列的翅膀仍然张开,显示他刚刚到达。他优雅地跪在马利亚面前,马利亚沉思的表情说明她很惊讶。加百列解释说,她已被选中圣灵感孕。马利亚双手合十,显示接受了上帝的旨意。两个人物的姿态和手势十分相似,强调二者的一致性。尽管马利亚和天使在凉廊中分别处于两座拱门下,但马利亚的衣衫颜色柔和,与天使身上色彩鲜艳的着装形成对比。两个人物同时屈身,显示出共同服从上帝的计划。
呈现这个基督教初的神秘故事时,弗拉·安吉利柯不是用通常的大张旗鼓的方式,而是唤醒温柔的情感,去触发心中的信仰。传统的宗教服饰、摆设无一出现:横幅、百合花、书本、圣水瓶、天使吹喇叭贺喜等。安吉利柯把暗示宗教故事场景的符号嵌入在简单的画面空间之中,形成重要的、关于童贞的隐喻。马利亚坐在牢房似的房间外一张简朴的凳子上,这说明她的谦卑。围着简朴栅栏的花园代表着“封闭式花园”,这个与天堂一样的所在代表着童贞。柏树的意思是说,这个宁静空间外有一座茂密的森林,这与《圣经》所述一致。
凉廊是画面的边框,也指马利亚扮演着圣殿和圣言(神)仓库的角色。实际上,弗拉·安吉利柯呈现了两个场景:在天使报喜的同时,圣灵的鸽子(几乎看不到马利亚头顶上的半透明圆环)也通报了神的儿子取得了人的形体,在马利亚双手之下的子宫中受孕。
该壁画位于圣马可修道院内,这是佛罗伦萨一座多明我会建筑。1436年,教宗尤金纽斯四世(Eugenius Ⅳ)将该建筑拨给修士们使用,当时这座修道院亟待修缮。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de’Medici)派他欣赏的建筑师米开罗佐
(Michelozzo)花费重金对其进行重建和扩建。壁画中诸多细节与新建筑互相呼应:画中的格栅窗与修士禅房的窗户如出一辙;古典风格的立柱,精细的爱奥尼亚式及科林斯式柱头模仿的是米开罗佐修建的一座样式类似凉廊的立柱和柱头;柏树唤起身处佛罗伦萨的遐想;线性透视图特意与观看者的视角连接,产生空间上的连续感。
壁画底部的两段铭文是写给观看者的。上面一行铭文以哥特体文字写着:“万福,蒙大恩的女子,圣三一之体高贵的安歇之所。”下面用深色大写字母写着:“当你经过这位无比圣洁的童贞身边时,别忘记向她致敬。”修士们在私人区域和公共区域之间穿行,每每经过这幅作品时均下跪行礼,祈祷“万福马利亚”。该壁画提醒并记录了修道院的这一宗教仪式:看到加百列屈膝,观众也应在圣母马利亚面前鞠躬。
弗拉·安吉利柯生平以“弗拉·乔瓦尼”(Fra Giovanni)的名字为人所知,少年时加入多明我会;他一生苦修,作品甜美柔和,充满虔敬,并因此被称为“安吉利柯”(意为“天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