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651260
信息交互设计是当今设计学发展最具代表的前沿领域之一。本书既是有关信息交互设计概念、本质、规律的理论创新,也是将社会形态演进的理论框架运用于信息交互设计研究的学术成果,有助于信息交互设计形成更加客观与全面的理解,有利于信息交互设计研究视野的扩展和知识的丰富。
本书以信息交互设计为研究对象,思考在设计学视野下的信息交互设计理论本体并进行“四维一体”的模型建构,比较系统的梳理信息交互设计的发展历程,并着重对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本书以信息交互设计为研究目标进行了系统性、逻辑性的设计理论研究,力求综合、深刻地把握与探索信息交互设计的本体与趋势,并对今后的信息交互设计实践活动提供一定参考与启示。
第1 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社会创新进程 1
1.1.2 信息技术发展助力“设计”的角色重构 3
1.1.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愿景 4
1.2 研究思路 5
1.3 研究意义 7
1.4 研究方法 9
1.5 研究特色 10
1.6 研究创新点 10
第2 章 信息交互设计的本体概念 12
2.1 信息交互设计的源起 12
2.2 信息交互设计的基本理论 15
2.2.1 信息交互设计的基础 15
2.2.2 信息交互设计的定义 16
2.2.3 信息交互设计的观念 18
2.2.4 信息交互设计的意义 18
2.3 “信息”与“交互”的释义 20
2.3.1 信息的本质 20
2.3.2 信息的属性 20
2.3.3 信息的分层 22
2.3.4 信息与文化 23
2.3.5 交互的概念 24
2.3.6 交互的属性 24
2.3.7 交互的类型 25
2.4 信息交互设计的构成 26
2.4.1 信息设计 26
2.4.2 交互设计 28
2.4.3 感知设计 29
2.5 信息交互设计的研究现状 32
2.5.1 理论研究层面 32
2.5.2 实践研究层面 34
2.6 信息交互设计的特征 36
2.6.1 交互性特征 36
2.6.2 复杂性特征 37
2.6.3 感知性特征 38
第3 章 信息交互设计四维理论模型 39
3.1 信息交互设计四维理论模型的构建 39
3.2 信息交互设计的“境”维度 41
3.2.1 环境的基础释义 41
3.2.2 “境”维度视角下的信息交互设计 42
3.2.3 “境”维度的具体分类 42
3.2.4 信息交互设计的宏观环境:创意城市 44
3.2.5 信息交互设计的微观环境:创意社区 45
3.3 信息交互设计的“人”维度 46
3.3.1 信息交互设计的主体 46
3.3.2 基于“人”维度的信息交互设计 47
3.3.3 大众参与式的设计价值探讨 48
3.3.4 大众协同创新模式的意义与贡献 50
3.4 信息交互设计的“技”维度 51
3.4.1 技术的基础属性 51
3.4.2 技术的设计应用模型 54
3.4.3 信息交互设计中的基础技术 55
3.4.4 信息交互设计中的前沿技术 58
3.5 信息交互设计的“品”维度 61
3.5.1 信息产品的概念 61
3.5.2 “品”维度视角下的信息交互设计 62
3.5.3 “品质 品格 品位”三品模型 63
第4 章 原始及农业社会的信息交互设计 65
4.1 原始及农业社会的“境” 65
4.1.1 原始社会的社会环境 65
4.1.2 原始社会的文化环境 67
4.1.3 农业社会的社会环境 68
4.1.4 农业社会的文化环境 69
4.2 原始及农业社会的“人” 71
4.2.1 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 71
4.2.2 原始社会人类审美的变化 72
4.2.3 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 76
4.2.4 农业社会的人本思想 77
4.3 原始及农业社会的“技” 78
4.3.1 原始社会中的“技” 78
4.3.2 农业社会中的“技” 82
4.4 原始及农业社会的“品” 86
4.4.1 原始社会中的“品” 86
4.4.2 农业社会中的“品” 89
第5 章 工业社会的信息交互设计 93
5.1 工业社会的“境” 93
5.1.1 工业社会的产生 93
5.1.2 工业革命的进程 94
5.2 工业社会的“人” 98
5.2.1 “人”因素的发展 98
5.2.2 不同设计思潮下“人”的变化 99
5.3 工业社会的“技” 101
5.3.1 摄影技术与电影技术 102
5.3.2 电报、电话与无线电技术 103
5.3.3 广播与电视技术 106
5.3.4 工业社会技术特点总结 108
5.4 工业社会的“品” 109
5.4.1 基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模式 109
5.4.2 工业社会信息传播产品设计 112
5.4.3 工业社会信息传播路径的交互属性 117
5.5 工业社会与原始及农业社会之对比 117
5.5.1 社会生产关系层面的演进 117
5.5.2 信息交互方式的演进 118
第6 章 信息社会的信息交互设计 120
6.1 信息社会的“境” 120
6.1.1 信息社会的产生 120
6.1.2 信息社会的生产方式 123
6.1.3 网络社会的崛起 125
6.1.4 网络社会的重要意义 127
6.1.5 社会文化性语境的起始 129
6.2 信息社会的“人” 134
6.2.1 “人”因素的全新发展 134
6.2.2 用户体验的提出与构建 135
6.2.3 “人”的负面影响与挑战 140
6.3 信息社会的“技” 142
6.3.1 信息技术助力信息社会发展 142
6.3.2 信息社会初期的信息技术 144
6.3.3 当代信息社会的信息技术 147
6.4 信息社会的“品” 155
6.4.1 信息社会的信息交互模式 155
6.4.2 信息社会的“品”之变化 158
6.4.3 “品”之设计原则 164
6.4.4 “品”之设计方法 166
6.4.5 “品”之设计过程 173
6.4.6 “品”之设计评价 176
6.5 信息社会与传统社会之对比 179
6.5.1 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 179
6.5.2 人际关系的演进 180
6.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演进 180
6.5.4 信息交互设计方式的演进 182
第7 章 未来社会的信息交互设计 184
7.1 未来社会的“境” 184
7.1.1 未来社会的起点 184
7.1.2 未来社会的变革 185
7.1.3 未来的智慧城市 188
7.2 未来社会的“人” 190
7.2.1 “人”概念的新讨论 190
7.2.2 未来社会“人”角色的重构 192
7.3 未来社会的“技” 198
7.3.1 多模态交互方式发展 198
7.3.2 未来社会的信息技术更新 200
7.4 未来社会的“品” 203
7.4.1 人机共生的未来愿景 203
7.4.2 智能汽车座舱的信息交互设计 203
7.4.3 信息交互设计的未来属性 209
第8 章 总结与展望 211
8.1 研究成果总结 211
8.2 后续研究展望 214
后记 215
本书将信息交互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为研究背
景,探寻信息交互设计在社会历史演进中的各个阶段的本质特点,以及对
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为视角进行信息交
互设计的理论研究,可以更加全面、综合、深刻地把握信息交互设计的发
展规律与普遍原理,并为当代的信息交互设计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启示。
本书重点研究三个部分:第一,在跨学科的基础上,认识与拓展了设
计学视野下的信息交互设计概念及内涵,明晰了信息交互设计的具体构成
体系以及本质特征;第二,构建了信息交互设计四维理论模型,主要从“境-人- 技- 品”四个维度展开对于社会语境、用户需求、信息技术、信息交互方式的具体设计研究;第三,以信息交互设计四维理论模型在各个社会历史形态的存在与应用形式为研究逻辑,从社会形态演进的角度对所涉设计研究对象予以较为深刻的剖析与实证,探讨信息交互设计与社会历史形态发展之间客观存在的对应转化过程及系统关系。
本书的研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信息交互设计概念及构成体系为理论
支点,构建了“境- 人- 技- 品”四维度的信息交互设计四维理论模型。笔者认为,信息交互设计研究的核心目标在于洞察“境- 人- 技- 品”在确定的社会语境中的整体关系,协调与平衡四个模型组成元素之间的系统转换过程,基于信息交互设计内外因素的不同视角进行理性审视与设计重构,进而为人们创造更加合理的信息交互设计以及更加愉悦的用户情感体验。本书透过社会历史形态发展演进的研究视角,尝试追溯信息交互设计的起源,有序探讨信息交互设计的内在发展规律与外在表现形式,深度剖析信息交互设计在原始及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具体设计方法、设计规律、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过程,科学展望信息交互设计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趋势。
本书的研究内容既有信息交互设计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存在的时空性描述,又有对于信息交互设计四维理论模型“境- 人- 技- 品”之整体与个体联系和转换过程的关注,将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发展进程与信息交互设计的演进过程融为一体;通过审视社会历史形态的发展逻辑,本书尝试探索信息交互设计演进的原理与本质,并得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基于信息交互设计四维理论模型出发的信息交互设计研究,不仅是对于人类社会历史形态演进过程的系统性思考,更是在立体、严谨、有序的研究思路下实现的信息交互设计理论创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