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29459丛书名: 中国秘密社会研究译丛
此书出版后,孔飞力教授曾指出:该书不失为一部杰出的社会史著作。该书也成为裴宜理教授的成名作。本书对于中国革命相关问题的探究,对海外汉学界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开拓性意义。
本书系有名汉学家裴宜理教授在密歇根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1980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着眼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淮北地区的农民反抗运动,以这一地区既孤立又有联系的三大事件——捻军、红 会和 革命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分七章,作者运用环境学、生态学等方法,阐释淮北的地理环境;从社会结构、社会心态及人类学等视角入手,对淮北农民的生存策略展开分析;并对捻党、红枪会进行了细致探讨。作者试图理解农民革命,即农民为什么造反与如何造反这个问题。作者创见性地揭示了地方环境在引发和形成农村动乱的重要性,并进而得出结论,中国农村叛乱的历史事实极大地鼓舞了 革命者发动农民的决心。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的 与社会、地主与农民、革命与叛乱等关系提供了具有开创新意义的视角。
前言
章 导论
第二章 反抗序幕:淮北的环境
地理
人口密度
种植模式
农业产量
土地占有情况
商业
政府与税收
生活标准
淮北农民的心态
第三章 淮北农民的生存策略
通常的治家策略
侵略性生存策略
掠夺性策略
防卫性策略
结论
第四章 从掠夺者到叛乱者:关于捻党的个案研究
捻党的起源
早期捻党的宗旨与活动
捻党与政府的关系
走向叛乱
捻党叛乱的组织
为生存而发起的叛乱
掠夺性叛乱的局限性
结论
第五章 从防卫者到叛乱者:关于红枪会的个案研究
红枪会的起源
早期红枪会的活动
走向叛乱
红枪会与政府的关系
信仰和仪式
组织
结论
第六章 叛乱者遭遇革命者:淮北的共产主义运动
淮北地区共产党活动概况
双方都要打击!
共产党发动群众的方式
结论
第七章 结语
附录一张乐行供词
附录二红枪会会规
附录三红枪会时期华北其他的防卫性团体
附录四黄崖之谜:晚清时期一场有争议的“叛乱”
参考书目
索引
本书英文版面世至今已近40年,其间,中国学领域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本书原型系我在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1978),一年后,中美关系进入正常化轨道。在我完成博士论文之前,对美国学者来说,要在中国大陆开展学术研究实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所以,该论文的完成完全依赖于中国台湾、日本和美国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文献。
我初次访问淮北地区的时间是在1980年春天,即这本书初出版的时候。在那个学年里,作为中美学术交流正常化的一部分,我成了南京大学的访问学者。在南大历史系蔡少卿教授的陪同下,我次进入了研究多年而从未涉足其地的皖北乡村,当时心情之激动,非笔墨所能形容。其间,蔡教授和我对阜阳地区、蒙城县、涡阳县的历史工作者及普通农民进行了访谈,主题集中于当地造反与革命的传统。对于我们的提问,他们的回答印证了我这本当时刚出版的著作的不少论断,使我感到轻松和满意。同时我也认识到,要是在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中能够直接进入这一地区,我的看法无疑会有很大的不同。
通过1980年春天的淮北平原之行,我清楚地意识到,即使是在一个地区之内,也存在此处与彼处的差异。在这本书里,淮北地区被视为一个相对同质的地区,而实际上,其内在多样性是十分明显的。我还从那次访问(以及随后几次对凤阳县的访问)中接触到很多淮北地区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料,从民歌、民间故事到日常信仰、习俗。对于这类资料,这本书无法像我后来所热衷的那样加以利用,主要是因为我在开展学位论文写作之时还无法获得足够的这类原始资料。
正是由于这种巨大差异——一个20世纪70年代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研究生所得资料有限,而今日情形大有改观——使人们意识到,与过去30年里中美关系不断改善相伴而来的便是知识与学术交流的巨大利益。接踵而来的与中国“传统的”社会动乱相关的研究,如周锡瑞(Joseph W.Esherick)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1987)、孔飞力(Philip A. Kuhn)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Scare of 1768,1990),都获益于这种交流。近年有关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著作,如韦思谛(StephenC.Averill)的《大山里的革命——中国的井冈山根据地》 (Revolution in the Highlands: China’s Jinggangshan Base Area,2006),以及我自己后来的著作《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Shanghai on Strike: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 1993)、《无产阶级政权:“文革”时期的上海》(Proletarian Power:Shanghai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1997)、《保卫革命:工人纠察队、公民与现代中国政府》(Patrolling the Revolution: Worker Militias,Citizenship, and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2006)等,都极大地依赖于在中国获得的档案、地方史与访谈录等资料。
无论这类研究有多大局限,我都希望中国读者应当对其生态学门径产生一些兴趣。至少在我看来,我们对政治事件遭受失败的原因的理解往往是从自然环境的充分影响开始的。同时我也希望本书对一个地区长达一个世纪的演变的研究能够激励中国学者针对引起地方冲突与合作的模式展开调查研究。美国学者业已起而回应这种挑战,例如,濮德培(Peter C.Perdue)的《榨干土地:湖南的政府与农民,1500-1800》 (Exhausting the Earth: 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1500-1800,1987)以及近出版的罗威廉(William T.Rowe)的《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Crimson Rain:Seven Centuries of Violence in a Chinese County, 2007)等。熟稔多种多样地方传统的中国的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当然能够担负起这种颇具深度与难度的研究。
《中国秘密社会研究译丛》总序
所谓秘密结社,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源流、构成、信仰和仪式等鲜为外部所知的组织,或是因法律明令禁止而被迫转入地下活动的组织。这些组织的产生和蔓延与中国社会结构内在的矛盾密切相关,其活动与社会变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研究秘密结社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传统中国的政治、社会、宗教与文化等问题的认识。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叙事中,秘密结社的“反社会”、“反体制”的历史形象早已越出中国学学科的范围,而成为一种被普遍认同的中国常识。在这种常识里,秘密结社亦被称为秘密社会、地下社会,或是冠以邪教、黑社会等名目。但是,如何认识与区分秘密结社?人们的回答则不尽相同。一般认为,秘密结社指的是由摹拟亲属关系而形成的兄弟结拜型组织和师徒相传型组织,或是可以称之为被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所排斥的民间组织。前者在清代有天地会、哥老会之类的会党(所谓会党,即“结会树党”之意),民国年间则以青帮、红帮等帮会闻名;师徒相传型结社主要指明清白莲教系统和罗教系统的宗教结社,民国后则有标榜道德拯救的新宗教结社红字会、宗教性武装结社红枪会以及种种名目的会道门。
毋庸赘言,不要说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名目的秘密结社,即使同一时代、同一地区、同一名目的秘密结社之间都可能存在根本差异。因此,把各种民间结社尽皆纳入秘密结社这一话语装置是否恰当,还值得进一步探讨。而且,当与中国社会结构相关联的如此众多的民间结社被贴上秘密结社的标签后,接下来势必涉及这样一些重大问题:中国社会是什么?如何认识和叙述中国社会?以往的研究存在哪些缺陷?正是基于这些疑问,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以往的中国秘密结社研究进行全面梳理,而翻译和了解海外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收入本译丛的著作,主要以欧美和日本学界的研究为主,上起明清两朝,下及民国年间;不但有会党、帮会、民间宗教结社,还旁及秘密结社与政治社会变动的关系。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翻译著作,读者既能看到海外秘密结社研究的特点和趋势,从而从学术史上对中外秘密结社研究加以总结,亦可以秘密结社研究为切入口,进而拓展中国社会史研究。
是为序。
孙 江
2002 年于日本名古屋
农民为什么叛乱? 长时间以来,学者们在这几个问题上争论:农民特性,阶级属性,社会组织和政治倾向。然而,对任何普遍性答案的探究都必须服从于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只有一部分农民发动叛乱。而且,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地理区域里,叛乱才频繁而持久地发生。
中国的学者很早就认识到叛乱发生之地域差异的重要性。尽管中国声称拥有一部特别悠久而又多姿多彩的农民造反史,但叛乱主要集中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小块地区。山东湖沼地区的土匪、福建沿海的海盗、陕西地区的强盗,他们都有着持久的地方特色。但是,尽管对地方传统的存在有了广泛的认识,仍然很少有学者来直接解开为什么特定区域会持续地发生特定模式的叛乱这个谜团。
本书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一个关键区域——淮北——为什么经常发生农民叛乱,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首次有记载的民众大起义爆发和接下来在整个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叛乱的地区。通过观察一个著名的叛乱地区在一个世纪内发生的乡村暴力,该项研究旨在探究反复发生农民造反行为的长时段原因。
迄今为止,大多数农民叛乱的理论都首先把注意力放在一个问题上:那些被马克思生动地描绘成“口袋里的马铃薯”(sack of potatoes)、传统上孤立分散、软弱无助的农民,近年来是如何在解释革命时占据了核心位置。这些理论的出发点是认为传统的农民既软弱又缺乏组织,它们自然倾向于强调外来的人与力量在革命发生时所起到的作用。尽管这类理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释现代革命的出现,但无法解释传统叛乱发生的原因,易于把传统的农民抗议描绘成“自发的、反常的、无理性的”等等。本书不同意这种农民叛乱的观念,而提出一种可供选择的解释:认为传统的农民叛乱是一种持久的、有组织的合理的集体行动。这种分析聚焦于农村居住者本身,强调农民为应付环境而叛乱的适应性价值(the adaptive value)。
尽管关于农民的人类学观点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都同意对农民做出界定必须根据以下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1)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世界;(2)他们赖以谋生的特定的自然基础。正如埃里克·沃尔夫所指出的:“农民的存在牵涉到的不仅是农民与非农民的关系,而且还包括一种调适,一种态度与行为的结合,这种结合被用来维持耕作者的生存,不仅是其自身,还包括其同类。”绝大多数研究农民叛乱的理论都把注意力集中于种关系即农民与统治者的关系上,而把生态因素放到遥远的第二位置。但是,当我们回顾历史,叛乱通常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区,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就立即凸显出来。
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求生存而采取的有适应力的策略也许是集体暴力。这种人类攻击行为的实用意义已被许多人类学家和人类生态学家所证明。他们指出,在饥荒条件下,用暴力来对待同类竞争者往往成为一种合理的策略。那些资源短缺和供应无法稳定的环境可能孕育着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冲突。对他人的剥夺被视为必要,对自身的生存直接有益。
正如第二章所要谈到的,淮北的生活条件异常恶劣。受连年不断的旱涝之灾的影响,环境艰难而不稳定,一种攻击性生存策略随之产生。我认为,这些集体暴力的形式,绝大多数可以被归纳为两种模式。种生存模式,可以称为掠夺性策略,以本地区其他人为代价,非法攫取资源,从偷窃、走私、绑架到有组织的械斗。作为对抗这种劫掠而来的反应,产生了防御性策略,即面对强盗式的抢劫而保护个人财产的努力。这种策略包括庄稼看护、家丁、民兵和堡垒式圩寨的构筑。
正如第三章所要解释的,掠夺性策略和防御性策略都是获得和占有稀缺资源的合适的方法。在其他可选择的条件极度被限制的情况下,这些方法是能被村民用来化获取利益同时又风险小化的合理方式。这两种策略是保证生存和提高生存水平的主要方式,因此人们又因获得资源的途径不同而变换使用。那些占有很少资源的人往往运用掠夺性策略,他们有更多的可能通过这种高风险的行为在获取财富的同时,又不用顾虑自身所占有的极少的财物的丧失。掠夺者以他们的长处即过剩劳力从比较富裕的邻人那里抢夺生存资源。相对而言,防御性策略通常被那些既拥有某些物资,同时又担心失去物质的人所使用。防御者以剩余资源来保护自己的财产,以防止掠夺者的威胁。
一个非常粗糙的社会阶级的概念,或者说是生产方式的关系,有助于解释人们为什么在这两种策略中依靠一个而反对另一个。在农民社会的背景下,土地成了珍贵的资源。我们认为掠夺性策略在无地农民那里使用得更为普遍,而防御性策略在土地所有者那里更为典型可见。但是,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很好的案例比一个假设所蕴含的内容更为复杂。首先,农民不是以众人聚集的方式来采取集体策略,而是以家庭的、宗族的、村庄的等形式采取。接着,使事情更为复杂的是,这些更大单位的行为不是将加入其中的个人进行简单的相加后做出的。他们的行为被种种因素所制约,如领导权的考虑、群体凝聚力、昔日的经验和外在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因素对那些不同的社会群体愿意并且能够采取一种有效的掠夺性策略或防御性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尽管这种模式看起来好像是起源于个体农民为稀缺资源而竞争,但它承认了在决定竞争进行的程度和方式中血缘、主顾关系(或曰保护人与被保护人的关系)以及其他共有的效忠的重要性。社会结构对集体暴力的模式产生了重要而复杂的影响。不是所有的贫困佃户都是掠夺型暴徒,正如不是所有的地主都是防御型民兵一样。采取群体生存策略的成员身份以及经常使用的意识形态理由取决于更有组织性的集体。
尽管掠夺性—保护性策略的二分法是有意突出资源竞争这一基本问题,但是,注意到这种竞争手段的采用与思想觉醒和关注公正的关联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些掠夺性的土匪是“社会土匪”,他们以劫富济贫为业;其他的则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抢劫,残酷贪婪,毫无社会道德可言。同样,一些防御性活动受传统社会公正思想的影响,是以一种平均主义的态度进行的;而其他的一些活动则受权威主义影响而组织起来,为满足一小撮强有力的地主的利益服务。这些差异在决定特定的掠夺性和防御性运动的命运时必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还有,这种差异不应模糊我们对一个严峻的环境中所有这些运动之间的联系都服从于不断发展的生存竞争这一事实的认识。
然而,在我们所关注的一个世纪里,达到相当水平的有组织暴力成为淮北图景的一个持久特征,并且在某些关键时期被戏剧性地强化。自然灾害是刺激掠夺性和防御性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外来势力如叛乱者、军阀或外国军队的介入同样促进了当地本已激烈的竞争。尽管政府对淮北地区的关注微不足道,但当暴力达到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水平时,就会引起国家的镇压。政府干预,如果再加上一些桀骜不驯的地方领导人的掺和,很容易成为叛乱的催化剂,成为将地方性的集体行动转化为反政府起义的催化剂。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对淮北生态和政治双重危机影响下发生的两次大规模造反所作的个案研究:19世纪中期捻党叛乱和民国初年的红枪会。这两次运动被诠释为当地农民生存策略的典型表现。从中可以看出捻党发源于掠夺性行为,如走私、盗匪活动、世仇,他们在那些统治薄弱的边远地带肆行无忌。相反,红枪会是为了抵抗那些抢劫活动的防御性反应。绝大部分红枪会出于村庄自卫的观念,由富农和地主领导,是掠夺性攻击的保守的对立面。
一种生态学方法提供了研究中国农民叛乱的新视角。尽管一些资料丰富的专著已经研究过数次特别的中国农民起义,但我们仍然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框架来整合这些不同的案例。那些专著包含了丰富的经验主义细节,在谈到任何特定起义时都倾向于把农民介入的原因限定在普遍的公式化的假设中。一般看法认为,正是秘密结社的出现,如北方的白莲教和南方的三合会,往往使起义形成固定的模式。根据这种观点,我在本书中所选择的捻党和红枪会这两次运动也被人们作为淮北地区传统叛乱的范例,它们通常被解释为白莲教之类组织发动的起义。但是,本书第四章和第五章会对这种解释提出疑问:秘密社会的影响可能并不比引起这两次运动的农民生存的基本困境来得更大。通过查找在生态环境方面引发叛乱的原因,人们就不难把对特定起义的“事件研究”和以长时段社会经济条件为对象的“区域研究”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生态学方法绝不仅仅由环境决定论组成:自然环境仅仅对人类活动有某些限制和界定。农民通常被刻画为农业耕种者的一个中间类型,既不同于在简单易货经济中的原始居民,也不同于完全投入市场体系的现代农民。一方面,和原始居民一样,农民受到他们所居住的特定生态系统的偶然因素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农民不可能像纯粹的原始居民那样不受外来力量的干预。从定义上说,农民是国家社会中的成员。尽管农民可能不是农场主一类的企业家,但他们与农场主共同拥有一个层次化的政治世界。从这一点来说,要解释其集体暴力,就有必要对更为广大的背景加以注意。由于和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网络联系在一起,农民可能不但因为对生计的直接威胁而发动叛乱,而且会对更广阔的系统里出现的不公正现象做出反应。另外,正是因为他们是阶级社会中的成员,农民不但会参加造反,而且也会参加革命。换句话说,他们可能不仅仅是取代个别政治家,而且有可能重建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把国家的控制权由一个社会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层手中。
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解释了农民为什么叛乱,也可能提出了一些农民为什么参加革命的相关问题。尽管传统意义上的造反经常被认为是失范现象,但是,在一个悠久的造反传统与现代革命的潜在性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这种观点在一般的农民起义理论中是一个熟悉的主题。在前现代化时期,造成地方反抗的结构性缺陷也被认为促成了革命的爆发。 一些中国学家同样认为,农民叛乱的遗产为共产主义者在农村取得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对于早期革命是一个鼓励的源泉,而且对于加入革命的农民是一个具有参考意义的熟悉的框架。
淮北地区不仅是无数次传统叛乱的发源地,而且也是1949 年革命终胜利以前的共产党人的根据地。第六章着力探寻共产党在淮北的动员,以确定造反传统是否促进了现代革命事业。正如我们所要见到的,那些革命者受到了掠夺者和防御者的接纳,当然,这种接纳随着共产主义运动本身的变化而变化。
以淮北为例,我们不免会问,顽强的生存策略是否在事实上构成了反抗传统,从而被革命者轻易地改造运用以达到新的目的。但是,对于淮北的判断将毫无疑问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认识到农民的反抗发源于对当地环境的反应并且持久不衰,而非起因于对国家权威的直接挑战,那么,地区差异就显得十分重要。任何持久的集体暴力模式都很有可能与地方背景相适应,这种集体暴力会根据其特定的内容而对革命抱着或恶意或善意的态度。
我们认为,在农民社会里,人的生存如此紧密地依靠土壤和气候,以至于自然条件比起其他种种因素显得更为重要。正如第七章所要说明的,对环境背景的强调会引起与其他类似地区的比较—不但可以在中华帝国广袤多彩的内部,也可以在其外部。但是,我们的观点并不是要说明一个特定的环境会自动地导致某种形式的叛乱或革命。接下来的章节会涉及产生适应性生存策略的复杂而又偶然的中间因素。尽管所描绘的许多特殊事例可能是淮北地区独一无二的,但我仍然希望这种理论和分析方法会更加普遍地适用于其他地方的农民社会。
总之,生态学方法的主要贡献在于它能够解释在某些特定地理区域内的持久的传统。这个视角要从长时段来看,它强调农民叛乱模式的连续性。正因为如此,这种方法一开始就有其内在的局限。在谈到特定叛乱的发生时间问题时,生态学视角基本没有预测的价值。另外,它也不能解释个体叛乱的特点,而这正是写成丰富多彩的历史的素材。所以,这种方法既不是其他成就的替代品,也不能用来详细描述历史。但我们必须承认,它是补充品,有可能为人们解决农民叛乱和农民革命诸问题带来新的理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