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2856564
《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分析研究建设现代化强国背景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防震减灾提出的新需求,研究提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以及各分领域发展战略。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在众多自然灾害之中,地震对人类生存
安全危害最大。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同地震灾
害抗争的实践中,出现了地震灾害应对、抗震救灾、震害防御、地震灾害防治、地震灾害
治理、地震灾害风险防范等词汇,这些词汇的内涵和外延略有差异,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
具体工作内容,但总体上都没有超出防震减灾的范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管理和防震减灾救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指引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实现重大变革、发生根本转变,推动我国防震减灾能力显著提
升,实现全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 6 级左右中强地震能力的 2020 年奋斗目标。但是,新征
程上地震灾害依然严峻复杂,大震巨灾风险甚至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大地震会在哪里发生,如何防范”依然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持久面对的重大问题,要
求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开展研究,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地震安全服务保
障中国式现代化。
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赋予防震减灾新使命
世界历史上因自然灾害引发的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的例子不胜枚举。庞贝古城毁于
维苏威火山大爆发,日本历史上曾有 7 次因地震灾害改换年号。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第
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
个关键时期,一旦遭遇大震巨灾,就有可能使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巨大成就受到威胁,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被迟滞甚至被中断。新征程上,防震减灾被赋予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新
使命,我们必须把防震减灾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大局中认识和布局,树牢底线思
维,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好的准备,坚决防控大震巨灾风险,服务保障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伟业。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予防震减灾新期待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活动更加频繁,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其决策和行动对自然和人
类社会本身的影响力也极大增强,人类日益进入高风险社会,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
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高度透明与便捷的媒体放大了人们对各种风险包括地震灾害风险
的反应,更容易引发社会公众的焦虑与恐慌。一旦发生颠覆性风险或迟滞性风险,比如导
致数十万人伤亡的大地震,地震事件将成为各种矛盾的集中爆发点,从而破坏社会稳定。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
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全的生活空间
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同时,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社
会事务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社会力量正在逐渐成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力量。
三、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为防震减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超 12.1 万亿元,全年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 85698 元,接近世行划设的高收入经济体人均水平门槛,为开展防震减灾提供
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地震灾害防御标准。科技创新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
变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地震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新兴数字技术赋能为实现现代
智慧防震减灾注入新动力,企业研发力量不断增强,有利于科技成果在防震减灾中加速转
换与综合利用,为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四、复杂的震情和高质量发展对防震减灾提出精准高效新要求
我国地震频度高、分布广、强度大、灾害重。从发生数量来看,20 世纪全球大陆
35% 的 7 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我国大陆年平均发生 20 次左右 5 级地震、3.8 次 6 级地
震、0.7 次 7 级地震、0.1 次 8 级地震。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大陆所有省(自治区、直辖
市)均发生过 5 级以上地震,发生过 6 级以上地震的有 28 个,7 级以上地震的有 17 个,
8 级以上地震的有 11 个。从震源深度来看,94% 是浅源地震,造成的破坏大。按照 20 世
纪我国地震发生频率计算,未来 20 年,我国还可能发生大约 520 次 5 级以上地震,100
次 6 级以上地震,28 次 7 级以上地震,2 至 3 次 8 级以上地震。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
大,国土集聚开发格局日渐清晰,国家确定了优化经济空间布局的方向和重点。不同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地震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这就
要求从整体上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防震减灾工作,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出应对
措施。
五、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创新提出系统推进防震减灾发展新任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
大理论创新成果,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构
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党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之一,我们必须强化理论创新成果在防震减灾领域的运
用,用创新理论成果指导防震减灾战略设计,对防震减灾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化梳理,制定
完整的战略体系框架,切实肩负起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地震安全保障的历史使命,推动地
震灾害风险防治更高标准、防震减灾基本业务和保障服务更高水平、地震科技创新和人才
更高“智”量、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更高效能、防震减灾开放服务更高格局、党建和全面从
严治党引领保障更高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防震减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开展防震减灾战略研究和防震减灾事业
发展战略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
筹发展和安全,主动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全面融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自觉
适应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科学认识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及我国震情形势及发展趋
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1) 的要求,系统谋划新时代新
征程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总体战略、分类战略、运作战略,明确到 2035 年我国防震减灾事
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
第一章 中国防震减灾历史变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
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1)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防范化解大震巨灾风险,不仅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
展,更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从原始先民选择在这里生存繁衍,多地震灾害就成为我国
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必然伴随着地震灾害的发生和应对地震灾害的
一系列防震减灾活动。只有在深刻认识防震减灾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开展防震减灾事业战
略研究,才能更好明确目标、指导实践。
第一节 发展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据科技等生
产力水平和认识地震、应对地震等理念的不同,可以把我国防震减灾历史分为 3 个发展
阶段。
一、被动应对、依靠施救,维护政权社会稳定的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了从中华文明起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站在现
代的视角,回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这一阶段总体上科技水平不高,生产力水平较
低,这就决定了无法正确认识地震的机理,更谈不上预测地震发生的时空和风险,只能在
地震发生后被动应对。同时,物质财富相对短缺,决定了采取的各种防震减灾举措比较有
限。人们受到天人合一、因缘果报等价值观的影响,普遍把地震看作上天的惩戒、命运的
安排。无论是当时的统治者,还是普通民众,只是被动承受地震灾害。这一阶段的防震减
灾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朴素的地震认知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深刻影响人类生产生活,人们从未停止对地震的探索。早在
远古时期,我国先民就已经开始探索地震的成因,并用神话这一人类早期的艺术创作框架
来进行解释,比如汉朝《淮南子》就有相关记录。卷三《天文训》记录了共工怒触不周
山的神话,“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
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卷六《览冥训》记录了女娲补天的神话,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
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
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从神话描
述的现象来看,山崩地裂、水火成灾,这些最有可能是由一次或多次地震、火山及其次生
灾害造成的。面对这些巨灾,人们只能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推测原因,将之想象成神
祇之间的争斗。此后,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水平不断提升,开始意识到地震是一种
自然灾害,但是仍然不知道其发生机理是什么,于是先后出现了“龟背说”“地母说”“积
气说”等猜想。如《史记 • 周本纪》中记载周幽王二年(前 780 年)大地震,周臣伯阳父
曾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地震”,他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衡造成的,所谓
“阴”即地、“阳”即天,首先发现了地震与天体、自然界的某种关系,并把其作为亡国
之兆。这些都不是从科学上对地震成因的认识,不能支撑主动应对地震灾害,只能被动承
受地震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 狭隘的减灾目的
从历史上看,大地震很容易导致王朝灭亡和政权更替。一方面,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
经济损失,一旦得不到有力的救助,就可能引发农民起义。北宋 100 多年的时间里,开封
地区有感地震多达 18 次,平均每 5 年就有一次,地震和次生灾害,以及地震发生一段时
间后的旱灾和洪水,成为诱发北宋农民起义的一大原因。西夏大庆三年(1142)九月,西
夏境内发生严重饥荒,米价暴涨,一升米价格高达百钱。次年三月,都城兴庆府发生地
震,屋舍倒塌,人畜死亡数以万计,夏仁宗李仁孝宣布凡是在地震中受到伤害的民户皆减
免租税不等,房屋遭到破坏者,由国家出钱修复。但是由于饥荒的加剧,七月,各州人民
相继起义,规模大的上万人,小的也有五六千,四处抢夺粮食,甚至敢攻打州县。各州出
兵镇压,但起义不仅没被镇压下去,反而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受“天谴论”等影
响,大地震被认为是上天的惩戒,往往会动摇统治者的合法性。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
露》中提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这一理论影响了中国数
千年。总的来看,这一阶段的减灾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统治和社会稳定,统治者采取的救
灾救助举措,仅仅局限在安抚灾民情绪、保障最低生产生活、防止民众因灾造反的范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