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88181
编辑推荐
1.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科普丛书,官方推荐
2.一本日本建筑术语“扫盲”书:从那些听过却无法解释清楚的建筑术语
入手结合著名建筑、建筑师、相关历史用图解的形式增加你的谈资
3.一本打卡日本历史人文的科普书:从史前到现代的日本建筑一网打尽,建筑地图+索引辅助阅读,既是一本建筑科普书又是一本人文旅行指南
4.生动有趣的漫画,详尽的建筑解剖图,相关历史人文知识超链接,及建筑演化示意图,更附有建筑地图+索引,一本书了解约1300年的日本历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不仅有趣,还非常实用!
本书虽然是讲“日本建筑”,但并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本书是以“虽然似曾相识,但倘若被问及却无法解释清楚的建筑用语”为引,并以相关建筑为例的内容编排形式,由“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现代”五部分构成,按照所列建筑物的建造年份(包括推测)顺序进行排列。本书中*早出现的是法隆寺五重塔,可以追溯到公元607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公元680年重建的(公元670年被烧毁),从这里开始直到21世纪的现代,也就是说,本书中包含了“大约1300年的历史”!
本书通过精彩的插画和建筑图解,论述中穿插了相关的建筑历史背景、建筑技艺、人物和故事,同时以轻松的语言进行讲解。书中还附有 “日本建筑地图”及拼音首字母排序的索引,供读者参阅。如果能以本书作为旅游指南,实际探寻这些建筑的话,对建筑的印象和见解一定会加深,成为有意义的旅行。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翻一翻,开始跨越时空的建筑之旅吧!
本书虽然是讲“日本建筑”,但并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本书是以“虽然似曾相识,但倘若被问及却无法解释清楚的建筑用语”为引,并以相关建筑为例的内容编排形式,由“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现代”五部分构成,按照所列建筑物的建造年份(包括推测)顺序进行排列。本书中*早出现的是法隆寺五重塔,可以追溯到公元607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公元680年重建的(公元670年被烧毁),从这里开始直到21世纪的现代,也就是说,本书中包含了“大约1300年的历史”!
本书通过精彩的插画和建筑图解,论述中穿插了相关的建筑历史背景、建筑技艺、人物和故事,同时以轻松的语言进行讲解。书中还附有 “日本建筑地图”及拼音首字母排序的索引,供读者参阅。如果能以本书作为旅游指南,实际探寻这些建筑的话,对建筑的印象和见解一定会加深,成为有意义的旅行。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翻一翻,开始跨越时空的建筑之旅吧!
目 录
目录CONTENTS
前言
古代
01 大黑柱从何而来? 三内丸山遗址 012
02 地震也不会倒塌?五重塔与心柱之谜 法隆寺五重塔 014
03 无数次重获新生的神明造 伊势神宫 016
04 直通云霄的大社造巨柱 出云大社 018
05 将古代信仰传递至今的春日造 春日大社 020
06 建筑与庭园融合而成的净土庭园 平等院凤凰堂 022
07 是谁将它掷入断崖?悬造 投入堂 024
中世
08 将结构变为装饰 桔木的力量 法界寺阿弥陀堂 028
09 枝条编格窗源于平民的掘立住宅 信贵山缘起绘卷 030
10 无贯则不成大佛样的坚固结构 东大寺南大门 032
11 超长的和小屋 三十三间堂 034
12 极尽奢华之能事的禅宗样 东福寺三门圆觉寺舍利殿 036
近世
13 日本 初的四叠半藏于银阁寺中 慈照寺东求堂 040
14 从土间到高床式建筑 箱木千年家 042
15 于侘寂空间中一窥日本美学之起点 妙喜庵(待庵) 044
16 突然现身的城郭建筑 松本城 046
17 长押的时代沉浮 二条城二之丸御殿 048
18 美得使人泫然欲泣的数寄屋 桂离宫 050
19 有乐围独一无二的创造性 如庵 052
20 以台目构为基础书院造与茶室的融合 蜜庵席 054
21 从伽蓝布局中解读东照宫 日光东照宫 056
22 为所有开口处赋予含义 曼殊院八窗轩 058
23 由叉手结构形成的阁楼大空间 白川乡合掌造 060
24 成为国宝的寺子屋 旧闲谷学校 062
25 使境界变得朦胧 变幻自如的门扇 掬月亭 064
26 “田”字形布局中各个房间的作用 旧田中家住宅 066
近代
27 日本 古老的教堂采用了哥特样式 大浦天主堂 070
28 木构架砖瓦结构建筑成为世界遗产 富冈制丝厂 072
29 文明开化的象征 拟洋风建筑 旧开智学校 074
30 阳台一路传承至今 旧岩崎邸 076
31 琉球民居的怡人之处在于雨廊 铭苅家住宅 078
32 豪华绚烂的新巴洛克大宫殿 赤坂离宫 080
33 在关东大地震中幸免于难的砖结构建筑 横滨红砖仓库 082
34 大谷石采石场遗址宛若地下剧场 大谷石采石场遗址 084
35 从日本建筑汲取灵感的草原风格建筑 自由学园明日馆 086
36 像脊椎一样活动伸缩接合 旧帝国酒店 088
37 传至未来SI建筑体系 求道学舍 090
38 关东大地震孕育了招牌建筑 武居三省堂 092
39 罗马式讲堂藏着怪兽 一桥大学兼松讲堂 094
40 和洋交融的绿色住宅 听竹居 096
41 效仿古印度样式的崭新寺院 筑地本愿寺 098
42 日本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相融合 轻井泽夏之家 100
43 艺术装饰风格宅邸以一场车祸为契机 旧朝香宫公馆 102
44 现代主义建筑的原型白色盒子 土浦龟城自宅 104
45 随着近代数寄屋的诞生 柱子消失不见了! 旧杵屋别邸 106
46 轴对称的木结构现代主义 前川国男自宅 108
现代
47 DK(餐厨一体)的诞生 户冢四丁目公寓 112
48 室礼(陈设)是住宅的必杀技 斋藤副教授的家 114
49 狭小住宅的鼻祖 小限度住宅 116
50 与多种用途相适应的底层架空 香川县厅舍 118
51 飞翔于空中的一居室 天空住宅 120
52 能够亲身体会模数理论的美术馆 国立西洋美术馆 122
53 与日本传统相融合的悬索结构 国立代代木竞技场 124
54 超高层酒店以奥运会为契机 新大谷酒店 126
55 架设于九层大楼之上的百米高塔 京都塔 128
56 拓展城市居住形态定义的金字塔 塔之家 130
57 登上陆地的双曲抛物面白鲸 莫比迪克别墅 132
58 日本座超高层建筑 霞关大厦 134
59 拒绝“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不成体统的展览馆 太阳塔 136
60 来自未来的胶囊 中银胶囊塔 138
61 颠覆常识的清水混凝土住宅 住吉的长屋 140
62 守护文化遗产的预制混凝土 海洋风俗博物馆的藏品库 142
63 吸取阪神淡路大地震教训的纸制建筑 纸教堂 144
64 巨大的车站大厅变身为大型舞台 京都车站大楼 146
65 与街道连接的匀质空间 仙台媒体中心 148
66 镶嵌玻璃砖的光之宝盒 爱马仕之家 150
67 居室、厨房、单间各自成栋 森山宅 152
68 城市住宅中四坡屋顶的不可思议之处 城市住宅区 154
69 对重力的挑战 悬挑 保木美术馆 156
70 与艺术融为一体使用土制模板的薄壳结构 丰岛美术馆 158
71 止步于未建成的体育竞技场 东京奥运会主场馆扎哈设计方案 160
72 胶合板使木造大空间成为可能 静冈县草薙综合运动场体育馆 162
日本建筑地图 164
参考文献 166
索引 168
日本历史年代表 174
著译者简介 175
前言
古代
01 大黑柱从何而来? 三内丸山遗址 012
02 地震也不会倒塌?五重塔与心柱之谜 法隆寺五重塔 014
03 无数次重获新生的神明造 伊势神宫 016
04 直通云霄的大社造巨柱 出云大社 018
05 将古代信仰传递至今的春日造 春日大社 020
06 建筑与庭园融合而成的净土庭园 平等院凤凰堂 022
07 是谁将它掷入断崖?悬造 投入堂 024
中世
08 将结构变为装饰 桔木的力量 法界寺阿弥陀堂 028
09 枝条编格窗源于平民的掘立住宅 信贵山缘起绘卷 030
10 无贯则不成大佛样的坚固结构 东大寺南大门 032
11 超长的和小屋 三十三间堂 034
12 极尽奢华之能事的禅宗样 东福寺三门圆觉寺舍利殿 036
近世
13 日本 初的四叠半藏于银阁寺中 慈照寺东求堂 040
14 从土间到高床式建筑 箱木千年家 042
15 于侘寂空间中一窥日本美学之起点 妙喜庵(待庵) 044
16 突然现身的城郭建筑 松本城 046
17 长押的时代沉浮 二条城二之丸御殿 048
18 美得使人泫然欲泣的数寄屋 桂离宫 050
19 有乐围独一无二的创造性 如庵 052
20 以台目构为基础书院造与茶室的融合 蜜庵席 054
21 从伽蓝布局中解读东照宫 日光东照宫 056
22 为所有开口处赋予含义 曼殊院八窗轩 058
23 由叉手结构形成的阁楼大空间 白川乡合掌造 060
24 成为国宝的寺子屋 旧闲谷学校 062
25 使境界变得朦胧 变幻自如的门扇 掬月亭 064
26 “田”字形布局中各个房间的作用 旧田中家住宅 066
近代
27 日本 古老的教堂采用了哥特样式 大浦天主堂 070
28 木构架砖瓦结构建筑成为世界遗产 富冈制丝厂 072
29 文明开化的象征 拟洋风建筑 旧开智学校 074
30 阳台一路传承至今 旧岩崎邸 076
31 琉球民居的怡人之处在于雨廊 铭苅家住宅 078
32 豪华绚烂的新巴洛克大宫殿 赤坂离宫 080
33 在关东大地震中幸免于难的砖结构建筑 横滨红砖仓库 082
34 大谷石采石场遗址宛若地下剧场 大谷石采石场遗址 084
35 从日本建筑汲取灵感的草原风格建筑 自由学园明日馆 086
36 像脊椎一样活动伸缩接合 旧帝国酒店 088
37 传至未来SI建筑体系 求道学舍 090
38 关东大地震孕育了招牌建筑 武居三省堂 092
39 罗马式讲堂藏着怪兽 一桥大学兼松讲堂 094
40 和洋交融的绿色住宅 听竹居 096
41 效仿古印度样式的崭新寺院 筑地本愿寺 098
42 日本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相融合 轻井泽夏之家 100
43 艺术装饰风格宅邸以一场车祸为契机 旧朝香宫公馆 102
44 现代主义建筑的原型白色盒子 土浦龟城自宅 104
45 随着近代数寄屋的诞生 柱子消失不见了! 旧杵屋别邸 106
46 轴对称的木结构现代主义 前川国男自宅 108
现代
47 DK(餐厨一体)的诞生 户冢四丁目公寓 112
48 室礼(陈设)是住宅的必杀技 斋藤副教授的家 114
49 狭小住宅的鼻祖 小限度住宅 116
50 与多种用途相适应的底层架空 香川县厅舍 118
51 飞翔于空中的一居室 天空住宅 120
52 能够亲身体会模数理论的美术馆 国立西洋美术馆 122
53 与日本传统相融合的悬索结构 国立代代木竞技场 124
54 超高层酒店以奥运会为契机 新大谷酒店 126
55 架设于九层大楼之上的百米高塔 京都塔 128
56 拓展城市居住形态定义的金字塔 塔之家 130
57 登上陆地的双曲抛物面白鲸 莫比迪克别墅 132
58 日本座超高层建筑 霞关大厦 134
59 拒绝“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不成体统的展览馆 太阳塔 136
60 来自未来的胶囊 中银胶囊塔 138
61 颠覆常识的清水混凝土住宅 住吉的长屋 140
62 守护文化遗产的预制混凝土 海洋风俗博物馆的藏品库 142
63 吸取阪神淡路大地震教训的纸制建筑 纸教堂 144
64 巨大的车站大厅变身为大型舞台 京都车站大楼 146
65 与街道连接的匀质空间 仙台媒体中心 148
66 镶嵌玻璃砖的光之宝盒 爱马仕之家 150
67 居室、厨房、单间各自成栋 森山宅 152
68 城市住宅中四坡屋顶的不可思议之处 城市住宅区 154
69 对重力的挑战 悬挑 保木美术馆 156
70 与艺术融为一体使用土制模板的薄壳结构 丰岛美术馆 158
71 止步于未建成的体育竞技场 东京奥运会主场馆扎哈设计方案 160
72 胶合板使木造大空间成为可能 静冈县草薙综合运动场体育馆 162
日本建筑地图 164
参考文献 166
索引 168
日本历史年代表 174
著译者简介 175
前 言
这本很有趣的书终于完成了。
有趣的同时或许还能起到些许作用。书中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不论在与人交流还是在酒馆里小酌时都是 的谈资,或许还可以用来牢牢抓住男友或女友的心呢。
本书虽是一本与建筑相关的用语图鉴,但内容不过分强调专业性,也摒弃了字典式的生硬罗列。我们挑选了那些会让人感到“虽然似曾相识,但倘若被问及却无法解释清楚”的建筑用语,每两页一个主题,通过相关建筑实例展开说明。
目录依循学校里常见的历史年表,由“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现代”这5章构成。各个词条则依据相关建筑物的竣工时间(包含推测)来排序。
本书中, 出场的现存建筑是法隆寺五重塔。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07年,但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建筑是在公元680年左右重建的(因公元670年被烧毁)。这本小书从那时起一直写到21世纪的现代。
也就是说,本书浓缩了1300多年的历史!
本书的重点不在于深入挖掘专业知识,而是面向大众,尽量使用广泛且易懂的解说。通过在其中穿插一些小故事与插曲,使本书成为一本可以轻松翻阅的读物,这也是本书 值得骄傲的一点。
假如将本书当作一册旅游导览,实际去参观一下书中提到的这些建筑的话,想者对建筑的理解和喜爱会更深一层,也可以收获一趟极富意义的旅程。
另外,职业插画家越井隆先生,在完整理解了每个词条后为这本书精心绘制了大量有趣易懂的插图,在这里表示由衷感谢。
对于研究者和专业人士来说,本书的用语收录和解说或许不能完全满足所需,但希望各位能够在理解本书主旨的前提之下,以宽容的心态看待这部分不足。
那么,就请读者翻开下一页,踏上这趟跨越时空的建筑之旅吧!
中山繁信
有趣的同时或许还能起到些许作用。书中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不论在与人交流还是在酒馆里小酌时都是 的谈资,或许还可以用来牢牢抓住男友或女友的心呢。
本书虽是一本与建筑相关的用语图鉴,但内容不过分强调专业性,也摒弃了字典式的生硬罗列。我们挑选了那些会让人感到“虽然似曾相识,但倘若被问及却无法解释清楚”的建筑用语,每两页一个主题,通过相关建筑实例展开说明。
目录依循学校里常见的历史年表,由“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现代”这5章构成。各个词条则依据相关建筑物的竣工时间(包含推测)来排序。
本书中, 出场的现存建筑是法隆寺五重塔。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07年,但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建筑是在公元680年左右重建的(因公元670年被烧毁)。这本小书从那时起一直写到21世纪的现代。
也就是说,本书浓缩了1300多年的历史!
本书的重点不在于深入挖掘专业知识,而是面向大众,尽量使用广泛且易懂的解说。通过在其中穿插一些小故事与插曲,使本书成为一本可以轻松翻阅的读物,这也是本书 值得骄傲的一点。
假如将本书当作一册旅游导览,实际去参观一下书中提到的这些建筑的话,想者对建筑的理解和喜爱会更深一层,也可以收获一趟极富意义的旅程。
另外,职业插画家越井隆先生,在完整理解了每个词条后为这本书精心绘制了大量有趣易懂的插图,在这里表示由衷感谢。
对于研究者和专业人士来说,本书的用语收录和解说或许不能完全满足所需,但希望各位能够在理解本书主旨的前提之下,以宽容的心态看待这部分不足。
那么,就请读者翻开下一页,踏上这趟跨越时空的建筑之旅吧!
中山繁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