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特种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225175丛书名: 四川大学生命哲学丛书
1.国内系统研究两千年道教服饰的专业之作。
A)本书在研究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宗教学、历史学、服装学、美术学、图像学、符号学等学科方法,对中国历朝历代道教服饰中有代表性的首服、身衣、足衣、纹样、服色进行了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研究。
B)本书通过梳理道教服饰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变化,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深层原因,从服饰特征的角度切入,研究道教作为中国传统宗教,从初创到逐步扩张、繁荣兴盛、日渐式微的历史脉络。
2.从服饰出发,深入古代礼仪规范之精髓;
从道教出发,直达中国传统思想之内核。
A)中国向称礼仪之邦,讲“礼”重“仪”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和古代社会的规范起着重要作用。服饰制度是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本身具备“仪”的外在形式特征,可以根据“礼”所制定的规则,规范社会生活,强化从家到国的合理性。
B)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吸收了先秦道、儒、墨各家思想,在东汉末年正式创立。道教服饰系统的产生和规制化,同样是在世俗礼制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是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教服饰作为道教文化的载体,与各个历史时期世俗社会以及政治生活的服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道教服饰,对于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理念、社会生活方式,都有积极的帮助。
3.精选用纸,四色印刷,装帧精美。
可读性强。200多张彩图,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地解读两千年道教服饰上的细节。
既可作为历史学、哲学、宗教学专业研究者的参考书目,也可作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服装行业从业者的阅读书籍,是中华文化与道教爱好者必bei的“时尚”之书。
道教服饰制度,肇始于南朝刘宋,源出世俗礼制,结合宗教需要,定立服制仪轨。于外,旨在分别箓位高低、修行次第、宗法门派、信仰归属;于内,象征道化万物的宗教理想、与道合真的信仰追求、抱元守一的形神混融、归根复命的修炼法门。
本书在研究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宗教学、历史学、服装学以及美术学、图像学、符号学等研究方法,从服饰分类入手,考察道教首服、身衣、足衣的多样形态。作者对道教服饰各个历史阶段的形制演变进行源流和文化特征的考证,借此明了蕴含其中的世俗因素和宗教思想;将服饰中的形制、纹样、服色等要素看作“符号”系统,对其所表达的象征思想进行研究,以此探索道教外在形象与其信仰传承和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引言
一、道教服饰的基本类型
二、道教服饰的使用规戒
三、道教服饰的象征思想
第一章 首服
第一节 巾裹
第二节 冠簪
第二章 身衣
第一节 衣裳式法服
第二节 深衣式法服
第三节 帔氅式法服
第四节 神仙的天衣
第三章 足衣
第一节 鞋袜
第二节 履舄
第四章 纹样
第一节 动物图像
一、龙腾纹样
二、凤舞纹样
三、鹤翔纹样
第二节 自然图像
一、日月纹样
二、星斗纹样
三、山川纹样
第三节 教义图像
一、郁罗萧台
二、太极八卦
三、三清纹样
第五章 服色
第一节 天玄地黄
第二节 东方青木
第三节 紫气东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至宋,世俗社会疏淡雅致的审美取向也影响到玄门巾裹样式。彼时几款颇有代表性的巾裹也一直延续,至今仍存于道士服饰中。
逍遥巾,所见材料里记载有两种称为“逍遥巾”的首服(图1—1—14),二者相同之处在于,巾后都缀有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不同者在于头巾主体部分:一种即“飘飘巾”,帽顶前后均为斜坡,各缀一片大小相等的布帛,正面一片饰以云头图案;另一种是纱罗头巾,以一块或方或圆的布帛包裹于发髻之上,类似于小包巾,系上飘带垂于脑后,亦称“荷叶巾”。这一种在宋时非常流行,宋人米芾在《画史》中对逍遥巾有这样的记载:“覆如是,其后方有丝绢,作掠子,掠起发,顶帽出入……又其后方见用紫罗为无顶头巾,谓之额子,犹不敢习庶人头巾。其后举人始以紫纱罗为长顶头巾,垂至背,以别庶人黔首,今则士人皆戴庶人花顶头巾,稍作幅巾,逍遥巾。” 指其制原为庶人所用,称为花顶头巾,后士庶皆用,甚至妇女也有戴之,致其在当时非常流行。
现在世俗社会多数是短发,尤其男子。而道士必须蓄发留须,一是作为入道的标志;二是为了顺应自然规律;三是为了表示尽孝之意,胡须鬓发为父母所授,不得轻易毁损;四是为了养生保健,蓄留长发,必须经常梳理,经常梳头有助于大脑血液循环,大脑为人身之主,大脑健康,人就少病。或因出家时日尚浅,发短未能挽起发髻,或因夏天暑热需要散凉,道士多戴此巾。头戴逍遥巾,巾带飘摇,模拟仙姿,如神仙一般自在,举动间道骨仙风,姿态潇洒,故深得年轻道士所喜。但有些年长道士则认为戴此巾有失庄重,欲废止之。
紫阳巾,传说其制源于宋儒朱熹。朱子居所辟读书室,名曰“紫阳书堂”,并在此居住了四五十年,后人遂据此称读书人所戴的一种飘曳的头巾为“紫阳巾”。明人王世贞在《觚不觚录》中讽刺一目不识丁富家儿,谓:“辄戴紫阳巾,衣忠静衣,挟行卷诗题尺牍,俱称于鳞伯玉,而究之尚未识面。”可见至明时,头戴紫阳巾仍为读书人的标志。入清,因其飘逸不拘,为修道之人所喜。
一字巾,形制非常简单,就是以一根丝织幅带束发,因形似“一”字而得名(图1—1—15)。相传此制起于宋时抗金名将韩世忠,宋人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称,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帅遭秦桧谗言,皆罢枢密解兵柄,世忠“乃制一字巾,入都堂则裹之,出则以亲兵自卫”。宋人洪迈《夷坚志·韩郡王荐士》亦载:“韩郡王既解枢柄,逍遥家居,常顶一字巾,跨骏骡,周游湖山之间。”世忠此举,意在释帝、相之疑忌,盖因一字巾为山野之人或者志在山水之人所用。一字巾端头有木扣或玉扣,上面一般刻有太极八卦图形(图1—1—16),故又称“太极巾”;此扣合上为“混元圈”,散开则为“一”,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义。此巾常用于山居道士束发,以防山野树枝钩挂头发,因此也叫作“逍遥一字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