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2618413
真实/专业/震撼/隐秘/凶险/惊奇
人格心理学硕士毕业当警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精彩:真实的罪案故事!案件原型复杂且震撼!
作者曾是刑警,参办案件原型的案情复杂,手法粗暴,残忍程度,动机离奇无一不轰动当时!
★技术流:少有的心证破案,难以评判善恶的复杂人性!
通篇都是人性!破案细节都藏在人性细节处!案情复杂动机难评结局意难平!
★沉浸式:不仅是悬疑小说,更是沉浸式普法读物
作者身为知乎年度新知答主,在与粉丝的互动中,以200余万次高赞的回答中总结出了一系列普通人十分关注的法律问题,并将大量相关内容植入到了小说当中,在增加了趣味性之余更提高了本书的专业性与普法性,是一部极为难得的沉浸式悬疑小说。
高智商变态罪犯VS心理学硕士刑警!暗潮之下,心理学与人性的激烈交锋!写尽人性的复杂嬗变与善恶抉择!
人格心理学硕士毕业的陆令,考入公安局后被安排到了东北某省边境的派出所。
即将成为一名警察的陆令,履职时因善用犯罪心理分析,帮助所里破获了一起恶性抢劫绑架案,获得了所长的青睐。陆令在所里崭露头角,并自己侦办了首起案件:山村里突发命案,现场调查发现,村子里的许多人都有行凶动机……就在调查停滞不前时,又发生了一起关联命案,狗急跳墙的凶手似乎还会有更过激的犯罪行为,究竟如何才能制止这一切?
目 录
第一卷 初入辽东/ 001
第一章 新警 / 002
第二章 入职 / 014
第三章 命案 / 029
第四章 找人 / 040
第五章 五境 / 049
第六章 警情 / 061
第七章 敲诈? / 074
第八章 集合行动 / 086
第九章 石青山 / 095
第十章 挺直腰杆 / 107
第十一章 那是他的命! / 116
第十二章 情种 / 128
第十三章 传销案 / 140
第十四章 《现代侦查学》 / 149
第十五章 圣诞节 / 163
第十六章 案件的新思路 / 172
第十七章 陆令的人设开始“崩塌” / 181
第十八章 重要线索 / 190
第十九章 案情再次突破 / 202
第二十章 挖掘尸骨 / 213
第二十一章 王一雯 / 225
第二十二章 偶然原因 / 237
第二十三章 推理:利大者疑 / 245
第二十四章 局长的嘱咐 / 256
第二卷 天才新警(上)/ 263
第二十五章 表彰 / 264
第二十六章 职业警察 / 275
第二十七章 聚众斗殴 / 284
第二十八章 终究,意难平 / 293
第二十九章 三幕 / 303
第三十章 密室杀人案 / 312
第三十一章 “萌新”法医 / 323
第三十二章 犯罪心理分析 / 329
第三十三章 分析密室与多重人格 / 338
序
如果你拥有读心术一般的能力,那你是否愿意,去某个基层单位做一名普通警察?
如果你亲眼看到陌生人在你眼前死去,你是否会想付出自己,去查明背后的真相?
看到这里,你的答案是“是”或者“否”,其实已经不重要,因为大部分人无法做到以身殉道,但每个人都尊重这条路上的人。
这本书,缘起一位女士,一个已经不在人世的人。她为了记录一些真相,最终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位女士,被很多人称为“先生”,后来引发了网络上关于“女性是否适合被称呼为先生”的讨论,即便到今天依然有争议。
这本书在创作过程中,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参与,最有趣的就是有些案子会搞竞猜。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一个案件,当时我列举了大概三十个嫌疑人供大家参考,甚至还写了专业的刑侦案卷,引发近千名读者讨论。因为参与人数够多,总会有人猜中答案,但是分析起来却众说纷纭,这给了我莫大的压力,当然也是鼓励。
我在公安大学读书的时候,大三时,在北京丰台区实习半年,第一次接触案件,那个时候的我懵懂、可爱,满眼都是光,有老师父说希望我一直都能眼里有光。十几年过去了,我见过那么多的黑暗、邪恶,但令我庆幸的是,我眼里的光并没有熄灭。在这里,我为大家讲述陆令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三十二章?犯罪心理分析
1
专案组迅速成立了,县局基本上把东坡村案子专案组撤下来的人都纳入了这个专案组。
现场勘查人员在韩珊的屋子里发现了几根毛发,已经抓紧去做DNA比对了。不过,这里是民宿,有未知人员的毛发是很正常的事情,想通过这个破案实属碰运气。凶手既然懂得消除指纹,对掩饰其他的痕迹应该也是懂一点的。
下午两点多,专案组在一楼开了个会,这个案子需要大量办案人员,理论上来说比东坡村的案子还要麻烦,要迅速查出每个人的背景与矛盾。
除了游少华、陆令和石青山外,其余十四个参与考核的人员被拉了壮丁,负责各种基础工作。鉴于这个案子有些邪门,已经有四五人提出要退出,但游少华说了,必须等这个案子办结了才能做选择。
东坡村的案子,虽然一开始涉及上百人,但并不需要采取强制措施,因为不是突发案件。而这个案子是突发案件,现场目前一共有十三个人,老板这边三人,教师夫妇两人,余士可这边八人,怎么处理?
全作为嫌疑人,传唤24小时都没有问题,但24小时之后呢?将他们都放了吗?
真凶在这十三人里,谁敢随便放?
法律规定传唤时限就这么长,如果没有证据,不放难不成还都刑拘了?
这十三人中还有大学生、教师,谁也不敢没有任何证据就刑拘对方。刑拘余士可?倒也不是说不行,毕竟她是组织者,嫌疑最大。那其他十二人呢?
传唤时间,是从带回公安机关开始计算,这会儿暂时滞留虽然不计入办案时间,但专案组已经初步处理了现场,两具尸体都被带走了,这个十三人必须早点被带回公安机关。
只有带回去,才能真正意义上询问。
“陆令,你对这个案子,有什么看法?”回县局的路上,游少华和陆令一辆车,问道。
“嫌疑人在炫技。”陆令沉思道,“正偷着爽呢。”
“啊?你为啥这么觉得?”游少华有些好奇。
“我们现在所做的,似乎每一步,都已经被凶手预判到了。他了解警察的侦办思路,而且了解得非常彻底。这个案子,可能我们现在做的事,他都预料到了一部分。”陆令的办案经验并不丰富,他感觉自己的思路追不上凶手,“反正我觉得是这样,这个案子不一般,凶手是专门研究过的。”
“你居然这样认为?”游少华开着车,若有所思,“也许确实如你所说,这不是常规案件。”
“嗯,一般来说,凶手会刻意躲避侦查,这个可以理解。问题是,弄出密室杀人案有必要吗?他直接走掉不好吗?这样设计一个他以为天衣无缝的密室杀人案,只会给他留下致命的隐患。”陆令似乎并没有啥压力。
“看你的意思,有些瞧不起这个杀手?”游少华有些纳闷。
“不是瞧不起,而是客观陈述,他在挑战所有的专家。”陆令开始逆推凶手的心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有些中二的少年。中二不代表一定善良,任何性格都可能出现极端情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