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352870丛书名: 无
《高等日语教育(第13辑)》收录13篇日语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日语学术界中坚力量的学者所撰写的具有学术前沿动态和学术价值的论文集结出版,力求学术性和专业性并举,实现与国内语言学界的融通对接、振兴日语研究。促进日语研究与普通语言学及其国内其他语言的研究的融合、接轨。《高等日语教育》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综合评价入库期刊。本刊内容也已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中上线。
《高等日语教育(第13辑)》收录13篇日语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包含日语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分为日语教学研究、日语语言学研究、汉日对比研究、书刊评介等几部分,其中日语教学方面有出声读和默读对日语文章理解的影响研究、日语语言态度多维度实证研究等。语言学方面有日语语法标注规则刍议、非生物主语及物动词句的成因研究、日语非生物主语及物动词句的成因研究等。汉日对比研究有动态样态存在句汉日对比研究等,书评1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卷首语…………………………………………………………编委会
?日语教学研究?
基于“续论”的日语读后续写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李文鑫、张楠、苗志娟 1
出声读和默读对日语文章理解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为对象……………胡怡芹、尹松 17
新时代大学生日语语言态度多维度实证研究
——以辽宁地区大学生群体为考察对象………赵宏、常舒婷 30
基于历时语料库的日语因果关系接续词习得研究 …董芸、杨秀娥 47
?日语语言学研究?
近五年来我国日语语言研究综述…………………赵蓉、崔鲲 60
日语语法标注规则刍议……………………………杨文江 70
日语非意志性结果事件构式选择及认知动因考察…宋佳馨、姚艳玲 83
日语非生物主语及物动词句的成因研究……………车鲁明、胡俊 98
“日语形容词连用形 「も」”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用法探析……… 张秀娟、周紫月、杜晓波 110
现代日语程度副词与形容词的共现机制考察
——以程度副词「ちょっと」为案例……………李洪馨 124
?汉日对比研究?
汉日“XAXA”式数量词重叠结构的对比研究
——以汉语“一个一个”和日语「一人一人」/「一つ一つ」为例…… 郭蓉菲、王梓悦 140
汉语动态存在句与静态存在句连续性产生机制研究
——从日语样态存在句研究视角出发…………………刘艺婷 156
?书刊评介?
复合动词研究的新路径、新成果
——《日汉结果复合动词句法语义对比研究》述评……杨晓敏 168
英文提要…………………………………………………………… 175
卷 首 语
新一辑《高等日语教育(第13辑)》出版了。
新年伊始,传来“外语教育学”被正式列为外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的好消息。在兴奋之余,我们也感到了沉重的压力。愿关注本科的同行们一起携手共进,迎接新机遇新挑战,使我们《高等日语教育》早日成为探讨“外语教育学”的优秀平台,促进我国的日语教育和日语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本辑共收12篇论文和1篇书评,其中包括日语教学论文4篇。
李文鑫、张楠、苗志娟的《基于“续论”的日语读后续写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探讨了日语读后续写教学任务的促学效果。首先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认知挑战度的教学活动,为学生顺利完成产出任务搭建脚手架,其次通过分析学生的产出作品发现,读后续写教学设计能有效地使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形成正向循环;最后分析学生的反思日志发现,学生的任务参与度高且获得感强,验证了本次读后续写教学设计实现“以写促学”目标的有效性。
胡怡芹、尹松的《出声读和默读对日语文章理解的影响研究——以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为对象》利用再现法和再认法探究出声读与默读对日语学习者文章理解的影响,并试图厘清该影响与学习者日语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默读比出声读更有助于文章的理解,默读条件下文章再现和再认的总体成绩更好。默读有助于主要意义单元和支撑性意义单元的再现以及细节信息的再认,但对主干信息再认的效果与出声读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默读对于文章理解的有效性不因受试者日语能力的不同而变化。无论受试者的日语能力处在中级上位还是下位,默读都能促进文章理解。但日语能力的高低影响文章的再现,中级上位组学习者的主要意义单元和支撑性意义单元的再现数量均多于下位组学习者。
赵宏、常舒婷的《新时代大学生日语语言态度多维度实证研究——以辽宁地区大学生群体为考察对象》以辽宁地区大学生群体为对象,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实证分析其日语语言态度。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日语语言态度整体比较积极,认知、情感、行为三要素均协调一致,三要素与日语语言态度之间均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大学生对日语语言景观与公共空间的接受度也比较高;从影响日语语言态度的变项来看,大学生的日语学习经历、大学生自身对日语的兴趣是影响其日语语言态度的关键因子;横向对比发现,大学生对中文普通话、英语、日语、韩语态度整体倾向一致,对四种语言的友好程度依序为中文普通话>英语>日语>韩语。
董芸、杨秀娥的《基于历时语料库的日语因果关系接续词习得研究》以历时语料库中不同学习阶段学习者的作文数据为对象,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分析了日语专业学生大学四年间的因果关系接续词习得状况,揭示了初级至初中级阶段“接续助词→接续助词 接续词”、初中级至中级阶段“结果类→结果类 归纳类”、中级至中高级阶段“先因后果→先因后果 先果后因”的变化特征。该文从元认知知识中的母语知识、策略知识、读者视角等方面对此习得特征之成因进行了讨论。
本辑收日语语言学研究论文6篇。
研究综述是本刊从创刊起就特别愿意推出的一类文章。赵蓉、崔鲲的《近五年来我国日语语言研究综述》对2019—2023年收录在中国知网的日语语言研究论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现我国日语语言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无论是在日语语言文学杂志还是综合类外语杂志中都呈明显下滑趋势,其中以词汇研究论文下滑最为突出。其次,从语言学理论角度来说,认知语言学研究依然方兴未艾、独占鳌头,特别是隐喻和主观性受到较多关注。另外,日本媒体语言研究成为该时期最明显的增长点,这一现象反映了语言学角度的区域国别研究正在兴起,也说明基础学科的应用型研究得到了一定发展。
日语语法标注规则在文献中讨论得不多,在国内的日语语言学论著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外的英文出版物中也存在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杨文江的《日语语法标注规则刍议》介绍莱比锡标注规则在日语文本标注中的应用,并通过分析以往研究中语法标注和语素切分相关的问题和争议,提出初步的日语语法标注规则。
非意志性结果事件具有自动词构式、他动词构式等多种编码方式。宋佳馨、姚艳玲的《日语非意志性结果事件构式选择及认知动因考察》认为,诱发非意志性结果事件的原因条件对日语母语者的事件认知及构式选择具有一定影响。第一,责任性意识、可回避性意识、他动词构式选择比率均呈正相关关系。第二,原因条件对提及的事件阶段具有一定影响。随着原因明确性、可控性的减弱,日语母语者对事件的关注阶段由原因向结果移动。第三,认知方式与构式选择倾向存在密切关联,责任意识越高,他动词构式使用比率越高,相反,责任意识越低,自动词使用比率越高。
车鲁明、胡俊的《日语非生物主语及物动词句的成因研究》基于日语书面语语料库,调查表明,在现代日语中,非生物主语及物动词句的使用较为有限。这类句式的构建受到主语、宾语以及谓语的综合影响。根据非生物是否能够对其他事物产生作用,可以将该句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生作用,其中包括表示自然现象、某种物质、机械、抽象性事件、组织、身体部位、感情感觉、工具的非生物。这些非生物通过隐喻或转喻由人扩展而来,因此能够充当及物动词句的主语。另一类是不产生作用,此时句式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如主语和宾语在语义上构成位置关系或整体与部分关系、宾语和谓语构成惯用语等。
张秀娟、周紫月、杜晓波的 《“日语形容词连用形 「も」”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用法探析》发现「~くも」不仅可作句子副词,还可用于表示接续和枕词功能。作句子副词的「~くも」其语义功能表示评价,其评价对象不仅限于事态或行为,还可以是人物或事物。「~くも」可视为一个认知层次范畴。表示接续功能的「~くも」,可表示并列、转折、让步3种关系。用作枕词功能的「~くも」。仅「畏れ多い/恐れ多い」「畏い」「かたじけない」等形容词有此用法,主要用于特殊的尊敬语境中。
李洪馨的《现代日语程度副词与形容词的共现机制考察——以程度副词「ちょっと」为案例》采用程度语义学理论,对日语形容词量级结构进行考察,发现程度副词「ちょっと」只能与包含低值的有一定量幅的形容词共现,很难与只有高值的点幅或窄幅形容词共现。非真值语义角度,修饰形容词的「ちょっと」更倾向于体现说话人的主观评价,「ちょっと」不再单纯限定形容词程度,而是作为弱化主观评价的委婉表达标记在句中发挥功能。此时的影响因素有「ちょっと」和形容词的量级结构错配、形容词连体修饰凸显程度意识体现描写功能、形容词谓语句中形容词评价性的凸显。
本辑收汉日对比研究论文2篇。
郭蓉菲、王梓悦的《汉日“XAXA”式数量词重叠结构的对比研究——以汉语“一个一个”和日语「一人一人」/「一つ一つ」为例》认为,“一个一个”作主语和主语同位语的能力弱于「一人一人」/「一つ一つ」,但作状语的能力比「一人一人」/「一つ一つ」强。“一个一个”和「一人一人」/「一つ一つ」均可以表示“周遍义”“依次、逐一”等,但“一个一个”表“依次、逐一”比例远远高于表“周遍义”,「一人一人」/「一つ一つ」则是表“周遍义”高于表“依次、逐一”。此外“一个一个”还可以表“多量义”。汉语中可以通过添加“都”将“一个一个”由状语转化为主语或主语同位语,此时“一个一个”表“周遍义”,可以和状态谓语共现。与此相对,日语中当「一人一人」表“周遍义”且单独作主语时可以和「皆」共现;当作主语同位语时由于凸显前置群体中的个体成员,强调个体存在,从而无法与「皆」共现。
刘艺婷的《汉语动态存在句与静态存在句连续性产生机制研究——从日语样态存在句研究视角出发》借鉴日语样态存在句的研究经验,探讨了汉语中语序为“NL V着/了 NP”的存在句表达的多样性。同日语样态存在句中动词语义表达呈现出连续性这一特征相似,汉语的动态存在句与静态存在句在语义层面上也具有连续性,其动态或静态特性由动词的功能以及体标记“着/了”共同决定。另外,“V着”存在句和“V了”存在句虽然都符合存在句的语序,但它们在表达存在样态的机制上具有本质区别,即“着”侧重从内部揭示存在的样态,表现动作的持续或结果的持续;而“了”从外部标记动作完成后结果的持续状态。虽然在某些静态存在句中两者可以互换使用,但这种互换仅限于形式层面,语义上并不能实现同等互换。
本辑收书评1篇。
日语复合动词研究是近几年来的热点课题。杨晓敏对张楠著《日汉结果复合动词句法语义对比研究》进行了评述,题为《复合动词研究的新路径、新成果——〈日汉结果复合动词句法语义对比研究〉述评》。评者认为,“该书着眼点小但着力点深,使用多种语言学理论充分、透彻地解析了日汉结果复合动词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评者还指出“历时性考察颇有新意,但有浅尝辄止之感”,提出“若能对日汉结果复合动词的演化进行历时考察,并对比两者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共性和差异,将更有助于细化语言描写、深化对比研究”。
正是因为广大作者、审稿人及编辑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坚守学术理想的事业心,才换来《高等日语教育》一辑辑的顺利出版。期盼大家的来稿!
编委会
2024年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