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580617
国家自然博物馆给孩子的趣味科普书!
捧腹大笑,增长知识!
万万没想到!动物也发朋友圈?自然界处处都是段子手!
◎ 权威专业
国家自然博物馆专家团队精心力作,知识严谨科学性强!
◎ 干货满满
16个主题 60多种动物 100 多个趣味知识点,内容非常丰富!
◎ 新奇有趣
万万没想到!动物也发朋友圈?自然界处处都是段子手!脑洞大开的讲述方式,让孩子不止捧腹大笑,更能收获知识!
◎ 全新呈现
通过动植物的群聊爆料冷知识,用“朋友圈、群公告、趣味充值、知识卡包”等版块全面增长自然知识!
◎ 大咖推荐
自然博物馆原馆长孟庆金、“恐龙博士” 张玉光、文津奖得主冉浩等专家重磅推荐!
◎ 超值赠送
随书附赠“逢考必过”“美梦成真”等好运书签。
国家自然博物馆写给孩子的超有趣、超有想象力的趣味科普书!
你听说了吗?原来动物也爱拉群聊天!
● 吃货群 ●
大熊猫说:“我一天能吃十几小时。”
● 牙齿群 ●
蜗牛炫耀道:“我有上万颗牙齿,颗颗健康。”
● 育儿群 ●
星豹蛛感慨:“爱孩子就把它们背身上。”
● 屎尿屁群 ●
蜣螂表示:“吃苦耐劳,勇做粪便清洁工。”
翻开这套书,一起探索那个新奇有趣且令人惊叹的动物世界吧!
第1册
熬夜群:动物也熬夜
睡什么睡,快起来嗨
猫头鹰
在漆黑的夜晚,视觉比人类灵敏100倍
浣熊
自戴黑色“眼罩”,被称为夜行的“蒙面大盗”
蝙蝠
利用独特的声呐导航系统,在黑夜中自由飞翔
星鼻鼹
鼻子上覆盖着上万个感受器,以便在黑暗中找到食物
不怕冷群:动物的御寒术
冬天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可不怕它
摇蚊
去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是为了在酷寒中更好存活
林蛙
养精蓄锐,化身为冰,以避寒冬
帝企鹅
双层羽毛和“逆流”循环,完美御寒系统
旅鼠
就地取材,雪能带来寒冷,也能抵御寒冷
捕手群:动物的捕猎奇招
为了美美吃上一顿,我已用尽了洪荒之力
活板门蛛
设好陷阱,伪装埋伏,静等猎物自己上门
射水鱼
自带“高射炮”,解决食物问题
电鳗
自带发电器,电力强大,指路捕食两不误
海豚
团队作战,合作互利,智慧捕食
防守群:动物的防御妙招
没有强甲利刺,遇上强敌怎么办
拳击蟹
借助海葵,合作共赢,解锁防御新姿势
飞鱼
跃出水面,“S”形滑翔,另类防御
角蜥
装死、变肿、喷血,防御三步走
凤蝶
又丑又臭的幼年,换来如今的优雅
第2册
吃货群:动物也是大吃货
论吃货的自我修养
大熊猫
边吃边拉,解决胃部短板
黄牛
强大瘤胃,特殊反刍,帮助消化
金刚鹦鹉
排毒补盐,全靠吃土
大鲵
冬夏两眠,少吃多睡
牙齿群:动物牙齿有个性
牙齿白白,吃嘛嘛香
蜗牛
牙齿上万,颗颗健康
小白鼠
终身生长的牙齿,无限磨牙的生活
独角鲸
长长的独牙,大大的功用
穿山甲
是无“齿”之徒,也是森林卫士
屎尿屁群:动物也有三急
生活离不开屎尿屁
家兔
自产自销,自己的屎自己吃
蜣螂
吃苦耐劳,勇做粪便清洁工
臭鼬
臭气毒弹,生化防御绝技
中缅树鼩
闻尿辨友,堪比信息提取器
瞌睡群:睡这么香,喂喂喂,你流哈喇子了
想要活得久,还得睡得巧
达乌尔黄鼠
半年清醒半年梦,躲过寒冬无饭时
非洲肺鱼
夏眠不觉晓,处处雨声响
污色绿鹦嘴鱼
世间美事千千万,躺进睡袋最舒坦
黑腹军舰鸟
长途迁徙何足惧,飞行睡眠两不误
第3册
变身群:动物也爱玩变身
别着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家蚕
变身秘诀:蜕皮、吐丝、结茧、化蛹、成蛾
周期蝉
长年隐居地下,努力修行待变身
东亚飞蝗
强大繁殖力,泛滥成灾
红点齿蟾
是蝌蚪不是鱼,长大后大变样
求偶群:动物的求偶大作战
十八般武艺齐上阵,花样百出求佳偶
蟋蟀
野外好声音,求偶全靠吟
凤头??
求偶花样我最炫,两“禽”相悦跳芭蕾
园丁鸟
鸟类建筑专家,动物求偶高手
松墨天牛
信息素牵红线,一雌一雄成佳偶
绝技群:动物也有独门绝技
没有一两项绝技,还真不好意思出门
琴鸟
林中有善“口技”者
斑羚
跳也要跳得惊心动魄
河狸
水利工程我最行
针鼹
传说中的资深吃货
育儿群:动物们的育儿经
家家有本育儿经,页页写满父母爱
星豹蛛
爱你就把你背在身上
海鲇
爱你就把你含在口中
海马
爱你就让爸爸生下你
大杜鹃
爱你就给你找养父母
第4册
自愈群:动物的超强自愈术
神奇自愈术不是超级英雄专属,动物也能拥有
灯塔水母
回炉重造,水母变水螅
海星
半独立机体,强大再生秘诀
蝾螈
强大免疫系统,自愈再生王者
非洲刺毛鼠
皮毛再生,巨噬细胞的功劳
互助群:动物圈里的黄金搭档
你帮我,我帮你,和谐相处甜蜜蜜
鼓虾与虾虎鱼
辛勤的“工程兵”与机警的“保镖”
蚂蚁和蚜虫
聪明的“放牛郎”和任劳任怨的“产奶工”
犀牛和牛椋鸟
皮糙肉厚的“角斗士”和暗藏心机的“哨兵”
树懒和树懒蛾
慵懒的智者与终身的伙伴
求救群:濒危动物在求救
濒危动物将灭绝,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
朱鹮
从遍布东亚到仅存7只的危机
白鱀豚
水中大熊猫的悲伤陨落
华南虎
灭绝的野生“中国虎”
海南黑冠长臂猿
世界上最孤独的灵长类动物
仿生群:仿生圈的动物大佬
动物教会我们的那些事
苍蝇
敏锐的嗅觉和复眼结构
蜂鸟
特殊的双翼结构和鸟喙
响尾蛇
神奇的颊窝测温器官
长颈鹿
能控制血流量的肌肉与皮肤
万物有灵,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独特之处。这套趣味科普书活灵活现地揭示了不同动植物的特点和生存智慧。孩子们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还能收获满满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种子也深深扎根在孩子心中了。
——国家自然博物馆首席科学家、原馆长 孟庆金
人类与地球上历经数亿年演化的万千生物和谐共生于同一蓝天之下。这套由国家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团队倾力创作的科普图书,内容科学严谨,形式生动活泼,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令人惊叹的动植物世界。
——国家自然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 张玉光
这套书以拟人的视角,将60多种动物创新性地融入当代生活场景,用朋友圈、聚会聊天等新颖的表达形式,展开了 100 多个新奇有趣的知识点,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又能让人眼前一亮。
——文津奖得主、动物学者、科普作家 冉浩
冬天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们可不怕它
寒冬腊月、数九寒天,对于地球上的大多数生物来说,都是一段难熬的时期,持续的低温让生存繁衍变得十分困难。但有些动物却一点儿也不怕冬天,因为它们早就练就了一身御寒绝技。它们有的用脱水的办法抵御寒冷;有的靠冬眠“假死”,变成冰块,避过寒冬;有的穿上舒适的“羽绒服”,能在雪地愉快玩耍;有的则挖好雪下密道,安然过冬。
摇蚊
去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是为了在酷寒中更好存活
摇蚊是一种分布广泛、耐受性极强的水生昆虫,摇蚊的成虫在短暂的生命周期里几乎不吃东西,只是偶尔喝一些水或植物的汁液。
在终年寒冷的南极,也有摇蚊的身影。那么,摇蚊要怎么抵抗南极的严寒呢?方法很简单:它们没法在体内产生低温防护剂或抗冻蛋白,于是就简单粗暴地去除体内的水分,这样可以防止体内娇弱的组织结冰,避免被冻坏的风险。
通常昆虫在损失超过20%~30%的水分时,就无法存活,但摇蚊即使脱去体内 70% 的水分也安然无恙。当摇蚊脱水后,它们的新陈代谢就中止了,看起来似乎没有生命迹象,但如果往它们的身体上洒点儿水,身体很快就能恢复柔软。
生活在南极的摇蚊会把卵产在冰层中,在外界温度降至 -20℃左右时,冰层中的温度能维持在 0℃左右,这种环境不仅能保护虫卵免受大风侵袭,还能防止它们被冻结。冰层成了虫卵的天然保护屏障。
评论
还没有评论。