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774170丛书名: “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内容简介
《可靠性原理与方法(第二版)下册》在跟踪可靠性研究前沿的基础上,以航空、航天与民航为背景,结合数理统计和工程设计原理,系统地阐述了可靠性理论与工程应用方法。《可靠性原理与方法(第二版)下册》包括可靠性基本概念、可靠性统计原理、可靠性建模方法、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关联系统可靠性原理、面向过程的系统可靠性、可靠性预计与分配、机械可靠性设计原理、制造过程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试验与评定、可靠性物理与失效分析、基于大数据的可靠性分析、网络可靠性评估方法、民用飞机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等,给出了近年来在航空、航天与民航领域成功应用的典型可靠性工程案例。
目 录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第9章 机械可靠性设计原理1
9.1 应力-强度干涉理论1
9.2 可靠度的计算方法4
9.2.1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求可靠度4
9.2.2 功能密度函数积分法求解可靠度6
9.2.3 蒙特卡罗模拟法6
9.3 已知应力与强度分布的可靠度计算7
9.3.1 应力强度均服从正态分布7
9.3.2 应力强度均服从指数分布9
9.3.3 应力强度均服从威布尔分布9
9.3.4 应力服从指数分布,强度服从正态分布10
9.3.5 应力服从正态分布,强度服从指数分布10
9.4 机械静强度的可靠性设计11
9.4.1 受拉零件的概率可靠性设计11
9.4.2 梁的概率可靠性设计13
9.4.3 轴的概率可靠性设计15
9.5 机械疲劳可靠性设计17
9.6 机械磨损零件可靠性设计22
9.6.1 磨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22
9.6.2 累积磨损量统计分析23
9.6.3 磨损的随机、模糊可靠性分析27
9.6.4 磨损可靠性计算示例32
9.7 机械结构稳健可靠性设计36
9.7.1 稳健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36
9.7.2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稳健可靠性设计36
9.8 机械可靠性优化设计39
9.8.1 以可靠度*大为目标的可靠性优化设计40
9.8.2 以可靠度指标为约束条件的机械强度可靠性优化设计41
9.8.3 典型零部件的可靠性优化设计41
9.9 本章小结61
习题及思考题61
第10章 制造过程可靠性分析方法63
10.1 概述63
10.1.1 可靠性寿命演化过程63
10.1.2 早期故障内涵64
10.1.3 制造过程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66
10.2 制造过程可靠性技术的发展69
10.2.1 制造过程与系统可靠性建模技术73
10.2.2 制造过程可靠性分析技术73
10.2.3 制造工艺缺陷故障机理分析技术74
10.2.4 制造过程可靠性监控技术75
10.3 制造过程可靠性分析技术81
10.3.1 工艺系统可靠性分析建模技术81
10.3.2 基于流平衡法的工艺可靠性建模技术82
10.3.3 基于随机Petri网的工艺可靠性建模技术84
10.3.4 工艺FMEA分析技术85
10.3.5 基于质量特性演化关系的制造可靠性评估技术98
10.4 制造过程可靠性控制技术107
10.4.1 制造关键过程特性识别技术107
10.4.2 产品制造缺陷检测技术110
10.4.3 制造过程偏差可靠性监测115
10.5 本章小结117
习题及思考题118
第11章 可靠性试验、验证与评定120
11.1 可靠性试验120
11.1.1 可靠性试验概述120
11.1.2 环境应力筛选试验121
11.2 可靠性增长试验125
11.2.1 试验准则125
11.2.2 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基本方法127
11.2.3 可靠性增长的数学模型128
11.2.4 模型的分析与评定130
11.3 可靠性寿命试验134
11.3.1 寿命试验类型134
11.3.2 加速寿命试验分类136
11.3.3 加速寿命试验应力138
11.3.4 加速寿命试验方案141
11.3.5 数理统计模型143
11.3.6 失效物理统计模型149
11.4 高加速寿命试验154
11.4.1 高加速寿命试验概述154
11.4.2 HALT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158
11.4.3 开展HALT的过程159
11.4.4 HALT验证166
11.5 高加速应力筛选167
11.5.1 高加速应力筛选概述167
11.5.2 产品应力筛选167
11.5.3 开展HASS工作原因168
11.5.4 振动169
11.5.5 温度变化率169
11.5.6 应力量值的合理选择171
11.5.7 析出筛选和检测筛选172
11.5.8 筛选验证174
11.5.9 筛选调整178
11.6 高加速应力审核180
11.6.1 高加速应力审核的背景180
11.6.2 统计过程综述182
11.6.3 统计学——系统183
11.6.4 HASA过程控制图186
11.6.5 监控系统问题187
11.6.6 通过HASA暴露的问题188
11.7 可靠性验证试验与评定189
11.7.1 统计试验方案及主要参数189
11.7.2 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的通用程序193
11.8 复杂系统可靠性熵法综合评定195
11.8.1 可靠性信息熵法折合原理195
11.8.2 单元可靠性评定的熵方法196
11.8.3 基于信息理论的数据信息折合技术197
11.8.4 不同分布之间的数据信息的相互折合206
11.8.5 复杂系统可靠性特征量熵法综合评定207
11.9 本章小结208
习题及思考题208
第12章 可靠性物理与失效分析210
12.1 材料/器件的性能退化210
12.1.1 参数退化的幂律模型210
12.1.2 参数增长的幂律模型212
12.1.3 指数与对数模型216
12.1.4 退化延迟模型216
12.1.5 竞争退化模型218
12.2 失效时间及其模型220
12.2.1 失效时间定义220
12.2.2 影响失效时间因素221
12.2.3 失效时间模型222
12.3 集成电路典型失效机理及失效时间模型226
12.3.1 加速退化失效机理227
12.3.2 电迁移失效机理229
12.3.3 应力迁移失效机理231
12.3.4 电路腐蚀失效机理232
12.3.5 热循环与热疲劳失效机理234
12.3.6 时间相关介电击穿失效机理235
12.4 机械工程典型失效机理及其失效时间模型237
12.4.1 蠕变失效机理238
12.4.2 裂纹诱发失效机理240
12.4.3 机械疲劳失效机理241
12.4.4 黏合失效机理242
12.4.5 热失配诱导失效机理243
12.4.6 机械器件腐蚀失效机理244
12.5 元器件可靠性设计改进技术246
12.6 本章小结250
习题及思考题251
第13章 基于大数据的可靠性分析252
13.1 大数据与数据挖掘252
13.1.1 数据管理252
13.1.2 数据挖掘255
13.1.3 大数据发展历程256
13.1.4 大数据分析258
13.1.5 可靠性数据分析261
13.2 大数据在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264
13.2.1 基于概率统计的分析方法264
13.2.2 基于时间维度的分析方法267
13.2.3 基于失效物理的分析方法273
13.2.4 传统分析方法的优势与局限275
13.2.5 大数据分析的特点275
13.3 大数据揭示故障规律276
13.3.1 可靠性数据276
13.3.2 故障激发因素的复杂性277
13.3.3 可靠性大数据分析前景277
13.4 故障关联规则分析278
13.4.1 关联规则的基本知识279
13.4.2 频繁模式发现280
13.4.3 Apriori相关算法280
13.4.4 FP-growth算法282
13.4.5 应用及案例283
13.5 动态关联规则挖掘284
13.5.1 问题描述及需求284
13.5.2 动态关联规则新定义284
13.5.3 动态关联规则挖掘算法286
13.6 故障传播机理分析288
13.6.1 故障建模分析289
13.6.2 传播机理分析291
13.7 非参数统计292
13.7.1 单样本问题293
13.7.2 两样本问题297
13.7.3 多样本问题299
13.7.4 案例分析302
13.8 本章小结305
习题及思考题306
第14章 网络可靠性评估方法307
14.1 网络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发展307
14.1.1 背景307
14.1.2 网络的概念内涵308
14.1.3 网络可靠性发展历史及研究意义310
14.1.4 更多需求311
14.2 网络系统典型故障分析312
14.2.1 网络故障的概念内涵312
14.2.2 网络故障的特殊性314
14.2.3 网络故障致因分析318
14.3 网络可靠性参数体系319
14.3.1 建立原则319
14.3.2 体系结构320
14.3.3 参数定义320
14.3.4 案例分析——机载网络可靠性参数体系322
14.4 网络可靠性评估方法326
14.4.1 可靠性评估方法概述326
14.4.2 连通可靠性评估327
14.4.3 容量可靠性评估328
14.4.4 性能可靠性评估329
14.4.5 以业务为中心的网络可靠性综合评估329
14.4.6 案例分析331
14.5 本章小结334
习题及思考题334
第15章 民用飞机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335
15.1 民用飞机风险评估流程335
15.2 民用飞机定量风险评估338
15.2.1 单机风险评估338
15.2.2 机队风险评估342
15.2.3 纠正措施的制定345
15.2.4 案例分析350
15.3 航空发动机安全风险评估356
15.3.1 基于统计分析的发动机安全风险评估356
15.3.2 基于故障后果的发动机安全风险评估367
15.3.3 案例分析374
15.4 可靠性管理382
15.4.1 可靠性管理的基本内容382
15.4.2 可靠性管理与质量管理383
15.4.3 可靠性管理循环383
15.5 本章小结391
习题及思考题391
参考文献392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第9章 机械可靠性设计原理1
9.1 应力-强度干涉理论1
9.2 可靠度的计算方法4
9.2.1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求可靠度4
9.2.2 功能密度函数积分法求解可靠度6
9.2.3 蒙特卡罗模拟法6
9.3 已知应力与强度分布的可靠度计算7
9.3.1 应力强度均服从正态分布7
9.3.2 应力强度均服从指数分布9
9.3.3 应力强度均服从威布尔分布9
9.3.4 应力服从指数分布,强度服从正态分布10
9.3.5 应力服从正态分布,强度服从指数分布10
9.4 机械静强度的可靠性设计11
9.4.1 受拉零件的概率可靠性设计11
9.4.2 梁的概率可靠性设计13
9.4.3 轴的概率可靠性设计15
9.5 机械疲劳可靠性设计17
9.6 机械磨损零件可靠性设计22
9.6.1 磨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22
9.6.2 累积磨损量统计分析23
9.6.3 磨损的随机、模糊可靠性分析27
9.6.4 磨损可靠性计算示例32
9.7 机械结构稳健可靠性设计36
9.7.1 稳健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36
9.7.2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稳健可靠性设计36
9.8 机械可靠性优化设计39
9.8.1 以可靠度*大为目标的可靠性优化设计40
9.8.2 以可靠度指标为约束条件的机械强度可靠性优化设计41
9.8.3 典型零部件的可靠性优化设计41
9.9 本章小结61
习题及思考题61
第10章 制造过程可靠性分析方法63
10.1 概述63
10.1.1 可靠性寿命演化过程63
10.1.2 早期故障内涵64
10.1.3 制造过程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66
10.2 制造过程可靠性技术的发展69
10.2.1 制造过程与系统可靠性建模技术73
10.2.2 制造过程可靠性分析技术73
10.2.3 制造工艺缺陷故障机理分析技术74
10.2.4 制造过程可靠性监控技术75
10.3 制造过程可靠性分析技术81
10.3.1 工艺系统可靠性分析建模技术81
10.3.2 基于流平衡法的工艺可靠性建模技术82
10.3.3 基于随机Petri网的工艺可靠性建模技术84
10.3.4 工艺FMEA分析技术85
10.3.5 基于质量特性演化关系的制造可靠性评估技术98
10.4 制造过程可靠性控制技术107
10.4.1 制造关键过程特性识别技术107
10.4.2 产品制造缺陷检测技术110
10.4.3 制造过程偏差可靠性监测115
10.5 本章小结117
习题及思考题118
第11章 可靠性试验、验证与评定120
11.1 可靠性试验120
11.1.1 可靠性试验概述120
11.1.2 环境应力筛选试验121
11.2 可靠性增长试验125
11.2.1 试验准则125
11.2.2 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基本方法127
11.2.3 可靠性增长的数学模型128
11.2.4 模型的分析与评定130
11.3 可靠性寿命试验134
11.3.1 寿命试验类型134
11.3.2 加速寿命试验分类136
11.3.3 加速寿命试验应力138
11.3.4 加速寿命试验方案141
11.3.5 数理统计模型143
11.3.6 失效物理统计模型149
11.4 高加速寿命试验154
11.4.1 高加速寿命试验概述154
11.4.2 HALT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158
11.4.3 开展HALT的过程159
11.4.4 HALT验证166
11.5 高加速应力筛选167
11.5.1 高加速应力筛选概述167
11.5.2 产品应力筛选167
11.5.3 开展HASS工作原因168
11.5.4 振动169
11.5.5 温度变化率169
11.5.6 应力量值的合理选择171
11.5.7 析出筛选和检测筛选172
11.5.8 筛选验证174
11.5.9 筛选调整178
11.6 高加速应力审核180
11.6.1 高加速应力审核的背景180
11.6.2 统计过程综述182
11.6.3 统计学——系统183
11.6.4 HASA过程控制图186
11.6.5 监控系统问题187
11.6.6 通过HASA暴露的问题188
11.7 可靠性验证试验与评定189
11.7.1 统计试验方案及主要参数189
11.7.2 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的通用程序193
11.8 复杂系统可靠性熵法综合评定195
11.8.1 可靠性信息熵法折合原理195
11.8.2 单元可靠性评定的熵方法196
11.8.3 基于信息理论的数据信息折合技术197
11.8.4 不同分布之间的数据信息的相互折合206
11.8.5 复杂系统可靠性特征量熵法综合评定207
11.9 本章小结208
习题及思考题208
第12章 可靠性物理与失效分析210
12.1 材料/器件的性能退化210
12.1.1 参数退化的幂律模型210
12.1.2 参数增长的幂律模型212
12.1.3 指数与对数模型216
12.1.4 退化延迟模型216
12.1.5 竞争退化模型218
12.2 失效时间及其模型220
12.2.1 失效时间定义220
12.2.2 影响失效时间因素221
12.2.3 失效时间模型222
12.3 集成电路典型失效机理及失效时间模型226
12.3.1 加速退化失效机理227
12.3.2 电迁移失效机理229
12.3.3 应力迁移失效机理231
12.3.4 电路腐蚀失效机理232
12.3.5 热循环与热疲劳失效机理234
12.3.6 时间相关介电击穿失效机理235
12.4 机械工程典型失效机理及其失效时间模型237
12.4.1 蠕变失效机理238
12.4.2 裂纹诱发失效机理240
12.4.3 机械疲劳失效机理241
12.4.4 黏合失效机理242
12.4.5 热失配诱导失效机理243
12.4.6 机械器件腐蚀失效机理244
12.5 元器件可靠性设计改进技术246
12.6 本章小结250
习题及思考题251
第13章 基于大数据的可靠性分析252
13.1 大数据与数据挖掘252
13.1.1 数据管理252
13.1.2 数据挖掘255
13.1.3 大数据发展历程256
13.1.4 大数据分析258
13.1.5 可靠性数据分析261
13.2 大数据在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264
13.2.1 基于概率统计的分析方法264
13.2.2 基于时间维度的分析方法267
13.2.3 基于失效物理的分析方法273
13.2.4 传统分析方法的优势与局限275
13.2.5 大数据分析的特点275
13.3 大数据揭示故障规律276
13.3.1 可靠性数据276
13.3.2 故障激发因素的复杂性277
13.3.3 可靠性大数据分析前景277
13.4 故障关联规则分析278
13.4.1 关联规则的基本知识279
13.4.2 频繁模式发现280
13.4.3 Apriori相关算法280
13.4.4 FP-growth算法282
13.4.5 应用及案例283
13.5 动态关联规则挖掘284
13.5.1 问题描述及需求284
13.5.2 动态关联规则新定义284
13.5.3 动态关联规则挖掘算法286
13.6 故障传播机理分析288
13.6.1 故障建模分析289
13.6.2 传播机理分析291
13.7 非参数统计292
13.7.1 单样本问题293
13.7.2 两样本问题297
13.7.3 多样本问题299
13.7.4 案例分析302
13.8 本章小结305
习题及思考题306
第14章 网络可靠性评估方法307
14.1 网络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发展307
14.1.1 背景307
14.1.2 网络的概念内涵308
14.1.3 网络可靠性发展历史及研究意义310
14.1.4 更多需求311
14.2 网络系统典型故障分析312
14.2.1 网络故障的概念内涵312
14.2.2 网络故障的特殊性314
14.2.3 网络故障致因分析318
14.3 网络可靠性参数体系319
14.3.1 建立原则319
14.3.2 体系结构320
14.3.3 参数定义320
14.3.4 案例分析——机载网络可靠性参数体系322
14.4 网络可靠性评估方法326
14.4.1 可靠性评估方法概述326
14.4.2 连通可靠性评估327
14.4.3 容量可靠性评估328
14.4.4 性能可靠性评估329
14.4.5 以业务为中心的网络可靠性综合评估329
14.4.6 案例分析331
14.5 本章小结334
习题及思考题334
第15章 民用飞机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335
15.1 民用飞机风险评估流程335
15.2 民用飞机定量风险评估338
15.2.1 单机风险评估338
15.2.2 机队风险评估342
15.2.3 纠正措施的制定345
15.2.4 案例分析350
15.3 航空发动机安全风险评估356
15.3.1 基于统计分析的发动机安全风险评估356
15.3.2 基于故障后果的发动机安全风险评估367
15.3.3 案例分析374
15.4 可靠性管理382
15.4.1 可靠性管理的基本内容382
15.4.2 可靠性管理与质量管理383
15.4.3 可靠性管理循环383
15.5 本章小结391
习题及思考题391
参考文献392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