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9736771
《四季随笔》(原名《亨利·赖克罗夫特杂记》),是乔治·吉辛的散文代表作。其中叙述的隐士赖克罗夫特醉心于书籍、自然景色与回忆过去的生活。其实是吉辛通过赖克罗夫特的自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因而本书是一部最富自传色彩的小品文集。吉辛自己穷困的一生,他对文学名著的爱好与追求,对于大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在书中均有充分的反映。本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是英国文学中小品文珍品之一。
《林中水滴》是一部散文诗集,选录了普里什文最有代表性的两部散文作品《叶芹草》和《林中水滴》。作者以清新流畅、意境隽永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森林王国的美丽、丰富和无尽的乐趣。普里什文的文字有着极强的韵律感,如涓涓溪水一般流过,令我们体会到大自然的奥妙和生命的诗意。本书的节选段落“林中小溪”被选入中国中学语文课本。
《大自然的日历》是普里什文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是他创作风格的典型体现。本书如同物候学笔记一般,根据一年四季的顺序来安排内容结构,以清新流畅、意境隽永、交响乐韵律般的语言,细腻地描写在森林中旅行所观察到的植物、动物和一切的自然现象,以及这些事物的变化对人的生活和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讲述了春、夏、秋、冬季的“狩猎故事”。 普里什文把大自然视为人的一面镜子,大自然的日历也就是心灵的日历。
《生活的准则》爱默生,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的缔造者,在200多年前为美国人确立了获得个人自由和财富的一系列生活的准则:
命运是自然法则,而思考、选择和行动的人,是自由的;生活是对力量的追求,集中力量是管理一切人类事务的关键。
自我主义是破坏社会的害虫;真正的富裕不是动物般地满足贪欲,而是不断完善、投资自己,关心社会。
当看清了幻想,所有的美,都在真实中显现。
《北越雪谱》牧之(作者)家乡盐泽,“一年中生活于雪中时间凡八月,不见雪仅四月,而完全蛰居雪中时间却长达半年”。这种与世隔绝的雪国生活当时鲜为人知。(作品初编、二编)大致可分三大类,即科学随笔类(“雪中之虫”“裂缝山”)、奇谈·惨事传闻类(“熊助人事”“雪中之火”“渔夫溺死”“寒中苦行威德”)、雪国生活·产业实录类(“越后绉布”),所收各短篇也都为作者之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其真实性不容置疑。由作品二编序可知,初编“一举贩七百余部,刷版装本至不暇给”,可见作品之受欢迎。
普里什文仿佛就是俄罗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
普里什文用两三行文字表达出来的这些观察结果,如果加以发挥,就足够另一个作家写出整整一本书来。
普里什文面对自然的伟大的爱,源自他对人的爱。他的每一本书都充满对人的亲人般关注,也充满对这个人生活、劳作其上的那片土地的亲人般关注。因此,普里什文的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
——巴乌斯托夫斯基
普里什文是一位已经形成了的、完整的大艺术家……他有着自己的形式,自己的风格……有一个主题贯穿着他所有的作品,这一主题就是——伟大的牧神。他想解决一些世界性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与你生活其间的自然世界融为一体……他写下了自己的印象,摆在我们面前的似乎是一些民族学论文和旅行笔记;但这仅仅是画面的底色。全部的实质还在于作者面对“自然”时的那些最亲密的感受。
——伊万诺夫-拉祖姆尼克
在普里什文的作品中,对大地的热爱和关于大地的知识结合得十分完美,这一点,我在任何一个俄国作家的作品中都还未曾见过。
通过他,我看到了似乎还不尽完善,却被一双天才之手描画的文学家的形象。
——高尔基
乔治·奥威尔乔治·吉辛是新近最好的随笔作家之一。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只有《四季随笔》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写作的。《四季随笔》使他在以兰姆为首的一群随笔作家中都得到一个地位,除斯蒂文森之外,比任何其他新近作家地位更高。《四季随笔》的大部分魅力在于这种事实:它是艺术家性情的流露。有些知心话像兰姆的一样亲切,几乎同样令人愉快。——休·沃克
但是,假如你要想了解19世纪最后四分之一,对其精神与形式增添知识,阅读乔治·吉辛的小说,会有丰富的收获。—— R.C.麦凯《作为社会画像家的乔治·吉辛》
在 《四季随笔》 中表现得最突出的思想是热爱祖国……我希望中国现代的读者更多地从这些话得到鼓舞! ——李霁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